炎黄子孙在线 > 宗族 > 家族资讯 > 周氏家族:即墨明清望族之首

周氏家族:即墨明清望族之首

2017年10月17日
作者: 
文章来源: 


        明清时期,即墨素有“周黄蓝郭杨”五大家族,它们曾是即墨的望族,人才辈出,为即墨的历史留下了浓重的一笔色彩。“周氏”中的代表人物有周鸿图、周如砥 ,以及近现代的周浩然、周至元。


        周如砥:明代国子监祭酒
        《即墨市志》中记载,周如砥(1550年~1615年),字季平,号砺斋,章嘉埠(今属即墨段泊岚镇)人。1589年(明万历十七年)考中进士,授庶吉士检讨,后改任国子监祭酒。任职期间,他严于律己,礼贤下士,特别注意培养人才,奖掖后进,有“时天下士多出其门”之誉。他的文章在当时颇负盛名,《山东通志》称“如砥文章名天下”。
        据曾任即墨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主任、编辑过《即墨文史资料》《马山志》《即墨旅游》等书的华正琪,以及对即墨历史颇有研究的江志礼老先生介绍,周如砥一生在京任学官,文章懿行济美,肆力授学,“时天下士多出其门”,声名也就远播。当人们说起即墨周氏,自然首先提到他。因此,周如砥成为即墨周氏的主要代表人物。
        周如砥自幼端庄,不失尺寸。万历十七年成进士,选庶吉士,读中秘书,阁试必优,而力学益笃。万历十九年授检讨,万历二十九年掌国子监司业(国子监副长官),万历三十九年升祭酒。期间历任太子学官右赞善、左赞善、右中允、左中允、左谕德、右谕德、右庶子及经筵学士等职。他治学勤谨,推陈出新,培养了大批名人。古今书无所不读。诗文悉兼诸家之长,独具匠心。升国子监祭酒后,为提升朝宦的道德修养,他曾选历代官员优秀可举事迹绘成图录,名《中学》,皇上看后大加称赏。
        成年以后的周如砥,体貌丰隆,眉须清秀,目光炯炯。为人不轻易许下诺言,然而,当有人有急难事相求于他的时候,他当面不承诺,背后却尽力去帮人完成,以至废寝忘食。
        周如砥一生无妾,与元配张氏(邑人张贤尧女),伉俪情深,生3子1女。次子周燝娶了同为即墨人的兵部尚书黄嘉善的女儿,周如砥与黄嘉善也就成了儿女亲家。黄嘉善长周如砥1岁,又晚去世9年,两人少年时同窗共读,入仕又同朝做官,留下了许多传说故事。
        周如砥一生著述颇丰,主要有《漕运志》、《周太史文集》、《青藜馆集》(入《四库全书总目》)、《周氏管见》、《道德经集议》、《青藜馆法帖》等。他曾在即墨城里大街立“世恩坊”,在北阁里立“经筵学士坊”,不过在20世纪50年代被毁坏了。
        周鸿图:立下赫赫战功
        周鸿图是原留村镇大留村的周氏代表人物之一,《即墨市志》中记载 ,周鸿图(生卒年不详),字子固,号昌龄,即墨人。1606年)选贡。
        一开始被授予略阳(今属陕西省)县令,后来成为宿迁(今属江苏省)县令,又由于镇压白莲教有功,升任贵州监军同知。在贵州任职期间,贵州少数民族频行暴乱,贵州巡抚王三善多次出兵,却没有镇压住,都以失败告终,无论是军队还是百姓,都十分惊恐。
        周鸿图驻龙里卫,因守城有功,贵州总督以军事委任给他。周鸿图率领大军,冲破重重阻碍,出入深山丛林中,出奇制胜,平息了数百处叛乱的苗寨,使社会得以安定。
        后来,被授予平越知府,升任新镇道副使、思石道参政,1630年奉旨赴山西镇压农民起义军王嘉任部。后任陕西靖远道左参政,立下了赫赫战功。由于身患疾病,回到了故乡即墨,病逝在家中。遗著有《长四均哈揭录》三卷。
        周浩然:年轻的抗日英雄
        据孙鹏所著《即墨史乘》中记载,周浩然(1915年~1939年),原名周世超,即墨县东瓦戈庄(今属段泊岚镇)人。周世超10岁时,到青岛读书。在青岛市立中学国文教员胡老师的指导下,阅读了《共产党宣言》等马列主义著作,参加了进步学生团体。
        1935年5月,周浩然到《新青岛报》编辑部主编《小青岛》文艺副刊,化名周家美。他以梦熊、猛士等十几个笔名,在青岛各报上连续发表了《星》、《法租界的惨案》、《答唐泉东》、《给青年作家》、《关于文艺》、《漫谈文艺》等杂文和文学评论文章。他大声疾呼:“中国人民的生命不值钱,中国善良的劳工群众们只好给帝国主义任意的枪杀,开他们的心,做他们活动的枪靶。不悉政府将怎样解决这事情……”他在《漫谈文艺》一文中,就文艺的方向、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及真善美等问题,发表观点鲜明的论述。正因为这样,《新青岛报》受到国民党青岛当局的警告,他只好辞去编辑职务,另谋新生。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 。周浩然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毅然弃学回乡,在即墨县瓦戈庄一带开展抗日救国活动。他深入集市、学校、街头发表演说,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
        1937年10月,他以强身健体为号召成立了“瓦戈庄国术训练所”,组织青壮年民众学习武术。接着,以训练所学员为骨干,成立“抗日义勇军”。他亲自制定了义勇军游击队行动准则,明确规定“对内联络同志,保卫地方;对外联合各团体以抗暴日,期于打倒帝国主义,复兴中华民族为宗旨”。
        1938年3月9日,驻青岛日军开赴莱阳进行“扫荡”,抗日义勇军和地方武装联合于集旺疃伏击日军,给日军以重创。
        1939年2月,周浩然赴抗日军政干校山东分校学习,任军事班班长。不久,由副校长徐源泉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7月,中共胶东区委派周浩然来即墨任中共即墨县委组织部长。当时县委组建不久,斗争形势又很严峻,他被分配到九区一带开展工作,在白色恐怖下,经常以串亲访友为掩护到各村发动群众,建立党的基层组织。1939年9月,周浩然到西尖庄活动时,被叛军姚士吾部秘密杀害。时年24岁。
        周至元:深入崂山40多次,写出《崂山志》
        据即墨市博物馆副馆长陈海波介绍,周至元,原名周式址,号懒云,即墨城关前坊子街人,生于公元1910年1月21日,1962年2月6日去世,终年52岁,是明代国子监祭酒周如砥十八世孙。
        《即墨史乘》中写道,周至元酷爱山水,16岁时即开始考察崂山,三十余年间 ,深入崂山40多次,每次游崂山,总要把所见所闻整理成篇,然后与前人所记一一核对,从而发现前人记叙与实际不符之处,以及曾未有人记载的景观。1934年,写成《崂山小乘》和《游崂指南》。此后,为了“昭山之灵而发国之光”,他立志续修《崂山志》。他在崂山攀危岩,历隧谷,往往数月不归。而每次回到家时,常常伤痕累累,但他不顾劳累,伏案撰稿。
        1938年,日军侵占崂山,编志之事因无法进行而搁置。1946年,迫于生计,开始行医。诊病之余,拿出积稿,日夜编次,历经三年,终于写出《崂山志》,初稿30余万字。
“周至元出身名门,家学渊源。秉承先祖之优良学风,于文史研究、古诗文创作、医学研究、书画创作等方面成绩斐然,堪称全才,是即墨历史上不可多得的优秀人才。在至元先生的书画作品中,其书法的艺术水准当在绘画作品之上,源于清中叶书法大家何绍基。(何绍基,清代杰出的书法家。)上个世纪上半叶,至元先生与青岛的诸多大家多有交往,这些岛上大家如黄公诸、赫保真 、刘风翔、杜宗甫、张伏山,艺术上均有极深造诣。”陈海波在《书画鉴赏录》一书中这样介绍。

编辑:jrg
0 

今日关注

中国族谱文献的各种弊病、缺陷及解决方案

2 11
族谱文献存在某种缺陷、不足,有的宣传反动血统论,有的鼓吹个人英雄观,还有的散布封建迷信说,这些都是家谱档案信息资源中的糟粕,应当予以废弃;对于族谱文献的弊病、缺陷,我们应当做力所能及的改善,积极寻求解决方法,使族谱文献更有利于对历史的研究。 [ 阅读全文 ]
11 

姓氏文化解疑:“山东民间打拐第一人”张群的“秘密日记”

2 4
山东关姓,主要集中在山东德州、聊城、山东与河南、江苏的交界处。 [ 阅读全文 ]
4 

美一公司推环保葬礼 人类遗体堆肥或成殡葬新方式

1 1
美国公司近日提供了“人类遗体堆肥”的过程和细节,为环保葬礼指明了新方向。 [ 阅读全文 ]
1 

大连软件职业学院将迁至花园口

1 11
大连软件职业学院经决定迁至花园口经济区。 [ 阅读全文 ]
11 

“安东八景”之首:元宝山的前世与今生

1 16
元宝山公园建于1911年,2009年重修。 [ 阅读全文 ]
16 

王健林旗下万达网科员工遭集体裁员,超千人接到通知

1 3
12月28日,有知情人士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表示,万达网络科技集团(以下简称“万达网科”)从当天开始大规模裁员,据称要从目前的6000名员工裁至300名,即只保留职能部门,这意味着网科人员将从最高峰削减95%。 [ 阅读全文 ]
3 

阮氏字辈排行汇编

1 3
阮姓人口约有81万,排在全国第一百六十二位,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65%。 [ 阅读全文 ]
3 

焉得虎子的“焉”与鄢是一家

1 2
山东乳山是焉姓重镇。谈“焉”不离“鄢”,“焉”是“鄢”这个姓氏在历史过程中简化的结果。 [ 阅读全文 ]
2 

“嵇康”南朝画像砖如何被写错别字

1 7
“嵆”(嵇)之所以出现如此多的异体字,首要原因是,它既是一个为当时多数人所不知晓的新造字,也是一个生僻字。 [ 阅读全文 ]
7 

这一年,我们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稳更远

0 8
回望2021年的浩瀚星空,中华民族迸发了最耀眼的华彩:“天问”登火、“羲和”探日、“银河”巡天、“天宫”览胜…… [ 阅读全文 ]
8 

最大规模疫苗接种为什么“能”

0 16
全国新冠疫苗接种超过26.9亿剂次,完成全程接种人数超过11.9亿人——来自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的最新消息显示,我国疫苗接种率已达80%以上。 [ 阅读全文 ]
16 

全能学霸!这位清代女科学家的经历有多传奇?

0 1
最近,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第三季正式开播。随着节目播出,多个话题成为热点。比如,制于清乾隆年间的金嵌珍珠天球仪。 [ 阅读全文 ]
1 

“见字如面——2020中华家风文化主题展”开幕

0 7
12月16日上午,“见字如面——2020中华家风文化主题展”开幕式在中华世纪坛举行。来自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柳明校区的学生们,通过诵读家书、书写家训的形式,表达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家风文化的理解与传承。 [ 阅读全文 ]
7 

社交媒体的寻人奇迹:直系军阀孙传芳嫡孙微信找到南京亲人

0 7
孙传芳共有四子三女,后人居住世界各地,而生活在南京的是孙传芳第三个儿子孙家裕家族。 [ 阅读全文 ]
7 

中国天主教

0 2
天主教于唐代开始传入中国,13世纪再度传入,16世纪随着西方殖民主义浪潮,再一次传入中国。 [ 阅读全文 ]
2 

中国伊斯兰教

0 10
唐宋时期,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并发展起来。 [ 阅读全文 ]
10 

延迟退休最新消息!中央明确了!

0 4
按照国家现行规定,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女工人法定退休年龄为50周岁。 [ 阅读全文 ]
4 

江西这个村里有48口古井,藏着什么样的秘密?

0 3
天宝古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被誉为“江西第一古村”。 [ 阅读全文 ]
3 

延陵堂吴氏千年数次迁徙

0 13
淮阴吴氏属于延陵季子的后裔,元末明初迁至扬州。 [ 阅读全文 ]
13 

睢宁三山堂 张、赵、宋三姓本一家

0 22
清乾隆四十五年《宋氏族谱》序言:宋氏始祖待铜,由河南迁睢,兄弟三人,己为长也,因赋役繁重分姓,一为张氏,一为赵氏。 [ 阅读全文 ]
22 

明初从苏州阊门迁至高邮 阮元曾为居氏题匾“明德惟馨”

0 20
高邮八桥居家庄“渤海堂”居氏,是明代初期从苏州阊门迁来。 [ 阅读全文 ]
20 

扬州江都高汉常氏为常遇春后人

0 14
南京审计大学教师常大清考证,扬州江都高汉常氏为明代大将常遇春的后人。 [ 阅读全文 ]
14 

山东基督教:将茶文化融入神学思想建设

0 11
山东基督教将茶文化融入神学思想建设,开展基督教茶文化建设。 [ 阅读全文 ]
11 

基督教的祈祷

0 2
祈祷分为个人祈祷和集体祈祷。 [ 阅读全文 ]
2 

京口王氏家谱被美国哥大收藏

0 1
主王心托人从美国影印回了失传多年的《京口王氏家乘》。 [ 阅读全文 ]
1 

大连“棒棰岛”海参获得NSFA级海参认证

0 3
大连棒棰岛海产股份有限公司接到全球公共安全和健康组织NSFInternational发来的贺信,获得该组织颁发的首个A级海参认证。 [ 阅读全文 ]
3 

“史上卖书最多的中国人” 漫画家蔡志忠在少林寺出家

0 4
享誉全球的台湾著名漫画家蔡志忠11月17日在少林寺落发出家。 [ 阅读全文 ]
4 

贵州福泉市:世界现存最大的银杏树才800多岁

0 17
贵州福泉市黄丝村李家湾,一棵银杏树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粗壮的一株银杏树。 [ 阅读全文 ]
17 

扬州的夏氏祠堂内供奉着徐达牌位

0 1
扬州夏氏的始祖为夏机公,元末为朱元璋手下大将,后因战功封于祁沙(今广陵区头桥镇)。 [ 阅读全文 ]
1 

“嵇”姓起源引起争议 认为“嵇氏之先本姓奚”

0 3
嵇姓源自会稽奚姓,到了嵇康的父亲也就是嵇昭公这一代,因为避祸迁至谯郡。 [ 阅读全文 ]
3 

百家姓

2020-11-25
浏览:201 评论:0 收藏:0
2020-11-17
浏览:46 评论:0 收藏:0
2020-11-16
浏览:16 评论:0 收藏:0
2020-11-14
浏览:93 评论:0 收藏:0
2020-11-13
浏览:54 评论:0 收藏:0
2020-11-12
浏览:24 评论:0 收藏:0
< img src='http://www.yhzszx.com/yh/img/shareLogo.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