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子孙在线 > 宗教 > 名胜大观 > 让天主教堂体现中国文化自信

让天主教堂体现中国文化自信

2016年8月13日

  教会认为教堂是天主的圣殿,是信徒聚会祈祷和表达信仰的中心。教堂的出现最早在公元4世纪。据称罗马帝国的君士坦丁大帝于312年颁布了历史上著名的米兰诏书,宣布基督教信仰为国教,这使原先遭受镇压的基督徒们终能重见天日。为了聚会的需要,基督徒们开始兴建聚会场所,这类场所就是西方教会最初的教堂。至公元4、5世纪教堂建筑开始迅速发展,在西欧各地的教会管辖区内,权倾一时的主教们开始兴建象征权力、知识与信仰光辉的大教堂。

  天主教堂主要分为罗马式和哥特式两种建筑方式。罗马式教堂兴起于公元9世纪至15世纪,是欧式基督教堂的主要建筑形式之一。罗马式建筑的特征是线条简单、明快,造型厚重、敦实,其中部分建筑具有封建城堡的特征,是教会权力的化身。罗马式教堂在主体设计上多采用长方形会堂布局,因模仿古罗马建筑而得名。例如模仿古罗马凯旋门、城堡及城墙等建筑式样,采用了古罗马式的拱券结构,所以人们称其为“罗马式建筑”。教堂前后配以碉堡式钟楼,俯瞰教堂平面为长方十字形状,象征耶稣受难的十字架。

  从12世纪开始,更高耸的哥特式大教堂陆续呈现在人们眼前。哥特式建筑真正的起源地是巴黎的塞纳河畔,其特色是有高耸的钟塔。塔上彩色的玻璃窗,表现出对天国的赞颂,也突显出信仰的坚韧。哥特式艺术的出现与它所处的时代有着密切的关系。12世纪以后,西欧进入了封建社会的繁荣阶段,经济上更加富裕,宗教理论也日趋发展。天主教会把教堂视为天主的宫殿,人们喜欢待在宽敞的教堂里体验宗教的神圣感。因此,富有的市民认为想要表达对基督教的崇敬,最好的方式就是在城市中修建高大的教堂。

  随着天主教在世界的影响不断扩大,天主教传教士也开始走出欧洲,踏上了中国的土地。唐贞观九年(635),天主教一支被视为异端的教派(聂斯脱利派)传入长安,时称“景教”。一段时期中,该教派达到了“法流十道,寺满百城”的兴盛景象,但后来因唐武宗下令灭佛,景教也受到牵连,其宗教建筑大量被损毁。当时的“寺”(即教堂),今天已不见踪影。

  天主教自元朝开始正式传入中国。目前,中国天主教会共有教堂6300余座。其建筑形式大都表现为罗马式或哥特式。这些教堂或多或少体现了天主教的普世性特点,即教堂通常都有高耸的塔尖或圆形拱顶,堂顶竖立一个大十字架。教堂内常设有举行弥撒祭献的祭台,悬挂有象征耶稣受难的十四处苦像。20世纪前在中国所建的教堂,大都属于这两种类型,但也有不少教堂建筑体现了中西合壁的特点。例如,始建于1887年的北京救世主堂(北堂),其主体建筑为哥特式,教堂正门左右两侧的碑亭却是中式亭台建筑。始建于1876年的贵州教区主教府的钟楼,完全是中式塔楼建筑。云南大理的天主教堂,明显带有当地少数民族建筑的风格。山西太原南郊洞儿沟天主教朝圣地,新建有中国古典建筑式样的七苦圣母大殿,殿前广场中央建有仿北京天坛的圆形祭坛。中国天主教神哲学院的小教堂,外部结构也是北京天坛式建筑,窗户彩色玻璃是用剪纸剪出的圣经人物像,较好地体现了中西文化交融的特点。此外,许多教堂大门两侧都刻有中文对联,例如北京东堂大门两侧的对联为“庇民大德包中外,尚父宏勳冠古今”,门额为“惠我东方”。该对联喻意天主的大德庇护中外,圣父的功勋涵盖古今。历史上康熙皇帝对天主教有特别的好感,他曾亲赐北京南堂“万有真原”匾额和对联“无始无终,先作形声真主宰;宣仁宣义,聿昭拯济大权衡”,并复制多块匾额分赐给各地教堂悬挂。至今,天主教信徒们对康熙帝亲赐的匾额仍情有独钟,所以许多教堂正门上方都挂有“万有真原”的匾额。

  教堂是信仰的外在表现形式。但透过外在形式可以彰显内在的思想。中式教堂的出现就是教会本地化的表现,透过教堂建筑体现了设计者对中国文化的喜爱。然而中国教会本地化的标志是多方面的,除教堂建筑之外,还包括礼仪本地化、制度本地化、神职本地化等诸多方面。中国天主教会的本地化在注重外在形式的同时,更注重神学思想的本地化。只有神学思想本地化了,才可能更好地引导信众走爱国爱教的道路,把基督的福音融入我国的优秀文化传统中,然而这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可谓任重而道远,需要集众人的智慧,共同努力!

  (作者单位为中国天主教爱国会)

  

0330_5(1).jpg
编辑:jiaoyang
0 
< img src='http://www.yhzszx.com/yh/img/shareLogo.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