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子孙在线 > 宗族 > 百家姓 > 商姓的姓氏起源

商姓的姓氏起源

2018年7月4日
作者: 
文章来源: 

  商(Shāng)姓源出有三:

  第一个渊源:源于子姓,出自上古时期商王朝贵族后裔,属于以国名为氏。

  据史籍《通志·氏族略》载:“唐尧封帝喾之子契于此,传十四世至成汤,灭夏而有天下,以商为国号,后商被灭于周,子孙以国为氏。”

  相传,在远古时期,帝喾有个妃子叫简狄,她外出游玩是误食了玄鸟蛋,因而受孕生子名“契”。

  

  契长大后,仁惠博学,被舜帝任命为司徒,负责教化民众。后来,因契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赐姓为“子”,敕封在商邑(今陕西商县),组成了商族部落,号为“商国”。

  一直到契的第十四代孙成汤灭了夏王朗,建立了商王朝,其后裔王孙贵族开始以国名为姓氏,称商氏,为商王朝贵族为官者的专有姓氏。据典籍《遗子先生文集》记载:“自典而降,得姓者十四,契始封商,以子命氏。”另据史籍《通志·氏族略》上的记载:“商汤被灭于周,后世子孙就以故国号为氏,世称商氏。”

  商王朝最终为周武王所灭,之后,商氏从贵族之姓转为庶姓,仍称商氏,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史称商氏正宗。

  商氏族人大多尊奉契、商汤(成汤)为得姓始祖。

  第二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秦国大夫商鞅之后,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据史籍《姓纂》记载:“秦有卫鞅,受封于商,子孙氏焉。”

  春秋时期,卫国有一法家名士叫公孙鞅。公孙鞅,亦名卫鞅,公元前390~前338年待考,今河南安阳市内黄梁庄镇一带人。战国时期政治家,思想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

  公孙鞅是卫国国君的后裔,姬姓,公孙氏,故又称为卫鞅,后被秦孝公嬴渠梁封于商邑(今河南淅川),后人称之商鞅。

  商鞅“少好刑名之学”,专研以法治国,在思想上受李悝、吴起等人的影响很大,后为魏国宰相公叔痤的家臣。公叔痤在病重时对魏惠王说:“商鞅年少有奇才,可任用为相。”又对魏惠王说:“王既不用商鞅,必杀之,勿令出境。”

  公叔痤死后,魏惠王对公叔痤的嘱托不以为然,也就没有照做。商鞅听说秦孝公下令招求贤者,以图秦国之强,欲收复秦国历来之失地,便在周显王姬扁八年(秦孝公嬴渠梁元年,公元前361年)携带着李悝撰著的《法经》到秦国去了。商鞅通过秦孝公的宠臣景监,三见秦孝公,卫鞅畅谈变法治国之策,秦孝公大喜,于周显王十年(秦孝公三年,公元前359年)任命商鞅为左庶长,开始推行变法,后升大良造。

  正当商鞅辅佐秦孝公酝酿变法时,旧贵族代表甘龙、杜挚起来反对变法。他们认为“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商鞅则针锋相对地指出:“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礼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并竭力主张“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商鞅这是以历史发展的思想驳斥了旧贵族所谓“法古、循礼”的护旧主张,为实行变法作好了舆论准备。

  周显王姬扁十三~十九年间(秦孝公六~十二年,公元前356~前350年),商鞅在秦国先后两次实行大规模变法革新,变法内容为“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这时太子嬴驷有意犯法,商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遂刑其太傅公子虔与老师公孙贾。秦孝公十六年(公元前346年),太傅公子虔复犯法,商鞅施以割鼻之刑。

  变法日久,秦民大悦,秦国道不拾遗,山无盗贼。秦国由此迅速强大起来。

  周显王二十九年(秦孝公二十一年,楚威王熊商元年,公元前340年),商鞅率秦、赵两国联军击败了魏国主帅公子昂强大的魏军,魏国被迫割让河西之地予秦国,之后将国都迁至大梁(今河南开封西北部)。

  河西之地,今称河西走廊,位于甘陕西部。东起乌鞘岭,西接新疆,北连大漠,是一个东西长达一千余公里,南北宽七十余公里的狭长地带,包括了今酒泉、张掖、武威三个地区,金昌、嘉峪关、永昌、金川、酒泉、玉门、金塔、安西、敦煌、肃北、阿克塞、张掖、山丹、民乐、临泽、高台、肃南、天祝、民勤、古浪、武威十九个县地。失去如此一大片国土,当时魏惠王咬牙大忿:“寡人恨不用公叔痤之言也。”而商鞅则因功受封商地十五邑。

  但是,商鞅所定之法太过刻薄寡恩,他制定了许多严厉的法律条款,如设连坐之法、增加肉刑、大辟,还有十分残忍的凿顶、抽肋、镬烹之刑等等,因此秦国的大小贵族多有怨恨。赵良曾劝说商鞅要注意积怨太深的情况,宜“归十五都,灌园于鄙”、“不贪商、于之富,不宠秦国之教。”但是商鞅不听,依然执行他制定的一系列改革政策。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逝世,太子嬴驷即位,是为秦惠文王。秦惠文王一直挂怀当年自己犯法而太傅公子虔与老师公孙贾被商鞅施以刑法之恨,找机会要报复商鞅。其太傅公子虔更是报仇心切,遂借机诬告商鞅要谋反,秦惠文王正中下怀,立即下令缉拿商鞅。商鞅逃亡至边关,欲宿客舍,结果因仓皇出逃而未携带身份证件,店家害怕“连坐”而拒绝其留宿,自是有“作法自毙”之慨。之后欲逃往魏国,而魏国人则因商鞅曾背信击败魏军,亦不愿收留。后来商鞅回到自己的商邑,发邑兵北出击郑国,秦惠文王乘机发兵讨之,杀商鞅回于郑国黾池(今河南渑池)。商鞅死后,尸体被拉回秦国,秦惠文王对其再处以“车裂之刑”于彤(今陕西华县彤城),并灭商鞅之族,商鞅的一部分后裔子孙以及族人侥幸脱难,纷纷四散逃亡。

  在商鞅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族封地名称、或名号为姓氏者,称商氏,亦世代相传至今。

  第三个渊源: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商佳氏,亦称尚佳氏,满语为SanggiyaHala,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后融入鲜卑族,后逐渐演化为海西女真,世居鄂和(今吉林蛟河西北部),后多冠汉姓为商氏、桑氏、尚氏等。

  ⑵.乌库理氏,亦称乌色里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乌古伦部,满语为UkuriHala,汉义“细鳞鲮鱼”,世居黑龙江两岸,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多冠汉姓为商氏、刘氏、乌氏、李氏、讷氏、桑氏、鱼氏等。

编辑:jrg
0 

今日关注

贺姓为啥拜庆姓为祖先?徐州这家人竟是贺知章后人

5 4
沛县这一支贺姓是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的次子的后人,而这支贺氏以庆普为始祖。 [ 阅读全文 ]
4 

烟台故事:续半联,吃半联

4 10
传说清乾隆年间,烟台有家酒店在开张之际,起名“半联酒店”。 [ 阅读全文 ]
10 

中元节习俗:放河灯

3 7
中元节有一个非常普遍的习俗:放河灯。 [ 阅读全文 ]
7 

千年孝道文化的根源——文登丛氏宗祠

3 16
古时候在文登县内有百余座丛氏宗祠,文登城内一条街上就有三座规模宏大的宗祠,数道牌坊,并有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之上谕。 [ 阅读全文 ]
16 

华盛顿:美国国父,亲自制定美国宪法

3 2
由于华盛顿扮演了美国独立战争和建国中最重要的角色,通常被称为美国国父。 [ 阅读全文 ]
2 

越姓是鲜卑族后裔,六旬老人历时20年重修族谱

2 2
越步生表示,经过多年查阅资料研究,新村越氏应为鲜卑族后代,祖先姓氏为译音“越勒氏”,取“越”姓。 [ 阅读全文 ]
2 

大连曾有哪些塔?

2 4
大连市市内曾有几座塔,如苏联红军烈士纪念塔、五一塔、消防塔。 [ 阅读全文 ]
4 

明代牛姓移民类型比较研究

2 2
明代牛姓具有多元化、复杂化的迁移特点,虽然山西移民数量最多、分布也最为广泛,但期间仍有不少地方的牛姓家族是从不同地方迁入的,存在交叉互迁的复杂现象。 [ 阅读全文 ]
2 

肥西赵氏:铭军提督赵维禹、赵怀业家族史料

2 10
肥西世义堂赵氏,自宋初淳化年间始,后世居肥西梅子湾鹿茸山(今孙集乡),晚清淮军铭军两江提督赵维禹字晴川,及其子铭军两江提督赵怀业、参将怀勋兄弟,淮军末弁、民国上将赵理泰等都出自这支赵姓。 [ 阅读全文 ]
10 

最新证据显示“刘罗锅”祖籍是江苏丰县

2 23
刘得源次子刘福下注:“勤王北出,住山东青州府诸城之逄哥庄。” [ 阅读全文 ]
23 

中国牧师收入工资薪金一览

2 22
马丁路德创立新教,不单在教义上强调信徒和上帝自由交往的主权——人人皆为祭司,不必一定通过教皇才能得到救赎权利;开创先河和修女结婚,以身试法打破神职人员不能结婚守独身的千年多惯例;新教的神职人员因有家庭,被称之为教牧人员,也要接受教会给予的薪金待遇。 [ 阅读全文 ]
22 

读城|青岛人到底什么样?

2 1
这几年,小哥几乎成为青岛小伙的代名词,一个褒贬不一、色彩丰富、充满复杂情调的感情品牌。 [ 阅读全文 ]
1 

天下第一谱——倪姓甲骨文家谱

2 12
家谱是家族历史和宗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历来被视为与正史、方志并列的三大史学体系。 [ 阅读全文 ]
12 

大连市纪委下发通知,进一步严明清明节期间“十个严禁”纪律要求

2 11
大连市纪委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明清明节期间有关纪律要求的通知》,提出“十个严禁”纪律要求。 [ 阅读全文 ]
11 

烟台海阳徽村高氏来自浙江,这里是胶东高姓的发源地

2 9
海阳的徽村是胶东高姓的重要发源地。 [ 阅读全文 ]
9 

金正恩提议与特朗普会面,特朗普说:咱哥俩5月前见!

2 7
路透社发布“突发新闻”,韩国总统特使团团长郑义溶在其发表的涉朝“重大声明”中称,特朗普表示,他在今年5月前与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会面。 [ 阅读全文 ]
7 

大连营城子乔姓

2 1
 据《营城子镇志》记载,大连营城子乔姓祖籍是在山东登州府莱阳县水沟头烟筒圹,康熙二十三年三月(农历甲子年戊辰月,1684年4月),从山东迁徙至关东。 [ 阅读全文 ]
1 

大连曾有东北最早的钢铁厂

2 17
为新中国解放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大连工业,不但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即便放眼世界,达里尼铸铁工厂等工业遗产也属于“隐形冠军”。作为大连早期工业的诞生地、新中国电瓷产业的摇篮,老电瓷厂承载着人文历史、城市记忆和代代传承的城市精神。 [ 阅读全文 ]
17 

广西博白县冯氏宗族简史

2 18
数百年来,博白冯氏没有联过族,所以造成各地另立始祖,各排字辈。由柯木村光流,冯荣等公倡议,合族响应,统修了全县及部分外迁玉林,陆川,合浦,小江,钦州等地支族的冯氏族谱即《上党郡冯氏元淑公宗谱》。 [ 阅读全文 ]
18 

“史上卖书最多的中国人” 漫画家蔡志忠在少林寺出家

1 4
享誉全球的台湾著名漫画家蔡志忠11月17日在少林寺落发出家。 [ 阅读全文 ]
4 

大鹏赖氏家族:前辈守御领土 后人遍布全球

1 16
赖氏在大鹏生活了近300年,始祖赖吾彪由广东紫金县迁至鹏城。 [ 阅读全文 ]
16 

百余藏品述兰州牛肉面“前身今世”:引燃食客乡愁

1 20
始创于1915年的兰州牛肉面,以其“汤清者镜、肉烂者香、面细者长”的独特风格享誉世界。 [ 阅读全文 ]
20 

奶奶

1 4
奶奶的名字叫赵美珍。 [ 阅读全文 ]
4 

烟台安姓和大连安姓是一家,一世祖叫安谦

1 4
烟台安氏的祖籍在今山东省齐河县,现约有5万余人,在大连市沙河口区有2万余人,在烟台只楚镇孙家庄有几千人,蓁山屯人数不详,在北京市区也有几百人。 [ 阅读全文 ]
4 

邵裴子:求是求才不求人

1 7
邵裴子在执掌浙江大学期间,提倡“通才教育”,并且以“惜才闻名”,当时来浙大的除苏步青外,还有物理学家张绍忠、生物学家贝时璋、教育学家郑晓沧等。 [ 阅读全文 ]
7 

浙江郑氏族谱字辈摘录

1 2
字辈是辈分的证明,这是中国唐宋以来形成的文化礼仪,炎黄子孙在线收藏部分浙江郑氏族谱字辈。 [ 阅读全文 ]
2 

炎帝故里寻根节启幕 海内外炎黄子孙网上拜祖

1 9
庚子年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暨拜谒炎帝神农大典5月18日在湖北随州炎帝故里谒祖广场举行。 [ 阅读全文 ]
9 

《青岛与音乐》讲述音乐史话

1 4
“鲁海说青岛”系列丛书日前再添新书,第12本图书《青岛与音乐》由青岛出版社出版。 [ 阅读全文 ]
4 

大连退休人员采暖费补助金这样领

1 21
大连2005年底以前有企业缴费记录,且采暖费缴费年限满20年,即可以享受每年500元采暖费一次性补助金。 [ 阅读全文 ]
21 

他们用旧体诗记录“九一八”

1 7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李鹤、马君武、钱来苏、胡先骕、马叙伦等人纷纷作旧体诗,表达爱国抗日之情。 [ 阅读全文 ]
7 

家谱

2020-11-24
浏览:371 评论:0 收藏:0
2020-11-24
浏览:27 评论:0 收藏:0
2020-11-23
浏览:130 评论:0 收藏:0
2020-11-20
浏览:11 评论:0 收藏:0
2020-11-19
浏览:38 评论:0 收藏:0
2020-11-13
浏览:25 评论:0 收藏:0
< img src='http://www.yhzszx.com/yh/img/shareLogo.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