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子孙在线 > 宗族 > 家谱 > 海南姜氏900多年繁衍,后裔至今约3000多人

海南姜氏900多年繁衍,后裔至今约3000多人

2018年5月3日
作者: 
文章来源: 

   海南姜氏的渊源鲜为人知,日前海南日报记者通过寻访姜氏族人发现:900多年来,这一姓氏不但出现过值得称道的姜唐佐,而且在海南的3000多名后人均为一人所传;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姜氏族谱中的“家训”文字,对于今天的家庭教育和道德规范,依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公元1100年,这一年是北宋元符三年,苏东坡谪居琼州3年之后,离开了海南岛。

  又3年后,苏东坡的海南弟子姜唐佐先后考中举人和进士,一时传为佳话。

  但由于史料匮乏,姜唐佐的生卒年月至今尚未查明,于是,他的身世和事迹就成了一个谜。

  有关苏东坡与姜唐佐的故事,在此不再赘述,倒是海南姜氏的渊源鲜为人知,于是引起了海南日报记者寻访的浓厚兴趣。

  1兄弟三人,北宋入琼

  澄迈县老城镇国社村有位70岁的老人,他身材高大,天庭饱满,鼻梁直挺,从长相上看很像北方人,说起话来底气充足,不像已入古稀之年的样子。

  这位老人名叫姜维民,当过老城中学校长和海南中学总务,退休后,一直坚持下地干活,平时烟酒不沾,难怪会有如此“年轻态”。

  记者访问姜维民时,他捧出了一大摞新旧参差的姜氏族谱。

  最早的一部谱牒修于南宋祥兴二年(1279年,宋王朝的最后一年),撰写谱序的是“七世孙”姜源,文中写到:华夏姜氏的始祖为神农炎帝,历代有分封各国(诸侯国)的后裔,后来有子孙迁居“闽越”一带,但具体年月已经无据可考;

  北宋初年,福建福州府古田县钓国村有位名叫姜天赐的村民,生了元熹、元勲、元弘、元韶4个儿子,兄弟4人长大后,一起前往今天的广州,此后姜元弘落籍廉州府钦州,姜元熹、姜元勲、姜元韶则继续南下琼州,来到澄迈,落户在儒姜村。

  姜元勲曾是一名志行高洁的“太学生”,对姜家后代的发展做了很大的贡献,可惜没有子嗣;

  姜元韶是“岁进士”(不同于殿试进士,是贡生的一种),曾到琼山白沙村(在今海甸岛白沙门)候选儒学教育,生了姜唐佐,因此后世的《琼州府志》和《琼山县志》中认为姜唐佐是琼山人;

  姜唐佐也没有后代。

  如今,海南岛的姜姓居民,都是姜天赐长子姜元熹的后代,姜维民便是他的二十六世孙。

  “关于姜唐佐‘无后’的说法,旧谱的记载可能有误,因为他中举,甚至登科之后,应该在内地当官,所以极有可能在外地留下后代。

  只是从方志到族谱,有关姜唐佐的记录不多,先人修谱时无法跟他的后人取得联络,认为姜唐佐乏嗣无后实属无奈之举。”姜维民分析道。

  据姜维民介绍,900多年来,海南姜氏后裔缓慢地繁衍,至今人口约3000多人,主要分布在岛内的澄迈、临高、海口、儋州、琼海、三亚、屯昌、陵水等市县的10多个乡镇和村庄。

  2姜唐佐,举人还是进士?

  写到海南姜姓,最值得称道的人物当属姜唐佐,而历代官修的府志和县志大多认为他只是海南的第一位举人。

  对此,海南文史研究者王俞春先生通过考证,认为姜唐佐不但是一位举人,还是海南科举历史的第二位进士(第一位为陈孚),这在他1997年出版的《海南进士传略》(广州花城出版社)中已有记述。

  1097年,北宋礼部尚书、大文学家苏东坡被贬来琼,谪居儋州。

  姜唐佐得知后,于1099年闰九月,背上行李步行300里到儋州从学于苏轼,到1100年三月才回到琼山,先后历时约8个月。

  苏轼很欣赏姜唐佐的才华,曾在他的课册上写道:“云兴天际,欻若车盖……惊雷出火,乔木霏碎。殷地爇空,万夫皆废。悬溜绠坠,日中见沫。移晷而收,野无完块。”

  并称赞其“文气雄伟磊落,倏忽变化”,认准他日后必成大器。

  辞别时,苏东坡送给姜唐佐两句诗:“沧海何曾断地脉,白袍端合破天荒。”

  并说日后他登科,再为他续成诗篇。(引文综合《广东通志》、《琼州府志》整理)

  然而,光凭这些记述并不能证明姜唐佐登科,是一名进士。

  细心的王俞春在苏轼之弟苏辙的《滦城集》中,找到了这样的记载:“吾兄子瞻谪居儋耳,琼州进士姜唐佐往从之游,气和而言遒,有中州士人之风。子瞻爱之,赠之诗曰:‘沧海何曾断地脉,白袍端合破天荒。’告之曰:‘子异日登科,当为子成此篇。’崇宁二年正月,随计过汝阳,以此句相示,览之流涕。念君要能自立,而莫与此诗者,乃为足之云:‘生长茅间有异芳,风流稷下古诸姜。适从琼管鱼龙窟,秀山羊城翰墨场。沧海何曾断地脉,白袍端合破天荒。锦衣今日千人看,始信东坡眼力长。’”

  王俞春说:“如果姜唐佐不是进士,苏辙就不会写下‘琼州进士姜唐佐’这样的字眼,更不会代兄续诗,因为苏东坡说过:姜唐佐登科,也就是考中进士后,才会为他续完该诗的。”

  北宋崇宁二年为1103年,因为尽管宋代的科举资料损毁较多,现存登科史料也错讹颇多,但福建《莆田县志》记录到1103年该县有数人考中进士,所以,王俞春推断姜唐佐在那一年登科的可能性极大,而当年也正是他到河南汝阳拜会苏辙,得到续诗的时间。

  3姜氏家训,教诲谆谆

  翻阅姜氏族谱,其间故事性的文字不算很多,不过,其中的“家训垂劝”,在今天看来还是颇具现实意义的。

  姜氏的“家训垂劝”写道:“我族自元熹祖入籍澄迈儒姜,初不过一人之身耳,以一人之身递传而分之,不啻以百计身也,以百计身则心亦以百计矣,是故族属支派之多,其制行端方,敬顺不怠,而求合于道者,代不乏人。”

  可以想见,随着姜氏子孙不断繁衍,人口逐渐多了起来,人多却心齐,且符合道德伦理,每一代都不乏其人。

  但是,姜家也出过一些不肖子孙。

  “然贪得暴戾,肆悖不修而与道乘者,间亦有之。夫贪得暴戾者,岂其天性使然?抑亦无所以维系其心?父兄之教,不先子弟之率不谨,故浪荡以破其家,忤逆以肆其性,犯上作乱,罔所不至,上之人从而法究之,刑戮之,宁不为吾族羞乎?”

  族中个别子弟贪婪暴戾,挥霍败家,违法犯上,成为家族的耻辱,是天性所致,还是缺乏道德约束造成的呢?

  可见“父兄之教”的重要性,这也是制订“家训垂劝”的必要性。

  于是,便有了“劝孝”、“劝慈”、“劝友”、“劝恭”等4条姜氏家训:“有不安本分,而肆行无忌者,按家法以重惩之,俾若辈有所畏而不敢为,由此兴孝弟之行,严礼义之防,贞亷耻之节,于以复其性而远于醇古之何?有事创于家,所以忠报于国,宁仅善一家一族也哉。”

  “劝孝”一节:“念子身所自来,报亲恩而罔极。”

  想到自己身体的由来,父母的恩情是怎么都无法全报的。

  因此,无论为父母双亲做什么来尽孝道,都是理所当然的。

  而“甚或同生而爱异,当思自取之由;虽继续亦母仪,尤宜曲尽其道。”

  如果父母偏爱自己的同胞兄弟姐妹,那就要思考是不是由于个人原因所致了;至于自己的继母,也要像对亲生母亲那样待她,尽人子之道。

  “劝慈”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原则:“苟溺爱等于禽犊,将酿恶其鸱枭。”

  父母溺爱孩子只会毁了孩子,因此要“首戒奢华”、“严防浮肆”,才能“逸欲端绝,言必诚实,行必笃厚”。

  孩子长大后,“训诲必延良师,毋惜修脯之费;婚娶须求佳偶,岂图财帛之丰?”

  子女读书要请良师,不要心疼教育经费;婚娶的时候,要为他们寻找品行端正的佳偶,不能贪图彩礼的丰厚。

  “劝友”(这里的“友”字指“兄弟”)要求善待自家的兄弟姐妹,尤其是长子要有父亲一样的胸怀,不计较个人的得失:“以父道为兄职,则训诲自所必诚;抚弱弟如己儿,则财产自所不计。”

  “劝恭”说的是宗族内部成员相处时的规范:“凡事必须请命,出言务期逊卑,虽贤智万不敢相先,况庸愚尤亟需受教。”

  家族之中,尊卑有序,年轻人遇事要向长辈请教,说话语气要谦逊;哪怕是自己很聪明也不要僭越,愚钝的就更加要有迫切的受教之心。

  族人之间发生摩擦和冲突怎么办呢?

  “是非之辨,揆理尤贵原情;嫌隙之萌,能忍不如能化。

  不藏怒,不宿怨,和气聚于门庭;毋犯齿,毋犯尊,风化推之宗族。”

  辨明是非,讲情比说理可贵;矛盾萌发,强忍不如化解;不积蓄怒气和怨气,门庭就会一团和气;不发生口角,不冒犯尊长,整个宗族就会和谐。

  这样的处事原则,推及今天的家庭和社会,也是行得通的。

编辑:jrg
2 

今日关注

贺姓为啥拜庆姓为祖先?徐州这家人竟是贺知章后人

5 4
沛县这一支贺姓是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的次子的后人,而这支贺氏以庆普为始祖。 [ 阅读全文 ]
4 

烟台故事:续半联,吃半联

4 10
传说清乾隆年间,烟台有家酒店在开张之际,起名“半联酒店”。 [ 阅读全文 ]
10 

千年孝道文化的根源——文登丛氏宗祠

3 16
古时候在文登县内有百余座丛氏宗祠,文登城内一条街上就有三座规模宏大的宗祠,数道牌坊,并有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之上谕。 [ 阅读全文 ]
16 

华盛顿:美国国父,亲自制定美国宪法

3 2
由于华盛顿扮演了美国独立战争和建国中最重要的角色,通常被称为美国国父。 [ 阅读全文 ]
2 

越姓是鲜卑族后裔,六旬老人历时20年重修族谱

2 2
越步生表示,经过多年查阅资料研究,新村越氏应为鲜卑族后代,祖先姓氏为译音“越勒氏”,取“越”姓。 [ 阅读全文 ]
2 

大连曾有哪些塔?

2 4
大连市市内曾有几座塔,如苏联红军烈士纪念塔、五一塔、消防塔。 [ 阅读全文 ]
4 

中元节习俗:放河灯

2 7
中元节有一个非常普遍的习俗:放河灯。 [ 阅读全文 ]
7 

明代牛姓移民类型比较研究

2 2
明代牛姓具有多元化、复杂化的迁移特点,虽然山西移民数量最多、分布也最为广泛,但期间仍有不少地方的牛姓家族是从不同地方迁入的,存在交叉互迁的复杂现象。 [ 阅读全文 ]
2 

肥西赵氏:铭军提督赵维禹、赵怀业家族史料

2 10
肥西世义堂赵氏,自宋初淳化年间始,后世居肥西梅子湾鹿茸山(今孙集乡),晚清淮军铭军两江提督赵维禹字晴川,及其子铭军两江提督赵怀业、参将怀勋兄弟,淮军末弁、民国上将赵理泰等都出自这支赵姓。 [ 阅读全文 ]
10 

中国牧师收入工资薪金一览

2 22
马丁路德创立新教,不单在教义上强调信徒和上帝自由交往的主权——人人皆为祭司,不必一定通过教皇才能得到救赎权利;开创先河和修女结婚,以身试法打破神职人员不能结婚守独身的千年多惯例;新教的神职人员因有家庭,被称之为教牧人员,也要接受教会给予的薪金待遇。 [ 阅读全文 ]
22 

读城|青岛人到底什么样?

2 1
这几年,小哥几乎成为青岛小伙的代名词,一个褒贬不一、色彩丰富、充满复杂情调的感情品牌。 [ 阅读全文 ]
1 

天下第一谱——倪姓甲骨文家谱

2 12
家谱是家族历史和宗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历来被视为与正史、方志并列的三大史学体系。 [ 阅读全文 ]
12 

大连市纪委下发通知,进一步严明清明节期间“十个严禁”纪律要求

2 11
大连市纪委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明清明节期间有关纪律要求的通知》,提出“十个严禁”纪律要求。 [ 阅读全文 ]
11 

烟台海阳徽村高氏来自浙江,这里是胶东高姓的发源地

2 9
海阳的徽村是胶东高姓的重要发源地。 [ 阅读全文 ]
9 

金正恩提议与特朗普会面,特朗普说:咱哥俩5月前见!

2 7
路透社发布“突发新闻”,韩国总统特使团团长郑义溶在其发表的涉朝“重大声明”中称,特朗普表示,他在今年5月前与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会面。 [ 阅读全文 ]
7 

大连营城子乔姓

2 1
 据《营城子镇志》记载,大连营城子乔姓祖籍是在山东登州府莱阳县水沟头烟筒圹,康熙二十三年三月(农历甲子年戊辰月,1684年4月),从山东迁徙至关东。 [ 阅读全文 ]
1 

大连曾有东北最早的钢铁厂

2 17
为新中国解放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大连工业,不但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即便放眼世界,达里尼铸铁工厂等工业遗产也属于“隐形冠军”。作为大连早期工业的诞生地、新中国电瓷产业的摇篮,老电瓷厂承载着人文历史、城市记忆和代代传承的城市精神。 [ 阅读全文 ]
17 

广西博白县冯氏宗族简史

2 18
数百年来,博白冯氏没有联过族,所以造成各地另立始祖,各排字辈。由柯木村光流,冯荣等公倡议,合族响应,统修了全县及部分外迁玉林,陆川,合浦,小江,钦州等地支族的冯氏族谱即《上党郡冯氏元淑公宗谱》。 [ 阅读全文 ]
18 

“史上卖书最多的中国人” 漫画家蔡志忠在少林寺出家

1 4
享誉全球的台湾著名漫画家蔡志忠11月17日在少林寺落发出家。 [ 阅读全文 ]
4 

大鹏赖氏家族:前辈守御领土 后人遍布全球

1 16
赖氏在大鹏生活了近300年,始祖赖吾彪由广东紫金县迁至鹏城。 [ 阅读全文 ]
16 

百余藏品述兰州牛肉面“前身今世”:引燃食客乡愁

1 20
始创于1915年的兰州牛肉面,以其“汤清者镜、肉烂者香、面细者长”的独特风格享誉世界。 [ 阅读全文 ]
20 

奶奶

1 4
奶奶的名字叫赵美珍。 [ 阅读全文 ]
4 

烟台安姓和大连安姓是一家,一世祖叫安谦

1 4
烟台安氏的祖籍在今山东省齐河县,现约有5万余人,在大连市沙河口区有2万余人,在烟台只楚镇孙家庄有几千人,蓁山屯人数不详,在北京市区也有几百人。 [ 阅读全文 ]
4 

邵裴子:求是求才不求人

1 7
邵裴子在执掌浙江大学期间,提倡“通才教育”,并且以“惜才闻名”,当时来浙大的除苏步青外,还有物理学家张绍忠、生物学家贝时璋、教育学家郑晓沧等。 [ 阅读全文 ]
7 

浙江郑氏族谱字辈摘录

1 2
字辈是辈分的证明,这是中国唐宋以来形成的文化礼仪,炎黄子孙在线收藏部分浙江郑氏族谱字辈。 [ 阅读全文 ]
2 

炎帝故里寻根节启幕 海内外炎黄子孙网上拜祖

1 9
庚子年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暨拜谒炎帝神农大典5月18日在湖北随州炎帝故里谒祖广场举行。 [ 阅读全文 ]
9 

《青岛与音乐》讲述音乐史话

1 4
“鲁海说青岛”系列丛书日前再添新书,第12本图书《青岛与音乐》由青岛出版社出版。 [ 阅读全文 ]
4 

大连退休人员采暖费补助金这样领

1 21
大连2005年底以前有企业缴费记录,且采暖费缴费年限满20年,即可以享受每年500元采暖费一次性补助金。 [ 阅读全文 ]
21 

他们用旧体诗记录“九一八”

1 7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李鹤、马君武、钱来苏、胡先骕、马叙伦等人纷纷作旧体诗,表达爱国抗日之情。 [ 阅读全文 ]
7 

九一八事变的8个历史真相:打响抗日第一枪的是谁

1 2
1931年9月18日,中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天。 [ 阅读全文 ]
2 

百家姓

2020-11-25
浏览:205 评论:0 收藏:0
2020-11-17
浏览:47 评论:0 收藏:0
2020-11-16
浏览:16 评论:0 收藏:0
2020-11-14
浏览:97 评论:0 收藏:0
2020-11-13
浏览:54 评论:0 收藏:0
2020-11-12
浏览:30 评论:0 收藏:0
< img src='http://www.yhzszx.com/yh/img/shareLogo.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