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子孙在线 > 宗族 > 百家姓 > 墨姓的姓氏起源

墨姓的姓氏起源

2018年7月9日
作者: 
文章来源: 

  墨(Mò)姓源出有五:

  第一个渊源:源于姜姓,出自炎帝后裔夏禹老师墨如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籍《潜夫论》记载:“禹师墨如。”

  传说上古时圣帝舜在位时,大水成灾,经四岳举荐,舜帝任命鲧为水正,负责治理水患。鲧采取堵塞之法,结果越堵水患越大,反到淹死了很多人。舜依法杀了鲧,又改任鲧的儿子禹治水,那时禹仅只十七岁。面对如此重任,他感到了责任的重大。这时,有个炎帝神农氏的后裔叫姜墨如,他见多识广,就向禹建议采取疏导之法治理水患。姜墨如建议使禹茅塞顿开,经过十三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平定了水患,禹因此拜墨如为师。

  

  大禹的儿子夏启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王朝之后,敕封姜墨如的儿子姜胎初为孤竹国的国君,姜胎初就以父亲的名字为姓氏,称墨胎初,世代相传为墨胎氏,亦称墨台氏,其后有族人省文简改为单姓墨氏,世代相传至今。

  据史籍《通志·氏族略》记载:“本墨台氏,后改为墨氏。”

  姜胎初的封地原来在台邑(今辽宁朝阳),时称其为墨台氏。在商王朝时期,墨台氏的后代逐渐南迁,最终在孤竹(今河北卢龙)建立了孤竹国,国君叫墨胎。墨胎有两个儿子,长子叫墨胎允,史称伯夷;次子叫墨胎智,史称叔齐。墨胎在逝世前遗嘱要叔齐继承君位,而叔齐却要让位于兄长伯夷,于是伯夷就逃跑了,叔齐因而也干脆弃位出外流浪,后双双侍于周文王姬昌。

  到了周武王姬发出兵伐纣之时,伯夷和叔齐这兄弟两人却出来叩马阻谏,认为以下伐上是为不仁。及至周武王灭殷商之后,伯夷、叔齐二人“耻食周粟”,而隐于首阳山(今河南偃师),仅采薇(大巢菜、野豌豆,或通称能食的野菜)而食。当时有个妇人就指着他们吃的薇讥笑于二人:“子义不食周粟,此亦周之草木也。”二人羞愤,遂绝食而死,被其他人葬于首阳山(今河南堰师)。

  历代王朝对伯夷、叔齐二人推崇备至,称其二人为“二贤人”、“二君子”,目的是要让臣子忠实于王朝。后来唐朝时期的大儒韩愈、柳宗元都曾撰文称颂。

  在中国历史上,惟独西汉武帝时期的太中大夫东方朔对其不以为然。东方朔认为这两人是“古之愚夫”,指出“贤者居世,与之推移,不凝滞于物。”即说这二人固守行将灭亡的事物而不变,属于逆潮流作秀,算得什么贤人?

  在墨如、墨胎初(姜胎初)、墨胎、墨胎允、墨胎智的后裔子孙中,多有称墨氏者,世代相传至今,史称墨氏正宗。

  墨氏族人大多尊奉墨如为得姓始祖。

  第二个渊源:源于子姓,出自战国初期哲学家墨翟,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墨翟,公元前479年~前381年,子姓,宋国人,传说是春秋时期宋国贵族公子眱(目夷,即墨夷)之后,其家族到春秋末期已经没落为平民。墨翟创建了墨家学说,世称墨子,是战国初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

  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的末尾中特别提到:“盖墨翟,宋之大夫,善守御,为节用。或曰并孔子时,或曰在其后。”

  公元前五世纪初,墨子出生在宋国(今山东枣庄木石镇)一个以木工为谋生手段的手工业者家庭。当时的社会是一个“处工就官府”的社会,即工匠处于官府的严格控制之下,隶属和服务于官府,社会地位十分低下。而当时的工匠是世袭的,因此墨子从小就承袭了木工制作技术,并由于他的聪明巧思,使他成为一名高明的木工匠师和杰出的机械制造家,为他后来的社会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墨子精通手工技艺,可与当时的巧匠鲁班相媲美。他自称是“鄙人”,被人称为“布衣之士”和“贱人”。汉朝时期的哲学家王充甚至说:孔子和墨子的祖先都是粗鄙之人。墨子曾做宋国大夫,自诩说“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因此是一个同情“农与工肆之人”的士人。墨子曾经从师于儒者,学习孔子之术,称道尧舜大禹,学习《诗》、《书》、《春秋》等儒家典籍。但后来逐渐对儒家的烦琐礼乐感到厌烦,最终舍掉了儒学,创立、形成和发展了自己的墨家学派。

  墨子“好学而博”,并且是个以天下为己任、立志救民于水火中的大好人。孟子对他这种“士志于道”的精神还是十分赞扬的:“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庄子也由衷地称赞:“墨子真天下之好也,将求之不得也,虽枯槁不舍也,才士也夫!”

  墨子洞察到人性的弱点,其著作《天志》、《明鬼》宣扬敬天事鬼,以震慑当时权力不受约制的天子国君,遂形成墨家宗教观,也因此受到后人的曲解与批评。王充在撰著《论衡》一书时,狠狠批判了墨子的宗教观。但无论如何,墨学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无疑占着极重要的位置,墨子本人也是一位极杰出的优秀人才。

  墨子一生的社会活动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广收弟子,积极宣扬自己的学说;二是不遗余力地反对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他的“非命”、“兼爱”之论,和儒家“天命”、“爱有等差”相对立。墨子坚持认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要求“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相传,墨子收藏图书甚多,有图书达三车。在典籍《墨子》中称“今天下之士,君子之书,不可胜载”。梁启超在研究私人藏书的起源时:“苏秦发书,陈箧数十;墨子南游,无书甚多。可见书籍已经流行,私人藏储,颇便且当。”

  在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法家学派崛起以前,墨家是先秦时期与儒家相对立的最大学派,并列"显学"。同时,墨家也是一个有着严密组织和严格纪律的团体,最高的领袖被称为“巨子”,墨家的成员都自称为“墨者”,必须服从巨子的领导,听从指挥,可以“赴汤蹈刃,死不旋踵”,即在“巨子”令下至死也不后退。

  墨子的思想集中在十项主张上:“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非命”,并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基本点。为宣传自己的主张,墨子曾广收门徒,一般的亲信弟子达数百人之多,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墨家学派。墨子的行迹很广,东到齐国,西到郑国、卫国,南到楚国、越国。他还曾与公输盘论战,成功地制止了楚国对宋国的侵略战争。

  墨子还在“名辩说”上卓有成就,成为战国时期名辩思潮的渊源之一。墨子的事迹,在《荀子》、《韩非子》、《庄子》、《吕氏春秋》、《淮南子》等书中有所体现,他的思想主要保存在墨家弟子所编写的《墨子》一书中。

  墨子天资聪慧,据说他用木头削成的车轴,能承受六百斤重的物体;看到满山的野果壳在雨水浸泡之后流出色液,就发明了坑布之法引导山民坑染布料。墨子还把自己对坑布技术的感悟上升到哲学的思维高度,撰著在名篇《所染》中。由此可见,这位墨子还是一位发明家、科学家。

  墨子还擅长军事攻防技术,其弟子将他的经验总结成《城守》二十一篇。在军事上知道以兵制兵、以战制战、以术制术、以器制器。为此,他写了《非攻》、《备城门》等一系列军事名篇。

  墨翟在两千多年前就以超越时代和国家的理念,提出了要正义治国。他评论天下要“八不准”原则,即:“大国不攻小国,大家不乱小家,强不劫弱,众不暴寡,诈不欺愚,贵不傲贱,富不骄贫,壮不夺老。”这是典型的中华文明道德观,千百年来一直是仁人志士的政治主张。

  在典籍《墨子》中所阐述的正义,主要是利、政、仁。“利”指利人,包括自己在内的整个人类;“政”指为政者应以传播正义、主持正义、伸张正义为己任;“仁”指人类之爱。墨瞿的正义观偏重于结果的正义与社会的正义,注重划清各自的利益范围,不容侵犯,不能“亏人以自利”,而是兼相爱,交相利,联合、协作、合作,构建天下太平的盛世。墨瞿视对外侵略和攻击无罪之国为“大不义”,他特别提倡“非攻”,反对兼并攻伐战争。

  墨子在学习中,常把学到的知识与实践相对照,写出了《非儒》、《非乐》、《节葬》、《节用》等名篇。许多知名之士都投奔到墨子门下,墨家学派开始形成。墨子对其门徒不但授以思想理论,更重视在实践中学习,关键时刻还能挺身而出,出兵打仗。历史上有名的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在墨子的著作中,还有一部分学说涉及自然科学,如力学、光学、声学等。光学小孔成像原理还是墨子最早发现的。他的微分学原理也比西方要早很多世纪。因此,他被西方科学界称为东方的德谟克利特。

  由于墨子主张从劳动者中选拔人才,受到普通民众的欢迎,因而墨子被称为平民圣人。

  墨子老年后,隐居于今河南省鲁山县熊背乡黑隐寺,逝世后即葬于该地,现存有土掉沟、黑隐寺、坑布崖、墨子城等古迹供人们瞻仰。

  在墨子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墨氏、瞿氏,还分衍有相里氏、相夫氏、邓陵氏,皆世代相传至今,是为豫中南墨氏。

  子姓墨氏皆尊奉墨子为得姓始祖,且不与姜姓墨氏合谱。

  第三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

  ⑴.蒙古族墨尔齐氏,亦称墨勒济氏,源出元朝时期成吉思汗的死敌蒙古篾里吉氏族,蒙语为,世居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一带,包括河北、内蒙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区)、乌喇(今吉林永吉乌拉街至辉发河口、台罕、拉发河流域、双阳县境)、哈达等地。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Morci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墨氏。

  ⑵.蒙古族墨尔秦氏,世居台罕(),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Morcin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墨氏。

  第四个渊源: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黑龙江志稿·人物志》记载:

  ⑴.满族阿图拉墨氏,亦称阿图拉莫氏,以地为氏,满语为AturamoHala,源出图拉河下游流域(今俄罗斯秋明州托博尔河左支流与哈萨克斯坦之间地带),隶属于满洲正黄旗,后迁雅尔古(今辽宁抚顺大伙房水库“萨尔浒风景区”),清朝晚期以后多冠汉姓为墨氏、莫氏等。

  ⑵.满族墨佳氏,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后融入鲜卑族,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满语为MogiyaHala,世居辽阳(今辽宁辽阳),后所冠汉姓即为墨氏。

  ⑶.满族墨哷氏,亦称莫勒特氏,满语为MoreHala,世居叶赫(今吉林梨树叶赫乡南部),后改汉姓为墨氏、梅氏等。

  ⑷.满族墨尔迪氏,满语为MordiHala,祖先世居黑龙江北境,清乾隆初期移居呼兰(今黑龙江呼兰),后有达斡尔族共有姓氏,所冠汉姓中有墨氏。

  ⑸.满族墨尔赫氏,满语为MorhoHala,汉义“苜蓿草”,世居哈达察汉(今吉林蛟河白石山),所冠汉姓中有墨氏。

  ⑹.满族墨尔吉氏,满语为MorgiHala,世居叶赫(今吉林梨树叶赫乡南部),后多冠汉姓为墨氏。

  ⑺.满族墨呼哩氏,亦称莫图里氏,满语为MohuriHala,世居吉林乌喇(今吉林永吉乌拉街至辉发河口、拉发河流域、双阳县境),后有锡伯族引为姓氏,所冠汉姓为墨氏、莫氏等。

  ⑻.满族墨克廷氏,满语为MoketingHala,世居黑龙江两岸,所冠汉姓中有墨氏。

  ⑼.满族墨尔达扎氏,满语为MordajaHala,世居黑龙江两岸沿线等地,所冠汉姓中有墨氏。

  ⑽.满族瓦墨氏,满语为WamoHala,世居黑龙江沿岸地区,所冠汉姓多为墨氏、莫氏、瓦氏等。

  第五个渊源:源于达斡尔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黑龙江志稿》记载:

  达斡尔族墨尔丹氏,亦称莫尔登氏、孟尔丁氏、孟尔的音氏、莫塔哈利氏,世居布特哈(今嫩江流域和大小兴安岭)。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MordinHala。

  清朝中叶以后,达斡尔族、满族莫尔登氏多冠汉姓为墨氏、孟氏、莫氏、苍氏、利氏等。

编辑:jrg
0 

今日关注

贺姓为啥拜庆姓为祖先?徐州这家人竟是贺知章后人

2 4
沛县这一支贺姓是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的次子的后人,而这支贺氏以庆普为始祖。 [ 阅读全文 ]
4 

中元节习俗:放河灯

2 7
中元节有一个非常普遍的习俗:放河灯。 [ 阅读全文 ]
7 

肥西赵氏:铭军提督赵维禹、赵怀业家族史料

2 10
肥西世义堂赵氏,自宋初淳化年间始,后世居肥西梅子湾鹿茸山(今孙集乡),晚清淮军铭军两江提督赵维禹字晴川,及其子铭军两江提督赵怀业、参将怀勋兄弟,淮军末弁、民国上将赵理泰等都出自这支赵姓。 [ 阅读全文 ]
10 

读城|青岛人到底什么样?

2 1
这几年,小哥几乎成为青岛小伙的代名词,一个褒贬不一、色彩丰富、充满复杂情调的感情品牌。 [ 阅读全文 ]
1 

烟台故事:续半联,吃半联

2 10
传说清乾隆年间,烟台有家酒店在开张之际,起名“半联酒店”。 [ 阅读全文 ]
10 

广西博白县冯氏宗族简史

2 18
数百年来,博白冯氏没有联过族,所以造成各地另立始祖,各排字辈。由柯木村光流,冯荣等公倡议,合族响应,统修了全县及部分外迁玉林,陆川,合浦,小江,钦州等地支族的冯氏族谱即《上党郡冯氏元淑公宗谱》。 [ 阅读全文 ]
18 

大鹏赖氏家族:前辈守御领土 后人遍布全球

1 16
赖氏在大鹏生活了近300年,始祖赖吾彪由广东紫金县迁至鹏城。 [ 阅读全文 ]
16 

百余藏品述兰州牛肉面“前身今世”:引燃食客乡愁

1 20
始创于1915年的兰州牛肉面,以其“汤清者镜、肉烂者香、面细者长”的独特风格享誉世界。 [ 阅读全文 ]
20 

越姓是鲜卑族后裔,六旬老人历时20年重修族谱

1 2
越步生表示,经过多年查阅资料研究,新村越氏应为鲜卑族后代,祖先姓氏为译音“越勒氏”,取“越”姓。 [ 阅读全文 ]
2 

奶奶

1 4
奶奶的名字叫赵美珍。 [ 阅读全文 ]
4 

浙江郑氏族谱字辈摘录

1 2
字辈是辈分的证明,这是中国唐宋以来形成的文化礼仪,炎黄子孙在线收藏部分浙江郑氏族谱字辈。 [ 阅读全文 ]
2 

辽宁刘姓字辈简略

1 24
字辈是辈分,也是家族密码,辽宁地区移民众多,能查到许多刘姓字辈,虽然他们都姓刘,却并非同宗同源。 [ 阅读全文 ]
24 

净宗初祖:庐山慧远大师

1 7
净宗初祖庐山慧远大师,东晋时代人,庐山白莲社创始者。 [ 阅读全文 ]
7 

习近平出席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1 5
国家主席习近平15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出席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 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 [ 阅读全文 ]
5 

大连 老电车里品味慢时光

1 7
在大连,最有穿越感的是201、203路有轨老电车驶过的街道。 [ 阅读全文 ]
7 

最新证据显示“刘罗锅”祖籍是江苏丰县

1 23
刘得源次子刘福下注:“勤王北出,住山东青州府诸城之逄哥庄。” [ 阅读全文 ]
23 

正是樱桃上市时,话说宝宝能不能吃樱桃?

1 1
樱桃性温热,不易消化,对胃粘膜剌激性大,最好不要空腹吃,在宝宝患病期间不建议食用,特别是口腔有溃疡的、咳嗽喘息的宝宝。正常的宝宝也不可多食。 [ 阅读全文 ]
1 

为什么把“汉人”叫蒙古人种?汉人人数可是100倍于蒙古人

1 5
根据2000年的相关数据显示汉人数量光在中国就约有12亿,而蒙古人全球加在一起也就约在1200万上下,可见从人数上来说,汉人才是最具代表的黄皮肤人。 [ 阅读全文 ]
5 

100年前光绪帝在北大的讲话

1 4
1898年戊戌变法,经光绪皇帝下诏,京师大学堂在孙家鼐的主持下在北京创立,最初校址在北京市景山东街(原马神庙)和沙滩(故宫东北)红楼(现北京五四大街29号)等处。 [ 阅读全文 ]
4 

中山路|百年老街的沧桑感和时代感

1 2
中山路,精神意义与物质价值并存;只要是青岛土著,便会有中山路情结。 [ 阅读全文 ]
2 

溥伟的皇帝梦

1 7
溥伟(1880—1937)字绍原。清恭亲王奕訢之孙,光绪二十四年(1898)袭恭王爵位,成为第二代恭亲王。 [ 阅读全文 ]
7 

栖霞、龙口、蓬莱皆有慕姓,家谱记载是慕容氏后人

1 22
根据族谱的记载,黄县(龙口)的慕姓就是栖霞慕姓的分支,此外,蓬莱、招远、莱阳、海阳、福山等地也都有慕姓居民。 [ 阅读全文 ]
22 

《红海行动》票房突破30亿元

1 2
电影《红海行动》票房一路高奏凯歌,目前已经突破30亿大关。 [ 阅读全文 ]
2 

台湾妈祖庙:澎湖天后宫

1 1
澎湖天后宫正殿主祀妈祖,有妈祖神像多尊。 [ 阅读全文 ]
1 

华盛顿:美国国父,亲自制定美国宪法

1 2
由于华盛顿扮演了美国独立战争和建国中最重要的角色,通常被称为美国国父。 [ 阅读全文 ]
2 

武汉大学长江学者“造假”纷争背后

1 2
武汉大学新闻中心1月22日在回复《中国新闻周刊》的采访请求时称,希望新闻媒体配合创造相对平稳的舆论环境,让霍文哲教授、李红良教授以学术方式解决学术争议,共同接受武汉大学学术委员会及其组成的专家小组的独立调查,在武汉大学学术委员会作出最终结论之前,谢绝一切新闻媒体采访。 [ 阅读全文 ]
2 

萧红:一代才女最后的寂寞与飘零

1 1
1942年1月22日,萧红逝世。 [ 阅读全文 ]
1 

李光禄:大连的个性与传承

1 8
 大连早期城区是由外国人规划建起,外来元素必然会在建筑、人文景观以及园林设计上留下影子。 [ 阅读全文 ]
8 

旅顺礼拜堂1934年旧影

1 9
  旅顺基督教信义会礼拜堂坐落在今市场街,1934年由牧师贾恩高主持修建落成。 [ 阅读全文 ]
9 

李光禄:东关街是大连的宝贵财富

1 13
大连是山东移民最集中的城市,闯关东又是那段最难忘的历史,东关街建筑就是记录那段可歌可泣历史的最宝贵文化遗产。 [ 阅读全文 ]
13 

万家灯火

2020-11-10
浏览:17 评论:0 收藏:0
2020-10-21
浏览:70 评论:0 收藏:0
2020-10-20
浏览:94 评论:0 收藏:0
2020-10-20
浏览:10 评论:0 收藏:0
2020-10-19
浏览:8 评论:0 收藏:0
2020-10-16
浏览:37 评论:0 收藏:0
< img src='http://www.yhzszx.com/yh/img/shareLogo.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