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子孙在线 > 文化 > 历史 > “柳毅传”源头或在山东?

“柳毅传”源头或在山东?

2017年9月6日
作者: 
文章来源: 

  自唐以来,我国历史上很多文人墨客以李朝威所作《柳毅传》为蓝本,创作出大量与柳毅相关的文学、戏曲和书画作品。在民间,柳毅传则与梁祝、天仙配、白蛇传、孟姜女和牛郎织女等故事一起,被人们并称为极具影响力的中国民间传说。

  2009年,潍坊市寒亭区以“柳毅传书”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日前,山东大学与潍坊市寒亭区签订协议,在当地成立了山东大学民俗学研究生实践基地,首批民俗考察团进驻寒亭,展开对柳毅传说考察活动。此次考察究竟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发现?《柳毅传》在寒亭拥有怎样的版本?以此为契机引发了人们对“非遗”的哪些思索?

  《柳毅传》“落户”寒亭

  中国民间有很多人神相恋的爱情故事,由唐人李朝威创作的《柳毅传》便是其中之一。钱钟书对柳毅传书故事做过细致探究,指出:“《柳毅》按演为评话,谱入传奇,历来称引,唐世已成口实。”

  “关于柳毅的传说在洞庭湖地区流传较广,人们耳熟能详的是唐人李朝威的《柳毅传》,事实上在山东省境内也有很多有关柳毅传说的版本,比如潍坊寒亭地区,只是目前尚未经过详细和系统的整理和记录。”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首批民俗考察团团员戴玉说。

  唐版《柳毅传》讲述的是一个爱情的神话故事:唐代仪凤年间,落第书生柳毅,在回乡途中路过泾阳,遇见龙女在荒野牧羊。龙女向他诉说了自己受丈夫泾川君次子和公婆虐待的情形,希望柳毅能替她带信给父亲洞庭君。柳毅激于义愤,替她传书。洞庭君之弟钱塘君闻知此事,大怒并立即飞向泾阳,杀掉侄婿救回龙女。钱塘君深感柳毅为人高义,要龙女嫁给他,但因言语傲慢,遭到柳毅的严词拒绝。后来,几经人世沧桑辗转,柳毅续娶了范阳卢氏,而她正是龙女化身。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

  潍坊寒亭区文史委张宝辉致力于柳毅文化资料的整理和调研多年。“据《潍县志稿》记载,明末清初时当地有一位名叫孙出声的高士因为拒绝在清廷为官而隐居山里,写就了一部《柳毅传》。2007年时我曾就此专门考察过,孙氏家谱里确有这个人的记述,他写的《柳毅传》也一直在家族中世代传承着。但很遗憾的是几年前书稿在传阅过程中遗失了,还是人们这种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太薄弱了。”另外,据张宝辉介绍,寒亭地区亓家庄有很多柳姓人,他们自称为柳毅后人,而“柳毅”的名字确实出现在他们的家谱中。

  为了便于区分,张宝辉将唐李朝威的《柳毅传》称为“传本”,寒亭地区的版本称为“全本”或“家藏本”。“‘传本’起笔于柳毅落地后回乡,故事仅限于人神恋。‘全本’加入了对柳毅父亲的讲述。大致内容是柳毅其父叫做柳行芳,虽然贫困却多行善事。甚至玉帝也听闻其事并派人来试探柳行芳行善真假,测试结果颇令玉帝满意,于是令天禄星下凡,使命中无子的柳行芳在五十岁得子。”“全本”的这段故事跟家族历史有很大的契合处,据寒亭《柳氏家谱序》记载:“太来祖生行芳,行芳祖家贫乐善,每日在岩溪渡口济人救急,五十岁生毅。”

  戴玉分析,尽管寒亭地区有关柳毅的传说大致脉络一致,但仍有不少差异,“如,柳毅封王的原因分歧,一种与治理黄河相关,柳毅被封为黄河平王。另两种是因为打北国,一个是柳毅去攻打,得到龙女虎女的作法帮助,打雷下雨。一个是唐王亲征,被北国设计而围,龙女作法下雨下雹子水淹了北国军,从而为柳毅争取了功名等等。”

  寒亭民俗活动多源于柳毅

  除了民间广为流传的柳毅故事外,寒亭地区还有很多与柳毅相关的古迹和民俗活动。据张宝辉介绍,当地有关柳毅的祭祀活动可上溯至唐宋时期。

  寒亭地区与柳毅相关的古迹和主要民俗活动主要集中在宋家双庙、尹家双庙、亓家庄三个自然村和柳毅山四地。 其中,宋家双庙等三个村都属于比较干旱的地方,所以在历史上当地的祈雨活动比较盛行。柳毅因被封为平王而在当地被称为柳平王,当地人在平王庙求雨的活动胜过龙王庙。

  戴玉介绍说,宋家双庙早在元朝已建村,称为仇庄,自从龙王、平王两庙建成始称双庙。村里的民俗上的大事是每年正月十四的庙会。方圆几百里的人都会来赶庙会,人数达到3万之多。村里的民间文化气息因为庙会的缘故非常浓厚。

  尹家双庙村的“双庙”也得名于村内的平王、龙王两庙。据张宝辉介绍,除了与平王柳毅相关的庙会外,这里还有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海眼”。之所以称为“海眼”,是因为这个泉所冒的水味咸,且一年四季都冒,不受雨涝的影响。并且早晚有涨有退,如同潮汐。关于此池的来历有几个版本,但是大抵都与传说中的一个人物柳毅相关。“这个海眼直到上世纪渤海湾大地震以及唐山大地震才停止喷涌。”张宝辉说。

  “亓家庄有12个姓,柳姓占25%,和张姓并列为第一大姓。且柳姓人自称是柳毅的后代。”戴玉说。据《潍县志稿·民社志》载:“柳氏一族始祖明伦隋开皇五年由蜀东迁,今潍县亓家庄柳氏系萼(六世)之后”,又据《潍县乡土志》载:“亓家庄有唐柳毅墓。”另外,张宝辉介绍说,在亓家庄的柳毅祠堂里还保存有柳毅、龙女的画像,据专家鉴定,画像成画于清代。“亓家庄柳姓人对柳毅的祭祀活动非常隆重,以前都是柳姓男子除夕下午前往祠堂守岁、祭拜一直到初一。后来柳姓女子也渐渐加入到祭祀队伍里来了。”张宝辉说。

  柳毅山上也曾有很多与柳毅相关的遗迹,如柳毅读书处、柳毅祠、柳毅桥、海眼等。“柳毅桥下的河就是柳毅父亲当年背人过河并接受玉帝考验的那条河,柳毅山上的海眼喷涌出来的是淡水,可惜的是因1964年修水库,海眼被埋了。这些古迹有些现在已经无处可循了,但在地方志上都有所记载。”张宝辉对记者说。

  柳毅传说“四海为家”

  近年来一直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泰山青年学者马东盈告诉记者,有关柳毅的古迹在全国各地有很多,如,在湖南省岳阳市西南洞庭湖中的洞庭山(君山)有所谓的“柳毅井”,据湖南《巴陵县志》记载,此井是柳毅传书时入洞庭龙宫下水的地方。除了柳毅井,君山还有供奉柳毅的“洞庭王庙”。在江苏吴县东山镇东北翁巷村也有所谓的“柳毅井”,附近还有龙女庙和白马土地庙,相传柳毅传书曾系白马于此。太湖边有一石壁,传为柳毅叩壁问讯之处。

  “除潍坊寒亭以外,泰安新泰地区也有与柳毅相关的古迹。”据马东盈介绍,新泰市西南10公里处的寺山,原名峙山,山上有碧霞元君祠、龙女庙等主要景观。峙山相传是爱情故事“龙女牧羊、柳毅传书”的发源地。据清乾隆《新泰县志》记载:“峙山,县西南二十五里。山石上有羊蹄迹。相传龙女牧羊于此,士人柳毅为之传书洞庭,遂成姻媾。”

  在寒亭地区,柳毅是民俗活动的绝对焦点;而在新泰的峙山,担纲主角的却是龙女。“峙山的风物传说在满足了人们追求美满爱情的心理需要之后,逐渐使人们增生了借龙女以祈求风调雨顺、农业丰收的善良愿望。另外,善良愿望又衍生了龙女是泰山碧霞元君的妹妹、她们同是东岳大帝的女儿等等传说,使峙山龙女的神通与职能逐渐得到明确和肯定,这显然是受到了泰山宗教文化的影响。”马东盈在《柳毅与龙女传说的上山与下乡:一部人神恋爱传奇的演变史》中说。

  “其实,龙女牧羊、柳毅传书本来属于不可能坐实的传闻故事,即便是故事原型中的洞庭、泾阳一类,也不可能确定为实际存在的具体地名’。”马东盈同时指出,尽管如此,作为民间一种生动而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柳毅的传说和古迹是值得人们关注和保护的。

  由柳毅说“非遗”

  2009年,潍坊市寒亭区重新发掘、整理当地的柳毅文化,以“柳毅传书”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此前在“牛郎织女”传说申遗过程中,曾出现过众地申报、多地入围,最终三地榜并存的热闹情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申报成了近年来备受人们关注的话题。

  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为依据,“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包括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戴玉对“非物质”有着自己的理解,“如今,人们往往还是习惯于在‘实物’二字上大做文章,所以,许多地方的非遗变成了建筑,商店作坊,旅游纪念品等。遗产文化变成了复古文化,非物质变成了物质的堆叠。好像不能将物质形式的表现打造出惊人的规模,就不能显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

  柳毅传说源头在唐传奇,这是一个标准起点。至于是否有其他情节接近或类似的相关记载,都不应动摇这个起点。马东盈认为,柳毅传说传播包含着环境置换和民间化传播两个层面,并称其为“上山”和“下乡”,“由水府进入山庙,区域由南方到北方,由湖边、水边到山上一步步延展,是为‘上山’;民间化过程中产生了文学、曲艺等艺术形式,不断变异、丰富,这是它成为‘非遗’被接纳的理由,是为‘下乡’”。

  对非物质遗产的申报自2005年以来越来越为人们关注,对于这种现象,马东盈在肯定其积极意义的同时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思索。“政府重视是好事。但是某些地方政府基本是‘眼睛向内’,只注重强调本地的‘特色’与‘优势’,忽略、完全不愿意提到乃至否定‘外地’的特色与优势。梁祝申报时,济宁和宁波可以说是打得‘头破血流’,互相否认。还是后来国家层面比较公允,一起申报,一起进入,其实这不是无原则的调和,而是事实求是的认定。真正进入国家非遗,各地联合起来正说明其影响力大、传播面广,可能性更大。正确的策略应该是强调本地优势,注重外地特点,这样才能实现共赢。”

  另外,马东盈认为,非遗的名头级别是不是越大越好,本身有一个名实匹配的问题。有些遗产,本身不具备进入更高级别的可能,或者可以自我宽慰地说,可能性小,就没有必要在级别上花大力气硬拼。“世界遗产组织是每两年给中国一个名额。如果排一百位之后,即使假设这一百项全部符合国际评委的胃口,那么依次进入的话也将是需要经历一段非常漫长的时间的。”

编辑:jiruguang
0 
< img src='http://www.yhzszx.com/yh/img/shareLogo.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