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子孙在线 > 宗族 > 家族资讯 > 周氏家族:即墨明清望族之首

周氏家族:即墨明清望族之首

2017年10月17日
作者: 
文章来源: 


        明清时期,即墨素有“周黄蓝郭杨”五大家族,它们曾是即墨的望族,人才辈出,为即墨的历史留下了浓重的一笔色彩。“周氏”中的代表人物有周鸿图、周如砥 ,以及近现代的周浩然、周至元。


        周如砥:明代国子监祭酒
        《即墨市志》中记载,周如砥(1550年~1615年),字季平,号砺斋,章嘉埠(今属即墨段泊岚镇)人。1589年(明万历十七年)考中进士,授庶吉士检讨,后改任国子监祭酒。任职期间,他严于律己,礼贤下士,特别注意培养人才,奖掖后进,有“时天下士多出其门”之誉。他的文章在当时颇负盛名,《山东通志》称“如砥文章名天下”。
        据曾任即墨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主任、编辑过《即墨文史资料》《马山志》《即墨旅游》等书的华正琪,以及对即墨历史颇有研究的江志礼老先生介绍,周如砥一生在京任学官,文章懿行济美,肆力授学,“时天下士多出其门”,声名也就远播。当人们说起即墨周氏,自然首先提到他。因此,周如砥成为即墨周氏的主要代表人物。
        周如砥自幼端庄,不失尺寸。万历十七年成进士,选庶吉士,读中秘书,阁试必优,而力学益笃。万历十九年授检讨,万历二十九年掌国子监司业(国子监副长官),万历三十九年升祭酒。期间历任太子学官右赞善、左赞善、右中允、左中允、左谕德、右谕德、右庶子及经筵学士等职。他治学勤谨,推陈出新,培养了大批名人。古今书无所不读。诗文悉兼诸家之长,独具匠心。升国子监祭酒后,为提升朝宦的道德修养,他曾选历代官员优秀可举事迹绘成图录,名《中学》,皇上看后大加称赏。
        成年以后的周如砥,体貌丰隆,眉须清秀,目光炯炯。为人不轻易许下诺言,然而,当有人有急难事相求于他的时候,他当面不承诺,背后却尽力去帮人完成,以至废寝忘食。
        周如砥一生无妾,与元配张氏(邑人张贤尧女),伉俪情深,生3子1女。次子周燝娶了同为即墨人的兵部尚书黄嘉善的女儿,周如砥与黄嘉善也就成了儿女亲家。黄嘉善长周如砥1岁,又晚去世9年,两人少年时同窗共读,入仕又同朝做官,留下了许多传说故事。
        周如砥一生著述颇丰,主要有《漕运志》、《周太史文集》、《青藜馆集》(入《四库全书总目》)、《周氏管见》、《道德经集议》、《青藜馆法帖》等。他曾在即墨城里大街立“世恩坊”,在北阁里立“经筵学士坊”,不过在20世纪50年代被毁坏了。
        周鸿图:立下赫赫战功
        周鸿图是原留村镇大留村的周氏代表人物之一,《即墨市志》中记载 ,周鸿图(生卒年不详),字子固,号昌龄,即墨人。1606年)选贡。
        一开始被授予略阳(今属陕西省)县令,后来成为宿迁(今属江苏省)县令,又由于镇压白莲教有功,升任贵州监军同知。在贵州任职期间,贵州少数民族频行暴乱,贵州巡抚王三善多次出兵,却没有镇压住,都以失败告终,无论是军队还是百姓,都十分惊恐。
        周鸿图驻龙里卫,因守城有功,贵州总督以军事委任给他。周鸿图率领大军,冲破重重阻碍,出入深山丛林中,出奇制胜,平息了数百处叛乱的苗寨,使社会得以安定。
        后来,被授予平越知府,升任新镇道副使、思石道参政,1630年奉旨赴山西镇压农民起义军王嘉任部。后任陕西靖远道左参政,立下了赫赫战功。由于身患疾病,回到了故乡即墨,病逝在家中。遗著有《长四均哈揭录》三卷。
        周浩然:年轻的抗日英雄
        据孙鹏所著《即墨史乘》中记载,周浩然(1915年~1939年),原名周世超,即墨县东瓦戈庄(今属段泊岚镇)人。周世超10岁时,到青岛读书。在青岛市立中学国文教员胡老师的指导下,阅读了《共产党宣言》等马列主义著作,参加了进步学生团体。
        1935年5月,周浩然到《新青岛报》编辑部主编《小青岛》文艺副刊,化名周家美。他以梦熊、猛士等十几个笔名,在青岛各报上连续发表了《星》、《法租界的惨案》、《答唐泉东》、《给青年作家》、《关于文艺》、《漫谈文艺》等杂文和文学评论文章。他大声疾呼:“中国人民的生命不值钱,中国善良的劳工群众们只好给帝国主义任意的枪杀,开他们的心,做他们活动的枪靶。不悉政府将怎样解决这事情……”他在《漫谈文艺》一文中,就文艺的方向、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及真善美等问题,发表观点鲜明的论述。正因为这样,《新青岛报》受到国民党青岛当局的警告,他只好辞去编辑职务,另谋新生。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 。周浩然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毅然弃学回乡,在即墨县瓦戈庄一带开展抗日救国活动。他深入集市、学校、街头发表演说,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
        1937年10月,他以强身健体为号召成立了“瓦戈庄国术训练所”,组织青壮年民众学习武术。接着,以训练所学员为骨干,成立“抗日义勇军”。他亲自制定了义勇军游击队行动准则,明确规定“对内联络同志,保卫地方;对外联合各团体以抗暴日,期于打倒帝国主义,复兴中华民族为宗旨”。
        1938年3月9日,驻青岛日军开赴莱阳进行“扫荡”,抗日义勇军和地方武装联合于集旺疃伏击日军,给日军以重创。
        1939年2月,周浩然赴抗日军政干校山东分校学习,任军事班班长。不久,由副校长徐源泉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7月,中共胶东区委派周浩然来即墨任中共即墨县委组织部长。当时县委组建不久,斗争形势又很严峻,他被分配到九区一带开展工作,在白色恐怖下,经常以串亲访友为掩护到各村发动群众,建立党的基层组织。1939年9月,周浩然到西尖庄活动时,被叛军姚士吾部秘密杀害。时年24岁。
        周至元:深入崂山40多次,写出《崂山志》
        据即墨市博物馆副馆长陈海波介绍,周至元,原名周式址,号懒云,即墨城关前坊子街人,生于公元1910年1月21日,1962年2月6日去世,终年52岁,是明代国子监祭酒周如砥十八世孙。
        《即墨史乘》中写道,周至元酷爱山水,16岁时即开始考察崂山,三十余年间 ,深入崂山40多次,每次游崂山,总要把所见所闻整理成篇,然后与前人所记一一核对,从而发现前人记叙与实际不符之处,以及曾未有人记载的景观。1934年,写成《崂山小乘》和《游崂指南》。此后,为了“昭山之灵而发国之光”,他立志续修《崂山志》。他在崂山攀危岩,历隧谷,往往数月不归。而每次回到家时,常常伤痕累累,但他不顾劳累,伏案撰稿。
        1938年,日军侵占崂山,编志之事因无法进行而搁置。1946年,迫于生计,开始行医。诊病之余,拿出积稿,日夜编次,历经三年,终于写出《崂山志》,初稿30余万字。
“周至元出身名门,家学渊源。秉承先祖之优良学风,于文史研究、古诗文创作、医学研究、书画创作等方面成绩斐然,堪称全才,是即墨历史上不可多得的优秀人才。在至元先生的书画作品中,其书法的艺术水准当在绘画作品之上,源于清中叶书法大家何绍基。(何绍基,清代杰出的书法家。)上个世纪上半叶,至元先生与青岛的诸多大家多有交往,这些岛上大家如黄公诸、赫保真 、刘风翔、杜宗甫、张伏山,艺术上均有极深造诣。”陈海波在《书画鉴赏录》一书中这样介绍。

编辑:jrg
0 

今日关注

烟台故事:续半联,吃半联

4 10
传说清乾隆年间,烟台有家酒店在开张之际,起名“半联酒店”。 [ 阅读全文 ]
10 

贺姓为啥拜庆姓为祖先?徐州这家人竟是贺知章后人

3 4
沛县这一支贺姓是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的次子的后人,而这支贺氏以庆普为始祖。 [ 阅读全文 ]
4 

千年孝道文化的根源——文登丛氏宗祠

3 16
古时候在文登县内有百余座丛氏宗祠,文登城内一条街上就有三座规模宏大的宗祠,数道牌坊,并有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之上谕。 [ 阅读全文 ]
16 

越姓是鲜卑族后裔,六旬老人历时20年重修族谱

2 2
越步生表示,经过多年查阅资料研究,新村越氏应为鲜卑族后代,祖先姓氏为译音“越勒氏”,取“越”姓。 [ 阅读全文 ]
2 

大连曾有哪些塔?

2 4
大连市市内曾有几座塔,如苏联红军烈士纪念塔、五一塔、消防塔。 [ 阅读全文 ]
4 

中元节习俗:放河灯

2 7
中元节有一个非常普遍的习俗:放河灯。 [ 阅读全文 ]
7 

明代牛姓移民类型比较研究

2 2
明代牛姓具有多元化、复杂化的迁移特点,虽然山西移民数量最多、分布也最为广泛,但期间仍有不少地方的牛姓家族是从不同地方迁入的,存在交叉互迁的复杂现象。 [ 阅读全文 ]
2 

肥西赵氏:铭军提督赵维禹、赵怀业家族史料

2 10
肥西世义堂赵氏,自宋初淳化年间始,后世居肥西梅子湾鹿茸山(今孙集乡),晚清淮军铭军两江提督赵维禹字晴川,及其子铭军两江提督赵怀业、参将怀勋兄弟,淮军末弁、民国上将赵理泰等都出自这支赵姓。 [ 阅读全文 ]
10 

中国牧师收入工资薪金一览

2 22
马丁路德创立新教,不单在教义上强调信徒和上帝自由交往的主权——人人皆为祭司,不必一定通过教皇才能得到救赎权利;开创先河和修女结婚,以身试法打破神职人员不能结婚守独身的千年多惯例;新教的神职人员因有家庭,被称之为教牧人员,也要接受教会给予的薪金待遇。 [ 阅读全文 ]
22 

读城|青岛人到底什么样?

2 1
这几年,小哥几乎成为青岛小伙的代名词,一个褒贬不一、色彩丰富、充满复杂情调的感情品牌。 [ 阅读全文 ]
1 

天下第一谱——倪姓甲骨文家谱

2 12
家谱是家族历史和宗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历来被视为与正史、方志并列的三大史学体系。 [ 阅读全文 ]
12 

金正恩提议与特朗普会面,特朗普说:咱哥俩5月前见!

2 7
路透社发布“突发新闻”,韩国总统特使团团长郑义溶在其发表的涉朝“重大声明”中称,特朗普表示,他在今年5月前与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会面。 [ 阅读全文 ]
7 

华盛顿:美国国父,亲自制定美国宪法

2 2
由于华盛顿扮演了美国独立战争和建国中最重要的角色,通常被称为美国国父。 [ 阅读全文 ]
2 

大连营城子乔姓

2 1
 据《营城子镇志》记载,大连营城子乔姓祖籍是在山东登州府莱阳县水沟头烟筒圹,康熙二十三年三月(农历甲子年戊辰月,1684年4月),从山东迁徙至关东。 [ 阅读全文 ]
1 

大连曾有东北最早的钢铁厂

2 17
为新中国解放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大连工业,不但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即便放眼世界,达里尼铸铁工厂等工业遗产也属于“隐形冠军”。作为大连早期工业的诞生地、新中国电瓷产业的摇篮,老电瓷厂承载着人文历史、城市记忆和代代传承的城市精神。 [ 阅读全文 ]
17 

广西博白县冯氏宗族简史

2 18
数百年来,博白冯氏没有联过族,所以造成各地另立始祖,各排字辈。由柯木村光流,冯荣等公倡议,合族响应,统修了全县及部分外迁玉林,陆川,合浦,小江,钦州等地支族的冯氏族谱即《上党郡冯氏元淑公宗谱》。 [ 阅读全文 ]
18 

“史上卖书最多的中国人” 漫画家蔡志忠在少林寺出家

1 4
享誉全球的台湾著名漫画家蔡志忠11月17日在少林寺落发出家。 [ 阅读全文 ]
4 

大鹏赖氏家族:前辈守御领土 后人遍布全球

1 16
赖氏在大鹏生活了近300年,始祖赖吾彪由广东紫金县迁至鹏城。 [ 阅读全文 ]
16 

百余藏品述兰州牛肉面“前身今世”:引燃食客乡愁

1 20
始创于1915年的兰州牛肉面,以其“汤清者镜、肉烂者香、面细者长”的独特风格享誉世界。 [ 阅读全文 ]
20 

奶奶

1 4
奶奶的名字叫赵美珍。 [ 阅读全文 ]
4 

烟台安姓和大连安姓是一家,一世祖叫安谦

1 4
烟台安氏的祖籍在今山东省齐河县,现约有5万余人,在大连市沙河口区有2万余人,在烟台只楚镇孙家庄有几千人,蓁山屯人数不详,在北京市区也有几百人。 [ 阅读全文 ]
4 

邵裴子:求是求才不求人

1 7
邵裴子在执掌浙江大学期间,提倡“通才教育”,并且以“惜才闻名”,当时来浙大的除苏步青外,还有物理学家张绍忠、生物学家贝时璋、教育学家郑晓沧等。 [ 阅读全文 ]
7 

浙江郑氏族谱字辈摘录

1 2
字辈是辈分的证明,这是中国唐宋以来形成的文化礼仪,炎黄子孙在线收藏部分浙江郑氏族谱字辈。 [ 阅读全文 ]
2 

炎帝故里寻根节启幕 海内外炎黄子孙网上拜祖

1 9
庚子年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暨拜谒炎帝神农大典5月18日在湖北随州炎帝故里谒祖广场举行。 [ 阅读全文 ]
9 

《青岛与音乐》讲述音乐史话

1 4
“鲁海说青岛”系列丛书日前再添新书,第12本图书《青岛与音乐》由青岛出版社出版。 [ 阅读全文 ]
4 

大连退休人员采暖费补助金这样领

1 21
大连2005年底以前有企业缴费记录,且采暖费缴费年限满20年,即可以享受每年500元采暖费一次性补助金。 [ 阅读全文 ]
21 

九一八事变的8个历史真相:打响抗日第一枪的是谁

1 2
1931年9月18日,中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天。 [ 阅读全文 ]
2 

辽宁刘姓字辈简略

1 24
字辈是辈分,也是家族密码,辽宁地区移民众多,能查到许多刘姓字辈,虽然他们都姓刘,却并非同宗同源。 [ 阅读全文 ]
24 

演员谢园突发心脏病去世,享年61岁

1 2
电影演员、原北京电影学院教师谢园于2020年8月18日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逝世。 [ 阅读全文 ]
2 

净宗初祖:庐山慧远大师

1 7
净宗初祖庐山慧远大师,东晋时代人,庐山白莲社创始者。 [ 阅读全文 ]
7 

宗族排行

2020-10-29
浏览:33 评论:0 收藏:0
2020-10-16
浏览:81 评论:0 收藏:0
2020-10-15
浏览:136 评论:0 收藏:0
2020-10-14
浏览:130 评论:0 收藏:0
2020-10-14
浏览:157 评论:0 收藏:0
2020-10-14
浏览:752 评论:0 收藏:0
< img src='http://www.yhzszx.com/yh/img/shareLogo.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