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子孙在线 > 宗族 > 万家灯火 > 一部岭南祠堂文化极简史

一部岭南祠堂文化极简史

2020年10月8日
作者: 
文章来源: 

  

陈家祠

  文化祠堂

    我们要是都不保留自己的文化,要等谁来替我们保留?

  ——林玉裳(世界首个获联合国大奖的潮汕祠堂修缮者)

  “太公喊你分猪肉啦。”每当这个声音一响起,多半是整个村子到祠堂聚会的时间又到了。

  通常春秋二祭(或冬祭)后,在广府一带的祠堂前,会由族长或村内德高望重之人将猪肉分给各家各户,表示福荫及庇护已由祖先带到各家。

  分猪肉是村中的大事,即使已搬离围村的男丁,也会尽可能回村参与。

  宗族里的大多数人已经说不清,这件约定俗成的“分猪肉”是从什么时候兴起的,就好像问起他们为什么对宗族祠堂里的事情如此重视时,他们都会有类似的回答:“没有为什么,这是我们的根”。

  仿佛祠堂文化已深入进每一个岭南宗族人的骨髓,成为生命的一部分。

  岭南祠堂发展史

  祠堂是在祭祀这一功能上诞生的名词。自周代开始,在《礼记·祭法》中就已经对宗庙制有着复杂而又严格的规定。

  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在它诞生之初便是身份阶层的象征,只有帝王与官僚们才有资格进行宗族上的祭祀。

  虽然在宋初,为了新政权的巩固与稳定,朱熹、张载等人提出重建宗族制度的设想。然而,对于岭南地区来说,祠堂真正意义上的被大规模建立,是在明代以后。

  朱熹《家礼》书影

  明洪武年间,中原政权逐渐放宽了民间建立祠堂的身份和建制。于是,随着经济发展,许多“学而优则仕”的岭南人开始对政治地位有所涉猎。

  到明中晚期,随着嘉靖年间“大礼议”的推恩令为契机,以繁荣的商贸经济为充裕基础,以宗族制度建设不断推动为内在动因,从而引发了岭南祠堂建造的第一次高峰期:

  沥滘村卫氏大宗祠

  佛山下柏大宗祠 

  东莞麻涌莫氏祠堂 

  然而,这样的热潮并没有持续多久。明清政权交替之际,政权更迭、民不聊生,清初的“迁海令”更是让背山向海而生的岭南经济受到重创,祠堂兴建陷入低谷。

  只是,历史总相似。在康熙中叶时局稳定之后,对于重整宗族的需求又开始被提到台面上。清政府开始采取一系列的怀柔政策来安抚百姓,整合地方社会,因此,宗祠或大宗祠的兴建成为清早期数量不多的祠堂中的主要形式:

  蓬江良溪罗氏宗祠  

  顺德北滘杨氏大宗祠  

  到清中期,清政府实行广州一口通商政策在全国范围内阻碍了社会发展进程,但广东却因此而获利,经济迅速繁荣,积累了大量的宗族财产,迎来修建祠堂的第二个高峰期:

  花都炭步镇塱头村祠堂  

  番禺大岭村陈氏大宗祠 

  社会越是动荡,就越制约着岭南祠堂的兴建。在民国年代、抗战时期,新的祠堂鲜有被建,而过去建造的祠堂往往成了特定的抗战和救济场所,肩负着国家独立的每一个小部分。

  到了如今,祠堂已经逐渐褪去以祭祀先祖为主要活动的外衣,它变成了宗族活动中心,民俗节日、婚丧嫁娶、村内议事等,但凡对于宗族来说别有意义的活动,都会在祠堂里举行:

  佛山平地黄氏大宗祠冬祭  

  而由于“明孝道、敦教化”依然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坚守,因此宗族祠堂也会被演化为文教娱乐中心,特别是祠堂中被当做重要的农家书屋和族谱修缮场所:

  陈氏书院(陈家祠)  

  岭南三大民系下的祠堂建制

  虽然全国许多祠堂的主要功能大多一致,但是在全国各个地区不同的风土人情浸染下诞生出来的祠堂建制却略有不同。对于岭南地区的祠堂来说,也是如此。

  众所周知,岭南地区有三大民系文化:广府、客家以及潮汕。他们都是随着北方移民而来,最后与古越族人相融而居。

  北人南迁给岭南地区带来的不仅是先进的生产技术,还有早在汉时就被“独尊”的儒学思想。而岭南祠堂建制背后所蕴涵的“明孝道,敦教化”,正是儒家文化的产物。

  在对于祠堂的主要功能和寓意上,岭南地区的三大民系不谋而合。它们都以祭祀先祖为祠堂的主要功能,并在建筑工艺的审美上,雕刻有寓意美好、幸福与吉祥的元素。

  宝安江氏大宗祠蚝壳屋 

  也在祠堂选址上,共同倾向于“背山面水”“坐北朝南”“左右对称”这些绝佳风水的要求:

  位于云浮市云城区腰古镇的水东村是典型岭南祠堂的建制。水东村全村村民都以“程”为姓,始祖是开辟了“洛学”和“程朱理学”的北宋理学家“二程夫子”之一的程颢。

  村中有多座祠堂,其中保存较完好的程氏大宗祠,建于清乾隆年间,是水东村乃至云浮市最大的祖祠,占地1200平方米。整个宗祠为二进结构,高梁大柱,恢弘气势,石柱梁撑均有精雕细琢的花鸟神兽。

  云城区水东村  

  然而,在历史的演变中,三大民系的祠堂们又“争先恐后”地展示出不一样的风格。

  对于客家人来说,作为以客而居的身份,它们曾一度屈居于山林之间,只能建起围龙屋与土楼来抵御外人的侵扰。因此,客家人的祠堂往往处在整个住宅的中心,与住宅相融在一起。

  并且曾一度面临生产资料的不足,客家祠堂的装饰大多朴实无华,庄严肃穆。堂中匾额多以追溯先祖祖籍地而命名:

  祠堂坐西北向东南,青砖砌二面坡悬山式,覆灰瓦,3进2井1后院,前厅4柱,寓意“四季平安”;中厅顶筑八卦形藻井;后厅竖22根柱,分显“天干”,寓意天地人和。

  韶关东湖坪村 

  韶关东湖坪曾氏祠堂 

  对比起客家祠堂,广府祠堂和潮汕祠堂虽也处在村落的中心,却独立民宅之外,大多数是位于民宅靠近水塘的第一排。

  然而,广府祠堂的外观要来得更为活泼轻松,用色浓重,装饰丰富多彩,部分雕饰深受佛山陶瓷工艺的影响:

  现今位于广州中山七路的陈家祠,便是其中典型。陈氏书院是广东规模最大、装饰华丽、保存完好的传统岭南祠堂式建筑,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为6400平方米,由大小十九座单体建筑组成。

  陈家祠  

  陈家祠  

  而潮汕祠堂的分布之广,则远非广府祠堂可比。潮汕地区地少近海,受到海洋文化的熏陶更重,远达四方,敢于闯荡的潮汕人也在不同的地区建立起自己的特有的宗族祠堂:

  在马来西亚槟城建起的韩江家庙,便妥帖的回答了“潮汕祠堂分布之广”这一命题:

  马来西亚槟城韩江家庙夜景  

  马来西亚槟城韩江家庙获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  

  祠堂是什么?

  若真要对着现代岭南人问起「祠堂是什么」,大多数人的反应依然是一个本族人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祠堂早已融入了其他的象征意义。

  对于本族人而言,现在的岭南祠堂更像是一个纽带,它会把本族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带着他们一起去追忆家族的兴衰,传承往日的文化沉淀,更让他们共同的展望未来。

  对于整个岭南地区而言,它却变成了一种名片。你可以在岭南祠堂面前大声地呼喊出「这就是岭南!」,你也可以把它当作「人必归族,族必有村,村必有祠」的岭南美丽乡村的村落符号。

  而对于整个国家而言,在国潮席卷而来的当下,在传承“祠堂文化”, 建设“文化祠堂”的浪潮中,岭南祠堂是一种文化传承与自信。

  近年来,岭南祠堂的保护利用得到重视。一些保存较好的祠堂建筑被纳入文物、历史建筑或历史街区、古村落保护范围内,有一定的资金支持。在祠堂利用方面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如将传统祠堂改建为名人纪念馆,或者作为文化活动中心、图书室、老年人活动中心,以及作为多种功能的复合体等。

  《广东文化遗产·祠堂卷》

  在祠堂建设方面也有新进展。如广东省文明办规划到2020年全省建成1500个文化祠堂;广东省文化厅出版了《广东文化遗产·祠堂卷》等。

  然而,现今仍存在一些短板。如规划相对滞后,对祠堂建筑的原真性保护较弱,对祠堂的活化利用方式仍较单一,对岭南祠堂历史文化研究有待深化等。

  目前,秉持着“要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这一理念,优晟文化将作为文化祠堂专业委员会的合作伙伴,在规划先行的基础上,发挥祠堂的文化功能,提升祠堂的教育与旅游功能,着力在文化祠堂的建设风格,展示内容,活动样式,模式机制等方面形成特色,形成品牌,力争做到一村一特色,一堂一品牌,对祠堂进行活化利用,推动祠堂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编辑:jur
0 

今日关注

湛江雷阳谢氏宗亲祭祖: 朝拜晋太傅谢安之母圣地

6 29
谢氏陵园座落在湛江市太平镇白鸽山,始建于晋代(距今1570多年),内有谢安的母亲庄太君、其曾孙来雷开基的第一始祖谢琨公以及其夫人陈氏的陵墓 [ 阅读全文 ]
29 

杲姓源自忠勇英雄颜杲卿

5 14
在杲姓人中流传最广的说法是杲姓源自著名书法家颜真卿的叔伯兄弟颜杲卿。 [ 阅读全文 ]
14 

阮氏字辈排行汇编

3 3
阮姓人口约有81万,排在全国第一百六十二位,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65%。 [ 阅读全文 ]
3 

基督教的新旧约圣经

3 6
圣经是亚伯拉罕诸教(包括基督新教、天主教、东正教、犹太教等各宗教)的宗教经典,由旧约全书与新约全书组成,旧约全书是犹太教的经书,新约全书是耶稣基督以及其使徒的言行和故事的纪录。 [ 阅读全文 ]
6 

叫姓只有300多人

2 15
全国姓“叫”的仅300多人,主要分布在湖南省株洲市攸县菜花坪镇菜坪村斑竹垅。 [ 阅读全文 ]
15 

康有为弟子罗惇曧赋诗:旅顺口

2 2
罗惇曧(1872-1924)广东顺德人,名一作惇融,字孝通,号瘿庵。晚年号瘿公。戏曲作家,史学家。康有为弟子。辛亥革命后,历任北京总统府秘书、参议、顾问。袁世凯称帝,拒不受禄。此后留连戏园,与梅兰芳、程砚秋等过从甚密,并为之编写诸多剧本。著有《中法兵事本末》《中日兵事本末》《割台记》《庚子国变纪》《太平天国战记》《中俄伊犁交涉始末》等史学著作。 [ 阅读全文 ]
2 

甘肃永泰古城:掩映在历史尘烟中400年的龟城

2 7
永泰城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是明政府为防御北方的少数民族入侵而修建的长城沿线要塞。 [ 阅读全文 ]
7 

广西博白县冯氏宗族简史

2 18
数百年来,博白冯氏没有联过族,所以造成各地另立始祖,各排字辈。由柯木村光流,冯荣等公倡议,合族响应,统修了全县及部分外迁玉林,陆川,合浦,小江,钦州等地支族的冯氏族谱即《上党郡冯氏元淑公宗谱》。 [ 阅读全文 ]
18 

烟台六连冠:2020全国文明城市评选

1 20
全国文明城市评选,烟台六连冠。 [ 阅读全文 ]
20 

国庆长假后 调整节后综合症5妙招

1 8
国庆长假期间,很多人会有熬夜、暴饮暴食等情况发生,从而出现胃肠道症状、睡眠紊乱、精神焦虑等节后综合征症状。 [ 阅读全文 ]
8 

《中国中药资源大典》丛书全部完成编撰出版

1 4
《新编中国药材学》于9月中旬正式出版,至此《中国中药资源大典——中药材系列》丛书完成全部编撰出版工作。 [ 阅读全文 ]
4 

大连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一审《大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草案)》

1 4
9月4日,大连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举行第二次会议,对《大连市国土空间规划条例(草案)》《大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草案)》进行了第一次审议。 [ 阅读全文 ]
4 

河南安阳发现迄今范围最大的商代晚期铸铜遗址

1 1
考古证实,河南安阳辛店遗址是迄今发现的范围最大的商代晚期铸铜遗址。 [ 阅读全文 ]
1 

大连品牌发展论坛探寻文化对品牌塑造的力量

1 2
大连品牌发展论坛5月15日在大连海事大学举行。 [ 阅读全文 ]
2 

李光禄闲话老大连:大连冬季里的煤坯

1 8
脱煤坯时代早已过去,昔日买煤的供应证只能成为大连收藏里的永久记忆。 [ 阅读全文 ]
8 

唐代被赐恶姓——蝮虺蠎枭

1 3
赐恶姓在唐代主要出现在武则天时代。 [ 阅读全文 ]
3 

李光禄:谈判楼昔日风光无限

1 9
红岩街有一座1978年竣工直属辽宁省对外贸易局大连分公司的办公楼,民间叫谈判楼。 [ 阅读全文 ]
9 

大连72岁老人自称鳌拜后人

1 4
辽宁大连蓉花山镇的金家屯一位72岁的金玉慧老人声称,自己就是鳌拜的第11代后世子孙。 [ 阅读全文 ]
4 

中国族谱文献的各种弊病、缺陷及解决方案

1 11
族谱文献存在某种缺陷、不足,有的宣传反动血统论,有的鼓吹个人英雄观,还有的散布封建迷信说,这些都是家谱档案信息资源中的糟粕,应当予以废弃;对于族谱文献的弊病、缺陷,我们应当做力所能及的改善,积极寻求解决方法,使族谱文献更有利于对历史的研究。 [ 阅读全文 ]
11 

山东寿光市侯姓溯源

1 16
明朝洪武二年,侯新的后代,侯英、侯耀、侯乾、侯坤兄弟四人,奉诏由山西省洪洞县迁徙山东省青州府寿邑城西北四十里,卜居阳河北岸繁衍生息,逐取村名“北阳头”,后将“阳”字演变为“洋”,即为现在的寿光市台头镇北洋头村。   [ 阅读全文 ]
16 

我国各地马姓字辈排行

1 5
  马姓是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之一,为中国较为常见的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52位,在现今中国姓氏排行第13位。 [ 阅读全文 ]
5 

阳谷大布乡是山东布姓人最大的聚集地

1 6
山东布姓人最集中的地方是阳谷的大布乡,下面18个庄都有布姓人,而且人数很多。 [ 阅读全文 ]
6 

哈姓全国不足万人,汉、回、满族都有

1 18
明朝土木之变后中原始有哈姓,海内外总共不足1万人。 [ 阅读全文 ]
18 

大连毛茔子夏姓

1 4
毛茔子是夏姓的“天下”。 [ 阅读全文 ]
4 

烟台老地图,穿越百年时光

1 5
烟台的八张老地图,可以触摸历史,穿越百年时光。 [ 阅读全文 ]
5 

大连那些事:皮口(貔子窝)得名于狐狸

1 22
皮口镇旧称貔子窝,有人戏说得名于黄鼠狼。非也!其实,貔子并非指黄鼠狼,而是狐仙。 [ 阅读全文 ]
22 

这一年,我们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稳更远

0 8
回望2021年的浩瀚星空,中华民族迸发了最耀眼的华彩:“天问”登火、“羲和”探日、“银河”巡天、“天宫”览胜…… [ 阅读全文 ]
8 

最大规模疫苗接种为什么“能”

0 16
全国新冠疫苗接种超过26.9亿剂次,完成全程接种人数超过11.9亿人——来自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的最新消息显示,我国疫苗接种率已达80%以上。 [ 阅读全文 ]
16 

全能学霸!这位清代女科学家的经历有多传奇?

0 1
最近,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第三季正式开播。随着节目播出,多个话题成为热点。比如,制于清乾隆年间的金嵌珍珠天球仪。 [ 阅读全文 ]
1 

“见字如面——2020中华家风文化主题展”开幕

0 7
12月16日上午,“见字如面——2020中华家风文化主题展”开幕式在中华世纪坛举行。来自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柳明校区的学生们,通过诵读家书、书写家训的形式,表达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家风文化的理解与传承。 [ 阅读全文 ]
7 

宗族动态

2020-11-20
浏览:9 评论:0 收藏:0
2020-10-20
浏览:17 评论:0 收藏:0
2020-10-19
浏览:14 评论:0 收藏:0
2020-10-19
浏览:24 评论:0 收藏:0
2020-10-17
浏览:15 评论:0 收藏:0
2020-10-15
浏览:8 评论:0 收藏:0
< img src='http://www.yhzszx.com/yh/img/shareLogo.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