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子孙在线 > 宗族 > 家谱 > 延陵堂吴氏千年数次迁徙

延陵堂吴氏千年数次迁徙

2020年11月24日
文章来源: 

  “吴”,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6。据2014年国家相关部门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大陆地区吴姓人口总数约为2800万,占中国大陆地区总人口的2.05%,排名第8位。相关资料显示,全球吴姓人口总数约为6000万,除中国大陆地区及港、澳、台之外,主要分布在朝鲜、越南、缅甸、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魏略》《晋书》《梁书》等史料记载,汉、魏至隋唐时,日本倭王曾多次派遣使者朝拜中华王朝,并郑重表明日本王室是吴太伯的后裔。

  昨天上午,原籍淮阴现定居扬州的扬州作家协会会员吴荣楚通过“延陵堂”《淮阴吴氏宗谱》向记者讲述了“延陵堂”吴氏一族的由来,以及数千年来吴氏族人的迁徙历程和数代吴氏族人遵从祖训行善一方的事迹。

  源自姬姓 建立吴国,以国为姓

  吴荣楚告诉记者,吴姓源自黄帝姬姓。“商朝末期,黄帝后裔古公亶父带领部落在岐山下的周原(今陕西岐山一带)定居下来。他有3个儿子,太伯(又称泰伯)、仲雍和季历。季历儿子姬昌很有才能,古公想让季历做他的继承人,那样就可传给昌。太伯为了让位,与仲雍带着家眷远走南方的吴越一带,建立了吴国。”

  “春秋后期,吴国崛起,后来被越国所灭,吴国的遗民就以国为姓。吴姓至今有2600多年的历史。太伯没有儿子,他去世后,弟弟仲雍继立为吴君。仲雍接任国君后,继续开拓太伯奠定的基业。在吴姓的发展史上,仲雍的地位仅次于太伯。仲雍下传3代到周章。周章因不忘自己是周人后裔,故名为周章。周章继位时,周武王已灭掉商朝,建立了周朝。周武王大封天下诸侯,派人寻找太伯、仲雍的后裔。由于周章已当上吴君,就因地正式封周章为吴国君,周章的弟弟仲,被封在周原附近的虞(今山西平陆境内),建立虞国,仲被称为虞仲。周武王又追封太伯为吴伯。太伯,被后世吴姓人称为开氏始祖。仲雍,被称为吴姓传代血缘始祖。”

  淮阴吴氏 属于延陵季子的后裔

  吴荣楚称,吴太伯的后裔有很多分支,其中最著名的当数梅里分支。而根据《淮阴吴氏宗谱》记载,自己这一支吴氏属于延陵季子的后裔。“延陵季子名为季札,是春秋时吴王寿梦第四子,吴王寿梦病重将卒,因季札贤能,想传位于他。季札谦让不受,说‘礼有旧制,不能因父子感情,而废先王礼制。’寿梦去世后,长子诸樊接位,服丧期满后让位季札。季札坚辞不受,舍弃王室生活去舜柯山种田(今常州武进焦溪舜过山)。人称‘延陵季子’。”

  吴荣楚说据史书记载,季札不仅品德高尚,而且是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广交当世贤士,对提高华夏文化作出了贡献。墓葬于江阴申浦(今申港),墓前有传说为孔子所书的十字篆文碑,碑文是“呜呼有吴延陵季子之墓”,史称十字碑。“我们这一支吴氏的堂号‘延陵堂’便是源于祖先季子。”

  数次迁徙 数位先辈行善载入志书

  “据宗谱中记载,我们‘延陵堂’吴氏南唐时期迁至润州,后又迁至滁州,直到元末明初又迁至清河,落地生根繁衍生息,至今已超过650年了。目前我们族人大多聚居在淮安市淮阴区周边,有数万人之多。”吴荣楚说。

  “我们家族世代居住在淮阴渔沟镇,人丁兴旺,读书明理,秉仁行义,乐善好施。自四世祖吴祁起先后有数位先辈因善行被府志、县志记录。其中十一世祖吴朝观一生行善,曾有两次赈灾捐献二千金的举动,道光年间饥荒设粥场四处,日赈济饥民万余,共计救助灾民数十万人。当地官员上报朝廷,皇帝御赐金匾褒奖。时任江苏巡抚的林则徐亲自书写了‘积善之家’赠送于先祖。”吴荣楚说,“还有先祖十三世祖吴昆田,道光甲午科举人,任云南知州,秉承祖训,性笃厚、鄙权贵、轻名利、重义行。曾经拿出家中的两千亩田资助太守开渠,造福乡里。”

  “我也曾听长辈说,我们吴家以前有田千余亩,佃户数十家,佣工十余人,家中之人对佃户和佣工关怀备至,生养死葬,乡里各界人等均尊重我们吴家人的品德。”

  兴办义塾

  改建新型小学张謇题名

  吴荣楚说,淮阴吴氏一族的祖辈尤为重视办学,教育子孙后代读书明理,办学成绩斐然,事迹多次载入府志、县志。“最早是我们八世祖吴瀚于清康熙三十二年创办临川书院,对外姓贫困子弟一律免费。十三世祖吴昆田的作品曾收录清代《四库全书》,他还乡后曾在书院讲学,培养了一大批名闻乡里的大儒。”

  “到了科举废除之后,我们的祖先纷纷捐钱、捐田,将书院改建成新型小学,并请末代状元张謇题写了‘渔沟小学’校名。此后我们的祖先建立了吴城小学,后改名为大兴庄小学。”吴荣楚说,到了抗战期间,常有日寇飞机轰炸,城市里面的中学难以上课,所以吴氏一族的祖先又在渔沟小学的基础上建立了渔沟临时高级中学,解决了淮、涟、泗等地学生战时读书的问题。“从临川书院到渔沟小学再到渔沟临时中学,我们的祖先坚持办学三百余年,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栋梁之才,其中我们吴氏一族的子弟便有清代末期举人,曾任宿迁中学校长的吴楚南;著名学者顾祝同的老师吴次藩;著名作家,载入《世界名人录》的吴延玫;国务院一机部副部长吴其田;医学博士,人大代表吴天民等。”

  吴荣楚称,自己淮阴吴氏一族的组训为“居心贵忠厚,持家贵勤俭”,这也是吴氏一族每一个后代子孙谨遵的教诲。

编辑:jur
11 

今日关注

金州老房子:韩云阶旧居

4 14
 韩云阶旧居坐落在金州区友好街46号,建于1938年,是一座欧式花园洋楼。 [ 阅读全文 ]
14 

扬州羊姓源自淮安

2 9
扬州姓羊的人很少,探访只查到2位,一位是原江苏农学院院长的羊锦忠,另外一位是新华中学语文教师羊彩霞。 [ 阅读全文 ]
9 

山东青岛《即墨窎庄于氏族谱》

2 13
即墨窎庄于氏自明中期(公园1498年)迁居窎庄已经有五百余年,到1998年家谱历经11修。 [ 阅读全文 ]
13 

八十年前:青岛人这样过中元节

2 6
七月十五中元节有放灯的习俗,内陆是在河湖上,而青岛是在海上。 [ 阅读全文 ]
6 

坏人的“坏”姓源自两座山

2 21
坏姓源于地名,出自古代坏山,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 阅读全文 ]
21 

沈从文重游青岛《忆青岛》

2 2
1961年沈从文来青岛的背景,作家陈徒手在《人有病天知否—一九四九年后的中国文坛》一书中有所记录。 [ 阅读全文 ]
2 

全国唯一“九字姓”仅有一人承袭。

2 7
全国唯一的“九字姓”仅有一人承袭。那个姓氏写作:“爨邯汕寺武穆云籍鞲。”它们的读音依次是:“cuàn hán shàn sì wǔ mù yún jí gōu 。” [ 阅读全文 ]
7 

两岸谢氏血脉相连:福建铜砵村“五常堂”谢氏渊源简述

2 1
谢氏祠堂“五常堂”位于福建省东山县铜砵村,祠堂有两百多年历史,铜砵村“五常堂”谢氏于宋代末迁来,迁来时有谢氏兄弟三人,长房迁福建龙岩适中;二房先迁至福建漳浦赤湖乡龙头巷,于明世宗三十四年复迁诏安县五都铜砵社(今为东山县铜砵村),建祠堂称“五常堂”,这时又分敦本、敦敬、敦伦、世泽、燕翼五堂。 [ 阅读全文 ]
1 

寒衣节:让文明祭祀 成为行动自觉

1 4
祭奠先人,缅怀故人,慎终追远,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更是表达感恩之心、寄托心中哀思的一种方式,本身值得发扬和光大。不过,若在祭祀时仍沿用燃烧纸钱等陈规陋俗,不仅会污染环境,还极易引发火灾,危及城市安全。因此,越是到祭祀的节点,越要倡导文明祭祀,破旧俗,倡新风。 [ 阅读全文 ]
4 

大连樱桃家族再添三名新成员:丽珠、蜜泉、蜜脆

1 12
大连樱桃家族再添三名新成员:它们分别都拥有好听的名字:丽珠、蜜泉、蜜脆。 [ 阅读全文 ]
12 

张学良最爱这道济南菜,非高手厨师不敢动

1 13
 汤爆双脆与油爆双脆合称历下双脆,都是济南菜的特色代表。 [ 阅读全文 ]
13 

最高奖励5万!莒国古城形象标识(LOGO)、形象宣传口号开始征集

1 2
为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彰显莒地丰厚独特的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进一步加快“文化名城”建设,提升莒国古城的知名度、美誉度,现面向社会公开征集莒国古城形象标识(LOGO)、形象宣传口号。 [ 阅读全文 ]
2 

安东海校——新中国第一所海军学校

1 3
1949年3月,为加速海军建设和发挥起义官兵在建设人民海军中的作用,中央军委电令东北军区立即在安东创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所海军学校──安东海校。 [ 阅读全文 ]
3 

辽宁刘姓字辈简略

1 24
字辈是辈分,也是家族密码,辽宁地区移民众多,能查到许多刘姓字辈,虽然他们都姓刘,却并非同宗同源。 [ 阅读全文 ]
24 

李光禄:登瀛阁里的大连老菜

1 9
真正使大连菜受到洋人重视并宣传出去,不能不提大连早期一个有名的饭店——登瀛阁。 [ 阅读全文 ]
9 

中国最大的钻石矿在瓦房店

1 16
中国最大的钻石矿——瓦房店钻石矿位于辽宁大连市,是中国最大的金刚石原生矿床,在世界上享有盛誉,据保守估计,瓦房店地区有1200万-1350万克拉。 [ 阅读全文 ]
16 

苑氏源于商代,姓出武丁

1 30
苑是非常古老的姓氏,发源于公元前1168年,距现在已经有3100多年。 [ 阅读全文 ]
30 

山东沂水关顶刘氏考

1 5
查其《刘氏族谱》与穆陵关巡检档案,可知“关顶刘”为穆陵关守关将领之后。 [ 阅读全文 ]
5 

烟台老地图,穿越百年时光

1 5
烟台的八张老地图,可以触摸历史,穿越百年时光。 [ 阅读全文 ]
5 

我们是程咬金的后代:济南长清程氏再续族谱

1 2
程咬金是山东泰安东平县人,生前在现在的河南省任都督。三合村这一支程氏族人的祖先原居住在河南洛阳城南65里的程咬金府。到了明朝洪武年间,程咬金府有程氏后人去登州做官,从此一支程氏族人定居在如今的文登、福山一代。后来,三合村程氏人的第一代人带3个儿子程士贤、程士孝、程士忠迁徙到归德镇三合村 [ 阅读全文 ]
2 

《诗经•蒹葭》,我国最早的朦胧诗

1 6
《蒹葭》被称为中国最早的朦胧诗。但大部分人是将它作为一首爱情诗来读的。其实,朦胧诗也好,爱情诗也罢,思贤臣也未尝不可。 [ 阅读全文 ]
6 

阊门寻根(6)刘伯温的后代也是苏州阊门移民

1 1
《刘氏家乘》记载:姜堰刘氏家族为明朝开国名相刘基刘伯温之后。 [ 阅读全文 ]
1 

这一年,我们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稳更远

0 7
回望2021年的浩瀚星空,中华民族迸发了最耀眼的华彩:“天问”登火、“羲和”探日、“银河”巡天、“天宫”览胜…… [ 阅读全文 ]
7 

最大规模疫苗接种为什么“能”

0 13
全国新冠疫苗接种超过26.9亿剂次,完成全程接种人数超过11.9亿人——来自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的最新消息显示,我国疫苗接种率已达80%以上。 [ 阅读全文 ]
13 

全能学霸!这位清代女科学家的经历有多传奇?

0 1
最近,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第三季正式开播。随着节目播出,多个话题成为热点。比如,制于清乾隆年间的金嵌珍珠天球仪。 [ 阅读全文 ]
1 

“见字如面——2020中华家风文化主题展”开幕

0 6
12月16日上午,“见字如面——2020中华家风文化主题展”开幕式在中华世纪坛举行。来自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柳明校区的学生们,通过诵读家书、书写家训的形式,表达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家风文化的理解与传承。 [ 阅读全文 ]
6 

社交媒体的寻人奇迹:直系军阀孙传芳嫡孙微信找到南京亲人

0 5
孙传芳共有四子三女,后人居住世界各地,而生活在南京的是孙传芳第三个儿子孙家裕家族。 [ 阅读全文 ]
5 

中国天主教

0 1
天主教于唐代开始传入中国,13世纪再度传入,16世纪随着西方殖民主义浪潮,再一次传入中国。 [ 阅读全文 ]
1 

中国伊斯兰教

0 9
唐宋时期,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并发展起来。 [ 阅读全文 ]
9 

延迟退休最新消息!中央明确了!

0 4
按照国家现行规定,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女工人法定退休年龄为50周岁。 [ 阅读全文 ]
4 

家族资讯

2020-11-26
浏览:91 评论:0 收藏:0
2020-11-23
浏览:165 评论:0 收藏:0
2020-11-23
浏览:103 评论:0 收藏:0
2020-11-19
浏览:32 评论:0 收藏:0
2020-11-18
浏览:10 评论:0 收藏:0
2020-11-16
浏览:13 评论:0 收藏:0
< img src='http://www.yhzszx.com/yh/img/shareLogo.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