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子孙在线 > 宗族 > 家族资讯 > 一座清代海南美丽乡村的重建史

一座清代海南美丽乡村的重建史

2018年5月4日
作者: 
文章来源: 

   在海南宗法制社会中,以村庙为核心的村庄,不仅是故土依托的栖居之地,在古代纷繁时局中,它还具有保护宗族延绵、抵御外敌、精神礼乐传承等众多社会功能。

  定安龙梅,曾诞有明朝南京礼部尚书王弘诲,辉煌一时。

  在明末清初的兵荒马乱中,顺治六年(1649年),村庄被匪徒焚毁,王氏族人飘落四散,村庄败毁无人居住近半个世纪。

  清康熙年间,王氏后人、王弘诲曾孙王懋曾凭一己之力,花9年时间,复兴祖先旧业,重构龙梅。

  笔者通过县志、族谱、历史文物、王懋曾等人留世书稿等资料,回到那个年代,探究一个清初的村庄如何建造和运作,又是如何在古代海南宗法制社会中起到乡人安身立命作用的。

  1百年名庄毁于一旦

  龙梅村始建于明代,据王氏族谱记载,南宋期间,浙江绍兴的寿庵公王六翁与苏轼结为好友,并随其迁居儋州。

  后人又移居临高,最后在元末明初(约1368年)定居定安龙梅村。

  何谓龙梅?开村始祖留训,当初选龙梅,见地势逶迤似龙盘踞,“虎踞龙盘”乃风水宝地,并望王氏子嗣当如傲霜斗雪的梅树一般,坚毅不屈繁衍生息,故名龙梅。

  王氏族人定居此地后,果然子孙繁盛,王弘诲考取进士,并官至南京礼部尚书。

  他所考取的功名,不仅惠及先祖,其祖父及父亲皆被诰赠南京礼部尚书,而且还“荫叙”后人,在诰命之下,荫子汝鲲,廪生,中宪大夫;孙昌言,奉直大夫,恩荣四代。

  而且兄弟王弘谟、王弘诏,都是国子监肄业,授职光禄寺监事、署丞的官职,在明一朝,王家可谓荣光之极。

  明末清初,改朝换代,时局动荡,海南亦匪祸严重,王懋曾的父亲王昌言为保护乡里组织抗贼,后在顺治六年(1649年)六月,贼匪诱杀其于山区,其妻陈氏带着3岁的王懋曾避祸定安县城,被抓后诈称留下,让贼人放走老仆和幼子后,痛骂贼人后咬舌自尽。

  这帮匪徒见状,恼怒于龙梅人的决绝,冲入龙梅村,将村里洗劫一空并一炬焚之。

  村庄被毁,村民被迫背井离乡,四散逃命。

  自此,四十余年无人居住,热带气候滋养下的荒草蔓延各处,村落早已面目全非,没有适合居住的屋舍,恢宏的八角殿、闲适的王弘诲故居也只剩断垣残壁。

  只有明万历年间为纪念王弘诲而修建的全石质的太史坊,经受住了时间的侵蚀。

  王懋曾3岁离村,父母双亡,家族四散;43年后,飘零无根,凭借自身努力,虽挣得名望和财富,但无乡可归,无祠可祭,宛如浮萍飘荡。

  为此,他做下重大人生决定,举家搬回那荒败鸡狗都不闻的废村。

  重返龙梅,首要任务就是探访流散的族人。

  寄居在他村或流荡在异地,所遇世道艰难,各支族人都深有体会,“一耗于金戈饥馑,再耗于桎梏桁杨。”

  在乱世中,战乱无人组织抵御,生命难保;灾荒之年饥荒无人救济,饥渴难抵;而且因为无家族势力,在遇到官司或社会纠纷时,无人出头相助或周旋,求告无门,整个家族命运都岌岌可危。

  从实际生存而言,重返龙梅不仅是王懋曾所愿,更是王氏宗族延绵繁衍下去的必须。

  王懋曾将自家多年积蓄用于重建所需,族人则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其后就是丈量分划土地,规划新村布局,各支自行修建居所,合力修建祠堂和宗庙,修筑祖茔,将族人安顿生息。

  各处奔告之下,龙梅王氏的后人很快聚集商会,选出各支脉代表,组成重建龙梅村的议事组织。

  如此,艰巨而漫长的重建龙梅工程开始了。

  2村落规置新貌初显

  龙梅村已是颓败一片,祖先所留的建筑几无能居之处。

  虽为大不幸,但新龙梅却可避除杂乱之处,重新规制。

  因年久无人管理,村周围不少田地被人侵占,王懋曾带领族人诉告官府,赢回田产。

  确保族人耕者有其田是第一步,做完此事,就可开始安家落户了。

  王懋曾与族人踏绕村落,环顾龙梅村进行规划。

  龙梅村坐落在文笔峰脚下往北延伸约三公里处的山脊上。太史坊是全村的标志性建筑,坊高5.1米,总宽7.3米,四柱三间,每柱前后设有防风掌。

  明间大柱对面刻有的那幅对联“石柱警天秀毓南溟开五指,瑶台贯斗光摇北极应三台”是明代著名书法家、王弘诲门生董其昌所书。

  这里理所当然成为全村的中心,坊前后空地即为村民集合约事之处。

  确立中心后,村之方位规划为南北走向,整个村舍面朝太史坊划地而建,座向顺沿地势分东西两排,依次依序按条例成排修建,似非字一样,中间置出一条村道,一条成排的轴线代表一条支脉的族落,聚族而居。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民居建筑,其基本形制为独立、封闭、内向的小天井院落,各家多为两或三进式四合院,轴线明晰,房舍对称,门楼、照壁、明堂、中堂、庑房等建筑,均以天井组合而成住宅单元。

  正对太史坊,王懋曾修建了一座大门,内题宫保匾额,两边门题宗伯第。

  通过此村大门即可直接进入村民居住的地域。

  太史坊和大门中间,还特意盖了左右大门屋,用于氏族公用所需。

  王弘诲故居位于村西,大门屋右边,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明末遭盗时也被焚毁。

  王懋曾根据族中老者记忆,按原样翻修了故居,并将家安在这里。

  故居坐东北向西南,四合院式建筑,大屋2幢,均为1厅2房的砖木建筑,悬山式顶,正脊之鸱尾顶饰,厅堂屋顶共有19排瓦片。

  海南民间有传,祖屋厅堂瓦片排数越多,说明家中有人当过大官或极富足,普通家庭有13排就足矣,可见此屋规格之高。

  龙梅村的田地分为水田、旱田和坡地,除各家田地外,还留有公共田产,分为祭田、义田、学田等类。

  在王氏家谱中,这些田产所在和所用记得的非常详细。

  族田收入主要来自招佃收租,为了防止族众对其侵蚀,规定本族中人不得承租,亦不得作租佃的中人。

  义田收入用以赈济贫困灾病;学田收入供族内儿童作学费;祭田收入用于开支祭祀的牺牲、仪礼、宴席。

  此外,有关族众公益的费用,也都从族田收入支付。

  在族训中特意强调,族人不得“觊觎祖业”,所得收益交由族中专门掌管的人员分类用于各自用途。

  村周边的田地围绕着村舍呈聚拢状,太史坊朝向的田间有多处水池,不远处还有一条小溪绕村而过。

  而村舍背后则多是坡地,分布在龙仔埇上。

  “背山面水”“山环水绕”,正符合风水学上所谓“前有照、背有靠”。

  此外,王懋曾还将王弘诲修建的龙门塔进行了简单的整修,龙门塔下的永济桥,本村前一里的广通桥,作为跨过溪头与外界交流的重要交通,毁损的也悉数修复。

  至此,王弘诲曾以五言诗的形式,赞过海南乡村美景的《员山八景》:“绿水环龙”“横桥渡马”“竹松笼月”“楼阁丛云”“塘尾甘泉”“岸头娇柳”“莲塘渔唱”“石岭樵歌”,在新龙梅都悉数可见了。

  3立宗修谱重构祠堂

  对于海南宗族而言,祠堂的建立是家族形成的标志之一,宗族活动最重要的尊祖、敬宗、事亲等事宜都是在祠堂中进行的。

  要重建王氏宗族,需将宗族的内部活动正常运转起来,除开村庄内屋舍的建造,田地的分配耕作外,还涉及修谱、祠堂、祭田、办学、赡养等许多方面。

  宗族还需立有族长,处理宗族内部事务,宗族内制定族规、宗法等等这些文化世俗意义上的构建。

  在王懋曾返回龙梅的第3年(1695年),王懋曾为凝聚族人,主持合族祭拜,推举继承大宗者。

  继大宗者拥有族长之权,在宗族中享有很大的宗法权力,宗族内部的管理和各项事务的主持一般都由族长担纲,小如家庭纠纷、婚丧喜庆;大如祭祖、祠庙管理等事务都要主持。

  王懋曾按规矩,并无挟私,在长支无人能胜任的情况下,极力推选出次支的王吉贤为宗孙,继大宗,主庙祀。

  重建龙梅9年之后,祖业初具,族人安生,王懋曾开始着手重修族谱。

  早在明万历年间,王弘诲就创修了龙梅王氏的族谱,但龙梅村的那场浩劫,让旧谱已无迹可寻。

  多年来,王懋曾为此事走访父老兄弟,询问乡邻,查阅县志、府志,但家族谱系只能探究至龙梅村的开村始祖——摘云公,“迁琼始祖”未能见实载。

  但只有此段家族历史清晰,才能与中原文明衔接得上,也才能将族亲溯源至更深远的历史。

  古代海南,历史资料极不完备,利用“扶乩”追溯祖先来源者,在海南宗族修谱过程中不乏其例。

  王懋曾最终也是通过“扶乩”,追溯龙梅王氏的渡琼始祖为王肱,号寿庵,字公辅,俗呼王六翁。

  也有人根据一些史料和族谱提出不同的看法,王懋曾也记笔言明此只是供后世备考。

  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在王懋曾及王弘诲二哥弘诏公七世孙王四聪两人的主持努力下,始创了修订王氏族谱的草稿。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他又命其子王扆和王吉贤续修族谱。

  在66岁高龄,王懋曾又组织族人重建王氏宗祠,历经数月建成。

  王懋曾将正殿命名为“复亨堂”,所谓复亨堂,意在“废而復兴,坏而復举”之意,对家族重新昌盛给予厚望。

  建成之后,各位乡贤友人纷纷赠来匾额和锦联,时任定安知县的陕西人孙贻清写下复亨堂祖祠联,此外还有十来副的锦联也都颂扬了王氏族群的兴旺和功绩,从这些送锦人的身份及锦联、牌匾的数量,可想见“复亨堂”的落成,是当时定安县的一件大事。

  历经三百余年,王氏后人悉心照管,几番修复,现今的王氏宗祠仍以原貌面见世人。

  现存的王氏宗祠由山门、八角殿、正殿二侧庑廊组成,坐东北向西南,四合院式布局,为歇山式顶,正殿进深3间,面宽5间,是一座仿古宫殿建筑,占地约1000平方米。

  宗祠1994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祠里存有康熙丙申年(1716年)翻刻的明万历皇帝诰封王弘诲及其妻周氏之“诰封匾”一块,“东阁风清”木匾一块,“忠义世家”木匾一块,以及现代王洛宾、王世襄等人的题匾。

  4明训立规复仪创祭

  为使得后人知复亨之不易,思敬不忘,让后人知所守持,王懋曾开始着手制定族训。

  王氏族谱的族规前言中这样写道:“我族谱系,在胜国时,经忠铭公(王弘诲)纂修,想必规制详备。奈鼎革后,荡然无存。

  及松溪公(王懋曾)重修之,又未剞劂,仅传稿本。……兹酌撰一十六条,前十条劝,其所当为也;后六条戒,其不当为也。有劝有惩,切中时弊,于长善救失之要,亦未必无小补焉。”讲述了定规的前因、意图。

  十条劝告分别是:尊敬祖宗、修睦宗族、逊让尊长、慈爱卑幼、优崇贤知、悯恤孤贫、褒奖志节、嘉兴醇良、严肃闺门、敦教子弟。在这些所当为之的行为中,王懋曾最重视的就是子弟的德行培养,并将其作为成人成才的第一要义。

  王氏族规的六条戒条分别是:变坏宗器、觊觎祖业、肆意凶横、聚首赌博、刁抗国课、沉溺洋烟。

  在戒条中,后两条“刁抗国课”“沉溺洋烟”,为清末咸丰年间的后人王经元新修谱后根据时局弊端所添加。

  家规族法是以明示的方式,惩恶扬善,劝诫后人,而在日常节令或是祖先祭日等具有象征意味的日子,则是通过仪式活动,将儒家文化渗透到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对他们的心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王懋曾悉数将几个重要的祭祀活动所需进行的仪节,做了详细的说明,有“祭合族祖祠行礼仪节”“祭先世先嗣祖考妣品数仪节”“祭墓仪节”“扫祭土神仪节”“祭魁品数仪节”等。

  每次祭拜所需的祭品、进行的流程、所做的动作、诵读的祝文,一无巨细,都记载周全,后人只要按章进行即可。

  在所有的祭祀活动中,王氏宗族每年农历正月十八的合族祠堂祭祀仪式最庄重,规矩也最多,如今的龙梅村每年都会聚集合祭。

  这些庄严而神圣的仪式,通过热闹而凝重的方式沁入到宗族子孙的记忆和精神中去。

  龙梅村落历经几百年繁盛至今,现有880户,居民3000多人,乡风醇厚,人情暖意, 2008年被评为海南十大历史人文景区名村。

  2010年“琼州百景”投票,定安龙梅村出人意料地排名第一,独以村庄的形式击败众多的星级景点。

  古庄崛起,贯穿古今的龙魂梅韵,新时代里定安龙梅展现出新的风姿。

编辑:jrg
0 

今日关注

金门姓氏堂号

3 3
金门虽然是个小岛,金门民间姓氏的发展和大陆地区相近,首先由姓变为氏,而后又由氏改为姓,同一姓可能因此而变为多姓。 [ 阅读全文 ]
3 

浙江郑氏族谱字辈摘录

2 2
字辈是辈分的证明,这是中国唐宋以来形成的文化礼仪,炎黄子孙在线收藏部分浙江郑氏族谱字辈。 [ 阅读全文 ]
2 

千字文:晋楚更霸 赵魏困横

2 4
晋楚更霸——晋国楚国更换霸主地位。赵魏困横——秦国使用“连横”破了赵魏的“合纵”,所以赵魏困于连横。 [ 阅读全文 ]
4 

古墓碑揭开旅顺开发区杜姓祖先来历之谜

2 15
杜起昌在杜氏家谱中是第九世,而在旅顺江西村的家谱中,杜起昌是一世祖。山东即墨的家谱记载,杜起昌有五个儿子,“俱外出”。再往下,就是空白了,他们也正等着有外出的杜起昌后代的消息,希望能完善这一代人的信息。 [ 阅读全文 ]
15 

山东青岛《即墨窎庄于氏族谱》

1 14
即墨窎庄于氏自明中期(公园1498年)迁居窎庄已经有五百余年,到1998年家谱历经11修。 [ 阅读全文 ]
14 

到威海一定要吃的10大美食

1 9
威海,一直都是美食爱好者的天堂,有红烧海参、爆炒天鹅蛋、锅煽海蛎子、虾酱菜团、干炸小黄鱼…… [ 阅读全文 ]
9 

明朝的某些假家谱

1 16
明朝开始流行假家谱,陆容《菽园杂记》有记载,李诩《戒庵老人漫笔》卷七“赝谱”条中也有记载。 [ 阅读全文 ]
16 

大连软件职业学院将迁至花园口

1 11
大连软件职业学院经决定迁至花园口经济区。 [ 阅读全文 ]
11 

“安东八景”之首:元宝山的前世与今生

1 16
元宝山公园建于1911年,2009年重修。 [ 阅读全文 ]
16 

李敖离世前亲笔信

1 1
李敖:告别大陆媒体近10年了,我想通过这些影片,让大家再一次见到我,再一次认识不一样的我,见证我人生的谢幕。 [ 阅读全文 ]
1 

“四”姓是多民族姓氏,只存4000人

1 4
四姓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分布颇广,今云南泸水,广西灌阳,山西太原、长治、运城、临汾、朔州及吕梁地区均有。 [ 阅读全文 ]
4 

阮氏字辈排行汇编

1 3
阮姓人口约有81万,排在全国第一百六十二位,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65%。 [ 阅读全文 ]
3 

孙氏家谱山东乐安堂

1 13
孙氏族谱的研究多数在“文革”以后,现世存族谱多数起始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喜鹊窝迁徙时期,即明朝永乐建帝前后,至今约600多年历史,民国期间的版本较多。 [ 阅读全文 ]
13 

大连毛茔子夏姓

1 4
毛茔子是夏姓的“天下”。 [ 阅读全文 ]
4 

烟台老地图,穿越百年时光

1 5
烟台的八张老地图,可以触摸历史,穿越百年时光。 [ 阅读全文 ]
5 

湛江雷阳谢氏宗亲祭祖: 朝拜晋太傅谢安之母圣地

1 27
谢氏陵园座落在湛江市太平镇白鸽山,始建于晋代(距今1570多年),内有谢安的母亲庄太君、其曾孙来雷开基的第一始祖谢琨公以及其夫人陈氏的陵墓 [ 阅读全文 ]
27 

这一年,我们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稳更远

0 8
回望2021年的浩瀚星空,中华民族迸发了最耀眼的华彩:“天问”登火、“羲和”探日、“银河”巡天、“天宫”览胜…… [ 阅读全文 ]
8 

最大规模疫苗接种为什么“能”

0 16
全国新冠疫苗接种超过26.9亿剂次,完成全程接种人数超过11.9亿人——来自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的最新消息显示,我国疫苗接种率已达80%以上。 [ 阅读全文 ]
16 

全能学霸!这位清代女科学家的经历有多传奇?

0 1
最近,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第三季正式开播。随着节目播出,多个话题成为热点。比如,制于清乾隆年间的金嵌珍珠天球仪。 [ 阅读全文 ]
1 

“见字如面——2020中华家风文化主题展”开幕

0 7
12月16日上午,“见字如面——2020中华家风文化主题展”开幕式在中华世纪坛举行。来自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柳明校区的学生们,通过诵读家书、书写家训的形式,表达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家风文化的理解与传承。 [ 阅读全文 ]
7 

社交媒体的寻人奇迹:直系军阀孙传芳嫡孙微信找到南京亲人

0 7
孙传芳共有四子三女,后人居住世界各地,而生活在南京的是孙传芳第三个儿子孙家裕家族。 [ 阅读全文 ]
7 

中国天主教

0 2
天主教于唐代开始传入中国,13世纪再度传入,16世纪随着西方殖民主义浪潮,再一次传入中国。 [ 阅读全文 ]
2 

中国伊斯兰教

0 10
唐宋时期,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并发展起来。 [ 阅读全文 ]
10 

延迟退休最新消息!中央明确了!

0 4
按照国家现行规定,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女工人法定退休年龄为50周岁。 [ 阅读全文 ]
4 

江西这个村里有48口古井,藏着什么样的秘密?

0 3
天宝古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被誉为“江西第一古村”。 [ 阅读全文 ]
3 

延陵堂吴氏千年数次迁徙

0 13
淮阴吴氏属于延陵季子的后裔,元末明初迁至扬州。 [ 阅读全文 ]
13 

睢宁三山堂 张、赵、宋三姓本一家

0 22
清乾隆四十五年《宋氏族谱》序言:宋氏始祖待铜,由河南迁睢,兄弟三人,己为长也,因赋役繁重分姓,一为张氏,一为赵氏。 [ 阅读全文 ]
22 

明初从苏州阊门迁至高邮 阮元曾为居氏题匾“明德惟馨”

0 20
高邮八桥居家庄“渤海堂”居氏,是明代初期从苏州阊门迁来。 [ 阅读全文 ]
20 

扬州江都高汉常氏为常遇春后人

0 14
南京审计大学教师常大清考证,扬州江都高汉常氏为明代大将常遇春的后人。 [ 阅读全文 ]
14 

山东基督教:将茶文化融入神学思想建设

0 11
山东基督教将茶文化融入神学思想建设,开展基督教茶文化建设。 [ 阅读全文 ]
11 

万家灯火

2020-11-10
浏览:17 评论:0 收藏:0
2020-10-21
浏览:70 评论:0 收藏:0
2020-10-20
浏览:93 评论:0 收藏:0
2020-10-20
浏览:10 评论:0 收藏:0
2020-10-19
浏览:8 评论:0 收藏:0
2020-10-16
浏览:37 评论:0 收藏:0
< img src='http://www.yhzszx.com/yh/img/shareLogo.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