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子孙在线 > 宗族 > 家族资讯 > 专家鉴定:完颜阿骨打后裔,河南平顶山郏县安良镇高楼“高姓”

专家鉴定:完颜阿骨打后裔,河南平顶山郏县安良镇高楼“高姓”

2018年3月29日
作者: 
文章来源: 

  原名:河南小山村走出155位官员,自称完颜阿骨打后裔

  落寞古村的皇族后裔

  平顶山郏县安良镇向西3里处,有一个并不太被外界所知的传统村落,村内曲曲折折的72道巷子中,散落着一片片青砖灰瓦的明清建筑群,鹅卵石与红石板铺就的小街,青草恣意地从石缝里长出来。

  行走在填满暗影的小巷里,一些斑驳的阴影忽明忽暗地洒在我身上,我用旁观者的眼光打量着周遭的古宅、古井、古树。

  村落古宅

  由三进院落的四合院和一个有五间明堂的西跨院组成的“大夫第”建筑群内,西配楼的后墙处,在拆除三间明堂的基础上,一座水泥结构的两层楼房拔地而起,古老的明堂和配楼夹着这座新楼,甚是扎眼。

  曾经居住在这里的人们,或因择地重建新房,或因外出务工,周围的院落均已荒废。

  但他们的祖上,却有着让人艳羡的血统和荣光,仅在明清时期,这个小山村就走出了155位官员,解放战争和朝鲜战争中出过军功赫赫的“高一连”。

  再往上溯,这个叫高楼的村庄,占据村庄80%人口的高姓族人都坚信,他们是金朝开国皇帝完颜阿骨打的后裔。

  古宅

  每年过年时,高姓人家门口会出现如“承先义州完颜军功扬四海,启后鸭水白黑恩泽绵千秋”“渤海家声千古振,唐山世德万年招”之类的对联,很多人对联的横批都是“辽阳望族”。高楼村人吃咸腊八粥,敬马、敬狗、敬喜鹊,年三十还要举行“背奶奶过年”的仪式,风俗习惯与当地人迥异。

  他们的腊八粥里有绿豆、豇豆、花生仁以及面条,不同当地甜味而是咸的。

  村民说,祖上来自东北,姓完颜,来到这里改姓为高,后代为了不忘记祖上,每年的腊八节都做咸的腊八粥,并且用蓝边海碗盛着吃,寓意“碗盐”,警示子孙莫忘祖宗的完颜姓氏。

  高姓人家的孩子,从小就被家族长辈教育,要敬马、敬狗,还要敬喜鹊。

  敬马是因为祖上是游牧民族,整天在马上生活;敬狗是因为曾经有一只大青狗救过祖上的命;而敬喜鹊,是因为喜鹊是他们民族的神。

  女真遗民如何流落到了河南?

  村里74岁的退休教师高铁成、当过村干部的69岁的高国贤、高俊安等人带我梳理出头绪,竭力解开这一谜团。

  合影

  原来,占村中人口80%的高姓居民竟然是女真遗民。始祖叫完颜简。

  郏县《高氏家谱》、郏县安良镇高楼村的《郏邑高氏文武功名官爵碑记》等记载:元朝末年,完颜简跟随儿子完颜德仁从东北来到襄阳居住,完颜德仁被封为忠勇侯。

  当时起义军首领徐寿辉在今湖北浠水称帝,不久又被陈友谅取代,当地战乱不断。

  乱世之中,完颜德仁和父亲只得暂时避居襄阳府枣阳县的崔桥里,成为普通百姓。

  后朱元璋部队攻克襄阳,并进一步占领枣阳,这使得曾为元朝高官的完颜简和完颜德仁十分恐惧,害怕遭到明军的报复,遂带领家人迁徙到河南郏县。

  他们不敢再姓完颜,便指高山为姓,改姓为高,完颜简更名为高万招,完颜德仁则更名为高德仁,其他儿子也如此更名。

  完颜简让家族分成三支隐居:让大儿高德仁留居郏县;自己则带着三儿子德昌回了辽东。

  完颜简离开郏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叶落归根。

  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明朝刚刚定都南京,新政权如何对待元朝官员,还是个未知数,完颜简不能不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他离开前着意安排两位夫人携带次子高德原于1371年即明洪武4年从郏县迁往南召纸坊沟村,免得将来遭难时被一网打尽。

  郏县的完颜氏先是在“门洞沟”隐居,后于1398年即洪武23年迁到马楼,除掉地痞马八子后改名为高楼,以高德仁为郏县高姓始祖。

  除了高楼外如今其后人已遍布郏县8个乡镇,共有5900多人;而高德原也成了南召高姓的始祖,已成为 一个大家族,传到了26世。

  如今后人也发展到6200多人。

  南召县皇后乡纸坊沟有一通被当地高姓人视为珍宝的明代碑碣,这通碑记载了他们先世的大致情况。

  碑文中的白头奶奶、黑头奶奶两人当系完颜简的妻室,白头奶奶在前,似应为嫡,黑头奶奶在后,似应为庶。

  按照立碑的一般规矩,白、黑两字应是两位完颜氏始祖母的姓氏。

  但这里白、黑对应,似又不像,使人联想到金代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的女真人。

  白头奶奶、黑头奶奶似乎是暗指长白山、黑龙江。

  完颜氏的两位始祖母葬于纸坊沟后,她们的后人们就有了“背奶奶过年”的仪式,意即到老坟地做出背她们回家的动作,在家里供奉,过了年再送回去。

  在河南,以广为人知的完颜后裔有两支,鹿邑县完颜后裔和汝州市完颜庄的完颜后裔,他们是金兀术完颜宗弼的直系后裔,历代恪守祖训,不与岳姓人通婚,与高姓人一样,敬狗敬马。

  村落古宅

  既然都姓完颜,鹿邑和汝州的完颜家族是皇室后裔,那么南召和郏县的完颜家族是否也有着同样的皇族血统?

  2014 年10月份,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任崇岳曾到南召、郏县两地调查,确认他们为女真后裔,并确认他们是金朝开国皇帝完颜阿骨打的后裔。

  因为在金代上百个姓氏中,只有皇族才姓完颜。

  至于是谁的后裔,因为跟完颜阿骨打相差至少九代,且无确凿的家谱、碑文等文字资料记载,所以很难确定。

  高氏后人推测,完颜阿骨打共有4个儿子,只有四子金兀术继承了王位,他们不是金兀术的后人,那么很可能是金兀术几个哥哥中其中一人的后人。

  小山村走出155位官员

  高楼村高氏祠堂内有通“郏邑高氏文武功名录官爵碑”记载了高楼村高氏1世到18世,明清时期官员155人。

  建文3年即1401年高氏二世高猛出任直隶通判一职,高家再次进入政坛,但完颜姓氏从此在朝野中消失。

  在这些在朝为官人当中,有许多逸闻趣事,最有名的就是六世高采和十二世高三畏。

  高采是1525年明嘉靖4年举人,才学高超,人品高尚,但相貌丑陋,还一脸麻坑。

  参加举人考试前,高采在县衙当差,一日县令说:“我昨晚做一梦,梦见天上飘来一块彩绸,照得大地通红。这是什么征兆?”

  高采猛然站起来说:“大人, 这是说我呀,今年我必考中!”

  县令哈哈大笑道:“采,你要能考中,我红毯铺地,芦席罩天迎你十里长庭!”

  果然,高采当年一举考中,官拜山西平阳府通判正六品官级,回来后走到县城东十里铺便停止不前,让人报入县衙。

  县令无奈之时,有人给他出主意说,在十字街给他立个牌坊,既不失县太爷颜面,也给了高采面子。

  县令郏县城十字街为高采所建的街牌坊名曰“飞黄坊”,直到1949年才被拆除。

  高楼村高氏第12世高三畏在清乾隆45年考中进士。

  官拜“朝义大夫”、“中宪大夫”,曾在浙江金华、绍兴、杭州等地 任职。

  在任期间,多次陪乾隆皇帝巡游,数次进谏,得到乾隆好评。

  兴水利、建书院,深受当地百姓崇敬,因病告假返乡后,施恩惠于乡邻,修家谱、制族规,口碑极好。

  因而,在高楼村有关他的逸闻趣事最多。

  人们说,高三畏从小就不是凡人,幼时在大郭庄上学,夜里回家时总有两盏灯前后相送,到村头的小龙庙即刻不见。

  村落古井

  有天夜里,母亲远远地看见少了盏灯,就把他带到大皂荚树下跪拜反省,问他办了什么坏事?

  他说代人写了一份人契。

  母亲说,坏良心的事咱不能做。第二天一大早他即把人契讨要到手,一口吞下肚里。

  当天夜里又是两盏灯相送。

  另外一则传说与和珅有关,早年家贫的高三畏挑担卖棉花攒路费进京赶考,就这样还是雇不起车马,于是就徒步进京。

  到京时晚了几个时辰,慌慌张张向考场奔去,偏又误入当朝军机大学士和坤的府门,遭护卫暴打。

  当和坤知道他是应试的考生,参加考试又晚了,就给主考大人写了一封信让他去通融。

  主考官见是和大人手书,哪敢怠慢,不仅让高三畏参加了考试,还让他中了进士。

  发榜后高三畏到和府感谢,和坤母亲与之闲谈中得知他会唱“黑脸”,非常高兴,就让他当场演唱。

  正当和母听得合不拢嘴时,差官来 报:“请高县令就任。”

  和母见有人打岔,怒道:“啥县令,滚开!”差官回去禀报可能是和大人嫌官小,又加两级改为五品知州。

  吏部尚书只好点升浙江杭嘉湖道,就是浙江省内杭州府、嘉兴府、湖州府三地的长官。

  和坤在高三畏面前简直是福星高照,趁着和坤过生日,他想送一幅条幅拍拍马屁,可又嫌自己的字不好,就请一位才学高的秀才替他书写。

  秀才虽有学问,可几次落榜,心中难免愤青,就写了一首藏头诗,正看是恭维和坤的,反过来是骂和坤的。

  寿礼上因收礼太多,和坤也没有看出破绽。后来,嘉庆即位,和坤被抄家灭门,凡跟和坤有瓜葛的个个被罢了官,唯有高三畏逃过了这场大祸。

  村落古宅

  高三畏回乡之后,郏县出现了大饥荒,他把正兴建的宅院工程放缓,让全村男女老少到工地干活,每天干活管饭,垒墙的不发工钱,每天发三个铜钱当垒石墙的支子,支子用不上可以带回家。

  工程不求进度,只求质量。灾荒过后他的宅院才完工,变相救了一村人。

  高楼历代忠勇之士辈出,每遇国家危难之时高楼总有挺身而出、赴汤蹈火之人。

  1949年2月,在共产党员高松山的带领下,高楼村66名青年集体参军,加入到河南独立15团7营9连中,高松山担任连副指导员,副排以下干部都由本村人担任,所以,这个连俗称“高一连”。

  “高一连”参加了渡江作战、解放广西等战斗,其中,高远志、高刚套荣立大功,“高一连”中许多人还参加了抗美援朝作战,有的壮烈牺牲,有的立功授奖。

  如今尚健在的一等残废军人王长林和黄继光一个团,对参加上甘岭战役记忆犹新。

  石桥石雕

  高楼村口,有一座兴建于1975年红石桥,全长21.5米的桥身上雕刻着那个时代特有的符号,因工艺精湛已被申请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虽然经历了近40年风雨侵蚀,每天都要承受着各种交通工具和重型运输车辆频繁碾压通过,而它却巍然屹立。

  此刻,手抚桥栏望远,山色如黛,树木葱茏,连绵的麦田,葳蕤的草木,和村庄连为一体。暮色中,流动的水声从桥下传来。在桥上,看高楼古村,心是如此地安然。

  唯愿古宅和石桥永存于天地之间,让落寞的山野凭添几许温柔与诗意。

  张振营,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曾在《河南经济日报》任记者,现供职于平顶山市政协。

编辑:jrg
17 

今日关注

中国最大的钻石矿在瓦房店

5 16
中国最大的钻石矿——瓦房店钻石矿位于辽宁大连市,是中国最大的金刚石原生矿床,在世界上享有盛誉,据保守估计,瓦房店地区有1200万-1350万克拉。 [ 阅读全文 ]
16 

贺姓为啥拜庆姓为祖先?徐州这家人竟是贺知章后人

4 4
沛县这一支贺姓是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的次子的后人,而这支贺氏以庆普为始祖。 [ 阅读全文 ]
4 

山东青州府寿邑吴氏渊源

4 19
青州府吴氏始祖良,初名国兴字种和,赐名良,曾居徐州。 [ 阅读全文 ]
19 

正是樱桃上市时,话说宝宝能不能吃樱桃?

4 1
樱桃性温热,不易消化,对胃粘膜剌激性大,最好不要空腹吃,在宝宝患病期间不建议食用,特别是口腔有溃疡的、咳嗽喘息的宝宝。正常的宝宝也不可多食。 [ 阅读全文 ]
1 

全能学霸!这位清代女科学家的经历有多传奇?

3 1
最近,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第三季正式开播。随着节目播出,多个话题成为热点。比如,制于清乾隆年间的金嵌珍珠天球仪。 [ 阅读全文 ]
1 

绿色殡葬 还有多长的路要走?

3 8
转变厚葬观念,改变传统的安葬和祭扫方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阅读全文 ]
8 

大连“马葫芦”为什么叫“马葫芦”?

3 4
“马葫芦”源自日语。 [ 阅读全文 ]
4 

孙群萃画大连:东关街

3 4
东关街是小岗子地区的代名词。 [ 阅读全文 ]
4 

印控克什米尔爆发今年最激烈战斗

3 2
 据《印度斯坦时报》(hindustantimes)消息,当地时间周日,在印控克什米尔南部发生的两次单独遭遇战中3名印军士兵丧生。 [ 阅读全文 ]
2 

《红海行动》票房突破30亿元

3 2
电影《红海行动》票房一路高奏凯歌,目前已经突破30亿大关。 [ 阅读全文 ]
2 

唐代被赐恶姓——蝮虺蠎枭

3 3
赐恶姓在唐代主要出现在武则天时代。 [ 阅读全文 ]
3 

苑氏源于商代,姓出武丁

3 33
苑是非常古老的姓氏,发源于公元前1168年,距现在已经有3100多年。 [ 阅读全文 ]
33 

“史上卖书最多的中国人” 漫画家蔡志忠在少林寺出家

2 4
享誉全球的台湾著名漫画家蔡志忠11月17日在少林寺落发出家。 [ 阅读全文 ]
4 

丹东钩沉:开国上将周桓

2 4
周桓故居位于东港市孤山镇,由周桓曾祖父的哥哥建于清光绪年间。 [ 阅读全文 ]
4 

烟台市新媒体协会成立

2 1
9月21日,烟台市新媒体协会成立大会在东山宾馆宣告成立。 [ 阅读全文 ]
1 

傅抱石《听泉图》5186.5万元高价成交的理由

2 9
傅抱石创作于1963年的《听泉图》立轴最终以4510万元落槌,加佣金以5186.5万元成交。 [ 阅读全文 ]
9 

辽宁刘姓字辈简略

2 24
字辈是辈分,也是家族密码,辽宁地区移民众多,能查到许多刘姓字辈,虽然他们都姓刘,却并非同宗同源。 [ 阅读全文 ]
24 

1955年的辽东半岛军事大演习

2 19
1955年辽东半岛军事大演习,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叶剑英元帅亲自担任总指挥。 [ 阅读全文 ]
19 

现存明清家谱,唐宋前世系名人多是编造

2 11
一些文人专以编纂谱牒为职业,事先将各姓在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开列出名单,当有人要他们纂修家谱时便根据需要将这些名人编人家谱,现存明清家谱中,唐宋以前的世系中常常可以看到不少名人,许多就是这样编造出来的。 [ 阅读全文 ]
11 

黎氏从圳上迁湘,其它姓氏族谱中的早禾渡圳上鹅颈大丘等地名考

2 22
我黎氏族于明洪武元年携人丁四十三口来湖南,于谱中《源流序》一节,载明我族出自江西吉安府泰和县圳上。 [ 阅读全文 ]
22 

日本为什么没有留守儿童?

2 2
战后日本民众是幸运的,不仅实现了发展的效率,同时实现了发展的公平。 [ 阅读全文 ]
2 

读素描连环画《无产阶级的歌》

2 3
三十年来,连环画《无产阶级的歌》一直被人们关爱着。 [ 阅读全文 ]
3 

魏富海:大连人难忘的老市长

2 15
魏富海,1930年生,大连市金县人,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4月,在 大连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上当选为市长(至1987年10月);1988年2月至1992年8月(大连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任大连人民政府市长。 [ 阅读全文 ]
15 

宰孔是为宰姓始祖

2 18
据《元和姓纂》记载:“周大夫宰孔,周公之后,以官为姓。” [ 阅读全文 ]
18 

宣姓人在山东

2 5
宣姓起源众说纷纭,得姓于周宣王;得姓于宣伯;得姓于宋宣公。 [ 阅读全文 ]
5 

毛主席、周总理最爱“歹”大连樱桃

2 26
我们今天常说的樱桃却是舶来品,是指欧洲甜樱桃和欧洲酸樱桃及其杂交种的总称,原产于亚洲西部和欧洲东南部。19世纪70年代,最先由西方传教士和船员、侨民等引入烟台地区开始栽培。大连樱桃种植于1906年。 [ 阅读全文 ]
26 

烟台蓬莱解宋营是明代抗倭古城

2 8
烟台蓬莱解宋营有座明代古城,修于洪武年间,用来抗倭。 [ 阅读全文 ]
8 

当《人民的名义》遇见古诗词,火花四溅,堪称绝妙!

2 4
  《人民的名义》是由李路执导、周梅森编剧的当代检察反腐题材电视剧,该剧以检察官侯亮平的调查行动为叙事主线,讲述了当代检察官维护公平正义和法制统一、查办贪腐案件的故事。 [ 阅读全文 ]
4 

睢宁三山堂 张、赵、宋三姓本一家

1 22
清乾隆四十五年《宋氏族谱》序言:宋氏始祖待铜,由河南迁睢,兄弟三人,己为长也,因赋役繁重分姓,一为张氏,一为赵氏。 [ 阅读全文 ]
22 

明初从苏州阊门迁至高邮 阮元曾为居氏题匾“明德惟馨”

1 20
高邮八桥居家庄“渤海堂”居氏,是明代初期从苏州阊门迁来。 [ 阅读全文 ]
20 

宗族排行

2020-10-29
浏览:33 评论:0 收藏:0
2020-10-16
浏览:81 评论:0 收藏:0
2020-10-15
浏览:136 评论:0 收藏:0
2020-10-14
浏览:127 评论:0 收藏:0
2020-10-14
浏览:157 评论:0 收藏:0
2020-10-14
浏览:752 评论:0 收藏:0
< img src='http://www.yhzszx.com/yh/img/shareLogo.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