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子孙在线 > 宗族 > 家谱 > 家谱到底靠不靠谱?

家谱到底靠不靠谱?

2020年11月5日
文章来源: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这是每个人都时常会想到的问题。在中国的传统当中,家谱就是对这两个问题进行解答的档案。那些尘封已久的档案,真的靠谱吗?

  家谱

  家谱称谓繁多,大致有宗谱、世谱、族谱、谱牒、家乘、会通谱、统宗谱、支谱、房谱等叫法,是记载某个姓氏家族子孙世系传承之书,具有区分家族成员血缘关系亲疏远近的作用。

  作为中华民族的三大文献(国史,方志,家谱)之一,家谱属于珍贵的人文资料,对于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均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

  中国家谱的起源,历来争议较大:一说起源于周代,一说起源于战国秦汉时期,一说起源于宋代,更有说是起源于周代以前的甲骨文、金文家谱甚至更早以前的口头家谱和结绳家谱。笔者认为,家谱应是伴随着姓氏文化的诞生而诞生的。

  私修家谱

  中华姓氏的起源,可直溯到距今大约五千多年伏羲氏时期。自先祖伏羲开始“正姓氏,别婚姻”,“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从此,华夏子孙以血缘作为婚姻关系确立的基础,以姓氏作为家族瓜瓞绵延的标志,家谱自然也就应运而生了。

  中国历史上的王朝更替、社会动荡导致了家谱的断裂、残缺。早在唐朝灭亡以后,经历了五代十国时期的连年战乱,传世的家谱几乎丧失殆尽,以至宋代时就已很少能见到旧谱,许多家族的世系也因此断了线、失了传。家谱在秦汉以后开始作为官吏铨选和巨姓望族婚姻门第参考的依据作用在宋代已逐渐丧失,编纂家谱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说世系、序长幼、辨亲疏、尊祖敬宗、睦族收族,且比较关注亲亲之道的提倡,家谱的编纂又逐渐由官方垄断走向民间私修。

  靠不靠谱

  在家谱中攀附名人的现象自古有之,即使真的是老祖宗流传下来的家谱也有很多是不靠谱的。家谱作为一个家族的自我记录,就像日记、自传、回忆录一样,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也必定存在很大的主观局限。一般的族谱总要为本家族扬善隐恶,夸大甚至编造本族的显赫历史和优良传统,按照传统礼教重新塑造祖先的形象,规范先人的言行,而将真相掩盖起来。

  任何时代的国史、方志乃至家谱都可能有不靠谱之处,这主要是人性的弱点使然,也只有摒弃自私与虚荣,秉持“质疑家谱诚可贵,求证家谱须严谨”的态度,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各种历史或材料的书写才能是靠谱的,否则,除了自欺欺人之外,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家谱求证

  求证家谱是否靠谱需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家谱中所列人物特别是同一时代并且同名者的生平履历及其后裔状况需一一考证,再对照与正史所载的生平状况看是否有出入;

  其次,将历代世系作世代平均年率的计算分析,看是否符合人类繁衍的生理规律;

  第三,核对同宗分支的异地谱载,查有无不同,分析其原因并作出尽可能准确的判断;

  第四,综合历史背景、地理环境、生活习俗、口头传说等因素来分析家族迁徙路线和大致时间,以佐证世系的正确与否;

  最后,对于自己的求证拿不准或难下结纶的,可以把求证过程和观点写成文章罗列于后,供后人进一步去探讨,别急于轻易地下结论。

  何谓堂号

  在家谱中,堂号具有联系姓氏与宗族关系的意义,也是后代寻根问祖的重要线索之一。堂号名称一般取自于郡号名或为纪念家族始祖、名人而自创。

  一般来说,堂号多取自于郡号名,以显示姓氏发源的地缘关系。郡是秦、汉时期对行政区域的建置,郡号名又取自于郡名,或诸侯国名、地方府、州、县名。随着姓氏家族的发展壮大,就出现了以各姓氏名门望族发祥地的郡名作为郡号的由来。

  大家族日久人众,或是遇至天灾连年之时,族人就会因迁徙流离,而散布各地。于是就有了在“总堂号”之下,再加入“分堂号”名称的方法。“总堂号”代表家族或姓氏的发祥地,寓后人以不忘本源;“分堂号”则是族人迁徙至新地,成为当地有名望家族后,以该地的郡号作为堂号,“总堂号”和“分堂号”统称为“郡望”。

  郡名堂号

  因为各族姓基本上都是以郡名作为自己家族的郡号,所以就有了若干姓氏同为一个堂号的现象。目前,可查考的以郡号为堂号或谓总堂号的共有八十堂,涉及二百六十七姓,各堂的代表姓氏及其居住地点如下:

  1、济阳堂:丁、卞、江、柯、却、陶、庾、蔡。后汉设济阴国,晋改济阳郡,在山东定陶县地。

  2、西河堂:卜、林、卓、宰、靳。汉时的郡名,今绥远鄂尔多斯地方,即山西离石县。

  3、河南堂:于、山、方、毛、元、平、向、利、邱、俞、陆、褚、廉、种。今河南阳县。

  4、东鲁堂:孔。孔子生于鲁,地因人而名,故叫东鲁。

  5、雁门堂:文、田、童、农。战国时为赵地,汉为郡,地当山西旧代州,宁武以北及朔平、大同一带。

  6、陇西堂:牛、辛、李、时、彭、董。秦郡名,地当甘肃旧兰州、巩昌、秦州诸府。

  7、天水堂:尹、皮、艾、狄、桂、秦、庄、赵、严、上官。汉时郡名,在甘肃渭县境,即今伏羌地。

  8、平阳堂:仇、汪、巫、来、常、凤、管、卫、欧、饶。三国魏郡名,在山西临汾县境。

  9、吴兴堂:水、尤、沈、明、姚、施。三国吴郡名,今浙江省吴兴地。

  10、太原堂:王、羊、祁、易、武、祝、宫、温、霍、阎、尉迟。太原、汾州二府及保德、平定、忻州各地。

  11、高平堂:巴、范。汉时国名,今安徽省盱贻县境。

  12、南阳堂:白、束、呼、姬、许、隆、叶、翟、韩、乐、邓。秦时郡名,泛指河南省南阳及湖北襄阳一带。

  13、京兆堂:申、史、宋、别、冷、杜、车、宗、段、计、韦、晁、郜、浦、象、康、舒、雍、寿、酆、黎、皇、甫。汉三辅之一,地辖长安以东至华县一带。

  14、渤海堂:甘、封、高、欧阳。汉郡名,地领河北省河间、沧县、安次各地,南至山东吴棣境。

  15、汝南堂:左、言、汝、周、南、殷、商、梅、廖、袁、蓝。汉郡名,地辖河南旧汝宁、陈州二府及安徽颖州府。

  16、武陵堂:冉、华、龙、龚、顾。汉时郡名,今湖南省常德县地。

  17、上党堂:樊、包、尚、连、鲍。秦时郡名,在山西东南部,今长子县境。

  18、陈留堂:伊、阮、虞、谢。汉时郡名,晋为国,今河南陈留县,后移至开封。

  19、上谷堂:成、侯、冠、荣。秦郡名,地辖保定、易州、宣化、顺天诸府,均在河北省。

  20、沛国堂:朱。汉时设郡,后汉改国,在安徽宿县境。

  21、晋阳堂:匡、唐、景。秦汉时县名,今山西太原地。

  22、新安堂:古。三国吴郡名,在浙江省淳安县。

  23、武威堂:石、安、贾。汉武帝时郡名,即甘肃省武威县地。

  24、乐安堂:任。南朝宋郡名,隋癈,在山东广饶县。

  25、冯翊堂:吉、雷。汉时郡名,为左冯翊辖地,即陜西大荔县地。

  26、中山堂:仲、汤、蔺。春秋时国名,属北狄鲜虞国地,今河北省正定县境。

  27、西平堂:池。东汉郡,今甘肃西宁县。

  28、安定堂:伍、胡、席、梁、程。汉时郡名,在甘肃旧平凉、固原、泾州境。

  29、东海堂:有、茅、徐。汉时置郡,地当山东兖州东南,江苏邳县以东。

  30、河东堂:旅、薛、裴、储、聂。秦时郡名,即山西西夏县地。

  31、下邳堂:阙。后汉时国名,即江苏邳县地。

  32、延陵堂:吴。春秋时吴邑,季札受封延陵,今将苏武进县地。

  33、庐江堂:河。汉时郡名,在安徽庐江县境。

  34、北海堂:邢、郎。汉郡名,东汉改国,地领山东益都以东至掖县一带。

  35、平陵堂:孟。春秋时齐邑,今山东历城县境。

  36、彭城堂:金、刘、钱。汉郡名,今江苏铜山县地。

  37、清河堂:房、傅、张。汉时郡名,地当河北清河、故城、枣强、南宫诸县及山东清平、恩县、冠县、高唐、临清、武城一带。

  自创堂号

  堂号名称的另一出处:自创堂号,乃家族中人自立的堂号,该堂号名称一为有别于各姓氏的分支别派,二为铭记祖先或名人的公德事迹或教诲,通常都是分堂号。例如:

  1、赵姓的“半部堂”,出自北宋王朝开国宰相赵普“半部《论语》安天下”的典故。

  2、周姓的“忠厚堂”和“爱莲堂”,前者出自被宋太祖赵匡胤招为永宁公主驸马的周凤翀(其父周行逄被封为汝南郡王),堂名得自御赐忠厚哉周附马牌坊,是为笔者本家堂号;后者出自北宋理学的开山鼻祖周敦颐(周凤翀玄孙),他在《爱莲说》中,曾赞美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

  2、谢姓的“东山堂”,出自东晋著名政治家谢安的典故。谢安,字安石,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淡薄名利,隐居会稽东山。在国家危难的关头辞别东山,出任宰相。指挥淝水之战大获全胜,继又北伐,收复青、兖、徐、豫等州;成为流芳千古的英雄人物。成语“东山再起”说的就是谢安。

  3、刘姓的“蒲编堂”,典出三国蜀汉皇帝刘备故事。东汉末年,刘备家居涿县,幼年丧父,贫苦无依,和母亲一起织席卖草鞋为生。起事后,常被政敌蔑称为“织席贩屦小儿”。刘备称帝后,常思其母编织蒲席之苦,茶饭无味。刘姓后人遂以“蒲编”为堂名,以告诫子孙勿忘祖先创业之艰辛,以简朴勤奋为本。

  4、杨姓的“四知堂”,出自东汉杨震拒收贿赂的故事。东莱太守杨震路经昌邑,当晚昌邑县令王密求见。王密为讨好上司送来“十金”,并对杨震说:“三更半夜无人知晓。”杨震严肃地说:“天知、地知、我知、你知,怎么说没人知道呢?”王密只得羞惭而退。杨震后来担任司徒、太尉等重要的职务。为了纪念杨震的一身正气、廉明清正,杨姓后人将“四知”作为家族的堂号,鞭策子孙效法祖先的清廉家风。

  5、王姓的“三槐堂”,出自北宋王祜“植三槐,自知子必贵”的故事。王祜是开国名臣,曾任尚书、兵部侍郎等要职。他曾亲手在自家庭院里,种了三棵槐树,并预言说:“我的后代一定有担任‘三公’一类高官的。先用这三棵槐树当标志吧。”后来他的儿子王旦果然当上了宰相,天下人都称之为“三槐王氏”。“三槐堂”由此得名。

  6、韩姓的“昼锦堂”,是北宋社稷重臣韩琦致仕归里,在相州故居修造厅堂之名。典出《史记"项羽本纪》,秦末项羽统兵破咸阳亡暴秦后,思归江东,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谁知之者!”后以富贵还乡为“昼锦”。韩琦以“昼锦”为堂号,绝非小人得志后的矜夸炫耀,而是另有深意。他让人把“昼锦堂”诗刻于石上,以告戒自己和后人:夸耀名誉地位,是一种令人菲薄的陋行;而应当把功业荣华作为对自己的激励和儆戒。北宋文坛巨擘欧阳修在《相州昼锦堂记》一文中,对此论说甚详。

  7、孙姓的“映雪堂”,出自西晋孙康映雪夜读的典故。孙康自幼笃志好学,家境贫寒,无钱买油点灯夜读,冬夜利用白雪反光刻苦研读。由于勤奋攻读,学富五车,官拜御史大夫。孙姓后人把“映雪”作为堂号,旨在激励子孙发奋读书,立志成材。

  8、郑姓的“著经堂”,是赞颂东汉著名的经学大师郑玄在学术上的巨大贡献。郑玄潜心著述,聚徒讲学,融会贯通,遍注群经,成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

  个人堂号

  从宋代开始,一些文人雅士喜欢把“堂号”署在诗文书画作品上。后来,干脆自己命名一个“堂名”,在文化交流时签署使用。实际上,这些文艺家已把家族的“堂号”逐步演化为个人的“斋名”。文人为书斋所取之名,又称为“室名”,例如:宋代文人蔡京的“六鹤堂”、陆游的“双清堂”,元代文人黄公望的“三教堂”,明代文人汤显祖的“玉茗堂”、吴文华的“济美堂”、谭元春的“岳归堂”,清代文人秦荣光的“养真堂”、陈廷庆的“谦受堂”等。

  现代文学艺术家刘半农的“含晖堂”,丰子恺的“缘缘堂”,陈寅恪的“寒柳堂”,冯友兰的“三松堂”,张大千的“大风堂”,刘海粟的“艺海堂”,李可染的“耕牛堂”等都是著名的斋名。单字的斋名,在20世纪前期较为盛行,如王国维的“观堂”,鲁迅的“俟堂”,郭沫若的“鼎堂”,周作人的“知堂”,孙犁的“耕堂”,冯其庸的“宽堂”等,已为广大文学爱好者所熟知。

  近代许多政客、名人迁居天津,在津购买私人住房时往往也用“堂号”,例如:

  1905年,袁世凯任直隶总督时,以“树德堂袁”的名义买下河北区元纬路和地纬路之间20多亩土地,建起规模宏大的袁氏花园公馆。

  1912年,曾任北洋政府大总统的黎元洪在旧英租界盛茂路(今河北路),以“大德堂黎”的名义,购买土地,建造高级住宅。

  1927年,曾任北洋政府大总统的徐世昌以“宝墨堂徐”的名义,购地15亩,建起8所住宅。

  吉鸿昌在天津的住所,是1930年以“有余堂”的名义购置的。

  宋哲元在天津的住所,是1932年以“明德堂”的名义购置的。

  张自忠在天津的住所,是1936年以“安庆堂”的名义购置的。

  张学良的胞弟张学铭在天津的住所,是1931年以“大福堂”的名义购置的。

  爱国工商业者周叔弢的寓所,是1935年以“诗礼堂”的名义购27亩建造的。

  爱国实业家毕鸣岐的寓所,是1944年以“永顺堂毕”的名义购买的。

  政要名流购买私人住宅乐于用“堂号”之名签署登记,究其原因,一是为了显示家族的声望和地位;二是不必显示张扬自己的姓名。

编辑:jur
0 

今日关注

中国最大的钻石矿在瓦房店

5 16
中国最大的钻石矿——瓦房店钻石矿位于辽宁大连市,是中国最大的金刚石原生矿床,在世界上享有盛誉,据保守估计,瓦房店地区有1200万-1350万克拉。 [ 阅读全文 ]
16 

贺姓为啥拜庆姓为祖先?徐州这家人竟是贺知章后人

4 4
沛县这一支贺姓是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的次子的后人,而这支贺氏以庆普为始祖。 [ 阅读全文 ]
4 

山东青州府寿邑吴氏渊源

4 19
青州府吴氏始祖良,初名国兴字种和,赐名良,曾居徐州。 [ 阅读全文 ]
19 

正是樱桃上市时,话说宝宝能不能吃樱桃?

4 1
樱桃性温热,不易消化,对胃粘膜剌激性大,最好不要空腹吃,在宝宝患病期间不建议食用,特别是口腔有溃疡的、咳嗽喘息的宝宝。正常的宝宝也不可多食。 [ 阅读全文 ]
1 

全能学霸!这位清代女科学家的经历有多传奇?

3 1
最近,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第三季正式开播。随着节目播出,多个话题成为热点。比如,制于清乾隆年间的金嵌珍珠天球仪。 [ 阅读全文 ]
1 

绿色殡葬 还有多长的路要走?

3 8
转变厚葬观念,改变传统的安葬和祭扫方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阅读全文 ]
8 

大连“马葫芦”为什么叫“马葫芦”?

3 4
“马葫芦”源自日语。 [ 阅读全文 ]
4 

孙群萃画大连:东关街

3 4
东关街是小岗子地区的代名词。 [ 阅读全文 ]
4 

印控克什米尔爆发今年最激烈战斗

3 2
 据《印度斯坦时报》(hindustantimes)消息,当地时间周日,在印控克什米尔南部发生的两次单独遭遇战中3名印军士兵丧生。 [ 阅读全文 ]
2 

《红海行动》票房突破30亿元

3 2
电影《红海行动》票房一路高奏凯歌,目前已经突破30亿大关。 [ 阅读全文 ]
2 

唐代被赐恶姓——蝮虺蠎枭

3 3
赐恶姓在唐代主要出现在武则天时代。 [ 阅读全文 ]
3 

苑氏源于商代,姓出武丁

3 33
苑是非常古老的姓氏,发源于公元前1168年,距现在已经有3100多年。 [ 阅读全文 ]
33 

“史上卖书最多的中国人” 漫画家蔡志忠在少林寺出家

2 4
享誉全球的台湾著名漫画家蔡志忠11月17日在少林寺落发出家。 [ 阅读全文 ]
4 

丹东钩沉:开国上将周桓

2 4
周桓故居位于东港市孤山镇,由周桓曾祖父的哥哥建于清光绪年间。 [ 阅读全文 ]
4 

烟台市新媒体协会成立

2 1
9月21日,烟台市新媒体协会成立大会在东山宾馆宣告成立。 [ 阅读全文 ]
1 

傅抱石《听泉图》5186.5万元高价成交的理由

2 9
傅抱石创作于1963年的《听泉图》立轴最终以4510万元落槌,加佣金以5186.5万元成交。 [ 阅读全文 ]
9 

辽宁刘姓字辈简略

2 24
字辈是辈分,也是家族密码,辽宁地区移民众多,能查到许多刘姓字辈,虽然他们都姓刘,却并非同宗同源。 [ 阅读全文 ]
24 

1955年的辽东半岛军事大演习

2 19
1955年辽东半岛军事大演习,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叶剑英元帅亲自担任总指挥。 [ 阅读全文 ]
19 

现存明清家谱,唐宋前世系名人多是编造

2 11
一些文人专以编纂谱牒为职业,事先将各姓在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开列出名单,当有人要他们纂修家谱时便根据需要将这些名人编人家谱,现存明清家谱中,唐宋以前的世系中常常可以看到不少名人,许多就是这样编造出来的。 [ 阅读全文 ]
11 

黎氏从圳上迁湘,其它姓氏族谱中的早禾渡圳上鹅颈大丘等地名考

2 22
我黎氏族于明洪武元年携人丁四十三口来湖南,于谱中《源流序》一节,载明我族出自江西吉安府泰和县圳上。 [ 阅读全文 ]
22 

日本为什么没有留守儿童?

2 2
战后日本民众是幸运的,不仅实现了发展的效率,同时实现了发展的公平。 [ 阅读全文 ]
2 

读素描连环画《无产阶级的歌》

2 3
三十年来,连环画《无产阶级的歌》一直被人们关爱着。 [ 阅读全文 ]
3 

魏富海:大连人难忘的老市长

2 15
魏富海,1930年生,大连市金县人,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4月,在 大连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上当选为市长(至1987年10月);1988年2月至1992年8月(大连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任大连人民政府市长。 [ 阅读全文 ]
15 

宰孔是为宰姓始祖

2 18
据《元和姓纂》记载:“周大夫宰孔,周公之后,以官为姓。” [ 阅读全文 ]
18 

宣姓人在山东

2 5
宣姓起源众说纷纭,得姓于周宣王;得姓于宣伯;得姓于宋宣公。 [ 阅读全文 ]
5 

毛主席、周总理最爱“歹”大连樱桃

2 26
我们今天常说的樱桃却是舶来品,是指欧洲甜樱桃和欧洲酸樱桃及其杂交种的总称,原产于亚洲西部和欧洲东南部。19世纪70年代,最先由西方传教士和船员、侨民等引入烟台地区开始栽培。大连樱桃种植于1906年。 [ 阅读全文 ]
26 

烟台蓬莱解宋营是明代抗倭古城

2 8
烟台蓬莱解宋营有座明代古城,修于洪武年间,用来抗倭。 [ 阅读全文 ]
8 

当《人民的名义》遇见古诗词,火花四溅,堪称绝妙!

2 4
  《人民的名义》是由李路执导、周梅森编剧的当代检察反腐题材电视剧,该剧以检察官侯亮平的调查行动为叙事主线,讲述了当代检察官维护公平正义和法制统一、查办贪腐案件的故事。 [ 阅读全文 ]
4 

睢宁三山堂 张、赵、宋三姓本一家

1 22
清乾隆四十五年《宋氏族谱》序言:宋氏始祖待铜,由河南迁睢,兄弟三人,己为长也,因赋役繁重分姓,一为张氏,一为赵氏。 [ 阅读全文 ]
22 

明初从苏州阊门迁至高邮 阮元曾为居氏题匾“明德惟馨”

1 20
高邮八桥居家庄“渤海堂”居氏,是明代初期从苏州阊门迁来。 [ 阅读全文 ]
20 

万家灯火

2020-11-10
浏览:17 评论:0 收藏:0
2020-10-21
浏览:70 评论:0 收藏:0
2020-10-20
浏览:94 评论:0 收藏:0
2020-10-20
浏览:10 评论:0 收藏:0
2020-10-19
浏览:8 评论:0 收藏:0
2020-10-16
浏览:37 评论:0 收藏:0
< img src='http://www.yhzszx.com/yh/img/shareLogo.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