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子孙在线 > 宗族 > 家谱 > 海南姜氏900多年繁衍,后裔至今约3000多人

海南姜氏900多年繁衍,后裔至今约3000多人

2018年5月3日
作者: 
文章来源: 

   海南姜氏的渊源鲜为人知,日前海南日报记者通过寻访姜氏族人发现:900多年来,这一姓氏不但出现过值得称道的姜唐佐,而且在海南的3000多名后人均为一人所传;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姜氏族谱中的“家训”文字,对于今天的家庭教育和道德规范,依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公元1100年,这一年是北宋元符三年,苏东坡谪居琼州3年之后,离开了海南岛。

  又3年后,苏东坡的海南弟子姜唐佐先后考中举人和进士,一时传为佳话。

  但由于史料匮乏,姜唐佐的生卒年月至今尚未查明,于是,他的身世和事迹就成了一个谜。

  有关苏东坡与姜唐佐的故事,在此不再赘述,倒是海南姜氏的渊源鲜为人知,于是引起了海南日报记者寻访的浓厚兴趣。

  1兄弟三人,北宋入琼

  澄迈县老城镇国社村有位70岁的老人,他身材高大,天庭饱满,鼻梁直挺,从长相上看很像北方人,说起话来底气充足,不像已入古稀之年的样子。

  这位老人名叫姜维民,当过老城中学校长和海南中学总务,退休后,一直坚持下地干活,平时烟酒不沾,难怪会有如此“年轻态”。

  记者访问姜维民时,他捧出了一大摞新旧参差的姜氏族谱。

  最早的一部谱牒修于南宋祥兴二年(1279年,宋王朝的最后一年),撰写谱序的是“七世孙”姜源,文中写到:华夏姜氏的始祖为神农炎帝,历代有分封各国(诸侯国)的后裔,后来有子孙迁居“闽越”一带,但具体年月已经无据可考;

  北宋初年,福建福州府古田县钓国村有位名叫姜天赐的村民,生了元熹、元勲、元弘、元韶4个儿子,兄弟4人长大后,一起前往今天的广州,此后姜元弘落籍廉州府钦州,姜元熹、姜元勲、姜元韶则继续南下琼州,来到澄迈,落户在儒姜村。

  姜元勲曾是一名志行高洁的“太学生”,对姜家后代的发展做了很大的贡献,可惜没有子嗣;

  姜元韶是“岁进士”(不同于殿试进士,是贡生的一种),曾到琼山白沙村(在今海甸岛白沙门)候选儒学教育,生了姜唐佐,因此后世的《琼州府志》和《琼山县志》中认为姜唐佐是琼山人;

  姜唐佐也没有后代。

  如今,海南岛的姜姓居民,都是姜天赐长子姜元熹的后代,姜维民便是他的二十六世孙。

  “关于姜唐佐‘无后’的说法,旧谱的记载可能有误,因为他中举,甚至登科之后,应该在内地当官,所以极有可能在外地留下后代。

  只是从方志到族谱,有关姜唐佐的记录不多,先人修谱时无法跟他的后人取得联络,认为姜唐佐乏嗣无后实属无奈之举。”姜维民分析道。

  据姜维民介绍,900多年来,海南姜氏后裔缓慢地繁衍,至今人口约3000多人,主要分布在岛内的澄迈、临高、海口、儋州、琼海、三亚、屯昌、陵水等市县的10多个乡镇和村庄。

  2姜唐佐,举人还是进士?

  写到海南姜姓,最值得称道的人物当属姜唐佐,而历代官修的府志和县志大多认为他只是海南的第一位举人。

  对此,海南文史研究者王俞春先生通过考证,认为姜唐佐不但是一位举人,还是海南科举历史的第二位进士(第一位为陈孚),这在他1997年出版的《海南进士传略》(广州花城出版社)中已有记述。

  1097年,北宋礼部尚书、大文学家苏东坡被贬来琼,谪居儋州。

  姜唐佐得知后,于1099年闰九月,背上行李步行300里到儋州从学于苏轼,到1100年三月才回到琼山,先后历时约8个月。

  苏轼很欣赏姜唐佐的才华,曾在他的课册上写道:“云兴天际,欻若车盖……惊雷出火,乔木霏碎。殷地爇空,万夫皆废。悬溜绠坠,日中见沫。移晷而收,野无完块。”

  并称赞其“文气雄伟磊落,倏忽变化”,认准他日后必成大器。

  辞别时,苏东坡送给姜唐佐两句诗:“沧海何曾断地脉,白袍端合破天荒。”

  并说日后他登科,再为他续成诗篇。(引文综合《广东通志》、《琼州府志》整理)

  然而,光凭这些记述并不能证明姜唐佐登科,是一名进士。

  细心的王俞春在苏轼之弟苏辙的《滦城集》中,找到了这样的记载:“吾兄子瞻谪居儋耳,琼州进士姜唐佐往从之游,气和而言遒,有中州士人之风。子瞻爱之,赠之诗曰:‘沧海何曾断地脉,白袍端合破天荒。’告之曰:‘子异日登科,当为子成此篇。’崇宁二年正月,随计过汝阳,以此句相示,览之流涕。念君要能自立,而莫与此诗者,乃为足之云:‘生长茅间有异芳,风流稷下古诸姜。适从琼管鱼龙窟,秀山羊城翰墨场。沧海何曾断地脉,白袍端合破天荒。锦衣今日千人看,始信东坡眼力长。’”

  王俞春说:“如果姜唐佐不是进士,苏辙就不会写下‘琼州进士姜唐佐’这样的字眼,更不会代兄续诗,因为苏东坡说过:姜唐佐登科,也就是考中进士后,才会为他续完该诗的。”

  北宋崇宁二年为1103年,因为尽管宋代的科举资料损毁较多,现存登科史料也错讹颇多,但福建《莆田县志》记录到1103年该县有数人考中进士,所以,王俞春推断姜唐佐在那一年登科的可能性极大,而当年也正是他到河南汝阳拜会苏辙,得到续诗的时间。

  3姜氏家训,教诲谆谆

  翻阅姜氏族谱,其间故事性的文字不算很多,不过,其中的“家训垂劝”,在今天看来还是颇具现实意义的。

  姜氏的“家训垂劝”写道:“我族自元熹祖入籍澄迈儒姜,初不过一人之身耳,以一人之身递传而分之,不啻以百计身也,以百计身则心亦以百计矣,是故族属支派之多,其制行端方,敬顺不怠,而求合于道者,代不乏人。”

  可以想见,随着姜氏子孙不断繁衍,人口逐渐多了起来,人多却心齐,且符合道德伦理,每一代都不乏其人。

  但是,姜家也出过一些不肖子孙。

  “然贪得暴戾,肆悖不修而与道乘者,间亦有之。夫贪得暴戾者,岂其天性使然?抑亦无所以维系其心?父兄之教,不先子弟之率不谨,故浪荡以破其家,忤逆以肆其性,犯上作乱,罔所不至,上之人从而法究之,刑戮之,宁不为吾族羞乎?”

  族中个别子弟贪婪暴戾,挥霍败家,违法犯上,成为家族的耻辱,是天性所致,还是缺乏道德约束造成的呢?

  可见“父兄之教”的重要性,这也是制订“家训垂劝”的必要性。

  于是,便有了“劝孝”、“劝慈”、“劝友”、“劝恭”等4条姜氏家训:“有不安本分,而肆行无忌者,按家法以重惩之,俾若辈有所畏而不敢为,由此兴孝弟之行,严礼义之防,贞亷耻之节,于以复其性而远于醇古之何?有事创于家,所以忠报于国,宁仅善一家一族也哉。”

  “劝孝”一节:“念子身所自来,报亲恩而罔极。”

  想到自己身体的由来,父母的恩情是怎么都无法全报的。

  因此,无论为父母双亲做什么来尽孝道,都是理所当然的。

  而“甚或同生而爱异,当思自取之由;虽继续亦母仪,尤宜曲尽其道。”

  如果父母偏爱自己的同胞兄弟姐妹,那就要思考是不是由于个人原因所致了;至于自己的继母,也要像对亲生母亲那样待她,尽人子之道。

  “劝慈”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原则:“苟溺爱等于禽犊,将酿恶其鸱枭。”

  父母溺爱孩子只会毁了孩子,因此要“首戒奢华”、“严防浮肆”,才能“逸欲端绝,言必诚实,行必笃厚”。

  孩子长大后,“训诲必延良师,毋惜修脯之费;婚娶须求佳偶,岂图财帛之丰?”

  子女读书要请良师,不要心疼教育经费;婚娶的时候,要为他们寻找品行端正的佳偶,不能贪图彩礼的丰厚。

  “劝友”(这里的“友”字指“兄弟”)要求善待自家的兄弟姐妹,尤其是长子要有父亲一样的胸怀,不计较个人的得失:“以父道为兄职,则训诲自所必诚;抚弱弟如己儿,则财产自所不计。”

  “劝恭”说的是宗族内部成员相处时的规范:“凡事必须请命,出言务期逊卑,虽贤智万不敢相先,况庸愚尤亟需受教。”

  家族之中,尊卑有序,年轻人遇事要向长辈请教,说话语气要谦逊;哪怕是自己很聪明也不要僭越,愚钝的就更加要有迫切的受教之心。

  族人之间发生摩擦和冲突怎么办呢?

  “是非之辨,揆理尤贵原情;嫌隙之萌,能忍不如能化。

  不藏怒,不宿怨,和气聚于门庭;毋犯齿,毋犯尊,风化推之宗族。”

  辨明是非,讲情比说理可贵;矛盾萌发,强忍不如化解;不积蓄怒气和怨气,门庭就会一团和气;不发生口角,不冒犯尊长,整个宗族就会和谐。

  这样的处事原则,推及今天的家庭和社会,也是行得通的。

编辑:jrg
2 

今日关注

山东省包氏字辈汇总

5 12
字辈,也叫做字派,是指名字中用于表示家族辈分的字,俗称派,以山东包姓为例,由于年代久远,繁衍生息,各地都不相同。 [ 阅读全文 ]
12 

广西博白县冯氏宗族简史

5 18
数百年来,博白冯氏没有联过族,所以造成各地另立始祖,各排字辈。由柯木村光流,冯荣等公倡议,合族响应,统修了全县及部分外迁玉林,陆川,合浦,小江,钦州等地支族的冯氏族谱即《上党郡冯氏元淑公宗谱》。 [ 阅读全文 ]
18 

《西游记》外景拍摄地:嵖岈山

3 1
嵖岈山风景区位于河南省驻马店市遂平县境内,素有“天下第一奇山”、“北方石林”之美称。 [ 阅读全文 ]
1 

孙氏家谱山东乐安堂

3 13
孙氏族谱的研究多数在“文革”以后,现世存族谱多数起始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喜鹊窝迁徙时期,即明朝永乐建帝前后,至今约600多年历史,民国期间的版本较多。 [ 阅读全文 ]
13 

驴姓趣事

3 17
“驢”字右边为繁体之“盧”,今简化为“卢”,本义已不存矣。 [ 阅读全文 ]
17 

杲姓源自忠勇英雄颜杲卿

3 14
在杲姓人中流传最广的说法是杲姓源自著名书法家颜真卿的叔伯兄弟颜杲卿。 [ 阅读全文 ]
14 

延陵堂吴氏千年数次迁徙

2 13
淮阴吴氏属于延陵季子的后裔,元末明初迁至扬州。 [ 阅读全文 ]
13 

贺姓为啥拜庆姓为祖先?徐州这家人竟是贺知章后人

2 4
沛县这一支贺姓是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的次子的后人,而这支贺氏以庆普为始祖。 [ 阅读全文 ]
4 

江都大桥褚氏或是褚遂良后裔,明初迁来 成“东乡三大家族”之

2 16
扬州江都区大桥镇东侧松山村一个名叫褚家巷的小地方,居住着200多户褚姓族人。 [ 阅读全文 ]
16 

肥西赵氏:铭军提督赵维禹、赵怀业家族史料

2 10
肥西世义堂赵氏,自宋初淳化年间始,后世居肥西梅子湾鹿茸山(今孙集乡),晚清淮军铭军两江提督赵维禹字晴川,及其子铭军两江提督赵怀业、参将怀勋兄弟,淮军末弁、民国上将赵理泰等都出自这支赵姓。 [ 阅读全文 ]
10 

贝聿铭大师封山之作: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2 6
伊斯兰艺术博物馆是贝聿铭大师的封山之作。 [ 阅读全文 ]
6 

冬日怀古:民国大师笔下的美丽冬天

2 2
冬天,没有春天的鸟语花香,没有夏天的电闪雷鸣,没有秋天的丰硕果实,却有围坐火炉时的闲暇惬意,有白雪皑皑时的纯洁超然,有傲雪枝头的醉人清香 [ 阅读全文 ]
2 

鼠姓起源不同流

2 3
鼠族奔走齐国,寻求四贤之首的姜子牙保护,姜子牙将其安排在齐国与宋国交界处(今山东沂南苏村)定居,以图腾为志称鼠氏。唐朝西突厥阿史那部鼠尼施部落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 阅读全文 ]
3 

山东栖霞后夼柳氏家族渊源初探

2 6
栖霞、福山、招远、龙口、莱阳,乃至威海等地柳姓族谱多数认为自己来自山西,系大槐树移民,实属误传。 [ 阅读全文 ]
6 

触摸城市的前世:1919年《大连市街图》

2 7
1919年,大连港成为国内仅次于上海港的第二大港,大连人口超过十万,城市建设加速。 [ 阅读全文 ]
7 

背影

2 3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 阅读全文 ]
3 

大连金州汪姓是完颜阿骨打之后

2 9
大连金州地区也生活着这样一支汪姓,汪渔洋就是金州汪姓代表人物。 [ 阅读全文 ]
9 

全国郑氏字辈大全

2 15
此全国郑氏字辈大全(2012年版)是由郑瑞琪收集整理并刊录于河南新密《岳村郑氏大宗谱》 [ 阅读全文 ]
15 

青岛打造历史文化名城,启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15年规划

1 27
青岛启动《青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20-2035年)》。 [ 阅读全文 ]
27 

中国最早的家谱记录在商代的甲骨文上

1 18
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一批家谱出现在商代,以甲骨刻辞和青铜器铭文的形式被保存下来。 [ 阅读全文 ]
18 

甘井子煤码头工业遗产遭到破坏后,修复工作通过验收!

1 4
甘井子煤码头工业遗产修复结果基本符合验收条件,原则通过验收。 [ 阅读全文 ]
4 

奶奶教的儿歌

1 2
奶奶给我讲的故事多如天上的星星,有:小老鼠上灯台,小老鼠上案板,小麻噶尾巴长…… [ 阅读全文 ]
2 

浙江郑氏族谱字辈摘录

1 2
字辈是辈分的证明,这是中国唐宋以来形成的文化礼仪,炎黄子孙在线收藏部分浙江郑氏族谱字辈。 [ 阅读全文 ]
2 

青岛老房子卖出4.7亿天价,看房需交1千元

1 9
一栋青岛八大关老房子售价4.7亿元,近日疯传。 [ 阅读全文 ]
9 

大连曾有哪些塔?

1 4
大连市市内曾有几座塔,如苏联红军烈士纪念塔、五一塔、消防塔。 [ 阅读全文 ]
4 

傅抱石《听泉图》5186.5万元高价成交的理由

1 9
傅抱石创作于1963年的《听泉图》立轴最终以4510万元落槌,加佣金以5186.5万元成交。 [ 阅读全文 ]
9 

明朝的某些假家谱

1 16
明朝开始流行假家谱,陆容《菽园杂记》有记载,李诩《戒庵老人漫笔》卷七“赝谱”条中也有记载。 [ 阅读全文 ]
16 

AI殡葬:你敢让机器人主持葬礼吗?

1 6
智能殡葬一直是一个饱受争议的话题,其实 “心”才是宗教与葬仪的根本所在。 [ 阅读全文 ]
6 

大连珍稀濒危保护植物

1 1
 《辽宁省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共列保护植物61种,大连市分布的约有玫瑰、北重楼、矮鸢尾等47种。 [ 阅读全文 ]
1 

大连老地名:貔子窝与麻子沟

1 1
貔子窝就是普兰店的皮口镇,其实,貔子并非指黄鼠狼,而是狐仙;胶东话里,“麻子”、“老麻”、“老麻子”是一个意思,即野狼或野狗之意,这是老麻沟的由来。 [ 阅读全文 ]
1 

家族资讯

2020-11-26
浏览:102 评论:0 收藏:0
2020-11-23
浏览:257 评论:0 收藏:0
2020-11-23
浏览:177 评论:0 收藏:0
2020-11-19
浏览:37 评论:0 收藏:0
2020-11-18
浏览:11 评论:0 收藏:0
2020-11-16
浏览:15 评论:0 收藏:0
< img src='http://www.yhzszx.com/yh/img/shareLogo.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