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子孙在线 > 资讯 > 新闻 > 2018全国两会丨刘玉珠:挖掘文化内涵让文物“活”起来

2018全国两会丨刘玉珠:挖掘文化内涵让文物“活”起来

2018年3月8日
文章来源: 

  3月3日,人民大会堂,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在“部长通道”回答记者提问。

  国家文物局局长表示,盘活文物需精准施策,为不同人群提供不同的文物活动。

  凭借节目《国家宝藏》,27件国宝文物意外走红,尘封的文物在人们的生活里“活”了起来。

  节目的播出也拉升了博物馆的人气。

  故宫博物院珍宝馆里观众数量猛增,只为一睹“瓷母”真身;河南博物院观众人数较往日增长1/3。

  春节期间,全国诸多知名博物馆客流暴涨,逛博物馆成为过年节目之一。

  “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活’起来”,这一倡议自2013年提出来,至2017年末产生生动的实效。

  许久未进博物馆的观众或许会发现,今天的博物馆已经悄悄发生了改变,随着新技术、新服务的应用,逛博物馆、看文物的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如何让文物更多、更好地“活”起来,发挥文物和博物馆的社会功能?

  在全国两会期间,新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多位业内人士。

  让文物“活”起来需要精准施策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对最近两档文博类电视节目评价颇高,一个是《国家宝藏》,一个是《如果国宝会说话》。

  “《国家宝藏》是9家博物馆拿出国之重器,解说嘉宾也是人们都熟悉的。节目内容除了文物本身,还有文物背后的故事,这样能够更好地挖掘文物所承载的文化内涵。”

  昨天,刘玉珠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另一档纪录片节目《如果国宝会说话》,由国家文物局和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主要面向广大青少年,用青少年喜欢的方式、接受的语言和感兴趣的故事,拍摄100集、介绍100件套文物,系统阐释其文物价值、文化价值。

  刘玉珠表示,这两档节目一个“高大上”,一个“接地气”,面向不同人群介绍我们悠久的历史。

  “让文物‘活’起来也有一个精准问题,针对不同社会阶层,提供不同的文物节目和活动,让更广泛的社会大众对中华文明感兴趣,从而增强文化自信心、民族自豪感和社会凝聚力。”

  将制定政策加强对民间文物的保护

  除了国有博物馆,还有大量文物收藏在民间。

  刘玉珠认为,民间文物收藏和民间文物的保护利用需要引导,规范文物市场,使其活跃有序健康发展。

  “民间文物收藏数量很大,是中华文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怎样引导民间收藏,把它们保护好、利用好、传承好,也是政府的责任。”他说。

  刘玉珠介绍,针对民间文物管理和利用,近几年,文物主管部门通过调研、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听取了各方意见。

  目前正着手起草这方面的政策,希望能引导民间文物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加强对民间收藏文物的保护和服务,支持民间文物发挥作用,推动文物收藏健康繁荣发展。

  “当然,民间文物积累的时间长、问题多、争议大,涉及认识问题、法律问题、政策措施问题,以及鉴别问题、内涵阐释问题等等。”刘玉珠说,这些问题需要积极而又审慎地解决,目前正稳步推进。

  热议

  全国政协委员王春法

  让文物“活”起来电视节目不是唯一方式

  3月6日上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在接受采访时说,目前,博物馆的藏品和展品数量存在着巨大差距。

  以故宫为例,其186万件藏品,展出的不到1%。国博有140多万件藏品,真正展出的也只有大概2万件。

  王春法说,博物馆目前确实肩负着盘活文物资源、让文物“活”起来的任务。

  《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等热播的电视节目,并不是唯一方式,条条大路通罗马,应该有更好的方式让收藏在禁宫中的文物“活”起来,“我们今年也会尝试其他方式盘活文物资源。”

  他介绍,目前国博正在推进“智慧国博”建设,采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希望未来能将藏品数据公布,至少能让观众知道国博中有哪些文物、现在是什么状况。

  同时,国博也会与地方博物馆合作,在符合规定的前提下实现馆际互借,推动建立展览交流机制。

  全国人大代表齐玫

  传统文化应深入结合中小学教育

  在全国人大代表、首都博物馆首席研究员齐玫看来,让文物“活”起来,发挥作为历史文化实物见证的作用,要注重与青少年教育结合。

  “此前我负责的海昏侯展览,展示了很多珍贵的汉代文物。学生看到这些文物惊叹,古代人这么聪明,能达到这个高度。他们感到作为中国人的骄傲与自豪。”

  齐玫说,博物馆的展览对青少年来说是生动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场所。

  齐玫说,2012年起,北京市将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提升为素质教育的重要项目。

  每名中小学生每学年至少两次到博物馆等文化机构进行课外实践,收到了良好效果。

  齐玫认为,传统文化还应更深入地与中小学教育相结合。

  此次人代会上,她带来了让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进课堂、进教材的建议。

  提出建议的初衷,是为了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激发青少年爱国热情。

  她认为,树立青少年爱国情怀要形成常态化、制度化、有法律保证的教育体系及内容。

  追访

  《国家宝藏》热播 博物院院长成网红

  《国家宝藏》热播后,引发全国“博物馆热”。

  在第三期节目中,河南博物院展出了九大镇馆之宝中的三件——贾湖骨笛、云纹铜禁和妇好鸮尊,受到网友热捧。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说,《国家宝藏》热播,带动了河南博物院观众人数增长。

  马萧林介绍,节目播出后,很多年轻观众冲着三件镇馆之宝来逛博物馆,观众量比平时增加了大约1/3。

  “平时日均观众量三千人左右,周末日均五千人左右。节目播出后,观众人数大约达到了七八千。春节期间,日均观众量最高时达到一万六千人。”

  在节目中介绍文物的马萧林也成了“网红”。

  他回忆,有一次刚走出河南博物院大门,就有几个年轻姑娘喊:“马萧林院长”;

  还有初二学生看了节目后来看国宝,拿着河南省博物院的明信片要签名。

  “大家通过电视认识我们,对我们来说是压力也是激励。以后我们工作会做得更好,给观众提供更好的文化产品。”马萧林说。

  关于河南博物院的文物现状,马萧林说,河南博物院馆藏文物17万件,目前主场馆正在封闭进行抗震加固维修。闭馆前,实际陈展文物五千件左右。

  马萧林称,未来将通过馆际交流,举办各种专题展览,将收藏在库房中的文物“动”起来。

  主展馆重新开放后,新展览将利用现代科技,比如采用AR技术、视频直播等方式,吸引年轻人参与互动。

  另外,还会采用专家讲座、志愿者服务等方式传播文物信息,并将文物元素融入到文创产品当中,满足观众多样化需求。

编辑:jrg
0 

今日关注

唐代被赐恶姓——蝮虺蠎枭

5 3
赐恶姓在唐代主要出现在武则天时代。 [ 阅读全文 ]
3 

辽宁传播马列主义第一人傅立鱼

4 9
傅立鱼是辽宁最早在报刊上登载介绍马列主义文章的人。 [ 阅读全文 ]
9 

“史上卖书最多的中国人” 漫画家蔡志忠在少林寺出家

3 4
享誉全球的台湾著名漫画家蔡志忠11月17日在少林寺落发出家。 [ 阅读全文 ]
4 

高邮马氏在明清两朝曾六代为官,是皇帝身边的大红人

3 17
高邮马氏是安徽和县马氏的一个分支,太平天国年间(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马万青带着全家从和县迁居到高邮。 [ 阅读全文 ]
17 

最古老的胡同——元朝就有的砖塔胡同

3 3
砖塔胡同因胡同东口的砖塔而得名。是北京市历史最悠久的胡同之一,也是目前北京遭到破坏较少,风貌保存较好的胡同之一,元朝就有。 [ 阅读全文 ]
3 

“15年,3个亿,我走了太多弯路”英歌石植物园创始人缘何自揭伤疤

3 15
花费15年、累计投入3个多亿的英歌石植物园在建设过程中,究竟走了哪些弯路?倔强的“老孙头”为什么要做这种撕开式的反思? [ 阅读全文 ]
15 

大连穆氏找寻家谱,字辈为:义方传道永……

3 16
大连穆氏近代有据可查都乃属祖籍山东省登州府蓬莱阁(相当今之烟台市牟平区马各庄)。 [ 阅读全文 ]
16 

武汉大学长江学者“造假”纷争背后

3 2
武汉大学新闻中心1月22日在回复《中国新闻周刊》的采访请求时称,希望新闻媒体配合创造相对平稳的舆论环境,让霍文哲教授、李红良教授以学术方式解决学术争议,共同接受武汉大学学术委员会及其组成的专家小组的独立调查,在武汉大学学术委员会作出最终结论之前,谢绝一切新闻媒体采访。 [ 阅读全文 ]
2 

阮氏字辈排行汇编

3 3
阮姓人口约有81万,排在全国第一百六十二位,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65%。 [ 阅读全文 ]
3 

老照片:100年前的大连

3 10
1899年至1905年的大连旧影,触摸那故园的往昔。 [ 阅读全文 ]
10 

全国郑氏字辈大全

3 15
此全国郑氏字辈大全(2012年版)是由郑瑞琪收集整理并刊录于河南新密《岳村郑氏大宗谱》 [ 阅读全文 ]
15 

中美在亚太地区经贸发展的竞合

3 1
  美国总统大选结果公布之后,中美在亚太地区的经贸关系也变得越发错综复杂。美国新当选总统特朗普在竞选时的许多政策主张可谓“另类”,致使已有政策将会发生变数。摆在首位的是众人皆关注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去向问题。候任总统特朗普一直反对TPP,这向众人表明他当选后,TPP将会夭折。如其所言,他在当选后就声称明年入主白宫第一天就宣布退出TPP。 [ 阅读全文 ]
1 

睢宁三山堂 张、赵、宋三姓本一家

2 22
清乾隆四十五年《宋氏族谱》序言:宋氏始祖待铜,由河南迁睢,兄弟三人,己为长也,因赋役繁重分姓,一为张氏,一为赵氏。 [ 阅读全文 ]
22 

他为8000多晋陵白氏后人寻“根”

2 14
常州白氏宗祠与众不同,常州全市100多个祠堂,天天对普通群众开放的,独此一家。 [ 阅读全文 ]
14 

在茶馆听评书

2 7
在“和园茶馆”我先后听“冯神仙”讲完了《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说岳传》《七侠五义》,他为我童年时代上了中国古典文学最生动的一课。 [ 阅读全文 ]
7 

大连退休人员采暖费补助金这样领

2 21
大连2005年底以前有企业缴费记录,且采暖费缴费年限满20年,即可以享受每年500元采暖费一次性补助金。 [ 阅读全文 ]
21 

到威海一定要吃的10大美食

2 9
威海,一直都是美食爱好者的天堂,有红烧海参、爆炒天鹅蛋、锅煽海蛎子、虾酱菜团、干炸小黄鱼…… [ 阅读全文 ]
9 

棺材可降解? 加拿大学生推行殡葬行业的绿色发展

2 12
环保葬礼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 阅读全文 ]
12 

明代牛姓移民类型比较研究

2 2
明代牛姓具有多元化、复杂化的迁移特点,虽然山西移民数量最多、分布也最为广泛,但期间仍有不少地方的牛姓家族是从不同地方迁入的,存在交叉互迁的复杂现象。 [ 阅读全文 ]
2 

巩月江:在大连林彪别墅当警卫员

2 22
巩月江曾在大连南山枫林街一栋神秘的别墅里给林彪当过贴身警卫员,亲历了“九一三”林彪叛逃事件前后的大波大折。 [ 阅读全文 ]
22 

李光禄闲话老大连:昆明街的小车大院

2 5
大连开埠后,建港口、筑铁路、办船厂、炼钢铁、盖学校,离不开运输工具。除水运、铁路、汽车、牲畜拉车外,有一大批拉平板车的从业者,俗称:拉小车的。在大连一百余年的发展史上,小车有过六十多年的繁荣时期。 [ 阅读全文 ]
5 

泰姬陵将推出新规:门票仅3小时内有效

2 2
从4月1日起,世界文化遗产印度泰姬陵将推出新规,门票仅3小时内有效,游览超过3个小时的游客得支付额外费用。 [ 阅读全文 ]
2 

美国大豆协会:反对美政府对华贸易保护举措

2 2
美国大豆协会日前发表声明,对政府最新采取的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举措表示严重担忧,并反对这一将危害美国大豆种植业的行为。 [ 阅读全文 ]
2 

营口老地名│土围子

2 3
早在清朝时期,为防止外来兵患入侵,守卫营口商埠,营口的地方官府组织人力修筑土围,营口人称为“土围子”,也称土围墙,俗称“围子”。 [ 阅读全文 ]
3 

千年孝道文化的根源——文登丛氏宗祠

2 16
古时候在文登县内有百余座丛氏宗祠,文登城内一条街上就有三座规模宏大的宗祠,数道牌坊,并有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之上谕。 [ 阅读全文 ]
16 

“穿满服,留清辫”逛南京明孝陵,被众人剪辫暴打

2 16
江苏南京一男子身穿清初行服袍、头束“金钱鼠尾辫”参观明孝陵。 [ 阅读全文 ]
16 

大连与“三八节”:中国最早以“三八节”命名的三八广场

2 6
1951年根据周恩来总理的建议命名为“三八广场”,用以纪念国际妇女节。 [ 阅读全文 ]
6 

孙群萃画大连:世上已无十五中

2 14
十五中就是美术学校的代名词,大连人少有不知道的。 [ 阅读全文 ]
14 

大连市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再增四人

2 18
近日,国家文化部公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大连地区有四位传承人入选,分别为复州双管乐传承人乔忠新(传统音乐类)、东北大鼓传承人陈世芳(曲艺类)、庄河剪纸传承人韩月琴、大连核雕传承人韩志耀(传统美术类)。 [ 阅读全文 ]
18 

外媒:中国“新四大发明”正改变世界

2 2
中国在移动时代的新四大发明:微信、WiFi万能钥匙、摩拜单车、支付宝,正在塑造全世界在数字化领域的进步。 [ 阅读全文 ]
2 

热点话题

2021-12-28
浏览:28 评论:0 收藏:0
2021-12-23
浏览:1 评论:0 收藏:0
2021-12-23
浏览:13 评论:0 收藏:0
2020-11-24
浏览:7 评论:0 收藏:0
2020-11-19
浏览:10 评论:0 收藏:0
2020-11-16
浏览:5 评论:0 收藏:0
< img src='http://www.yhzszx.com/yh/img/shareLogo.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