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子孙在线 > 方志 > 人文 > 孙中山来过青岛

孙中山来过青岛

2020年11月9日
作者: 
文章来源: 

  谁还记得,100年前的青岛,这个中国本土文化、海上文化、殖民文化交融的城市,是个什么样子?

  这里有花园洋房,有不再教“之乎者也”的中西结合的现代学校,有像地铁一样宽的下水道,有目光木讷的中国人……然而,这座被称为最接近辛亥进步思想的城市,却几乎没有响应辛亥革命,甚至日后成了满清遗老旧臣两次复辟的重要基地。100年后,许多史学家仍试图“回到”那时候的青岛,寻找答案。

  “这里刚刚下过雨嘛,空气潮湿得让人感觉很舒服,很适合人们居住,是个不错的城市。”2011年9月29日,在青岛四方路与芝罘路交叉口,原三江会馆旧址迎来了一位特殊客人。

  这位客人是孙中山的孙女孙穗芳,有意思的是,她脱口而出的这句话,竟与99年前她爷爷第一次看到青岛时的评价颇为相似。

  当记者跟着长相与孙中山酷似的孙穗芳穿过广州会馆走廊时,时光倒转,仿佛穿过了百年历史。

  孙中山来到青岛

  时光回到99年前的9月28日。

  这天早上7点,孙中山乘坐火车通过中国最古老的铁路线之一———胶济铁路,来到当时德国占领的青岛,而他此行的目的,也是为铁路而来。

  “你袁世凯当大总统,在10年练精兵百万,那我就修20万里铁路,我们配合起来,使得中国富国强兵。”

  这是一个“君子协定”。作为刚刚卸任的民国大总统,1912年8月24日,孙中山在袁世凯“共商国家大计”的邀请下抵京,一个月后便踏上了考察国内铁路建造的行程。青岛是他在返回上海前,考察的最后一站。

  那天,孙中山抵达青岛时,火车站围满了前来欢迎的各界贤达和学生,连商贾都打出了五色旗。除了英、法等国的记者进行采访外,在火车站出口,德国总督府仪仗队列队欢迎,甚至还有红地毯铺地。

  “大总统阁下,我代表青岛的军民欢迎您,请接受我最诚挚的问候!”

  从火车站走出来,孙中山很兴奋,他没有直接去胶澳总督府,而是执意要去三江会馆演讲。

  “我觉得孙中山很可爱,对袁世凯还抱有幻想。袁世凯背叛了康梁,但孙中山还是相信他。”青岛史学学者鲁海告诉记者,在青岛的孙中山不再记得自己曾是大总统,而是一个从政的商人。

  青岛市社科院社会所研究员张树枫介绍说,此次孙中山是以非正式的私人身份来青岛,所以他闭口不谈政治。在青岛期间,孙中山只是礼节性拜会了德国总督,两人会面只用了1刻钟,其中还包括客套和翻译的时间,基本上没有任何实质性内容。

  在与德国总督会晤期间,孙中山还悄悄拜访了一位小人物———德国翻译单威廉。

  “1898年10月12日,我们的德皇威廉二世借用‘青岛’这个名称,命名胶澳租借地的新市区,同时开始了统一的土地整理、规划、拍卖。在建筑上,这里形成了一个花园城市,我们希望这里是世界上最好的城区。”单威廉告诉孙中山。

  1年后,孙中山在广州重建大元帅府,设立广东全省经界总局,着手土地改革,聘请单威廉为广州市政府顾问,辅助孙科规划土地改革,拟仿照青岛之制。

  “中国人必须开放胸襟,破除夜郎自大的心态,学习西方先进文化,只有把中华文化的精髓和西方文化结合起来,中国才有希望产生质的飞跃。”在四方路上的广州会馆,孙中山这样说道。

  “青岛建设得确实不错,因此主权一定要回归,哪怕买回来。”在南下上海后,孙中山下定决心。

  至于孙中山来青岛的真正意图,后人始终在揣测:是考察铁路,宣誓主权?还是为了摆脱落后,学习德国先进的城市建设经验?鲁海说,或许三者都有吧。

  “赃官巷”里的复辟阴谋

  今天,在青岛市原警察局西边有一条路,叫宁阳路,但是老青岛人不叫它宁阳路,而叫它赃官巷。

  当武昌起义的洪流席卷全国时,青岛却迎来了一群京腔京韵的满清权贵。鲁海说,在辛亥革命取得胜利后,大批满清旧臣和皇族逃往天津、上海和青岛租界。仅省部级以上的满清官员就达20多人,康有为、徐世昌、庆亲王、恭亲王都生活在青岛。

  “因为徐世昌的弟弟、山东大贪官徐世广还有许多满清贵族都住在宁阳路,所以青岛老百姓戏称那里是赃官巷。”鲁海说,满清遗老遗少之所以选择居住在警察局周围,“我觉得他们是怕遭到迫害,他们认为,住在警察局附近会比较安全。”

  纠集在青岛租界的满清旧臣并没有善罢甘休,辛亥革命胜利后的2年内,满清的复辟政变出现了2次,其中一次就是张勋复辟。而两次复辟的重要基地都在青岛。

  在满清政权被推翻后,德国总督并没有强制中国市民剪掉辫子。“直到上世纪20年代,大街上仍然可以看到留着辫子的中国人。当时来德华大学教书的辜鸿铭还诡辩说:‘我的辫子是在头上,你们的辫子是在思想上,你们谁心里没有封建思想?’”

  而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国史研究室主任金以林认为,青岛就是那么一个矛盾的地方:这里是殖民地,在革命前不受清政府控制,革命后又不受国民政府管辖。因此在辛亥革命前期,这里可以是革命人士传播革命思想、寻求庇护的场所;而在革命胜利后,这块租界也成为满清皇族的避难所,甚至是复辟的大本营。

  辛亥前后的青岛“市井”

  在辛亥革命前后,维克多·雨果曾在《悲惨世界》中写道: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

  辛亥革命100年后的这个夏天,北京、武汉、长沙、成都、南京等大城市在暴雨过后都成泽国,而青岛却安然无恙。青岛因此被网友尊称为“中国最不会被淹的城市”。

  “今年夏天,全国十几个报社的记者来询问青岛为什么不怕淹。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当初德国人把雨水和污水分流,它的雨水下水道,相当于现在的地铁,四米多宽,多大的水流都能通过。马路硬化也比较好,下雨等于洗马路,大家都高兴。”鲁海说。

  在如今的青岛高新区,一条名为公共沟的地下管道工程耗资100亿元,被人们誉为看不见的“地下政绩”。

  从1898年开始,德国胶澳总督府在青岛进行统一的土地整理、规划、拍卖。在建筑上,多数房屋层数不得高于三层,每一幢不得高于18米,房子面积不得大于整个院子面积的20%,每条道路必须有花园,必须有行道树。这使青岛具备了一个花园城市的雏形。

  而在辛亥革命之前,中西合办的德华大学也在青岛建立。

  “这个学校的毕业生就是举人,可以从商,也可以为官,而且可以直接进入京师大学堂学习,升为进士,从这里毕业的大学生有870多人。”张树枫对记者说。

  而作为民主的重要标志之一,100年前的青岛已经出现了多份报纸。“《胶州报》是中国人办的,《最新消息报》、《青岛信报》是德文的。那时候《胶州报》就有副刊,可以评论时局,具有政治色彩。”鲁海介绍说。

  就在晚清最后十年走向没落之时,青岛已具备了近代城市的雏形,这甚至让陈干等同盟会会员第一次看到青岛时,就感受到了某种革命的亲切。

  但这一切,仅仅只是青岛这座花园城市的表面。

  走进中山路上的中国电影院,看着100年前摄影机一帧一帧播放的默片,一个个动作机械、眼神木讷或骨瘦如柴的中国人形象便出现在眼前。在晚清最后10年里,这就是中国人留给世界的印象。

  其实,100年前的青岛市区只是现在市南区西边的一小块区域,主要居住着欧洲人,台东和台西还是中国传统的乡镇。“在当时的青岛,第一等是外国人,第二等是江浙商人,第三等是从北京那边过来的‘大官’,第四等才是普通的中国老百姓。他们大多居住在台西、台东那片儿,那边挨着工厂和码头,出力气的都在那边找活儿。”

  鲁海说,虽然德国精心规划的青岛现代而美丽,但那时可以享受这一切的却没有几个中国人,甚至在租界几条主要街道上,即使有中国人偶尔经过,也要匆匆而行,不能在此过夜,更不能居住。

  “虽然青岛的城市设施如此发达,但是可以享受到的只有少数殖民者和江浙商贾及买办。”张树枫说,比如下水道,栈桥附近的下水道是雨水和污水分离的,但是台东地区的下水道仍然合在一起。“德国人留给我们一些当时先进的理念和建筑,但这不是我们幻想殖民者恩荫的理由。”

  如今,青岛的街区风貌依旧,只是当初枝头的喜鹊已经飞入了寻常百姓家。

编辑:jur
0 

今日关注

全国郑氏字辈大全

4 15
此全国郑氏字辈大全(2012年版)是由郑瑞琪收集整理并刊录于河南新密《岳村郑氏大宗谱》 [ 阅读全文 ]
15 

浙江郑氏族谱字辈摘录

3 2
字辈是辈分的证明,这是中国唐宋以来形成的文化礼仪,炎黄子孙在线收藏部分浙江郑氏族谱字辈。 [ 阅读全文 ]
2 

唐代被赐恶姓——蝮虺蠎枭

3 3
赐恶姓在唐代主要出现在武则天时代。 [ 阅读全文 ]
3 

登州府文登县鸭儿湾刘氏明代族谱

2 12
此谱记录了山东登州府文登县鸭儿湾刘氏前九世祖先的家谱世系。 [ 阅读全文 ]
12 

贺姓为啥拜庆姓为祖先?徐州这家人竟是贺知章后人

2 4
沛县这一支贺姓是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的次子的后人,而这支贺氏以庆普为始祖。 [ 阅读全文 ]
4 

旅顺赏樱在即,樱花冷知识扫盲

2 5
其实最早的樱花,起源于中国。 [ 阅读全文 ]
5 

妈祖诞辰定为中华白海豚保护宣传日!一起走近“妈祖鱼”

2 1
中华白海豚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着“海上大熊猫”“妈祖鱼”等美称。 [ 阅读全文 ]
1 

“綦姓”由来

2 18
 綦姓,读qí,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 [ 阅读全文 ]
18 

探访上海老房子(3):黄金荣与黄公馆

2 25
黄金荣的黑道人生充满了传奇性,我们了解他,走近他,既是一种消遣,也是一种思考。 [ 阅读全文 ]
25 

杲姓源自忠勇英雄颜杲卿

2 14
在杲姓人中流传最广的说法是杲姓源自著名书法家颜真卿的叔伯兄弟颜杲卿。 [ 阅读全文 ]
14 

高邮马氏在明清两朝曾六代为官,是皇帝身边的大红人

1 17
高邮马氏是安徽和县马氏的一个分支,太平天国年间(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马万青带着全家从和县迁居到高邮。 [ 阅读全文 ]
17 

维扬祝氏的祖辈在哪里? 祝是典型多源流姓氏

1 5
维扬祝氏祖籍山东,宋代因躲避兵乱举家南迁至姑苏一带;明代初期因“洪武赶散”从苏州阊门出发,迁至海陵,后有一分支再迁至维扬,称维扬祝氏。 [ 阅读全文 ]
5 

辽宁刘姓字辈简略

1 24
字辈是辈分,也是家族密码,辽宁地区移民众多,能查到许多刘姓字辈,虽然他们都姓刘,却并非同宗同源。 [ 阅读全文 ]
24 

大连百年历史名片6:周水子火车站

1 13
周水子火车站始建于1903年,最先由俄国人开建,并在日本占领大连后建成。 [ 阅读全文 ]
13 

最新证据显示“刘罗锅”祖籍是江苏丰县

1 23
刘得源次子刘福下注:“勤王北出,住山东青州府诸城之逄哥庄。” [ 阅读全文 ]
23 

【闽商文化论】海神妈祖

1 2
妈祖之成为中华文明体系中的海神,与闽人航海时的文化寄托、国家经济战略的转移、闽商地位的上升,标志着闽文化作为区域文化反哺中央主流文化的开始。 [ 阅读全文 ]
2 

逼姓读fú,不读bī

1 3
逼姓读fú,不读bī,偪阳国人亡国之后多以故国名为姓氏,即称偪氏,古代,“偪”与“逼”二字相通互假。 [ 阅读全文 ]
3 

金正恩:无核化目标是先辈的遗训,先辈们的遗训不会改变

1 1
金正恩向韩国特使团明确表示,“无核化目标是先辈的遗训,先辈们的遗训不会改变”。 [ 阅读全文 ]
1 

孙群萃画大连:世上已无十五中

1 14
十五中就是美术学校的代名词,大连人少有不知道的。 [ 阅读全文 ]
14 

揭秘殷墟甲骨三大造假手段

1 3
在甲骨文发现和收藏史上出现了造假现象。 [ 阅读全文 ]
3 

阮氏字辈排行汇编

1 3
阮姓人口约有81万,排在全国第一百六十二位,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65%。 [ 阅读全文 ]
3 

中国蛇姓渊源考,读音各不相同

1 11
中国姓氏历史上果真有蛇姓人存在,而且一个很古老的姓氏,来源主要有7个。 [ 阅读全文 ]
11 

孙氏家谱山东乐安堂

1 13
孙氏族谱的研究多数在“文革”以后,现世存族谱多数起始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喜鹊窝迁徙时期,即明朝永乐建帝前后,至今约600多年历史,民国期间的版本较多。 [ 阅读全文 ]
13 

开封犹太人家训:《四竹堂纪雅》

1 1
北宋天子应许一赐乐业徒永居华夏汴梁之恩,请从北宋天子之“赵”姓。俺三得名赵诚,后赵氏子孙取族号“四竹堂”. [ 阅读全文 ]
1 

揭开神秘面纱:寻踪开封犹太人后裔之谜

1 11
千年前,却有一批亚伯拉罕的子孙沿着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并安然定居于当时的首都——汴京。 [ 阅读全文 ]
11 

旅顺地理:30张旧影图说旅顺博物馆

1 3
旅顺博物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 阅读全文 ]
3 

汪国真:时间给了我含金量最高的奖章

1 1
20多年前,诗歌的火红年代,汪国真是一个炙手可热的名字,承载着一代人的集体记忆,被誉为“诗坛王子”、“20世纪中国诗歌最后一个辉煌诗人”。 [ 阅读全文 ]
1 

焉得虎子的“焉”与鄢是一家

1 2
山东乳山是焉姓重镇。谈“焉”不离“鄢”,“焉”是“鄢”这个姓氏在历史过程中简化的结果。 [ 阅读全文 ]
2 

山东威海市姚玑后代字派

1 14
山东文登臧格庄、姚山头、姚家庄、紫金山、港南、辛里庄、北崮头、小高坎等村姚姓二十四辈份派字:孔士延从,学中大有,毓秀锺其,殷英泽远,才华配成,福寿宗昌。 [ 阅读全文 ]
14 

古人的君子气度:孔融让梨 廉颇负荆

1 8
在中国流传最广的蒙学读本——《三字经》中“融四岁,能让梨”妇孺皆知。孔融四岁时,和家族中各位兄长一起吃梨,自己直接挑了一个最小的梨。长辈们就问他什么原因,孔融回答:“我小儿,法当取小者。”他这句话不仅引发孔氏一门的惊喜,更成为古代君子谦让的经典。 [ 阅读全文 ]
8 

经济

2020-11-26
浏览:19 评论:0 收藏:0
2020-11-26
浏览:38 评论:0 收藏:0
2020-11-26
浏览:5 评论:0 收藏:0
2020-11-25
浏览:2 评论:0 收藏:0
2020-11-25
浏览:3 评论:0 收藏:0
2020-11-24
浏览:4 评论:0 收藏:0
< img src='http://www.yhzszx.com/yh/img/shareLogo.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