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子孙在线 > 方志 > 人文 > 烟台故事:"《时代》之父"的烟台情缘

烟台故事:"《时代》之父"的烟台情缘

2018年4月24日
作者: 
文章来源: 

  《时代》周刊是美国乃至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刊物之一,创办于1923年,每期都选用近期新闻中知名人物的肖像作为封面,并从1928年开始每年评选世界最具影响的“年度人物”。

  中国的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几十位近现代著名人物,都曾在《时代》周刊的封面上出现过,邓小平更在1979年和1986年两度成为年度人物。

  《时代》周刊的创办者是被丘吉尔称为“美国最有影响力的七个人之一”的亨利·R·卢斯。

  卢斯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而最令我们感兴趣的是他与烟台的情缘。

  这位媒体帝国的创始人就出生在烟台,并在这里度过了他人生最初的14个春秋。

  卢斯的父亲是一位美国的传教士,毕业于耶鲁大学,中文名字叫“路思义”。

  他和司徒雷登同期来到中国传教,后来燕京大学成立时,他又成为司徒雷登的副手,出任副校长。

  1897年9月,新婚刚3个月的路思义,带着已怀孕的妻子乘船来到中国,到烟台后,再乘轿子到达登州(今蓬莱),在位于北街的长老会教堂开始了他的传教生涯。

  1898年4月3日,卢斯在蓬莱出生,他的中文名字叫“秦·卢斯”。

  1900年,卢斯2岁时,中国爆发了义和团运动。

  这年的7月1日,卢斯一家在保姆的帮助下,乘坐一艘木船逃往朝鲜避难,直到秋天才返回。

  据记载,卢斯3岁时已经能听懂中文,开始到教堂参加中国教民的弥撒;5岁时,他甚至可以向周围的小伙伴们布道了。

  卢斯10岁时,被送到烟台的一所英国寄宿学校学习,直到离开中国。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满清政府被推翻。第二年,卢斯随父母离开了生活14年的中国,回到美国。

  1921年,卢斯从耶鲁大学毕业。

  两年后,他与大学同学哈顿(1929年去世)在纽约创办了《时代》周刊。

  这份令人耳目一新的杂志,很快就为卢斯赢得了巨大的财富和声誉,仅仅用了6年的时间,他就从一个穷困潦倒的青年跻身于百万富翁的行列,成为颇具影响的公众人物。

  1961年,德国的《明镜》周刊把卢斯选为自己杂志的封面人物,并满怀敬意地评价说:“在美国,每3个家庭就会有一个在周末买一本卢斯的杂志;12岁以上的美国人,有94%的人知道《时代》。在美国,《时代》与可口可乐和梦露齐名,为人们提供知识补给品。”

  卢斯一直对中国怀有深厚的感情,他在演讲中称赞说: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地方的人民像中国人民这样,以如此深厚的情感拥抱着和平、宽容和正义的理想”,中国人是“充满智慧、能干的人类生命”。

  抗战爆发后,卢斯积极奔走,呼吁美国政府支持中国的抗战,向中国提供更多的援助,被称为支持中国抗战的“美国第一人”。

  他通过《时代》杂志大力宣传中国的抗战活动,还在美国组建了“救济中国联合会”,亲自写信给《时代》的全美订户,为中国抗战募得了大量捐款。

  卢斯对烟台始终有一种特殊的情感,把她视为自己的第二故乡。

  他晚年时曾满含深情地对一位年轻编辑说,我是在中国一个叫登州的小城长大的,我殷切希望有一天能再回到那个地方看一看。

  1965年,卢斯曾通过中国驻英国大使馆递交申请,希望访问中国,但直到他去世也没有收到中方的答复。

  在当时的形势下,他是一个不受欢迎的人。尽管如此,卢斯仍然相信并大胆地作出预言,中美将实现友好。在他去世5年后,他的愿望最终得以实现。

  1967年2月28日,卢斯去世。

  在3月10日出版的《时代》杂志上,卢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成为了封面人物。

  创刊于1923年的美国《时代》周刊,如今是在全球都有重要影响的新闻周刊。

  它从一开始就以封面人物的创意而形成自己的特色。

  《时代》自诞生之初就开始了对中国的关注。

  在截至2000年的近80年时间里,已有50多人次的中国人登上它的封面。

  这是《时代》与中国20世纪历史之间的故事。

  但在更大程度上,它也是中国历史自身的故事,一个如何被外面世界关注和描述的故事,一个历史如何因别人的描述而补充细节的故事。

  那么,《时代》是如何关注中国人的呢?

  本刊从本期起开设“《时代》封面上的中国人物”栏目,探究他(她)什么时候出现?

  为什么选择了他(她)?他(她)又是如何被描述的……

  这个美国传教士的后代,生于山东,长于山东

  讲述“《时代》封面上的中国人物”的故事,得从《时代》的创办人亨利·R·卢斯(Henry R. Luce)的中国经历说起。

  因为是他在1923年创办了TIME (《时代》)杂志,并使之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媒体帝国;更因为他这个美国传教士的儿子,从1898年3月到1912年秋天在中国出生并长大,中国一直是他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感纽带。

  1967年卢斯去世后,3月10日出版的《时代》把这位“《时代》之父”选定为封面人物。

  《时代》专稿的标题是:《HENRY R LUCE――End of a Pilgrimage》。英语中Pilgrimage 有不同表述:朝拜圣地、朝山进香、人生的旅途

  在这里,该译为“人生旅程走到终点”,还是“朝圣的终结”?

  或许,对于卢斯来说,两者本是一体的。

  卢斯当年曾被英国首相丘吉尔认为是美国最有权力的七人之一。

  德国《明镜》周刊在一篇报道中这样写道:“从来没有一个并无任何政治职位的美国人能对美国社会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也许亨利·福特(福特汽车公司老板,编者注)除外。

  在第一、第二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是卢斯率先使用了‘美国世纪’这一概念。”

  这样一个显赫人物最初的人生之旅,则是在中国山东开始的。

  卢斯的父亲中文名字叫路思义(Henry Winters Luce,1868―1941),他与司徒雷登同期决定前往中国,燕京大学成立时,他一度是司徒雷登的副手,出任副校长。

  1897年9月,路思义夫妇在新婚三个月后,乘船离开美国,前往中国。

  几个月后的1898年4月3日,卢斯在山东登州(今蓬莱市)出生。

  因此,《卢斯和他的帝国》的作者特意这样提到:母亲在美国怀上了卢斯。

  卢斯的出生地如今当然不可能找到,连当年路思义夫妇服务的长老会教堂,也不复存在了。

  卢斯有一张三岁时在中国拍摄的照片。

  他坐在藤椅上,身后树丛间有一条石板小路,不知是否在登州他家的庭院。

  三岁的卢斯踌躇满志,镇定自若而孤傲,桀骜不驯地凝望前方。

  这种神情与幼小的年龄颇不相称。

  然而,后来了解他的人不难发现,这恰恰是他个性的形象呈现。

  三岁时,卢斯已经听得懂中文,可以到教堂里参加中国教民的弥撒;

  五岁时,他可以向邻居的小伙伴即兴布道了

  《时代》本应称为《时间》

  不清楚是谁最早把TIME杂志的中文名称翻译成了“时代”。

  其实,这一译名并不准确。英语中,TIME 的含义既是“时间”,也是“时代”。从1923年卢斯和同学哈顿(Briton Hadden,1929年因病去世,此后由卢斯一个人掌管《时代》, 直到1964年退休)创办刊物的初衷来看,TIME本来是取“时间”之意。

  这两个刚从耶鲁大学毕业的年轻人,结伴来到纽约,在东十七街的一幢破旧楼房里租下一间公寓,开始了他们的创业。

  经过一番调查和咨询,卢斯和哈顿了解到,至今“没有一个出版物本身在时间上适合于那些忙碌的人简便地获得信息”。

  他们由此确定了办刊宗旨,并在策划书中写道:“人们不了解新闻,乃是因为没有合适的出版物提供给那些繁忙的人们,供他们能抽空略有了解。”

  可见,在这里,两个创办者主要从如何节约读者的“时间”这一角度来考虑刊物的编辑方针。

  最终选定“TIME”这个名称,也是卢斯在一天晚上坐地铁时匆匆浏览广告而产生的灵感。

  卢斯回忆说:“我眼睛忽然一亮,盯住一个广告的标题: Time for retire, or Time to change(应时而变,方能久远)。我记住了出现在我眼前的‘Time’这个词。一整夜我都没有忘记。第二天早上,我向哈顿建议用它作为刊物的名称,他立即赞同。”

  《时代》创刊带来的全新意义在于卢斯他们聪明地抓住了节约读者“时间”这一关键。

  对于美国这个讲究高效率、紧张的社会来说,刊物的风格、形式及其报道的独特性姑且不论,仅节约读者时间这一点,就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TIME 的名称就这样确定了。

  经过一年多的准备,创刊号在1923年3月3日问世。

  《时代》问世伊始,颇具创新意义的封面设计也带给读者一种新鲜感,这就是沿袭至今的“封面人物”。

  决定每期以人物为封面,曾经过市场论证。

  卢斯和哈顿就创刊号的封面设计问题,咨询过广告代理商朋友们的意见。

  咨询之后,他们决定在封面上选用近期新闻中的知名人物的肖像。

  第一个成为《时代》封面人物的是美国国会议员卡农(Joseph Gurney Cannon ,1836-1926)),1923年2月他在86岁时退休。

  自1872年进入众议院到退休,卡农一直在众议院,并于1903-1911期间担任过议长,人称“乔大叔”。

  作为一位老资格的政治家,“乔大叔”亲历了美国从二流强国一跃而成世界大国的全过程。

  这是一个帝国走向顶峰的开始。选择他作为创刊号封面人物,正好吻合了卢斯的美国梦想。

  5年之后,1928年,《时代》封面上首次出现了年度人物。

  这一新的做法纯属偶然。

  在选择1928年1月2日的《时代》封面人物时,卢斯和编辑们踌躇难定。

  在他们看来,1927年的年底和1928年的新年,没有太大的新闻值得关注。

  于是,他们决定选用几个月前成功地独自驾机飞越大西洋、成为世界第一人的林德伯格作为年度人物。

  别出心裁的年度人物评选,立即引起了强烈反响和轰动。

  从此,评选年度人物成了《时代》封面人物更为重要、也更引人注目的举动。

  就这样,从卡农开始,一个个新闻人物出现在《时代》封面上。

  封面上一个大大的红色方框,红框里是封面人物的肖像画或者照片――固定的版式和特点沿袭至今。

  卢斯父子的中国情结

  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发的这一天,卢斯与父亲路思义发生了这样的故事――珍珠港遭袭的消息传来时,卢斯正在纽约寓所里举办一次聚会。

  客人中有亲历过中国1927年大革命的美国著名记者希恩,有美国驻苏联大使,还有中国作家林语堂。

  卢斯立即前去编辑部,指导修改即将付印的《时代》、《生活》杂志的最后版样。

  与此同时,他还给在外地的父亲打去电话。

  路思义年届73岁,且重病在身,但他仍为这一消息而震惊。

  为中国的缘故,他和儿子一样,对美国现在向日本宣战而感到宽慰。

  他说:“所有人现在都会明白我们对中国的意义,以及中国对我们的意义。”

  巧合的是,说完此话,与中国有着特殊关联的路思义于当天晚上逝世。

  20几年后,卢斯在去世之前,向儿子表示希望把他安葬在从中国归来的长老会信徒的墓地里。

  显然,对于这个出生在中国的美国人来说,他愿意自己的灵魂,能以这样的方式和那些他自儿时起就为之敬仰的前辈传教士们重逢。

  1965年在旧金山发表演讲时,卢斯引用了英国诗人吉卜林的一首诗:

  东方是东方,西方是西方 两者永不会相遇,直到大地与天空并立在上帝伟大的审判席上。

  卢斯当时感慨地说:“有的人可能会说吉卜林的这一名句被20世纪的诸多事件证明已经过时,我却要说,东方和西方的接触只不过刚刚开始。”

  《时代》封面上的中国人物

  《时代》创刊后的第二年,1924年,北洋军阀吴佩孚就成了《时代》封面上的第一个中国人物。

  此时,他的威望与权力处在巅峰之上,直奉军阀大战也正在进行。

  从此,每一次中国封面人物的出现,都伴随着当时的风云变幻。

  蒋介石1927年的首次出现,伴随着中国大革命的大起大落;

  冯玉祥1928年的出现,伴随着蒋冯联盟的形成;

  溥仪1934年的出现,伴随着“伪满洲国”的成立;

  蒋介石、宋美龄1938年联袂成为年度人物,伴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展开;

  陈诚1941年的出现,伴随着重庆大轰炸艰难的日子;

  毛泽东1949年2月的首次出现,伴随着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崩溃、共产党新政权的开始;

  周恩来1951年的首次出现,伴随着朝鲜战争的进行;

  罗瑞卿1956年的出现,伴随着1955年肃反运动的结束;

  李富春1961年的出现,伴随着“三年灾害”后经济政策的调整;

  林彪1966年秋天的出现,伴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爆发;

  邓小平1976年年初的首次出现,伴随着他的复出以及能否接替病中的周恩来;

  江青1977年的出现,伴随着“文革”的结束;

  1979、1986年邓小平两度成为年度人物,伴随着中国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行程;

  邓小平1997年的最后一次出现,伴随着他的去世和20世纪即将结束?

  根据不完全统计,从1924年吴佩孚第一次出现,到2000年为止,《时代》封面上的中国人物约为50多人次。

  如果把与中国事件有关的外国人包括在内,如抗战期间的史迪威、陈纳德、日本天皇,国共内战时期的马歇尔、1972年首次访华的尼克松……那就更多了。

  在中国人中,荣登封面人物次数最多的依次为:毛泽东,12次;蒋介石,10次;邓小平,9次;周恩来,8次;宋美龄3次。其余均为1次。

  邓小平一共出现过9次,并在短短几年间先后成为1978、1985两年的年度人物,是当时最为引人注目的焦点,在《时代》历史上也是少有现象。

  记者根据《〈时代〉七十五年(1923―1998)》一书刊载的年度人物封面统计了一下,从1928年第一次出现年度人物到1998年的70年间,只有10个人物2次或3次当选为年度人物。

  除美国总统罗斯福一人是3次之外,其余均为2次,他们分别是:斯大林、丘吉尔、马歇尔、艾森豪威尔、杜鲁门、尼克松、里根、邓小平、戈尔巴乔夫。

  一个个封面人物把漫长历史有机地串联起来,可以成为追寻20世纪中国的特殊线索。

  那么,在以后的系列文章中,且让我们看看,《时代》封面上的中国人物,如何被挑选出来,如何在风云变幻的场景中,走进历史深处。

编辑:jrg
0 

今日关注

贺姓为啥拜庆姓为祖先?徐州这家人竟是贺知章后人

5 4
沛县这一支贺姓是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的次子的后人,而这支贺氏以庆普为始祖。 [ 阅读全文 ]
4 

烟台故事:续半联,吃半联

4 10
传说清乾隆年间,烟台有家酒店在开张之际,起名“半联酒店”。 [ 阅读全文 ]
10 

千年孝道文化的根源——文登丛氏宗祠

3 16
古时候在文登县内有百余座丛氏宗祠,文登城内一条街上就有三座规模宏大的宗祠,数道牌坊,并有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之上谕。 [ 阅读全文 ]
16 

华盛顿:美国国父,亲自制定美国宪法

3 2
由于华盛顿扮演了美国独立战争和建国中最重要的角色,通常被称为美国国父。 [ 阅读全文 ]
2 

越姓是鲜卑族后裔,六旬老人历时20年重修族谱

2 2
越步生表示,经过多年查阅资料研究,新村越氏应为鲜卑族后代,祖先姓氏为译音“越勒氏”,取“越”姓。 [ 阅读全文 ]
2 

大连曾有哪些塔?

2 4
大连市市内曾有几座塔,如苏联红军烈士纪念塔、五一塔、消防塔。 [ 阅读全文 ]
4 

中元节习俗:放河灯

2 7
中元节有一个非常普遍的习俗:放河灯。 [ 阅读全文 ]
7 

明代牛姓移民类型比较研究

2 2
明代牛姓具有多元化、复杂化的迁移特点,虽然山西移民数量最多、分布也最为广泛,但期间仍有不少地方的牛姓家族是从不同地方迁入的,存在交叉互迁的复杂现象。 [ 阅读全文 ]
2 

肥西赵氏:铭军提督赵维禹、赵怀业家族史料

2 10
肥西世义堂赵氏,自宋初淳化年间始,后世居肥西梅子湾鹿茸山(今孙集乡),晚清淮军铭军两江提督赵维禹字晴川,及其子铭军两江提督赵怀业、参将怀勋兄弟,淮军末弁、民国上将赵理泰等都出自这支赵姓。 [ 阅读全文 ]
10 

中国牧师收入工资薪金一览

2 22
马丁路德创立新教,不单在教义上强调信徒和上帝自由交往的主权——人人皆为祭司,不必一定通过教皇才能得到救赎权利;开创先河和修女结婚,以身试法打破神职人员不能结婚守独身的千年多惯例;新教的神职人员因有家庭,被称之为教牧人员,也要接受教会给予的薪金待遇。 [ 阅读全文 ]
22 

读城|青岛人到底什么样?

2 1
这几年,小哥几乎成为青岛小伙的代名词,一个褒贬不一、色彩丰富、充满复杂情调的感情品牌。 [ 阅读全文 ]
1 

天下第一谱——倪姓甲骨文家谱

2 12
家谱是家族历史和宗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历来被视为与正史、方志并列的三大史学体系。 [ 阅读全文 ]
12 

大连市纪委下发通知,进一步严明清明节期间“十个严禁”纪律要求

2 11
大连市纪委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明清明节期间有关纪律要求的通知》,提出“十个严禁”纪律要求。 [ 阅读全文 ]
11 

烟台海阳徽村高氏来自浙江,这里是胶东高姓的发源地

2 9
海阳的徽村是胶东高姓的重要发源地。 [ 阅读全文 ]
9 

金正恩提议与特朗普会面,特朗普说:咱哥俩5月前见!

2 7
路透社发布“突发新闻”,韩国总统特使团团长郑义溶在其发表的涉朝“重大声明”中称,特朗普表示,他在今年5月前与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会面。 [ 阅读全文 ]
7 

大连营城子乔姓

2 1
 据《营城子镇志》记载,大连营城子乔姓祖籍是在山东登州府莱阳县水沟头烟筒圹,康熙二十三年三月(农历甲子年戊辰月,1684年4月),从山东迁徙至关东。 [ 阅读全文 ]
1 

大连曾有东北最早的钢铁厂

2 17
为新中国解放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大连工业,不但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即便放眼世界,达里尼铸铁工厂等工业遗产也属于“隐形冠军”。作为大连早期工业的诞生地、新中国电瓷产业的摇篮,老电瓷厂承载着人文历史、城市记忆和代代传承的城市精神。 [ 阅读全文 ]
17 

广西博白县冯氏宗族简史

2 18
数百年来,博白冯氏没有联过族,所以造成各地另立始祖,各排字辈。由柯木村光流,冯荣等公倡议,合族响应,统修了全县及部分外迁玉林,陆川,合浦,小江,钦州等地支族的冯氏族谱即《上党郡冯氏元淑公宗谱》。 [ 阅读全文 ]
18 

“史上卖书最多的中国人” 漫画家蔡志忠在少林寺出家

1 4
享誉全球的台湾著名漫画家蔡志忠11月17日在少林寺落发出家。 [ 阅读全文 ]
4 

大鹏赖氏家族:前辈守御领土 后人遍布全球

1 16
赖氏在大鹏生活了近300年,始祖赖吾彪由广东紫金县迁至鹏城。 [ 阅读全文 ]
16 

百余藏品述兰州牛肉面“前身今世”:引燃食客乡愁

1 20
始创于1915年的兰州牛肉面,以其“汤清者镜、肉烂者香、面细者长”的独特风格享誉世界。 [ 阅读全文 ]
20 

奶奶

1 4
奶奶的名字叫赵美珍。 [ 阅读全文 ]
4 

烟台安姓和大连安姓是一家,一世祖叫安谦

1 4
烟台安氏的祖籍在今山东省齐河县,现约有5万余人,在大连市沙河口区有2万余人,在烟台只楚镇孙家庄有几千人,蓁山屯人数不详,在北京市区也有几百人。 [ 阅读全文 ]
4 

邵裴子:求是求才不求人

1 7
邵裴子在执掌浙江大学期间,提倡“通才教育”,并且以“惜才闻名”,当时来浙大的除苏步青外,还有物理学家张绍忠、生物学家贝时璋、教育学家郑晓沧等。 [ 阅读全文 ]
7 

浙江郑氏族谱字辈摘录

1 2
字辈是辈分的证明,这是中国唐宋以来形成的文化礼仪,炎黄子孙在线收藏部分浙江郑氏族谱字辈。 [ 阅读全文 ]
2 

炎帝故里寻根节启幕 海内外炎黄子孙网上拜祖

1 9
庚子年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暨拜谒炎帝神农大典5月18日在湖北随州炎帝故里谒祖广场举行。 [ 阅读全文 ]
9 

《青岛与音乐》讲述音乐史话

1 4
“鲁海说青岛”系列丛书日前再添新书,第12本图书《青岛与音乐》由青岛出版社出版。 [ 阅读全文 ]
4 

大连退休人员采暖费补助金这样领

1 21
大连2005年底以前有企业缴费记录,且采暖费缴费年限满20年,即可以享受每年500元采暖费一次性补助金。 [ 阅读全文 ]
21 

他们用旧体诗记录“九一八”

1 7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李鹤、马君武、钱来苏、胡先骕、马叙伦等人纷纷作旧体诗,表达爱国抗日之情。 [ 阅读全文 ]
7 

九一八事变的8个历史真相:打响抗日第一枪的是谁

1 2
1931年9月18日,中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天。 [ 阅读全文 ]
2 

历史沿革

2020-11-17
浏览:14 评论:0 收藏:0
2020-10-23
浏览:29 评论:0 收藏:0
2020-10-22
浏览:13 评论:0 收藏:0
2020-10-20
浏览:23 评论:0 收藏:0
2020-10-19
浏览:208 评论:0 收藏:0
2020-10-14
浏览:40 评论:0 收藏:0
< img src='http://www.yhzszx.com/yh/img/shareLogo.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