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子孙在线 > 宗族 > 家族资讯 > 西夏人一支后裔在珠峰

西夏人一支后裔在珠峰

2018年3月13日
文章来源: 

  夏尔巴人,西夏人的后裔。

  西夏灭亡后,他们开始了一路向西的逃亡,走近了珠峰。

  在那里,他们完成了自己的智慧生存。

  现在,他们是什么样的呢?

  还崇拜像珠峰一样洁白的白色吗?

  夏尔巴人

  约瑟夫·洛克,《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写手,1930年,他登上青藏高原的一座雪峰时说:“我被这雄壮奇丽的景色征服了,这黄河西边的高山,从来也没有外国人来过。我一个人单独在山顶上呆了一会儿,陷入了深思冥想之中,并很容易地理解了为什么藏族人如此膜拜这些雪峰,为什么将他们看作纯洁的象征。”

  这段话让我想到藏族人的同时想到了同样来自于雪域高原的党项人,以及党项人的一支后裔夏尔巴人。

  1227年,随着西夏最后一位皇帝李睍的在兴庆(今宁夏银川)出城投降,西夏在蒙古军队的铁骑下正式宣告灭亡。

  此时,离1038年西夏立国已经189年。

  西夏是党项人在中国西部建立的一个政权,国灭了,党项人去了哪里?

  这个问题曾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没有人探寻,直到1882年英国学者巴卜尔首次在其《中国西部旅行及考察》一书中,披露了西夏民族失踪的假说之后,经过中国几代学者100多年的研究考证,西夏遗民终于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但因为时间的漫长,后来的学者们给出的关于西夏遗民的答案,也都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即是西夏遗民有一部分留在了今宁夏本地、内蒙、甘肃、四川、西藏、青海以及河北、河南、安徽等地。

  总之,不是被回化、蒙化、藏化、汉化就是被其他民族化了,也就是说融入中华民族中了,很难分清了谁是谁了。

  夏尔巴人村庄

  在这“很广泛”的基础上,专家们又进行了一些“细分”,给出了一些相对精确的答案,大约有这么几种说法和几个地方:

  1.唐古特人(也叫唐古忒、唐兀人、唐兀惕),即元朝时蒙古人对党项人称谓,但后来这个称谓渐用以泛称青藏地区及当地藏族诸部;

  2.木雅人,主要分布于四川贡嘎山周围的康定、道孚、九龙、雅江等地区。

  具体说法是西夏灭亡后,部分党项人在经过数千里跋涉,在今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木雅地区定居下来,建立了一个小政权,首领叫“西吴王”(西夏王),使用古党项语,而藏语的“木雅”一词原是指西夏国都兴庆府地。

  3.夏尔巴人,居住在中尼边境,属中国的未识别民族之一,主要依据是夏尔巴人的一些传说、经书以及生活习俗。

  还有一些具体说法是:在北京的居庸关、河北的保定地区也发现有西夏文碑,说明部分西夏后裔进入汉族地区并逐渐汉化,在河西一带、江浙地区均有记载证明有西夏后裔存在。

  其次,在陕北米脂、横山等地居住着许多拓姓居民,他们有可能是西夏党项拓跋氏的后裔。另外,陕西西安一个叫李培业的人保存着一份与西夏有关的“李氏家谱”,并声称自己是“西夏皇族直接后裔”,后经学者们确实,其家族确与西夏党项人有关,但他们已经成了“汉族”。

  夏尔巴人

  夏尔巴人说,最早是我多年的朋友、西夏学者唐荣尧先生提出的。

  唐荣尧先生最早提出的也是一个假说,即是成吉思汗百年之后,王子阔端通过凉州会谈,西藏从此纳入元朝版图完成统一。

  而那时侯,从银川平原逃亡的甘孜、阿坝、昌都一带的西夏后裔成为了元朝政权的主要整治对象,开始了对西夏后裔的屠杀,无奈之余,西夏后裔又开始了新的迁徙,向西、向西、一路向西,他们走近了珠峰,走向了一个未知的世界。

  “当年党项人亡命天涯,夏尔巴人的祖先很可能是为了躲避当初蒙古人和西藏人的追杀,而把自己的姓隐瞒了。

  到现在,西藏的夏尔巴人都有一个传统,把自己的姓要记在心里,只是名说出的给外人听。

  夏尔巴青年男女要是相爱,到结婚时,双方的家长才会问彼此姓什么,夏尔巴人的姓氏只有这个时候才说的。

  夏尔巴人至今还保留着给亡去的祖先送‘寒衣’的习惯,当地人也叫‘鬼节’,而周围的藏族人或尼泊尔人却不这样。”

  后来,这种说法后来逐渐得到了西夏学专家的认可。

  我的朋友樊前锋以及我过去在兰州晚报的一些同事都到过夏尔巴人的居住区,对夏尔巴人有过很多描述。

  樟木镇,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聂拉木县下辖镇,位于绿色的大峡谷,海拔2300米,作为党项人后裔的夏尔巴人在逃亡的路上选择了这里。

  据樊前锋先生的描述,夏尔巴人长得很漂亮,脸部轮廓分明,高鼻梁,深眼窝。

  不论男女老幼,上身穿一件白羊毛织成的氆氇做的对襟褂。

  妇女腰间围一条从后拢向前面的腰裙,男子腰间别着一把腰刀。

  他们总是在说说笑笑,性格很开朗。

  夏尔巴人的房子,大多是新建的二层楼,外墙刷得很白,室内清洁、宽敞、明亮,有的家里还有缝纫机、半导体收音机,在那个时候,算是现代化的家当了。

  在农家门前有妇女坐着在编织竹器,房屋四周是菜园子,稍远处是一片片玉米地,山野遍地开满各种鲜花,其间有牛羊放牧。

  夏尔巴人

  1904年,英国军队从樟木口岸登陆西藏,一路烧杀抢掠,贪婪者要掠夺布达拉宫罕世珍宝,边陲樟木的夏尔巴人激怒了,最先参与到抗击侵略者的军事行动中,他们保家卫国,用流血牺牲争得了尊严。

  而以经商为荣的夏尔巴人多年来,在边境樟木、在尼泊尔一直充当着“民间大使”的角色,用自己的智慧、勤劳开创了中尼两国经济贸易来往的先河,中尼两国的友谊由此而绵长。

  樊前锋在他的采访报道中说,立新村和雪布冈村是夏尔巴最大的村落,他们自称祖先是从“西夏”来的、是东方来的、是从四川阿坝和青海那些地方来的。

  “他们信仰藏传佛教,婚姻习惯和陕西甘宁一带的一样,这是他们的身份披上西夏后裔的又一个例证。

  夏尔巴男女都穿白毛线织成的镶黑边的短袖外套,白色是他们最尊贵的颜色,这和当年西夏建国后,皇帝李元昊仍然继承羌族对白色崇拜,只允许自己及以后的帝王穿白色长袍一样;

  也和至今生活在四川西北地区众多的羌族对白色崇拜一样,而且他们角逐的碉楼和其他形式的民居顶部还保留着供奉白石头的风俗。”

  而学界对夏尔巴的解释是,“夏”是东方或来自东方的意思,“尔”是语气词,相当于汉语中的“的”,巴是“人”的意思。

  西夏人

  据《新唐书》记载,西夏的祖先党项族原居四川松潘高原。

  藏族一直认为党项族为藏族的一个分支,藏语里党项称为“米酿”,是藏族姓氏来源之一。

  而西夏古都今内蒙古额济纳(黑水城)系是党项语,在藏族现代语中黑水也可翻译成曲那,至于“额”,在安多一带方言中在说话时总有一点呃这样的语调。

  现在应该回到我们在文章开始时引用近的约瑟夫·洛克那句话上了,为什么藏族人如此膜拜雪峰?

  我的回答只有两个字:智慧。

  夏尔巴人离珠峰很近,被称作是“珠穆朗玛峰登山向导”。

  他们体质好、抗缺氧能力强,吃苦耐劳,又有登山技巧,几乎每支登山队伍中都有夏尔巴人。

  他们以生命为代价创下了“两个之最”:

  成功攀登珠峰人数最多;

  无氧登顶珠峰人数最多。

  他们在人类攀登珠峰史上功不可没,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而这,一定是他们智慧的生存,也一定是他们对白色的另一种崇拜。(文/路生)

编辑:jrg
5 

今日关注

烟台故事:续半联,吃半联

4 10
传说清乾隆年间,烟台有家酒店在开张之际,起名“半联酒店”。 [ 阅读全文 ]
10 

贺姓为啥拜庆姓为祖先?徐州这家人竟是贺知章后人

3 4
沛县这一支贺姓是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的次子的后人,而这支贺氏以庆普为始祖。 [ 阅读全文 ]
4 

千年孝道文化的根源——文登丛氏宗祠

3 16
古时候在文登县内有百余座丛氏宗祠,文登城内一条街上就有三座规模宏大的宗祠,数道牌坊,并有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之上谕。 [ 阅读全文 ]
16 

越姓是鲜卑族后裔,六旬老人历时20年重修族谱

2 2
越步生表示,经过多年查阅资料研究,新村越氏应为鲜卑族后代,祖先姓氏为译音“越勒氏”,取“越”姓。 [ 阅读全文 ]
2 

大连曾有哪些塔?

2 4
大连市市内曾有几座塔,如苏联红军烈士纪念塔、五一塔、消防塔。 [ 阅读全文 ]
4 

中元节习俗:放河灯

2 7
中元节有一个非常普遍的习俗:放河灯。 [ 阅读全文 ]
7 

明代牛姓移民类型比较研究

2 2
明代牛姓具有多元化、复杂化的迁移特点,虽然山西移民数量最多、分布也最为广泛,但期间仍有不少地方的牛姓家族是从不同地方迁入的,存在交叉互迁的复杂现象。 [ 阅读全文 ]
2 

肥西赵氏:铭军提督赵维禹、赵怀业家族史料

2 10
肥西世义堂赵氏,自宋初淳化年间始,后世居肥西梅子湾鹿茸山(今孙集乡),晚清淮军铭军两江提督赵维禹字晴川,及其子铭军两江提督赵怀业、参将怀勋兄弟,淮军末弁、民国上将赵理泰等都出自这支赵姓。 [ 阅读全文 ]
10 

中国牧师收入工资薪金一览

2 22
马丁路德创立新教,不单在教义上强调信徒和上帝自由交往的主权——人人皆为祭司,不必一定通过教皇才能得到救赎权利;开创先河和修女结婚,以身试法打破神职人员不能结婚守独身的千年多惯例;新教的神职人员因有家庭,被称之为教牧人员,也要接受教会给予的薪金待遇。 [ 阅读全文 ]
22 

读城|青岛人到底什么样?

2 1
这几年,小哥几乎成为青岛小伙的代名词,一个褒贬不一、色彩丰富、充满复杂情调的感情品牌。 [ 阅读全文 ]
1 

天下第一谱——倪姓甲骨文家谱

2 12
家谱是家族历史和宗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历来被视为与正史、方志并列的三大史学体系。 [ 阅读全文 ]
12 

金正恩提议与特朗普会面,特朗普说:咱哥俩5月前见!

2 7
路透社发布“突发新闻”,韩国总统特使团团长郑义溶在其发表的涉朝“重大声明”中称,特朗普表示,他在今年5月前与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会面。 [ 阅读全文 ]
7 

华盛顿:美国国父,亲自制定美国宪法

2 2
由于华盛顿扮演了美国独立战争和建国中最重要的角色,通常被称为美国国父。 [ 阅读全文 ]
2 

大连营城子乔姓

2 1
 据《营城子镇志》记载,大连营城子乔姓祖籍是在山东登州府莱阳县水沟头烟筒圹,康熙二十三年三月(农历甲子年戊辰月,1684年4月),从山东迁徙至关东。 [ 阅读全文 ]
1 

大连曾有东北最早的钢铁厂

2 17
为新中国解放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大连工业,不但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即便放眼世界,达里尼铸铁工厂等工业遗产也属于“隐形冠军”。作为大连早期工业的诞生地、新中国电瓷产业的摇篮,老电瓷厂承载着人文历史、城市记忆和代代传承的城市精神。 [ 阅读全文 ]
17 

广西博白县冯氏宗族简史

2 18
数百年来,博白冯氏没有联过族,所以造成各地另立始祖,各排字辈。由柯木村光流,冯荣等公倡议,合族响应,统修了全县及部分外迁玉林,陆川,合浦,小江,钦州等地支族的冯氏族谱即《上党郡冯氏元淑公宗谱》。 [ 阅读全文 ]
18 

“史上卖书最多的中国人” 漫画家蔡志忠在少林寺出家

1 4
享誉全球的台湾著名漫画家蔡志忠11月17日在少林寺落发出家。 [ 阅读全文 ]
4 

大鹏赖氏家族:前辈守御领土 后人遍布全球

1 16
赖氏在大鹏生活了近300年,始祖赖吾彪由广东紫金县迁至鹏城。 [ 阅读全文 ]
16 

百余藏品述兰州牛肉面“前身今世”:引燃食客乡愁

1 20
始创于1915年的兰州牛肉面,以其“汤清者镜、肉烂者香、面细者长”的独特风格享誉世界。 [ 阅读全文 ]
20 

奶奶

1 4
奶奶的名字叫赵美珍。 [ 阅读全文 ]
4 

烟台安姓和大连安姓是一家,一世祖叫安谦

1 4
烟台安氏的祖籍在今山东省齐河县,现约有5万余人,在大连市沙河口区有2万余人,在烟台只楚镇孙家庄有几千人,蓁山屯人数不详,在北京市区也有几百人。 [ 阅读全文 ]
4 

邵裴子:求是求才不求人

1 7
邵裴子在执掌浙江大学期间,提倡“通才教育”,并且以“惜才闻名”,当时来浙大的除苏步青外,还有物理学家张绍忠、生物学家贝时璋、教育学家郑晓沧等。 [ 阅读全文 ]
7 

浙江郑氏族谱字辈摘录

1 2
字辈是辈分的证明,这是中国唐宋以来形成的文化礼仪,炎黄子孙在线收藏部分浙江郑氏族谱字辈。 [ 阅读全文 ]
2 

炎帝故里寻根节启幕 海内外炎黄子孙网上拜祖

1 9
庚子年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暨拜谒炎帝神农大典5月18日在湖北随州炎帝故里谒祖广场举行。 [ 阅读全文 ]
9 

《青岛与音乐》讲述音乐史话

1 4
“鲁海说青岛”系列丛书日前再添新书,第12本图书《青岛与音乐》由青岛出版社出版。 [ 阅读全文 ]
4 

大连退休人员采暖费补助金这样领

1 21
大连2005年底以前有企业缴费记录,且采暖费缴费年限满20年,即可以享受每年500元采暖费一次性补助金。 [ 阅读全文 ]
21 

九一八事变的8个历史真相:打响抗日第一枪的是谁

1 2
1931年9月18日,中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天。 [ 阅读全文 ]
2 

辽宁刘姓字辈简略

1 24
字辈是辈分,也是家族密码,辽宁地区移民众多,能查到许多刘姓字辈,虽然他们都姓刘,却并非同宗同源。 [ 阅读全文 ]
24 

演员谢园突发心脏病去世,享年61岁

1 2
电影演员、原北京电影学院教师谢园于2020年8月18日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逝世。 [ 阅读全文 ]
2 

净宗初祖:庐山慧远大师

1 7
净宗初祖庐山慧远大师,东晋时代人,庐山白莲社创始者。 [ 阅读全文 ]
7 

百家姓

2020-11-25
浏览:205 评论:0 收藏:0
2020-11-17
浏览:47 评论:0 收藏:0
2020-11-16
浏览:16 评论:0 收藏:0
2020-11-14
浏览:97 评论:0 收藏:0
2020-11-13
浏览:54 评论:0 收藏:0
2020-11-12
浏览:30 评论:0 收藏:0
< img src='http://www.yhzszx.com/yh/img/shareLogo.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