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子孙在线 > 家人 > 子女 > 毁掉孩子的专注力只要两步,你也许正在这么做

毁掉孩子的专注力只要两步,你也许正在这么做

2016年9月8日

  最近跟一个当小学老师的朋友聊天,说起现在补习班肆虐的状况,她也很无奈。她说小学除了极个别基础太差的孩子,大部分孩子只要上课认真听讲,根本不需要开小灶补习。

  父母最需要攻克的难点是怎么让孩子养成上课认真听讲的习惯,而不是一窝蜂地跑去报补习班。不然花了大把的钱和时间,孩子也天天受累,依旧是收效甚微。

  

毁掉孩子的专注力只要两步,你也许正在这么做

 

  她观察班里的孩子,上课时候能不能专注地听老师讲课,能不能快速地跟着老师的思路走,才是决定孩子成绩最主要的因素。

  想起我家小拍,虽然是个能上树爱打滚的好动妞,但在上课的时候一般都非常认真。

  不管是学校上课还是兴趣班,她一般都能专注地先完成手头的任务再做别的事情,幼儿园起就有很多老师夸她专注力强。

  所以,尽管她没上过幼小衔接班,我也没有刻意辅导过她,但目前妞学习起来确实是挺轻松。

  常常在后台看到人问,孩子做什么都是三分钟热度,注意力没办法集中,有没有好的专注力训练方法?

  我觉得,孩子任何习惯的养成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专注力更这样。

  就我个人的经验来说,孩子从小起做好下面的这两件事,他们的专注力应该不会太差。

  1“不打扰”就是最好的关注

  专注力其实是每个人的自带属性,就像我们都有记忆力一样,并不需要专门去训练。

  想想自家的娃,三岁以下一般都很难专注地去做一件事情,但过了三岁,是不是专注力就会慢慢变强。

  比如刚开始能花5分钟玩娃娃,后来可以用10分钟涂涂画画,然后甚至可以坐地上搭1个小时的乐高都不起来。

  

毁掉孩子的专注力只要两步,你也许正在这么做

 

  这是一个非常自然的发展,而在这个过程中,当家长的“不打扰”就是最好的培养。

  这点说起来容易,但我观察能做到的还真不多。孩子在认真地玩沙玩水,或者看小蚂蚁小昆虫的时候,这都是他们发展专注力的好时机。

  但身边的爸妈却太爱“关心”他们,一下子说“别玩这个了,打湿了会生病的”,又或者“这个有什么好玩的,我们换一个玩吧”。

  特别是老人带孩子的,更容易发生。前两天闺蜜还跟我吐槽,儿子玩个玩具,玩得正带劲,奶奶总是不停在旁边念叨,“宝宝,要不要喝水啊”,“宝宝,你在玩什么啊,告诉奶奶啊”......

  孩子不理她,奶奶还觉得特别受伤,说自己带的大孙子没良心不理人,闺蜜也是哭笑不得。

  好好的专注力就在这种“无知的爱”的情况下被破坏了,久而久之,又怎么能要求他们集中精力做好事情呢?

  

毁掉孩子的专注力只要两步,你也许正在这么做

 

  我自己的原则是,小拍需要我时尽量满足,尽快回应;她没有主动来找我,我们就各做各的,互不干扰。

  孩子好比小树,什么时候浇水、施肥、剪枝都是有很强的时效性的,过期再补作用就微乎其微了。

  在孩子早期发展专注力的最佳时期,一旦被太多干扰所破坏,等上了小学再着急补,可就难了。

  2亲子阅读和听读让专注力更强

  经常有妈妈说,我家孩子打游戏和看电视专注力特别强,不管他一天都没问题,就是读书和写作业老是东张西望,完全集中不了。

  那是因为游戏和电视里会不断有新奇的元素吸引孩子的注意,而且不需要孩子做深度的思考,这样的专注并没有什么难度。

  而读书和写作业,需要孩子有更强的专注力和思考反应能力。在我看来,从小的亲子阅读和亲子听读就是加强专注力最好的途径。

  很多妈妈一开始难坚持的原因都是认为没有效果,一两岁甚至几个月的孩子,你在一边翻绘本,孩子就到处跑,或者来撕书捣乱,哪里能读得进去。

  但所有的亲子阅读一开始是都是这样的,坚持一段时间,每天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和孩子一起阅读,大部分孩子不出半年,就会习惯在这个时间地点安静地坐下来。

  

毁掉孩子的专注力只要两步,你也许正在这么做

 

  等形成了固定的心理时间,他们的精神就会条件反射的集中起来,最初的阅读好习惯就是这么慢慢形成的。

  另外,亲子听读也是铺垫孩子将来好好听课的好方法,可以是爸妈给孩子讲故事,也可以是听小莉这类讲的故事。

  听读时由于孩子脱离了书本上的图画和字,完全靠耳朵接收信息后大脑再对这些语音进行处理,只有足够专注他才能听懂故事内容,并且从中获得乐趣。

  同一个班上,老师提问题,有些孩子反映特别灵敏迅速,除了他的知识面广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在于他的听力理解力强,能快速从老师的话里捕捉到最重要的信息点。

  而有的孩子虽然大人说的话每个字都听懂了,但脑海里储存的语音信息不够,无法将语音和具体表达的意思、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反应就慢些。

  这和孩子平时的阅历、知识面有关,也和听读训练较少有关。人都有畏难情绪,如果孩子上课很难听懂,又怎么能指望他们集中注意力呢?

  

毁掉孩子的专注力只要两步,你也许正在这么做

 

  刚开始给孩子听故事的时候,很多都爱听重复的故事。

  微信上曾经收到一个妈妈的求助,说3岁多的儿子特别爱听我讲的《寻找金萝卜》,已经连续听了一个多月了,跟走火入魔一样,问我怎么能让孩子也听听别的故事。

  其实,因为孩子刚开始听力理解能力还不够,所以要重复很多遍才能完全明白故事里的乐趣。

  你以为孩子是在做无用功地不停重复,其实他们每多听一次就会多理解一点,听力理解能力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变强的。

  所以孩子爱重复时,千万别担心,这是他们在学习呢。

  我建议三四岁后的孩子,家长有意识地给孩子多找一些听力资源,培养孩子听读的能力,但刚开始不要让孩子感觉是把他丢给音频,妈妈不给讲了。

  可以在每天晚上亲子阅读时间之后,妈妈和宝贝躺在一起,听着音频故事睡觉,或者出门在路上,车里放音频故事,孩子也不会觉得坐车无聊。

  我家车上都备着很多光碟,小时候是中英文儿歌,大一点是绘本故事,小拍现在已经听长篇了。

  古语说,动若脱兔,静若处子,是说一个人动起来生动,静下来安心。对孩子来说,拥有静心的专注力,才能在学习和事业上有所成就。

  每个孩子一出生都是一块美玉,而雕琢的小刀掌握在家长的手中。

  对孩子好习惯的雕刻蕴藏在与孩子相处的点滴里,正是这一个个细节的组成,使孩子的世界和未来全然不同。

编辑:haowei
0 

今日关注

烟台故事:续半联,吃半联

4 10
传说清乾隆年间,烟台有家酒店在开张之际,起名“半联酒店”。 [ 阅读全文 ]
10 

贺姓为啥拜庆姓为祖先?徐州这家人竟是贺知章后人

3 4
沛县这一支贺姓是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的次子的后人,而这支贺氏以庆普为始祖。 [ 阅读全文 ]
4 

千年孝道文化的根源——文登丛氏宗祠

3 16
古时候在文登县内有百余座丛氏宗祠,文登城内一条街上就有三座规模宏大的宗祠,数道牌坊,并有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之上谕。 [ 阅读全文 ]
16 

华盛顿:美国国父,亲自制定美国宪法

3 2
由于华盛顿扮演了美国独立战争和建国中最重要的角色,通常被称为美国国父。 [ 阅读全文 ]
2 

越姓是鲜卑族后裔,六旬老人历时20年重修族谱

2 2
越步生表示,经过多年查阅资料研究,新村越氏应为鲜卑族后代,祖先姓氏为译音“越勒氏”,取“越”姓。 [ 阅读全文 ]
2 

大连曾有哪些塔?

2 4
大连市市内曾有几座塔,如苏联红军烈士纪念塔、五一塔、消防塔。 [ 阅读全文 ]
4 

中元节习俗:放河灯

2 7
中元节有一个非常普遍的习俗:放河灯。 [ 阅读全文 ]
7 

明代牛姓移民类型比较研究

2 2
明代牛姓具有多元化、复杂化的迁移特点,虽然山西移民数量最多、分布也最为广泛,但期间仍有不少地方的牛姓家族是从不同地方迁入的,存在交叉互迁的复杂现象。 [ 阅读全文 ]
2 

肥西赵氏:铭军提督赵维禹、赵怀业家族史料

2 10
肥西世义堂赵氏,自宋初淳化年间始,后世居肥西梅子湾鹿茸山(今孙集乡),晚清淮军铭军两江提督赵维禹字晴川,及其子铭军两江提督赵怀业、参将怀勋兄弟,淮军末弁、民国上将赵理泰等都出自这支赵姓。 [ 阅读全文 ]
10 

中国牧师收入工资薪金一览

2 22
马丁路德创立新教,不单在教义上强调信徒和上帝自由交往的主权——人人皆为祭司,不必一定通过教皇才能得到救赎权利;开创先河和修女结婚,以身试法打破神职人员不能结婚守独身的千年多惯例;新教的神职人员因有家庭,被称之为教牧人员,也要接受教会给予的薪金待遇。 [ 阅读全文 ]
22 

读城|青岛人到底什么样?

2 1
这几年,小哥几乎成为青岛小伙的代名词,一个褒贬不一、色彩丰富、充满复杂情调的感情品牌。 [ 阅读全文 ]
1 

天下第一谱——倪姓甲骨文家谱

2 12
家谱是家族历史和宗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历来被视为与正史、方志并列的三大史学体系。 [ 阅读全文 ]
12 

金正恩提议与特朗普会面,特朗普说:咱哥俩5月前见!

2 7
路透社发布“突发新闻”,韩国总统特使团团长郑义溶在其发表的涉朝“重大声明”中称,特朗普表示,他在今年5月前与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会面。 [ 阅读全文 ]
7 

大连营城子乔姓

2 1
 据《营城子镇志》记载,大连营城子乔姓祖籍是在山东登州府莱阳县水沟头烟筒圹,康熙二十三年三月(农历甲子年戊辰月,1684年4月),从山东迁徙至关东。 [ 阅读全文 ]
1 

大连曾有东北最早的钢铁厂

2 17
为新中国解放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大连工业,不但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即便放眼世界,达里尼铸铁工厂等工业遗产也属于“隐形冠军”。作为大连早期工业的诞生地、新中国电瓷产业的摇篮,老电瓷厂承载着人文历史、城市记忆和代代传承的城市精神。 [ 阅读全文 ]
17 

广西博白县冯氏宗族简史

2 18
数百年来,博白冯氏没有联过族,所以造成各地另立始祖,各排字辈。由柯木村光流,冯荣等公倡议,合族响应,统修了全县及部分外迁玉林,陆川,合浦,小江,钦州等地支族的冯氏族谱即《上党郡冯氏元淑公宗谱》。 [ 阅读全文 ]
18 

“史上卖书最多的中国人” 漫画家蔡志忠在少林寺出家

1 4
享誉全球的台湾著名漫画家蔡志忠11月17日在少林寺落发出家。 [ 阅读全文 ]
4 

大鹏赖氏家族:前辈守御领土 后人遍布全球

1 16
赖氏在大鹏生活了近300年,始祖赖吾彪由广东紫金县迁至鹏城。 [ 阅读全文 ]
16 

百余藏品述兰州牛肉面“前身今世”:引燃食客乡愁

1 20
始创于1915年的兰州牛肉面,以其“汤清者镜、肉烂者香、面细者长”的独特风格享誉世界。 [ 阅读全文 ]
20 

奶奶

1 4
奶奶的名字叫赵美珍。 [ 阅读全文 ]
4 

烟台安姓和大连安姓是一家,一世祖叫安谦

1 4
烟台安氏的祖籍在今山东省齐河县,现约有5万余人,在大连市沙河口区有2万余人,在烟台只楚镇孙家庄有几千人,蓁山屯人数不详,在北京市区也有几百人。 [ 阅读全文 ]
4 

邵裴子:求是求才不求人

1 7
邵裴子在执掌浙江大学期间,提倡“通才教育”,并且以“惜才闻名”,当时来浙大的除苏步青外,还有物理学家张绍忠、生物学家贝时璋、教育学家郑晓沧等。 [ 阅读全文 ]
7 

浙江郑氏族谱字辈摘录

1 2
字辈是辈分的证明,这是中国唐宋以来形成的文化礼仪,炎黄子孙在线收藏部分浙江郑氏族谱字辈。 [ 阅读全文 ]
2 

炎帝故里寻根节启幕 海内外炎黄子孙网上拜祖

1 9
庚子年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暨拜谒炎帝神农大典5月18日在湖北随州炎帝故里谒祖广场举行。 [ 阅读全文 ]
9 

《青岛与音乐》讲述音乐史话

1 4
“鲁海说青岛”系列丛书日前再添新书,第12本图书《青岛与音乐》由青岛出版社出版。 [ 阅读全文 ]
4 

大连退休人员采暖费补助金这样领

1 21
大连2005年底以前有企业缴费记录,且采暖费缴费年限满20年,即可以享受每年500元采暖费一次性补助金。 [ 阅读全文 ]
21 

他们用旧体诗记录“九一八”

1 7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李鹤、马君武、钱来苏、胡先骕、马叙伦等人纷纷作旧体诗,表达爱国抗日之情。 [ 阅读全文 ]
7 

九一八事变的8个历史真相:打响抗日第一枪的是谁

1 2
1931年9月18日,中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天。 [ 阅读全文 ]
2 

辽宁刘姓字辈简略

1 24
字辈是辈分,也是家族密码,辽宁地区移民众多,能查到许多刘姓字辈,虽然他们都姓刘,却并非同宗同源。 [ 阅读全文 ]
24 

演员谢园突发心脏病去世,享年61岁

1 2
电影演员、原北京电影学院教师谢园于2020年8月18日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逝世。 [ 阅读全文 ]
2 

分享

2020-11-12
浏览:8 评论:0 收藏:0
2020-11-12
浏览:37 评论:0 收藏:0
2020-11-12
浏览:9 评论:0 收藏:0
2020-11-12
浏览:2 评论:0 收藏:0
2020-11-12
浏览:15 评论:0 收藏:0
2020-11-12
浏览:17 评论:0 收藏:0
< img src='http://www.yhzszx.com/yh/img/shareLogo.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