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子孙在线 > 文化 > 讲堂 > 杨燕:中国特有的服饰——“围涎”

杨燕:中国特有的服饰——“围涎”

2020年10月29日
作者: 
文章来源: 

  有一种小物品,在我们小的时候都戴过,那就是“围涎”。“围涎”也叫涎衣、围嘴。它是孩童们披在颈上的一种装饰物,用来防止婴儿的口水或担心食物弄脏衣物,民间的围涎,往往造型独特,风格也是多样。

  “围涎”的用料选择:“围涎”用料大多就地取材,有:棉布、夏布、布等,也有少量的丝绸,取材都是在自然界易于找到的东西,比如:麻、葛、棉等,在重庆荣昌,由于重庆荣昌的苎麻资源丰富,棉纺生产加工的历史悠久,以苎麻为原料织成的荣昌夏布制作的服装,在重庆比较普遍。“围涎”的原材料都是制作衣服的余料或旧布料。因此,奶奶们、妈妈们就地取材,用粗糙苎麻质地的荣昌夏布,或葛布作为“围涎”的面料。

  重庆荣昌夏布看似外表粗糙。但是,它具有质地柔软,吸湿性强以及天然抗菌、经久耐用的特点。尤其是上浆后的挺括感,而且愈洗愈白,它是最适合婴、幼儿的原生态、无污染的天然产品。

  “围涎”的制作过程:为了把“围涎”做得经久耐用,女性们会挑选一个晴朗的日子,用一块较大的木板做依托,用挺括耐磨的废荣昌夏布,粘上特别熬制的米汤或者浆糊,一块块重复叠黏,使之达到一定厚度,经过暴晒或者晒干,等荣昌夏布变硬了之后,将他们从木板上取下,根据婴、幼儿颈围的尺寸,剪下初样。再用一块色彩较浅、厚度较薄的荣昌夏布将“围涎”花样包好压紧,这个制作过程被人们习惯地称为:“打布骨”。

  “打布骨”看起来虽然很简单。但是,制作也是颇为讲究,“布骨”太软则不挺,影响以后的刺绣,太硬则会针刺费劲,而且,米汤调浆的水,也是颇有讲究的。“打布骨”打好之后,用事先设计好的“围涎”纹样图案,这种纹样图案多为传承下来的剪纸纹样图案,印模在“打布骨”上,剪下“布壳样”,再以“母样”为标准,裁剪出其它壳样。

  刺绣是“围涎”制作任务的重中之重,“围涎”的刺绣一般不用绣花棚,直接在“壳样”上进行刺绣,也不用画稿子,而是直接用浆糊将剪纸的花样,平粘在“布壳”料上,按“围涎”的结构一块块的分别进行刺绣,之后再进行拼接。

  重庆荣昌民间制作者的绣艺,虽不如驰名中外的四大名绣的作品那样耀眼。但是,凭借女性的灵性,具有活泼、淳朴、秀巧的特点。尽管制作材料大多是苎麻织造的,荣昌夏布虽然纹理粗糙,不如丝绸那样富贵华丽。但制作者巧妙地利用这些特性,有意保留亚麻材料斑驳粗犷的肌理效果,透过细腻灵动的线迹,组成栩栩如生的画面。通过精致的绣工与古朴的荣昌夏布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形成了大气朴拙的独特风格,更显生活情趣。从针法和绣艺来看,常见的针法有:平绣、梗绣、贴绣、锁绣、十字花绣等。

  民间“围涎”的外观造型:“围涎”的造型繁多,寓意深刻,形制大体可以分为四类,正圆形或者椭圆形的造型,来源于云肩的四方如意或者柳叶式造型,仿生造型以及涎衣类的造型。常见的样式为正圆形或椭圆形,中间留有圆孔,孔的直径为6-8厘米,边沿有一处可开合,便于佩戴,开合处用铜扣进行扣合或者布带系紧。此种造型制作相对简单,一般是左右对称,纹饰布局均衡有序。有时并不拘泥于单一的圆形,分割成四、五、六、八片,裁成菱花、葵花、心形、如意形、长命锁的轮廓,再纳入到对称、放射或者旋转的骨架结构中,绣上图案之后,拼合成完整的圆形、五边形、八边形等,寓意团团圆圆,吉祥美满。四方如意和柳叶式造型的样式,来源于古代女性重要场合所穿礼服中的“云肩”。但是现代已经弱化了它的礼仪性,更为简化和实用。

  四方如意“围涎”与“云肩”造型如出一辙,内圆外方,内圈用“云肩”中的如意云头纹装饰。云头纹、如意纹前后对合,而成分成四片,象征着四方如意,事事祥和。而“八方荷花式”造型的“围涎”中,可以发现它的造型来源于“云肩”的柳叶式结构。但是,省去了丝绦、彩珠一些等奢华的装饰,其中由8条、16条、18条等数目为偶数的荷花瓣围绕颈部中心做放射状态排列。象征传统时令的四时八节气,顺应古代造物,四方四合、八方吉祥的理念,它讲究布局,通过精心裁剪,利用片与片之间形成有节奏的大小渐变,长短穿插,具有丰富的层次感。模仿自然与生活中的物象,以寓意吉祥的仿生造型的“围涎”也不少,大多模仿寓意吉祥的虎、鱼,蝙蝠、荷花、如意、长命锁的物像。

  “围涎”上的吉祥图案:在重庆的农村地区孩子满月、百日或者周岁的时候,妈妈们会为孩子亲手缝制“围涎”,“围涎”的主题洋溢着浓郁的亲情,女性将自己对生活的理想、对美的感悟,和对他人的关爱,一针一线的绣成美丽多姿的图形,以表达对孩子的关爱与祝福。孩子的“围涎”看似简单。但是,母亲们制作起来一点儿也不马虎,他们在“围涎”上绣老虎、狮子、水牛等,希望孩子像这些猛兽一样勇敢健壮,有的绣上蛇蝎、蜘蛛,希望邪气能逃之夭夭。用于女孩的“围涎”,主要有佛手、荷花、芙蓉花等,象征女孩子清纯美丽、楚楚动人。男孩子绣上鸣叫的公鸡图案,代表着未来孩子功名富贵,文字中多为福字、五子登科,富贵吉祥等一些吉祥的语言。

  女性是人类生命的产生和孕育者,新生命的诞生和养育,在女性的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凭借女性对生命的发自本能的热爱与感悟,热爱生命、歌颂生命的执着与热情成为重庆荣昌民间“围涎”中经常出现的主题,例如:双鱼戏莲、莲蓬送子、蜜蜂采蜜、狮子戏球、榴生百子等,这些纹样图案是她们对生命主题中平安富足,健康多子的一种期盼。

  在“围涎”的纹样图案中,石榴图样最为常见,关于石榴古人有“千房同膜,千子如一”的说法。石榴被民间视为象征多子的祥瑞之果,它常和蝙蝠相配合,以蝙蝠的轮廓做底配上红色的石榴,便构成“多子多福”的寓意。无论是直接率真的表达,还是隐含的寓意,都充分体现了女性热爱生命、歌颂生命的执着与热情。

  “围涎”虽小,但是,中国的传统女性借助母亲的灵性、精心选材与制作,并缝制各种吉祥纹样图案,这些纹样图案,寄托着亲情、爱心、牵挂、祝福与期盼。

编辑:jur
0 
< img src='http://www.yhzszx.com/yh/img/shareLogo.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