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子孙在线 > 方志 > 历史沿革 > 青岛建置120余年:从小渔村到大都市

青岛建置120余年:从小渔村到大都市

2017年12月11日
作者: 
文章来源: 

  1898年德国强迫清政府签订《胶澳租借条约》后,便开始了城市建设,立志要把青岛这个不到两万人口的东方小渔村,打造成海外殖民地的样板城市。当时 ,他们按照19世纪末欧洲最先进的城市规划理念,进行实地勘察设计形成规划,这是青岛的第一次城市规划,对日后的青岛城市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红瓦绿树、碧海蓝天、万国建筑、欧陆风情,风姿绰约的青岛在一次次蝶变中,终于让多年的大青岛梦想渐渐变成现实。

  德占时期:第一个规划明确城市布局

  占据青岛之后,德军在现馆陶路1号成立了测绘部门,开始了殖民地城市建设有准备的前期工作。翔实调查后,德国人对如何在胶澳实施具体的建设,已形成了初步的设想和构思 ,并在此基础上首次推出了胶澳青岛区总体规划方案。1898年10月在德国出版的《 胶州年鉴》称:

  在青岛村西侧可布置商业区和官厅街,在对面丘陵的东侧布置兵营和炮兵营地,还可分别建设别墅区和海水浴场。对于规模较大的建筑物(如教堂、总督府、野战医院等),应特别注意选择合适的地点。火车站应根据城市规划的要求布置在商业区内靠近青岛湾处,铁路则根据地形使其穿过指定的工业区和仓库区 ,通过胶州湾之东,这样港口内的铁轨可以与铁路有良好的连接。

  “这个规划明确了自由式结合、棋盘状布局的城市道路骨架,在当时标注的总督府山(观象山)南麓设总督府,选用面对青岛湾设计轴线式市政绿化广场和道路,同时辅以支路,采取对称式放射状的手法,以衬托总督府建筑的显要位置,强化中轴线和中心建筑的威严。”市档案馆编辑研究处处长周兆利分析说,这种布局是在展示一种权力和统治的至高无上,与中国古代的建城模式有异曲同工之处,只不过欧洲的放射状道路网系统的建设方式,能使中心区更为突出显要。

  德人初始的规划,因过于强调侵略的目的和欧洲人的生存,不可避免地充满局限性,比如将青岛划为欧人区和华人区等。1910年,德国人对城市的性质进行了调整,青岛已不再是其初始设想的军事基地和交通口岸城市,而是以商业和经济发展并举,结合交通口岸有机建设的集港口、交通、商贸和经济协调并存,共同开发的商埠贸易城市。

  这个时期,大批满清显贵和富豪财主进入青岛,他们想融入欧人的圈子,欧人也想从他们手中挣取钱财,由此欧华分区居住的禁令解除。

  民国时期:“大青岛”设想1935年就提出

  令青岛市民魂牵梦萦的跨海大桥和海底隧道,即将于今年6月30日通车,天堑变通途,青黄不接将成为历史,“大青岛”格局届时将正式成为现实。

  其实,“大青岛”的理念早在1935年就已诞生,在时任青岛市长的沈鸿烈主持下,南京国民政府制订了《青岛市施行都市计划方案》,城市规划的范围向北扩至沧口、李村,向东展至辛家庄、麦岛。把崂山风景区 、塔埠头港及工业地(今胶州市胶州湾工业园一带)、红石崖附属港作为专项规划。这次规划工作是在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对青岛城市发展所做的一次有关“大青岛”的发展设想,也是第一个由中国人自己规划的“大青岛”蓝图,虽未最后形成正式规划,但对城市未来进行了深入的构想。

  “这次规划工作最大的特色,就是突破原有的青岛小框架,大量引用当时欧美大都市如纽约、伦敦、巴黎、柏林等的规划经验作为参考。”周兆利介绍说,这次规划首次提出城市空间布局的东进和北上,发挥青岛作为宜居城市的特色和优势,在行政、住宅、商业、港埠、工业和园林六大区域中,住宅和园林占地面积最大,接近80%。行政区最小,只有0.4%。

  这次规划中,首次在功能分区中增加工业区,将工业分为大工业与小工业两类。“方案中工业区比重是商业区的一倍。这就是当时城市管理者思路的体现,只有商业繁荣还远远不够,必须有足够发达的工业,特别是民族工业,才能真正打造一个具有竞争力的国际城市,建立一个真正强大的中国。”周兆利说,青岛当时与中国大部分地方一样陷于长期战乱,但由于城市自身基础建设已经完善,所以发展势头并没有停止,至青岛解放前人口已达80万,成为全国八大城市之一。

  日占时期:“南宿北工”影响大半个世纪

  1938年1月10日,日本第二次占领青岛。为了实现野心达到久居的目的,完成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所谓的“大陆政策”,从1939年6月起,青岛的日本“兴亚院都市计划事务所”根据日本政府提出的“华北产业开发计划”,开始进行青岛城市规划所需的基本调查。经过两年大规模的调查,1940年底基本编制完成《青岛特别市地方计划设定纲要》和《青岛特别市母市计划设定纲要》两个文件。

  与1935年沈鸿烈主政时期的规划不同,在此次计划中,日本人把原属山东省的胶县、即墨同时划归青岛,组成“大青岛市”。青岛作为母市建成政治、港湾、工业和观光性质的城市,胶州 、即墨纳入青岛行政区,环绕胶州湾统一规划布局,计划在青岛北部、黄岛和胶州设立三个集中工业区 ,用铁路连接,并在黄岛建设新港。整个城市发展是沿胶济铁路呈带性发展的,形成南北狭长的带形城市,大部分工厂是沿着铁路建设的,但工业区的住宅配套建设却始终没有跟上,影响青岛大半个世纪的“南宿北工”格局,即发源于此。

  由于日本人对青岛的规划是基于掠夺青岛腹地的资源,故在母市计划中对通往铁路港口公路的规划极为详细,其他方面却极为简略,而且保留了大量的军事用地,城市军事基地的功能继德国第一次城市规划之后再一次加强。周兆利说:“全面考察这次规划可以看出,这次规划片面地强化了青岛城市的某些功能而忽略了城市的协调发展,实施的结果必然是造成城市的畸形发展。由于战争结束,这个计划除几项实施之外,大多没有完成”。

  规划大事记

  1898年9月2日,德国国内首次公开展出了青岛新城的建筑规划,这是青岛第一个城市规划。城市性质:德国在远东的军事基地和港口贸易城市。

  1910年,德国人在原规划的基础上制定了《青岛市区扩张规划》,对城市性质进行了重大调整,商业在整个城市规划中占据重要地位。

  1935年,《青岛市施行都市计划方案》出台。城市性质:中国五大经济区之一黄河区的出海口,工商、居住、游览城市。

  1940年,日本侵略者出台《青岛特别市地方计划设定纲要》和《青岛特别市母市计划设定纲要》。城市性质:华北的门户、水陆交通要冲、军事上和开发华北的重要基地、工业及游览胜地。将青岛母市(主城)建成政治、港湾、工业和观光性质的城市。

  1957年,《青岛市城市初步规划》出台。城市性质:具有国防、工业、对外贸易和疗养的多功能城市。

  1981年,《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1985~2000年)》出台。城市性质:轻纺工业、外贸港口、海洋科研和风景旅游城市。

  1996年,《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年)》出台。城市性质:中国东部沿海重要的经济中心和港口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胜地。

  2009年1月,《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出台。城市性质:中国东部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港口城市、滨海旅游度假城市。

  德占时期的青岛全貌。(三张明信片拼图) 摘自《青岛旧影》一书

  新中国成立后

  “东部开发”盘活一座城“拥湾发展”实现大青岛

  1957年:城市新样板

  1957年,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完整城市规划开始正式编制,青岛被定位为“一个具有工业、国防、对外贸易和疗养的多功能城市”,城市划分成工业区、交通运输及仓库区、生活居住区、疗养区四种。规划重点放在工业、国防、疗养上,生活 、市政设施均为之配套服务,住宅发展相对滞后。

  此次规划中,城市格局基本保持不变,延续带状发展模式,工业区集中向北拓展。城市建设布局按照青岛地形特点,结合工业与居住用地的关系,市区仍沿胶州湾东岸、铁路两侧继续向北呈带形发展,先后规划开辟了楼山后工业区、大村庄工业区、女姑口以东危险性工业区。1958年随着大炼钢铁运动的兴起,又规划了城阳工业区,工业区面积急剧扩大。

  这个时期的青岛已成为中国东部沿海的繁华商埠,中山路商街与上海南京路、北京王府井并肩齐名;原四方沧口工业区的弹丸之地,孕育着青岛雄厚的工业基础,奠定了轻纺实力“上青天”的一流地位 ;轻工业、电子工业、化学工业发达;拥有作为中国第四大港的外贸海运港口;是举国公认的避暑、疗养、旅游胜地……正如1958年第一次全国规划工作会议在青召开时所议,位于胶州湾东岸的这座城市,“俨然当时中国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样板”。

  1992年:市政府东迁

  渐渐地,青岛的城市发展遭遇瓶颈。因为青岛建置之初人口仅有15000多人,到上世纪90年代初,市区人口已突破百万。而城市的版图并没有根本性的扩大和伸延。百万人口挤在狭长的老城区中,市区中心人口密度超过了每平方公里两万人。青岛人均住宅面积曾是全省倒数第一,老少三代住一间房子的情况相当普遍。当时进出青岛只有一条路小白干路(现重庆路),狭窄的道路每到交通高峰便举步维艰。

  1992年,青岛“搬迁市政府,东部大开发”的决策犹如石破天惊,在海内外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这一年的5月3日,青岛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加快市区东部开发建设的决定》:

  近期:确定用 5年左右的时间,在市区东部西起山东路,东至燕儿岛路,北自闽江路,南到海岸,面积约1.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建成一座现代化的新城区。

  远期:用10年的时间,把青岛建设成为以港口贸易为主要特色的国际城市。在城市发展布局上,坚持以老市区为依托,东部新城区和黄岛新经济区为两翼,五个县级市为卫星城市,整个沿黄流域经济区为腹地,建设“大青岛”城市群的建设思路。

  十余年过去了,当年的一腔热血与宏伟蓝图已成为现实。通过政府的搬迁来拓展城市发展空间,这在国内大城市中是第一个,彻底打破了以往城市发展“摊大饼”的模式。

  2007年:大青岛破茧

  “东部大开发”带来东部城区的迅速崛起,然而大青岛格局仍停留在规划上。究其原因,城市东扩、产业西移的经济大开发,虽然打开了横跨胶州湾、一线两翼的城市格局,但是城市中心、资源优势、人才信息仍然集中于东岸,很难对环胶州湾周边区域形成集中发展的辐射作用。

  这一轮城市发展中留下的遗憾,为接下来更深层次的转型埋下伏笔。2007年11月,青岛市委十届二次全会上提出“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拥湾战略总体布局》计划用5至10年时间,梯度打造胶南董家口、胶州洋河、平度新河、莱西姜山、即墨女岛、即墨龙泉6个重点工业功能区;重点提升和释放三大“高地”保税港区、高新区、开发区的能量水平。

  新的龙骨布局,不仅强化了胶州湾东岸主城的带动与辐射能力,关键在于用发展的触角涵盖了以往的欠发达地区,意味着原本只有192平方公里的主城区面积扩大了一倍半,胶州湾核心层一带300平方公里,再度向外延伸了500平方公里,主城优势对周边组团的辐射带动效应得到延伸。再加上跨海大桥、海底隧道的通车,大青岛正在从多年梦想变为现实。

  胶州湾孕育了青岛,再一次孕育着城市未来的期望。

  新闻链接:德国百年下水道至今还管用

  在青岛老城区,好像处处都会有德国人留下的痕迹,包括地上那些不起眼的古力盖 。“古力”这个词就是德文“Gully”的音译,意思是检查井。

  前段时间,网上疯传这样的帖子:德国在青岛修建的下水道 ,在经过高效使用百年之后,因为一些零件需要更换,青岛的施工方多处搜寻,最后德国的一家相关企业发来了电子邮件,说根据德国企业的施工标准,在老化零件周边3米范围内,应该可以找到存放备件的小仓库。青岛的施工方,果真在下水道里找到了小仓库,里面全是用油布包好的备用件,依旧光亮如新……此帖一出,立刻引起了网友的赞叹,尽管这一说法没得到相关方面证实,但德国人修的地下排水设施百年后仍在使用。

  青岛使用自来水已经超百年

  虽说青岛建置只有120余年,但青岛用上自来水却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是全国最早用上自来水的城市之一。

  由于青岛地处沿海,土壤中含沙量高,不易存水,水源不足,无法直接满足需求,德国人在占领初始,就在市区内打井汲水,采用了150个抽水储筒以备使用。1899年,在海泊河下游建立水源地,日出水量约4000吨。接着采用修筑350毫米口径输水管送至观象山的方式,建立观象山贮水池;后又开辟李村河水源地,用直径400毫米的输水管,通过柴油泵送至贮水山水池备城市使用,日供水能力达到2000吨。供水系统采用环状配水管网,较好地结合了青岛的丘陵特点。

编辑:jrg
0 

今日关注

贺姓为啥拜庆姓为祖先?徐州这家人竟是贺知章后人

5 4
沛县这一支贺姓是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的次子的后人,而这支贺氏以庆普为始祖。 [ 阅读全文 ]
4 

烟台市新媒体协会成立

4 1
9月21日,烟台市新媒体协会成立大会在东山宾馆宣告成立。 [ 阅读全文 ]
1 

宇文后裔在烟台——凝望宇氏祠堂

3 17
烟台高新区马山街道办事处刘家埠村,因旧村改造,房屋经拆迁后已所剩无几,仅在村北留存了一栋祠堂,这便是宇氏祠堂。 [ 阅读全文 ]
17 

李光禄:重忆大连港红房子

3 16
历史发展到今天,我市把大连港的开港之日作为大连市的建市日期,定位是以港兴市,此时我想起马克思著名一句话:劳动创造世界。 [ 阅读全文 ]
16 

明代牛姓移民类型比较研究

2 2
明代牛姓具有多元化、复杂化的迁移特点,虽然山西移民数量最多、分布也最为广泛,但期间仍有不少地方的牛姓家族是从不同地方迁入的,存在交叉互迁的复杂现象。 [ 阅读全文 ]
2 

大连哪里常出现影视明星,许多剧组钟情滨海路

2 4
大连一直是许多影视作品拍摄的重要外景地,拍摄过《末代皇帝》《兵临城下》《爱有多深》《幸福时光》《一个人的奥林匹克》等许多影片和电视剧, [ 阅读全文 ]
4 

烟台海阳徽村高氏来自浙江,这里是胶东高姓的发源地

2 9
海阳的徽村是胶东高姓的重要发源地。 [ 阅读全文 ]
9 

“死姓”至今有,一直在改姓

2 10
死姓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拓跋部ҁ氏部族,属于以部族名称汉化为氏。 [ 阅读全文 ]
10 

孔融靠出格赚名气

2 3
孔融四岁让梨,名满天下,被历代教育家视为道德楷模。 [ 阅读全文 ]
3 

立冬,品读《诗经》最美冬天

2 2
不学诗,无以言,读懂中国文学的源头,诗人讲诗,全新视角,走近上古中国的诗意生活,那便是2000年传承的《诗经》。 [ 阅读全文 ]
2 

外媒称中国科技令人震撼:西方担心被中国甩在身后

2 1
从前,欧洲人抱怨中国产品的糟糕质量、嘲笑中国人的创新意识,但是这个时代早已过去。 [ 阅读全文 ]
1 

宰孔是为宰姓始祖

2 18
据《元和姓纂》记载:“周大夫宰孔,周公之后,以官为姓。” [ 阅读全文 ]
18 

袁世凯上台:蓝天蔚被迫离开大连留洋

2 1
蓝天蔚亲身前往大连民政署,拜访民政署长相贺照乡。他不失礼节地劝告日本殖民政府保持中立,不要干涉中国的革命。 [ 阅读全文 ]
1 

阚姓历史超过3000年

2 13
关于阚姓由来有三种说法:一种是出自姜姓,以封地名为氏;一说认为出自中国古代文献、神话传说中的著名部落首领——蚩尤;另一说则认为出自姞姓,以黄帝姞姓子孙的封国——阚国之国名为氏。 [ 阅读全文 ]
13 

邸姓源于大月氏

2 19
据《姓氏考略》记载,邸氏便源于西汉时期西域的大月氏,得姓始祖是贵霜翎侯邸就郄(qiè或xì),所居区域大致在今阿富汗东北部和巴基斯坦北部一带。邸就郄的后代后来入居中原,取祖上原名首音的谐音汉字“邸”为姓氏。 [ 阅读全文 ]
19 

山东沂水关顶刘氏考

2 9
查其《刘氏族谱》与穆陵关巡检档案,可知“关顶刘”为穆陵关守关将领之后。 [ 阅读全文 ]
9 

一套《水浒》小人书能换奔驰CLA

2 5
目前,这套《水浒》连环画存世稀少,成套品相达9品以上,价值30万左右,相当于一辆奔驰CLA的价格。 [ 阅读全文 ]
5 

民国大总统黎元洪家谱被发现

2 3
原本关注《黎氏族谱》的人并不多,因纪念辛亥百年的热炒,关注和研究黎元洪的人多了起来。《黎氏族谱》受到关注。 [ 阅读全文 ]
3 

兰陵操姓起源考:消失的皇族,误传千年的姓氏历史

2 2
中华操姓是萧顺之文帝十个儿子子孙走散后的“聚合体”。 [ 阅读全文 ]
2 

马云:武汉应成为世界经济恢复的榜样

1 2
9月27日,马云访问武汉,同武汉市主要领导座谈。 [ 阅读全文 ]
2 

旅顺口入选全国第一批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名单

1 8
国家文物局公布第一批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名单,包括辽宁旅顺口军民融合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北京海淀三山五园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上海杨浦生活秀带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江苏苏州文物建筑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四川广汉三星堆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陕西延安革命文物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 [ 阅读全文 ]
8 

他们用旧体诗记录“九一八”

1 6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李鹤、马君武、钱来苏、胡先骕、马叙伦等人纷纷作旧体诗,表达爱国抗日之情。 [ 阅读全文 ]
6 

九一八事变的8个历史真相:打响抗日第一枪的是谁

1 2
1931年9月18日,中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天。 [ 阅读全文 ]
2 

图说寺院中的幡与幢

1 1
“幡”,是供养佛菩萨的庄严具,用来象征佛菩萨的威德;幢是佛教道场庄严的供养具之一,由长筒形状的绢布绸缎制成,上绣经文或罗汉像。 [ 阅读全文 ]
1 

中元节吃什么传统食物,一般吃这五种食物

1 17
中元节吃什么传统食物,各地不同,美食也不同,有地地方吃鸭,有的地方吃花馍,有的地方吃包子。 [ 阅读全文 ]
17 

2020中元节提倡文明祭祀,注意安全

1 2
如今已有很多人开始通过网络祭祖、鲜花、电子香烛等方式替代传统的祭祖方式,还是有很多人会通过焚香、烧纸钱、点蜡等活动祭祀祖先,但务必要注意安全。 [ 阅读全文 ]
2 

除了放河灯,中元节还有哪些习俗? 

1 3
中华大地,风俗同源,却不相同, 除了放河灯,还有祭祖、放天灯、祭祀土地和庄稼、面塑等许多习俗。 [ 阅读全文 ]
3 

中元节习俗:放河灯

1 7
中元节有一个非常普遍的习俗:放河灯。 [ 阅读全文 ]
7 

中元节 山东有这些习俗你知道吗?

1 5
中元节,俗称鬼节、施孤、七月半,佛教称为盂兰盆节。 [ 阅读全文 ]
5 

安东海校——新中国第一所海军学校

1 3
1949年3月,为加速海军建设和发挥起义官兵在建设人民海军中的作用,中央军委电令东北军区立即在安东创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所海军学校──安东海校。 [ 阅读全文 ]
3 

资源

2020-11-26
浏览:23 评论:0 收藏:0
2020-11-26
浏览:5 评论:0 收藏:0
2020-11-23
浏览:6 评论:0 收藏:0
2020-11-20
浏览:7 评论:0 收藏:0
2020-11-20
浏览:10 评论:0 收藏:0
2020-11-19
浏览:25 评论:0 收藏:0
< img src='http://www.yhzszx.com/yh/img/shareLogo.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