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子孙在线 > 方志 > 人文 > 李鸿章烟台大摆“鸿门宴”

李鸿章烟台大摆“鸿门宴”

2017年12月4日
作者: 
文章来源: 

        近代史上,中英《烟台条约》是继中英《南京条约》、《天津条约》之后两国签订的另一项重要条约。这项条约是因英国驻华公使馆翻译官马嘉理在云南被杀而引起。马嘉理被杀事件引发了中英双方之间一场旷日持久的外交纷争。为早日结束马嘉理事件,大清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李鸿章与英国驻华公使威妥玛(Sir Thomas Wade)爵士,在烟台进行外交谈判。谈判期间,李鸿章在烟台潮州会馆宴请七国公使,大摆了中国近代史上一场著名的“鸿门宴”。


        六国公使,烟台围观
        光绪元年(1875),英国驻华公使馆特派书记翻译官马嘉理(Augustus Raymond Margary)因与云南当地土人发生纠纷被杀,引发外交事件。史称“马嘉理事件”,又称“滇案”、“马嘉理案”。从1875年3月到1876年8月,清政府同英国驻华公使威妥玛进行了一年半的交涉。威妥玛将肇事原因归咎于清政府,同时提出超出事件范围之外的要求,包括要求将云南巡抚岑毓英等提京审讯,减免税厘、增开通商口岸和开放云南边界贸易等等。清政府虽然多方做出让步,但却不肯答应英方提出的全部过分要求。威妥玛则不断以撤使、断交及武力相威胁,多方面进行讹诈,以致中英交涉陷入僵局。
        为此,参与马嘉理事件斡旋的大清海关总税务司英国人赫德,力荐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为谈判代表,这项提议获得威妥玛的认可,并同意到北方避暑胜地烟台进行谈判。1876年7月28日,清政府批准李鸿章为全权大臣,便宜行事,即赴烟台,与威妥玛会商一切事务。
       1876年8月17日,李鸿章作为特命钦差,率领他浩浩荡荡的团队,分乘“丰顺”号和“镇海”号轮船,次日抵达烟台。此时,芝罘湾内,英、德、法、美四国军舰齐集,旌旗招展、汽笛长鸣,声势浩大,大有黑云压城之势。
        时为中国海关的美籍洋员,后来成为历史学家的马士(Hosea Ballou Morse)写道:“戏现在是演到最后一幕了。中国方面由他的大总督和首席代表大学士李鸿章出面;他有这个四十年中对外关系的顾问赫德,以及作为这位总督随后二十年中的亲信顾问德璀琳,备他咨询。英国方面有威妥玛爵士,他于北京把自己表现得极坏之后,在烟台却又表现得极好;有海军上将雷德尔,他指挥着在中国的英国海军,还有海军上将兰波特,他指挥着所派遣的舰队。其他人等也感到在这个有平软黄沙的海滨浴场来消磨他们的夏日是合宜的,其中包括俄国、德国、美国、西班牙、法国和奥匈帝国的外交代表们。”
        8月21日,李鸿章和威妥玛在烟台山下东海关官署进行谈判。谈判一开始,威妥玛的态度十分强硬,坚持要求将云南巡抚岑毓英等提京审讯,说有确凿证据说明岑毓英为滇案的主使者。威妥玛表示:此事“若不允行,他事无可商办”。李鸿章事前受到严令,不得允许将岑毓英等提京审讯。李鸿章当然不敢答应。谈判再次陷入僵局。
        对于被清政府寄予厚望首次参与外交谈判的李鸿章来说,如何寻找突破口,打破这种外交僵局成为他的当务之急。
        为向威妥玛施压,李鸿章“不得不联络各使,以间其党援而讽令公论”。李鸿章与来烟台调停的美、德、俄、法、奥诸使一一会晤, 与他们“往来谈谪”。并亲自登上德国兵舰、英国铁甲船参观。参观时,李鸿章还“故示整暇”。
        除了与美、德、俄、法、奥诸使会晤,李鸿章还以“为慈安太后祝寿”为名,宴请包括英国驻华公使威妥玛在内的七国公使,直接与威妥玛正面接触,向他施加压力。
        潮州会馆,折冲尊俎
        1876年8月30日(阴历七月十二日)恰逢慈安太后四十大寿。李鸿章借为太后祝寿为名,30日中午,在烟台潮州会馆,“仿照西例”,宴请包括英国驻华公使威妥玛在内的七国公使。


        由于潮州会馆面积不大,因此出席宴会的宾客并不多。中方出席宴会的除李鸿章以外,还有直隶候补道许钤身、轮船招商局总办唐廷枢、翻译曾兰生。外方出席宴会的有:英国驻华公使威妥玛、德国驻华公使巴兰德、美国驻华公使西华、法国驻华全权公使白来尼、奥匈帝国全权公使史福礼、俄国全权公使布策、西班牙驻华公使伊巴里,以及英国公使馆的汉文正使梅辉立。此外还有英国“中国舰队”司令、海军上将雷德尔,英国派遣舰队“飞行舰队”的海军上将兰波特。
        宴会开始,作为东道主的李鸿章手持香槟酒杯致祝酒词。事先,李鸿章已经用汉语写好了祝酒词,并由唐廷枢现场翻译为英语。这对近代中国高级官员来说是前所未有的。
        李鸿章说,我非常荣幸和激动地感谢各位来宾能莅临参加这场“便宴”。在此以前,我与在座的各位大多进行过愉快的会面。但是,那是在不同的地方单独会面。这次与诸位集体会面使我更加高兴。今天,我们可以抛开公事的烦扰,好好地享受数小时的美好时光。夏日的港口烟台,凉风习习,美丽的风景令人心旷神怡。在这美丽的地方,最适合培育人类最神圣的感情———友谊和真诚。将这一原则推而广之,我真诚地希望今天各位所代表的国家彼此之间能一直保持和平和友谊,能像兄弟一样相亲相爱。正如中国有一句古话:四海之内皆兄弟。因此,我提议,为了这一感情,请今天莅临参加便宴的各位一起干杯。
        李鸿章发表祝酒词后,此后的主题就是为今天出席宴会的尊贵客人的健康干杯了。
        英国驻华公使威妥玛首先站起来敬酒。可以想象,目前局势的特殊性使他的身份显得有些微妙。他首先对来到烟台的外交使团予以致谢。然后说,因为太后的生日,在一位中国政府杰出官员的邀请下,各国公使汇聚在一起,也使自己能够思考未来的良好发展趋势。通过这个机会,大家彼此交流,交换观点。尽管在国与国、人与人之间有不同的利益和偏好,坦率地讲,事实证明,这种聚会的优势在于使我们承认彼此之间在社会和对外交往中的平等。
        威妥玛接着说,也许由我提议为慈安太后寿辰敬酒并不合适。但今天,我要提议为慈安太后四十大寿祝酒,而由我的同僚们(其他公使)为中堂大人的健康干杯。席上所有人纷纷举杯祝贺。
        随后,俄国全权公使布策提议为李中堂大人的健康敬酒。布策说,中堂大人以其精力和开明而举世闻名。最近,我们从北京出发(来烟台),一路上看到中国在军事方面的进步。军事方面新思想的引入必然推动其它方面的改革。如果没有相应的财政制度,这种现代军事制度很难维持,当然这又涉及到文明的政治制度。大家普遍认为,(大清)帝国内没有人能比中堂大人更认同这一道理,没有人能比中堂大人更热切地期望看到这一目标的实现。布策的发言获得在座贵宾的热烈回应,纷纷举杯。
        随之,李鸿章对各位宾客的祝酒予以回敬。李鸿章通过翻译曾兰生的协助,向英国海军上将雷德尔和兰波特敬酒。李鸿章祝贺英国海军的成功和强盛。“中国舰队”司令雷德尔对此表示感谢,并对中堂大人前几天到英国旗舰“无畏”号上拜访一事,感到莫大的荣幸。
        随后,德国驻华公使巴兰德提议为全世界最年轻的德国海军的繁荣干杯。作为回敬,巴兰德也向世界最古老的国家———中国祝酒。
        由奥地利和西班牙公使陪酒,李鸿章又向法国驻华全权公使白来尼敬酒。他感谢负责筹划福建船政局的法人日意格对中国海军发展做出的贡献。最后,李鸿章又向俄罗斯和美国驻华公使祝酒,美国驻华公使西华予以回敬。他以中国留美幼童为话题,说,(在美国的)中国留美幼童,通过他们刻苦的学习,将会精通专业知识,培养坚定的信念。在他们回国后,他们将成为增进中美两国友谊的宝贵使者。
        席上,各国公使之间与李鸿章“各以吉语相互赞颂……群情欢洽”,宴会气氛达到了高潮。谁也想不到昨天还在谈判桌上唇枪舌剑、激烈交锋的中英谈判代表,今天却在这酒席桌上觥筹交错,把酒言欢。世上没有不散的宴席。酒宴结束时,李鸿章的卫队手持欧洲新式武器,在潮州会馆院内两侧笔直地站成两列纵队,目送各国公使离开。
        曲终人散,各得其所
        俗话说,醉翁之意不在酒。李鸿章借为慈安太后祝寿名义,在潮州会馆大摆宴席,表面上大谈中外友好和交流,其真实目的却是“欲激射英事”,向威妥玛施压。这场宴会是李鸿章为英国公使威妥玛摆的一道“鸿门宴”。李鸿章这一招果然奏效。宴会上,威妥玛也感受到他代表英国政府提出的各项要求并未得到其他各国公使的普遍同意。宴会后,威妥玛私下向李鸿章试探,说将云南巡抚岑毓英提京问询是众人的议论,英国朝廷也有此意,“我却不是必要办到这里。但中堂若欲商妥,须想出一个切实办法,不要敷衍。我明日即要报知本国,不能再迟。”他们约定次日下午再谈。李鸿章随即向北京通报:“席罢威使独留絮语,似稍活动。”
        在随后的谈判中,李鸿章“就势转圜”,提出另议其它办法作为不将岑毓英等提京的交换条件,这正中威妥玛下怀。威妥玛放弃将岑毓英提京的要求,至此谈判才得以顺利进展。虽然李鸿章在其它具体条款上为了中国利益做了最大努力,但最终还是被迫妥协。1876年9月13日,李鸿章与威妥玛签订了中英《烟台条约》,结束了这场旷日持久的外交纷争。
        中英《烟台条约》的签订,中英双方各得其所,皆大欢喜。在清政府看来,不将岑毓英提京,保住了朝廷颜面,就是最大成功。就连当时的外国媒体也评价说中国能在与英国的谈判中抵制英方部分要求而达成协议,已经是相当不错了。对英国政府来说,《烟台条约》的签订,扩大了英国的商业利益和治外法权(尤其是扩大了领事裁判权)。在扩大英国商业利益方面,英国官员得以在大理或云南其它地方驻留5年察看通商情形;增开宜昌、芜湖、温州、北海为通商口岸,并指定长江沿岸6个城市准许外国轮船停泊。《烟台条约》实现了英国多年来扩大在华通商特权的梦想。而对首次参与外交谈判的李鸿章来说,用一场“鸿门宴”打破谈判僵局,保住了朝廷颜面,则充分展示了他的外交手腕。从此,李鸿章成为了大清政府的首席谈判代表,事实上的外交部长。

编辑:jrg
5 

今日关注

中国最大的钻石矿在瓦房店

5 16
中国最大的钻石矿——瓦房店钻石矿位于辽宁大连市,是中国最大的金刚石原生矿床,在世界上享有盛誉,据保守估计,瓦房店地区有1200万-1350万克拉。 [ 阅读全文 ]
16 

贺姓为啥拜庆姓为祖先?徐州这家人竟是贺知章后人

4 4
沛县这一支贺姓是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的次子的后人,而这支贺氏以庆普为始祖。 [ 阅读全文 ]
4 

山东青州府寿邑吴氏渊源

4 19
青州府吴氏始祖良,初名国兴字种和,赐名良,曾居徐州。 [ 阅读全文 ]
19 

正是樱桃上市时,话说宝宝能不能吃樱桃?

4 1
樱桃性温热,不易消化,对胃粘膜剌激性大,最好不要空腹吃,在宝宝患病期间不建议食用,特别是口腔有溃疡的、咳嗽喘息的宝宝。正常的宝宝也不可多食。 [ 阅读全文 ]
1 

全能学霸!这位清代女科学家的经历有多传奇?

3 1
最近,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第三季正式开播。随着节目播出,多个话题成为热点。比如,制于清乾隆年间的金嵌珍珠天球仪。 [ 阅读全文 ]
1 

绿色殡葬 还有多长的路要走?

3 8
转变厚葬观念,改变传统的安葬和祭扫方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阅读全文 ]
8 

大连“马葫芦”为什么叫“马葫芦”?

3 4
“马葫芦”源自日语。 [ 阅读全文 ]
4 

孙群萃画大连:东关街

3 4
东关街是小岗子地区的代名词。 [ 阅读全文 ]
4 

印控克什米尔爆发今年最激烈战斗

3 2
 据《印度斯坦时报》(hindustantimes)消息,当地时间周日,在印控克什米尔南部发生的两次单独遭遇战中3名印军士兵丧生。 [ 阅读全文 ]
2 

《红海行动》票房突破30亿元

3 2
电影《红海行动》票房一路高奏凯歌,目前已经突破30亿大关。 [ 阅读全文 ]
2 

唐代被赐恶姓——蝮虺蠎枭

3 3
赐恶姓在唐代主要出现在武则天时代。 [ 阅读全文 ]
3 

苑氏源于商代,姓出武丁

3 33
苑是非常古老的姓氏,发源于公元前1168年,距现在已经有3100多年。 [ 阅读全文 ]
33 

“史上卖书最多的中国人” 漫画家蔡志忠在少林寺出家

2 4
享誉全球的台湾著名漫画家蔡志忠11月17日在少林寺落发出家。 [ 阅读全文 ]
4 

丹东钩沉:开国上将周桓

2 4
周桓故居位于东港市孤山镇,由周桓曾祖父的哥哥建于清光绪年间。 [ 阅读全文 ]
4 

烟台市新媒体协会成立

2 1
9月21日,烟台市新媒体协会成立大会在东山宾馆宣告成立。 [ 阅读全文 ]
1 

傅抱石《听泉图》5186.5万元高价成交的理由

2 9
傅抱石创作于1963年的《听泉图》立轴最终以4510万元落槌,加佣金以5186.5万元成交。 [ 阅读全文 ]
9 

辽宁刘姓字辈简略

2 24
字辈是辈分,也是家族密码,辽宁地区移民众多,能查到许多刘姓字辈,虽然他们都姓刘,却并非同宗同源。 [ 阅读全文 ]
24 

1955年的辽东半岛军事大演习

2 19
1955年辽东半岛军事大演习,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叶剑英元帅亲自担任总指挥。 [ 阅读全文 ]
19 

现存明清家谱,唐宋前世系名人多是编造

2 11
一些文人专以编纂谱牒为职业,事先将各姓在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开列出名单,当有人要他们纂修家谱时便根据需要将这些名人编人家谱,现存明清家谱中,唐宋以前的世系中常常可以看到不少名人,许多就是这样编造出来的。 [ 阅读全文 ]
11 

黎氏从圳上迁湘,其它姓氏族谱中的早禾渡圳上鹅颈大丘等地名考

2 22
我黎氏族于明洪武元年携人丁四十三口来湖南,于谱中《源流序》一节,载明我族出自江西吉安府泰和县圳上。 [ 阅读全文 ]
22 

日本为什么没有留守儿童?

2 2
战后日本民众是幸运的,不仅实现了发展的效率,同时实现了发展的公平。 [ 阅读全文 ]
2 

读素描连环画《无产阶级的歌》

2 3
三十年来,连环画《无产阶级的歌》一直被人们关爱着。 [ 阅读全文 ]
3 

魏富海:大连人难忘的老市长

2 15
魏富海,1930年生,大连市金县人,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4月,在 大连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上当选为市长(至1987年10月);1988年2月至1992年8月(大连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任大连人民政府市长。 [ 阅读全文 ]
15 

宰孔是为宰姓始祖

2 18
据《元和姓纂》记载:“周大夫宰孔,周公之后,以官为姓。” [ 阅读全文 ]
18 

宣姓人在山东

2 5
宣姓起源众说纷纭,得姓于周宣王;得姓于宣伯;得姓于宋宣公。 [ 阅读全文 ]
5 

毛主席、周总理最爱“歹”大连樱桃

2 26
我们今天常说的樱桃却是舶来品,是指欧洲甜樱桃和欧洲酸樱桃及其杂交种的总称,原产于亚洲西部和欧洲东南部。19世纪70年代,最先由西方传教士和船员、侨民等引入烟台地区开始栽培。大连樱桃种植于1906年。 [ 阅读全文 ]
26 

烟台蓬莱解宋营是明代抗倭古城

2 8
烟台蓬莱解宋营有座明代古城,修于洪武年间,用来抗倭。 [ 阅读全文 ]
8 

当《人民的名义》遇见古诗词,火花四溅,堪称绝妙!

2 4
  《人民的名义》是由李路执导、周梅森编剧的当代检察反腐题材电视剧,该剧以检察官侯亮平的调查行动为叙事主线,讲述了当代检察官维护公平正义和法制统一、查办贪腐案件的故事。 [ 阅读全文 ]
4 

睢宁三山堂 张、赵、宋三姓本一家

1 22
清乾隆四十五年《宋氏族谱》序言:宋氏始祖待铜,由河南迁睢,兄弟三人,己为长也,因赋役繁重分姓,一为张氏,一为赵氏。 [ 阅读全文 ]
22 

明初从苏州阊门迁至高邮 阮元曾为居氏题匾“明德惟馨”

1 20
高邮八桥居家庄“渤海堂”居氏,是明代初期从苏州阊门迁来。 [ 阅读全文 ]
20 

历史沿革

2020-11-17
浏览:14 评论:0 收藏:0
2020-10-23
浏览:29 评论:0 收藏:0
2020-10-22
浏览:13 评论:0 收藏:0
2020-10-20
浏览:23 评论:0 收藏:0
2020-10-19
浏览:208 评论:0 收藏:0
2020-10-14
浏览:40 评论:0 收藏:0
< img src='http://www.yhzszx.com/yh/img/shareLogo.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