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子孙在线 > 宗教 > 宗教知识 > 鲁班庙与鲁班文化的传承

鲁班庙与鲁班文化的传承

2020年9月11日
文章来源: 

  鲁班,姓公输,名班或盘,与墨子大致生活在同一时代,即春秋末期至战国初期。

  因其是鲁国人,故称其为鲁班。

  自古以来,鲁班便有“巧圣”“匠圣”“工圣”的盛名,梁思成在《中国建筑与中国建筑师》中提出,“人民传颂的建鏡师,第一名我们应该提出鲁班。

  他是公元前第七或第六世纪的人物,能建鏡房屋、桥梁、车輿以及日用的器皿,他是'巧匠”(有创造性发明的工人)的典型,2000多年来,他被供奉为木匠之神”。

    鲁班作为能工巧匠的祖师和代表,承载的不仅仅是劳动人民所具有的务实敬业和开创性智慧,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和精神的传承,这也正是千百年来鲁班精神被一代代匠人所继承发扬而永葆魅力的核心所在。

  尽管鲁班并未给后人留下许多鸿篇巨制,许多资料甚至来源于民间传说,这些传说中鲁班被塑造成朴实的劳动人民形象,虽然具有夸张神化的成分在,但是不可否认这些优美而富有艺术性的传说体现的正是鲁班充满智慧的探索思维和大胆创新的实干精神。

  鲁班的故事深入人心、广为流传,鲁班许多发明创造使用至今,也正是由于这些鲁班文化的不断延续,许多手工业者已经将其当作一位圣人来信仰与崇敬,并为此在各地修建了许多鲁班庙,将其供奉为许多行业的始祖,以纪念这位伟大的先人。

  在传统社会中,鲁班作为工匠精湛技艺的代表和古代百工创造性智慧的体现,受到了手工业者普遍的尊重与信仰,鲁班的画像和髀位被许多匠人供奉在家中,遇到重大节日或者收新徒弟时都会在鲁班像前进行祭祀与跪拜叩首的礼仪。

  而鲁班庙则广泛存在于手工业者聚集的街衙,木石业和相关行业由于共同信仰和经营需要都会围绕鲁班庙而集聚,许多大型工程启动之前都需先向鲁班庙祭祀以祈求工程顺利。

  鲁班文化传播广泛传播,至今可考的鲁班祠庙有天津蓟县鲁班庙、香港西环鲁班庙、济南千佛山鲁班祠、河南南阳鲁班庙、河南开封鲁班庙、北京东城区鲁班胡同鲁班祠、北京高碑店鲁班祠、大连西岗区鲁班祠(2003年拆除)、山东济南历下区鲁班祠、山东聊城光岳楼内鲁班祠、山西晋祠公输子祠、山东烟台解放路鲁班祠、河北省张家口桥西区鲁班庙、江西南昌西湖区鲁班庙、江西上饶铅山复兴街鲁班庙、福建福州台江鲁班庙、浙江温州棣头古村华祝祠(亦称鲁班祠)、湖南长沙太平街清代鲁班庙等。

  在众多鲁班庙中,较为著名且至今保留完好的主要是天律蓟县鲁班庙、香港西环鲁班庙、济南千佛山鲁班祠。

  以香港鲁班庙为例,香港的鲁班庙位于西环青莲台,是香港岛中唯一一间拜祭鲁班的庙宇,于光绪十年由当年三行(木工、油漆、泥水)匠人共同出资所建,为了纪念鲁班先祖,感念其恩德并祈求保佑后世。

  它的主体是一栋两进式建筑,在正殿中设有鲁班先师的神位,神寔之上书有“万世流芳”,其下挂有“鲁班先师”布帷,两侧的对联为:先贤道貌千秋仰;师范之圆百世尊。”

  在正门两边还有副楹联:“规矩常存,绝巧工而溯神圣;道器同贯,由格物以阐治平。

  将鲁班作为祖师祭拜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鲁班经》中记载,工匠在上梁时会先祭拜鲁班先师,对祖师表示尊重并祈佑工程顺利,这一举动仍被沿用至今。

  济南千佛山的鲁班祠始建于宋元,可见宋元时期人们已经普遍接受鲁班作为木匠祖师而对其进行立庙供奉。

    明午荣编《鲁班经匠家镜》(又称《鲁班经》),卷《鲁班仙师源流》中记载:“我皇明水乐间,鼎创北京龙圣殿,役使万匠,莫不震悚。赖师降灵指示,方获落成。爰建庙祀之,照日鲁班门,封待招辅国太师北成侯,春秋二祭,礼用太牢。今之工人凡有祈祷,摩不随叩随应,忱悬象著明而万古仰照者。”

  由此可知,在明朝鲁班庙的兴建与祭祀已初具规模,目的是为了感恩与祈求保佑,并且已经使用“太牢“(牛、羊、猪)这样最高等级的牲祭祀鲁班,足以证明对其的重视程度。

  因为鲁班传说多种,因而各地祭祀鲁班的日期也有所不同。

  在旧时北方,与建筑业有关的“八大作”(瓦作、土作、石作、木作、彩画作、油漆作、搭材作、表糊作)或相近的一些行业都尊崇鲁班,会选在每年的腊月二十四在鲁班庙进行集会,将那一天作为鲁班诞辰。

  在那一天各色工艺匠人、出资捐款的善人、参会官员名士等悉数到场,由专门的祭祀官献上贡果和三牲、进香并为雕像拂尘,组织人员进行三拜九叩的大礼。

  直读祭文后由各行业依次进入大殿内祭祀,最后将祭文焚毁,并由唱序官宣布“礼成完美,百业受佑”。

  鼓乐兴起,祭拜礼成。

  随后还会进行相应活动,感谢捐款人土,感念鲁班恩德,并鼓励各行各业团结敬业来年顺利。

  接下来会在鲁班庙前的广场上进行酒宴,按行业分为木、石、瓦、扎、绳五大主桌,另有官、商、名流三大桌,合称“八大桌”。

    开宴后祝酒一敬祖师鲁班,再敬到场宾客,最后敬所有同门。

  宴会结東后还有三天的庙会,戏班子会演出与鲁班有关的传说等。

  在南方,鲁班庙的祭拜活动多定在每年农历六月十人们将这一天定为“鲁班师傅诞”。

  木工、石匠尤其注重这天,他们会在鲁班庙前进行集会、庆祝,同时也办理一些本行业事务,调解纠纷。

  除此以外,还有一项传统活动派“师傅饭”,即在这一天用大铁锅煮白米仮,而后加上粉丝、虾米和眉豆等煮成饭分发大家。

    大家认为吃了“师傅饭”的小孩子能够继承鲁班的聪慧,健康成长。

  随后可能按照情况进行相应的演艺活动。

  在香港,为了庆祝鲁班师傳诞,建筑地产业将有一天假期休息,大至地产商、小至小老板都需在这日请客,慧劳其从业人员。

  除了在鲁班庙进行祭拜,一些地方还表现出祖师崇拜情节,以各种方式表达对这位中国民间匠师的怀念和尊敬。

  如云南通海县的蒙古族聚居区,在每年的农历四月二日举行鲁班节的庆典,这也是当地最有特色的节日之一。

  所有木工男子需要回家参与祭典,村中的古稀长老在庆典上致辞,歌颂鲁班的功德。

    道士参与通读《鲁班经》,组织跪拜鲁班,所有信众抬起内有鲁班木像的轿子巡行,共同怀念先祖鲁班,祈求工作顺利,行业兴旺。

  而在四川西北氓江上游羌族地区,刚修好的新房上梁这一重要的场合则更展示了对鲁班的崇敬。

    之前不仅需要推算吉日,由德高望重的人来主持上梁仪式,还会准备好祭品,用以祭拜祖师鲁班。

  木匠在上梁之前需念通:“供奉洪州鲁班智德准神相位,君亲同至,彩木蓝帮,师祖师爷,齐天大圣,师傅如在眼前。”

  这样的行为显然代表着少数民族从心底对祖师鲁班怀有尊崇之情。

  由于鲁班并未著书立传,鲁班文化传承有部分是依赖民间传说,更重要的则是靠木匠师傳收徒这一方式得以延续。

  过去民间修建房屋,匠人们之中都有相应的规矩和准则。

    这些规矩有些是成文记录,由祖上世代相传的,更多的则是匠师们收徒后,与徒弟在长期的工作中,师傅言传身教指点相应的做法和经验。

  也就是说,由于古代技能和社会经验主要靠师徒传授,这也逐渐发展为整个行业的尊师重教,强调拜师学艺的重要性并形成了祖师信仰。

    师徒传承的不仅是手工艺技术,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精神的代代相传。

  木匠弟子在一整套的拜师学艺流程中,需要手持香烛在师父家中的鲁班画像前一拜三叩,再向师傅行礼。

    到了重大节日除了去鲁班庙参与祭祀,也需在鲁班牌位前祭拜,以《鲁班经》或者鲁班尺为贡。

  如鲁班尺这类工具,以及在平时工作中经常接触到的木工工具,很多都是由鲁班所发明的。

    师父向徒弟传授技艺的时候,体现的孜孜不後的敬业奉献与技术上的不断探求和创新,都可视作鲁班文化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鲁班精神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体现的是劳动人民的锐意进取、勇于创新、兢兢业业的务实精神。

  为此,1981年政府设立“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每年评选一次。

  “鲁班奖”已经成为土木工程从业者的最高荣誉和追求。

  以鲁班命名的“鲁班奖”也正是鲁班精神的当代载体,为鲁班文化的进一步传承打下坚实基础。

  尽管很多地方的鲁班庙由于保护不当已经渐趋消失,但是鲁班精神作为劳动人民智慧的体现依然代代相传,鲁班庙作为鲁班文化的实体展现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

    相应的文化建筑部门也对现存鲁班庙进行着文物保护,鲁班文化将得到进一步的弘扬与发展。

编辑:jur
0 
< img src='http://www.yhzszx.com/yh/img/shareLogo.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