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子孙在线 > 资讯 > 新闻 > 央视批“闹婚变猥亵伴娘”:有多少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央视批“闹婚变猥亵伴娘”:有多少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2017年6月12日
文章来源: 

  “闹婚”本是传统的一种婚俗习惯,包括“闹新娘”、“闹伴娘”、“闹父母”等,原本的用意是给结婚现场增加喜庆热闹的气氛,但是近几年来不少地区出现了很多变了味的“婚闹”。

  日前,一条“疑似婚闹伴娘被袭胸猥亵”的视频在网上传播。视频显示,在车内,两名男子分坐在伴娘身边,对其脱衣猥亵。西安警方昨天表示,涉嫌“猥亵”伴娘的两男子被查获,正依法妥善处理。

  △网络截图

  伴娘被两男子按车内猥亵

  这条题为“疑似西安某地结婚婚闹”、时长51秒的视频显示,在车内,两名男子分坐在疑似伴娘身边,对其摸胸脱衣,疑似伴娘喊叫,甚至咬其中一名男子手臂,均未能阻止两名男子。最后,两名男子还将疑似伴娘裙子掀开,称要脱掉其内衣,由于来回拉扯,女子的腿部明显已经发红。

  

  △网传视频截图

  涉事两名男子被警方控制

  10日上午,最新消息传来,视频中涉嫌猥亵的两名男子已被西安警方查获。经警方调查,6月3日上午11时许,伴郎胡某某(男,21岁)和陈某某(男,19岁),在西安沣东新城斗门街办参与婚庆活动途中,在一辆婚车后排座位处,对伴娘进行搂抱、摸胸等行为,持续大约进行3-5分钟,被车内副驾驶座位上的人员拍摄。该视频经多个微信群转发,后被发布在微博上。

  △涉事男子

  伴娘和两男子认识 不打算追究责任

  据华商报报道,由于和两名男子认识,伴娘并不打算追究两名男子的责任。这段视频在网上传播后,这几天,伴娘和两名涉事男子均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也让那场婚礼的男女主角觉得很尴尬。目前,视频中涉嫌猥亵的两名男子正在接受警方调查。伴娘及其他当事人也正在配合警方做进一步调查并说明沟通,警方将依法妥善处理。

  央视评论

  “闹新房”最后变成“闹伴娘”,甚至变成猥亵伴娘的丑闻,这几年来时有曝光。肇事者是揣着明白装糊涂,还是法律意识真的淡薄?有人说,这是“传统陋习”,真的都怪老祖宗吗?

  “闹婚”丑剧不能一味责怪“传统陋习”

  “闹婚”源自我国古代,这一点都不假。事实上,“闹婚”的出现在特定历史背景下有其“合理性”。众所周知,在历史上婚姻往往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对新人步入婚姻,往往对彼此还很陌生,甚至从未见过面。在这样的背景下,亲朋好友通过“闹婚”的形式,破除新人的紧张感,为的是创造和谐欢乐的氛围。

  仔细分析,古代的“闹婚”与今天婚礼上频频出现的闹剧有所不同:

  其一,“闹婚”的目的不是为了制造尴尬,而是为了创造和谐,更不是为了揩油。

  其二,五千年文明史中,历朝历代都讲究文明礼数,讲究男女授受不亲,混乱尴尬近乎“人身袭击般”的猥亵并非标准配置。

  其三,即便历史上出现过“闹婚”的丑剧,也往往为人所不齿,甚至肇事者会受到严惩。例如,秦代一起“闹婚”事件曾致新郎气绝身亡,肇事者被依据律令充当“鬼薪”,即没入官府当官奴。

  足见,“闹婚”的丑剧,不能一味责怪“传统陋习”。事实上,现代婚姻,青年男女往往自由恋爱,根本就不存在陌生感,更不存在闹婚的理由。把闹婚的原因一股脑怪罪在“老祖宗”身上,无异于泼脏水。究其根本,闹婚者文明素养低、法律观念差是主要原因。

  不要把风俗当成违法的借口

  从近些年发生的一系列“闹婚”事件上看,肇事者往往揣着明白装糊涂,借着酒劲的作用、借着婚礼的喜庆,揩把油就想溜之大吉。许多类似事件,人们也往往觉得这是件丢人的事,既然婚礼是喜庆的场合,对当事人往往不再深究,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让受害人打破门牙肚里咽。如果不是互联网频频曝光,许多闹婚事件最终都会不了了之。

  目前,在一些地方,当伴娘就要“吃亏”、“被吃豆腐”,俨然成了一种潜规则,也沦为践踏女性尊严的陋俗。许多女性在给闺蜜当伴娘之前,也因此顾虑重重。现代文明的社会,岂容这样的陋习继续下去、无法无天?

  法律之所以具有威严,就在于它是一把刚性的尺子,不会因时因事而动,更不会弹性处理。无论是在街头还是在喜庆的婚礼上,无论是针对陌生人还是针对朋友、或朋友的朋友,猥亵女性就是违法行为,侮辱他人就是要承担法律责任。无论任何人,都要明白法律的边界和刚性,切莫因为是在婚礼上而产生一念之差,害人害己,追悔莫及。

  别再让伴娘“谈婚礼色变”

  当前,西安警方已经介入,肇事者也已被控制。这一事件当中,有几点令人欣慰。首先,从舆情看,此事引发广泛公愤,说明舆论对“猥亵伴娘”丑态的接受度在逐步降低。其次,警方看到网络流传的视频主动介入,在网友提供线索的帮助下迅速控制肇事者,也在客观上做了一次很好的普法宣传。

  只是,在舆论对于“猥亵伴娘”丑态的接受度逐步降低之时,有些人的法律意识和杜绝性骚扰意识也该得以提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之际,人们学法懂法的步伐也应逐步加快,别再让伴娘“谈婚礼色变”,也别再让喜庆的婚礼蒙上一层尴尬的灰色。

编辑:devoma
0 

今日关注

联合国28:1通过中国提出的人权决,美国投唯一反对票

3 3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3月23日通过了中国提出的“在人权领域促进合作共赢”决议,这是联合国决议首次同时写入了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理念,而且表决时仅有美国一票反对。 [ 阅读全文 ]
3 

泉州石湖郭氏古墓群,本源是伊斯兰改姓

3 2
石湖郭氏古墓群,全称为明代石湖八甲郭氏古墓群,石狮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蚶江镇金钗山上。 [ 阅读全文 ]
2 

通天谱只有孔孟曾颜

3 10
 孔、孟、颜、曾四家统一使用的家谱。四家祖先分别追溯到孔丘、孟轲、颜回、曾参,此四人被称作四圣,而这四家的家谱,所排字辈,即辈分命名所用的字,也完全是一样的。充分表现了民族崇尚文化,重视血统的精神。在华夏五千多年的悠久文明中,有且只有四姓是所谓“通天谱”,意思是普天之下,全世界只有一种家谱。 [ 阅读全文 ]
10 

为何蒋氏族谱记载经国不是老蒋的儿子

2 20
蒋经国出生后,经蒋介石同意,被他的奶奶在族谱上登记为瑞青的儿子(瑞青是蒋介石幼弟,夭折)。 [ 阅读全文 ]
20 

贺姓为啥拜庆姓为祖先?徐州这家人竟是贺知章后人

2 4
沛县这一支贺姓是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的次子的后人,而这支贺氏以庆普为始祖。 [ 阅读全文 ]
4 

大连曾有哪些塔?

2 4
大连市市内曾有几座塔,如苏联红军烈士纪念塔、五一塔、消防塔。 [ 阅读全文 ]
4 

烟台市新媒体协会成立

2 1
9月21日,烟台市新媒体协会成立大会在东山宾馆宣告成立。 [ 阅读全文 ]
1 

两册《永乐大典》在欧洲以6490多万拍出!!!

2 9
两册非常珍贵罕见的明嘉靖抄本《永乐大典》,以640万欧元落槌,最终含佣金以812.8万欧元(折合人民币6490多万元)成交。 [ 阅读全文 ]
9 

“复州湾海盐”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 3
在日前发布的《国家质检总局关于批准对复州湾海盐等22个产品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中,大连市“复州湾海盐”正式获批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 阅读全文 ]
3 

大连:规划引领 品质立市 把城市建设得更美好

2 3
多年以来,大连的城市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规划引领、品质立市,把城市建设得更加美好。 [ 阅读全文 ]
3 

读城|青岛人到底什么样?

2 1
这几年,小哥几乎成为青岛小伙的代名词,一个褒贬不一、色彩丰富、充满复杂情调的感情品牌。 [ 阅读全文 ]
1 

“15年,3个亿,我走了太多弯路”英歌石植物园创始人缘何自揭伤疤

2 15
花费15年、累计投入3个多亿的英歌石植物园在建设过程中,究竟走了哪些弯路?倔强的“老孙头”为什么要做这种撕开式的反思? [ 阅读全文 ]
15 

金普新区2018年度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开始申报

2 7
金普新区2018年度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申报工作近日启动,符合条件的项目将得到该专项资金多种形式的扶持。 [ 阅读全文 ]
7 

《永乐大典》沧桑600年:幸存400多册今在何方?

2 4
《永乐大典》历经600年风雨沧桑,从成书之初的万册巨帙到今仅剩400余册,她的聚散离合也是中华古籍的悲欢缩影。 [ 阅读全文 ]
4 

中国雕塑家创作的马克思雕像抵达马克思故乡

2 4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创作的卡尔·马克思雕像,于当地时间3月6日下午运抵马克思的故乡德国特里尔市。 [ 阅读全文 ]
4 

朱德在大连

2 4
朱德三次来大连,对大连民生、造船、教育和海军建设都给予了极大关注。 [ 阅读全文 ]
4 

孔融靠出格赚名气

2 3
孔融四岁让梨,名满天下,被历代教育家视为道德楷模。 [ 阅读全文 ]
3 

兰陵操姓起源考:消失的皇族,误传千年的姓氏历史

2 2
中华操姓是萧顺之文帝十个儿子子孙走散后的“聚合体”。 [ 阅读全文 ]
2 

大连旧影:世界最美“肯德基”,曾是大连最美教堂

2 17
大连友好广场最美丽的建筑莫过于友好广场8号教堂式“肯德基”,把它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肯德基”。这个建筑也是一个百年工程,原为大连日本基督教会。论起来,它是大连市区最早的基督教堂。 [ 阅读全文 ]
17 

中美在亚太地区经贸发展的竞合

2 1
  美国总统大选结果公布之后,中美在亚太地区的经贸关系也变得越发错综复杂。美国新当选总统特朗普在竞选时的许多政策主张可谓“另类”,致使已有政策将会发生变数。摆在首位的是众人皆关注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去向问题。候任总统特朗普一直反对TPP,这向众人表明他当选后,TPP将会夭折。如其所言,他在当选后就声称明年入主白宫第一天就宣布退出TPP。 [ 阅读全文 ]
1 

京口王氏家谱被美国哥大收藏

1 1
主王心托人从美国影印回了失传多年的《京口王氏家乘》。 [ 阅读全文 ]
1 

张燕燕半百之年开始写大连故事

1 2
张燕燕是个有故事的女人,写了《地主家的四代女人》,也写了纪实文学《大化厂 大化人》。 [ 阅读全文 ]
2 

故乡味道:记忆中姥姥的家宴和老房子

1 8
故乡的味道就是姥姥的家宴和老房子。 [ 阅读全文 ]
8 

炎帝故里寻根节启幕 海内外炎黄子孙网上拜祖

1 8
庚子年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暨拜谒炎帝神农大典5月18日在湖北随州炎帝故里谒祖广场举行。 [ 阅读全文 ]
8 

维扬祝氏的祖辈在哪里? 祝是典型多源流姓氏

1 5
维扬祝氏祖籍山东,宋代因躲避兵乱举家南迁至姑苏一带;明代初期因“洪武赶散”从苏州阊门出发,迁至海陵,后有一分支再迁至维扬,称维扬祝氏。 [ 阅读全文 ]
5 

江都大桥褚氏或是褚遂良后裔,明初迁来 成“东乡三大家族”之

1 16
扬州江都区大桥镇东侧松山村一个名叫褚家巷的小地方,居住着200多户褚姓族人。 [ 阅读全文 ]
16 

除了放河灯,中元节还有哪些习俗? 

1 3
中华大地,风俗同源,却不相同, 除了放河灯,还有祭祖、放天灯、祭祀土地和庄稼、面塑等许多习俗。 [ 阅读全文 ]
3 

中元节 山东有这些习俗你知道吗?

1 5
中元节,俗称鬼节、施孤、七月半,佛教称为盂兰盆节。 [ 阅读全文 ]
5 

山东海阳有个倪格庄, 是胶东倪姓人的聚居地

1 12
胶东倪姓的发源地,主要在于莱阳的瓦马村‘’牟平倪姓、海阳倪姓以及文登倪姓的相关资料,都记载为源自莱阳瓦马村;但村中现已无倪姓。 [ 阅读全文 ]
12 

叫姓只有300多人

1 15
全国姓“叫”的仅300多人,主要分布在湖南省株洲市攸县菜花坪镇菜坪村斑竹垅。 [ 阅读全文 ]
15 

评论精选

2020-11-24
浏览:5 评论:0 收藏:0
2020-11-21
浏览:16 评论:0 收藏:0
2020-11-13
浏览:1 评论:0 收藏:0
2020-11-11
浏览:4 评论:0 收藏:0
2020-10-31
浏览:7 评论:0 收藏:0
2020-10-29
浏览:2 评论:0 收藏:0
< img src='http://www.yhzszx.com/yh/img/shareLogo.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