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子孙在线 > 方志 > 人文 > 福山:鲁菜之乡的美食之旅

福山:鲁菜之乡的美食之旅

2020年8月4日
作者: 
文章来源: 

  烟台是鲁菜的发祥地之一,名扬华夏五洲的鲁菜之乡。

  2001年10月,中国烹饪协会将“鲁菜之乡”的桂冠授予烟台市福山区,这在中国烹饪史上尚属首次,有力地证明了烟台在中华美食中的地位和对中华美食文化的贡献。

  美食源流

  烟台美食源远流长。据市区邱家庄和白石等多处原始文化遗址出土的陶鼎、鬶、罐和谷物、兽骨、贝壳及高脚杯等文物考证,6000多年前的烟台人在饮食上已形成由猎取兽类、海洋生物、种植粮食、蔬菜和水果,从原料到加工、煮熟、进食及至饮酒等较为完整的饮食体系。

  到了西周、春秋时期,胶东沿海一带冶铁、渔盐业空前发展,特别是管子治齐后,更是大兴渔盐,实行“海天之国,谨正盐荚”,作为齐国食邑的“转附”(当时烟台之名),民众用盐调剂饭菜咸淡,“其民食鱼而嗜咸”,奠定了烟台美食以咸鲜为基本口味的基础,促进了风味美食风格的生成。

  后历经秦汉,到了隋唐,位于黄河中下游的齐鲁大地,由于发达的人流、商流和经济流,其烹饪与长江、珠江、闽江三大流域齐名,尤其烟台烹调海鲜独树一帜,并凭借港口优势,使风味美食开始走向全国。

  到了北宋时期,烟台风味美食作为“北食”的杰出代表,普遍受到人们的推崇和喜爱。

  大诗人苏东坡十分喜爱烟台风味美食,还挥毫题写了赞美名菜“鸡松鲍鱼”的优美诗句:“膳夫善治荐华堂,坐令雕俎生辉光,肉芝石耳不足数,醋芼鱼皮真倚墙”。

  元明时期,烟台美食进入完善提高阶段,烹调菜肴讲究原料精选,强调烹饪技法多样和工艺的精细,注重口味特色。

  据史料记载,福山厨师进入元大都燕京(今北京)宫廷,执掌御膳天下,烟台风味美食从此成为御膳支柱。

  明朝时烟台烹饪有100多种技法,当时山东境内民间流传着“要想吃好饭,围着福山(当时烟台属福山辖区)转”的佳话。

  鸦片战争以后,特别是烟台开埠,作为中国北方沿海重镇码头,烟台人口急剧膨胀,工商业空前发展,经济畸形繁荣,饮食业空前活跃,“灯火家家市,笙歌夜夜楼”。

  境内第一个能包办酒席的大饭馆———吉升馆于1852年(清咸丰二年)在福山城里开张营业,生意兴隆。1862年又有东顺馆在烟台修业街开业。

  之后一些大饭店相继开业,一些风格独特的酒楼、饭馆也应运而生,例如专门接待外国人和官僚、绅士的会英楼、大罗天、松竹楼等,综合性的中兴楼、东城楼等,专业性酒菜馆和风味小吃店小洞天、万香斋等;普通小吃店和饭摊多经营火烧、锅饼、烤饼、馄饨、水饺、大面、包子和小炒等。《烟台通鉴》载文道:“烟埠居民,宴会之风甚盛……”筵席普遍讲究饭菜口味好,花样多,用料精,档次高。

  此时,烟台烹饪已发展成为我国著名的地方风味流派,烟台美食盛名远扬。

  新中国以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烟台美食实现了全面振兴。

  到2008年,境内星级宾馆、酒店、招待所、餐馆和小吃店等餐饮企业达3000多家,从业人员10万多人,其中获国家授予“中华名店”“中华绿色饭店”和“中国鲁菜名店”等荣誉称号的企业30多家,获“中华美食地方特色筵席”近20个。

  广大烹饪工作者在保持本色的同时,与时俱进,创出了一批适应现代人需求的美食佳肴,其中荣获国家级金牌163枚,银牌160枚,铜牌94枚,实现了新时期烟台美食新的辉煌。

  美食成因

  烟台美食之所以脍炙人口,得益于优良的自然环境、丰饶的物产资源和睿智的民众。

  烟台位于山东半岛东部,有山有海、交通便捷,四季分明,年均降水650毫米,气温11.8℃,无霜期210天,相对湿度68%,日照指数2700小时。

  全市海岸、海岛曲线长达900多公里,可开发的浅海滩涂70多万公顷,水域辽阔的黄、渤二海,水温四季,水质肥沃,盛产丰富的鱼类、贝类、虾蟹类、藻类和软体类海产品,是烹饪的上好原料。

  境内广袤的平原、起伏的丘陵、蜿蜒的河流,积物发育,土质肥沃,是著名的粮仓和果蔬之乡,尤其苹果久负盛名,大樱桃誉满华夏,大花生驰名中外。

  民间流传着一首生动形象的歌谣:“海味河鲜水里捞,山珍野味坡上找,想吃苹果不出门,炕头伸手摘樱桃”。丰富的物产资源为烟台美食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这方沃土上的饮食之花开得娇艳多姿。

  烟台民众勤劳聪慧,民风淳朴。这里崇尚耕读文化,历来人才辈出,古近代的历史文化名人丘处机、戚继光、孙遇、郭宗皋、宋琬、郝懿行、王懿荣、于宗潼和傅懋凯等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的思想、理论、智慧和学术成就,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包括鲁菜烟台风味美食的形成、传播和发展。

  是明朝隆庆年间南京兵部尚书郭宗皋把烟台风味菜“糟熘鱼片”引入宫廷,是清末国子监祭酒王懿荣发明了鲁菜名菜“全家福”,是明朝“一门三代六进士”的第一人孙遇把烟台美食传播到了外地……

  烟台烹饪源于民间,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在齐鲁之邦、礼仪之乡的文化背景下,民众讲究礼仪,热情好客,注重迎来送往,宴饮之风盛行,不论是婚丧嫁娶、升迁发财还是走亲访友、接风洗尘,都要设宴摆席,即是朋友小聚,也不马虎餐饭。

  这种质朴的土风民情,造就了境内“家家善烹饪,人人皆厨师”的中华大地绝无仅有的局面。

  作为鲁菜之乡,烟台涌现出大批学有真传、身怀绝技的名厨高手,在全国乃至世界烹饪业中,以聪明才智和非凡技艺,为中华美食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烟台也因此被誉为“名厨之乡”。

  北京丰泽园饭店技术总监、“国宝级”烹饪大师王义均(籍贯福山区),1983年在首届全国烹饪大赛和烹饪名师技术表演鉴定会上,他独得冷热菜两枚金牌,并获“全国十佳厨师”称号。自20世纪50年代起他多次参加国家重大活动的大型宴会料理,多次为国家领导人和外国首脑烹制菜肴,多次出国讲学献艺。周恩来总理对他的技艺予以充分肯定,并教导他把鲁菜技艺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烟台籍名厨中还有全国人大代表、新中国第一批烹饪大师、多次为毛泽东主席办家宴的北京丰泽园饭庄牟常勋(籍贯芝罘区),丰泽园饭店副经理、“葱烧海参”专利获得者、业内享有 “鲁菜大王”美誉的王世珍(籍贯福山区),北京和平门全聚德烤鸭店厨师、副总经理蔡启厚(籍贯福山区)……改革开放以后,烟台众多的烹饪大师、名师以高超的烹饪技艺,创出了大量的美食精品,使烟台美食始终保持领先水平,其中的杰出代表郭延祥、初立健和程伟华荣获中国烹饪最高奖“金爵奖”。

  美食特色

  烟台美食特色鲜明、魅力无比。菜肴基本特征是原汁原味、清鲜脆嫩、口味平和纯正、色香味形俱佳;烟台美食在制作风格上既吸收山海之灵气,又润泽儒家文化之雨露,形成了制作精细、配料巧妙、讲究造型、口味淡雅的美学风格。

  烟台美食主要由菜肴、小吃、主食和点心四大类组成,每一类又有若干子类,每一子类又由于原材辅料、烹调技法和口味要求不同,其花色品种琳琅满目,数不胜数。菜肴类主要是海鲜、禽畜、蔬菜和水果。

  烟台人烹饪海鲜有独到之处,其菜肴品种和风味,是烟台之外无法比拟的,原国务院办公厅主任、国家典礼局长于心清评价:烟台菜“鲜美可口、举世无双”。经典菜品有“葱烧海参”“通天海参”“鸡松鲍鱼”“ 焅大虾”“清蒸加吉鱼”“芫爆乌鱼花”“芙蓉燕菜”“奶汤鱼翅”“白扒鱼肚”等几百种;烹调畜禽菜肴也多达上百种,“浮油鸡片”“栗子扣鸡”“樱桃肉”“熘肝尖”等名菜传世不衰;水果名菜肴有“拔丝苹果”、“拔丝樱桃”等,深受食客喜爱。

  烟台小吃历史悠久,原料多取自当地、加工方法多种、花色品种多样、口味风格独特,名吃有“福山大面”“大馅馄饨”“三鲜水饺”“脑饭”“老豆腐”“杠子头火烧”“芝麻锅饼”等上百种,文坛巨匠梁实秋先生在《雅舍谈吃》中对“韭菜篓”大加赞赏。

  烟台美食烹调工艺技法独特,菜肴突出刀工、火候和口味,小吃、主食强调加工方法的多样化。

  墩上刀工要求熟练精巧,厨师根据菜肴需求把原料、辅料切成厚薄均匀的片、粗细均匀的丝、大小均匀的丁、深度均匀形状一致的“花”和粘稠符合要求的泥等,以达到造型美和口味美。

  灶上烹调火候讲究长短适度,掌握准确,恰到好处,分寸不过,具体把握油温、爆炒烧熘和烤焅火候三个环节,使烹调的菜肴达到软、焦、嫩、酥、爽、滑、香和色8字要求。调味精于用汤,善于用大葱强调口味。

  高汤有清汤和奶汤之分,其特点是清澈透明、色白如乳、味道鲜美,用清汤和奶汤做的名菜“清汤燕菜”、“荷花鱼翅”等,是高档宴会的珍馐美味;大葱,是菜肴中必需的调料和辅料,尤其海鲜菜肴,都飘着诱人的葱香。葱不仅能提味,还能增进食欲、通畅顺气、抑菌健胃;味口即有胡辣口、醋椒口、咸鲜口和清汤口等多种,每种都纯正不邪。

  烟台美食最大的特点是民间大众化。境内家庭烹饪美食遍及城乡,每个家庭主妇都是技艺娴熟的厨师,平时变着花样炒菜做饭,料理一家人吃好喝好;逢年过节、人来客往、婚丧嫁娶等,家家户户都会大显身手,自家就能做一桌、几桌甚至几十桌集美味之大成的丰盛筵席,什么“四一六”、“四二八”、“十大碗”等。在烟台,厨师和民众共同主宰美食天下。

  美食震撼

  烟台美食在华夏五洲具有很强的震撼力。烟台风味菜是鲁菜的两大风味之一,为鲁菜的繁荣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对黄河中下游地区和东北三省饭菜基本口味和烹调技法产生了重要影响。

  现代著名作家苏舒阳曾评述,鲁菜之所以名列四大菜系之首,是因为每个菜系都有鲁菜的影子,都有鲁菜的基本口味。据有关资料介绍:“数百年来,福山(今烟台)菜和历下(今济南)菜并称为鲁菜两大风味”,“福山帮精于海味,在北京已有四五百年的历史”。

  清末民初,烟台烹饪业誉满京华,名扬大连、沈阳、哈尔滨、海参崴、天津和上海、香港等大城市,北京著名的“八大楼”饭庄中的东兴楼、致美楼、泰丰楼、新丰楼、萃华楼、安福楼和同和居、福寿堂、会贤堂等著名鲁菜饭庄均为烟台人开办或掌灶。

  张文鹰先生20多年前为《中国烹饪》杂志撰文“北京菜”中写道:“五六十年以前,在北京有名的大饭庄,什么堂、楼、居、春之类,从掌柜到伙计,十之七八是山东人,厨房里更是一片胶东口音”。

  位于煤市街南口的丰泽园饭庄,以经营正宗鲁菜烟台风味美食而盛名于京城,其创办人栾学堂即是烟台(福山浒口)人氏。

  饭庄于1930年农历八月十五开业,来自烹饪之乡烟台的厨师个个身怀绝技,烹调的“葱烧海参”“ 焅大虾”“砂锅鱼翅”“糟熘鱼片”等菜肴,以独特的风味征服了京城的名人志士、社会名流、达官显贵和外国友人,饭庄昌盛近80年不衰。

  烟台美食远播海外,五洲飘香。清末民初始,烟台民众漂洋过海,在异国他乡开办餐饮业。

  据统计资料显示,五大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烟台风味餐馆,且生意火爆,例如日本大阪、东京、京都的锦城阁、北京饭店、陶然亭,韩国首尔、釜山、仁川的中美饭店、新东阳、德成楼,英国伦敦的中华菜馆、风林阁,法国巴黎的丰泽园,美国华盛顿的华北饭店、鲁园饭店等等。

  在海参崴(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传统烟台风味菜馆成为这个城市烹饪业的主宰;在英国,烟台籍厨师和饭店经营者成为同行业中的佼佼者,该国华侨成立的国京菜业同业联谊会有35名执事,其中30人是烟台籍人氏。真可谓“鲁菜之乡美名扬,烟台美食传四方”。

编辑:jrg
0 

今日关注

贺姓为啥拜庆姓为祖先?徐州这家人竟是贺知章后人

5 4
沛县这一支贺姓是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的次子的后人,而这支贺氏以庆普为始祖。 [ 阅读全文 ]
4 

烟台故事:续半联,吃半联

4 10
传说清乾隆年间,烟台有家酒店在开张之际,起名“半联酒店”。 [ 阅读全文 ]
10 

千年孝道文化的根源——文登丛氏宗祠

3 16
古时候在文登县内有百余座丛氏宗祠,文登城内一条街上就有三座规模宏大的宗祠,数道牌坊,并有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之上谕。 [ 阅读全文 ]
16 

华盛顿:美国国父,亲自制定美国宪法

3 2
由于华盛顿扮演了美国独立战争和建国中最重要的角色,通常被称为美国国父。 [ 阅读全文 ]
2 

越姓是鲜卑族后裔,六旬老人历时20年重修族谱

2 2
越步生表示,经过多年查阅资料研究,新村越氏应为鲜卑族后代,祖先姓氏为译音“越勒氏”,取“越”姓。 [ 阅读全文 ]
2 

大连曾有哪些塔?

2 4
大连市市内曾有几座塔,如苏联红军烈士纪念塔、五一塔、消防塔。 [ 阅读全文 ]
4 

中元节习俗:放河灯

2 7
中元节有一个非常普遍的习俗:放河灯。 [ 阅读全文 ]
7 

明代牛姓移民类型比较研究

2 2
明代牛姓具有多元化、复杂化的迁移特点,虽然山西移民数量最多、分布也最为广泛,但期间仍有不少地方的牛姓家族是从不同地方迁入的,存在交叉互迁的复杂现象。 [ 阅读全文 ]
2 

肥西赵氏:铭军提督赵维禹、赵怀业家族史料

2 10
肥西世义堂赵氏,自宋初淳化年间始,后世居肥西梅子湾鹿茸山(今孙集乡),晚清淮军铭军两江提督赵维禹字晴川,及其子铭军两江提督赵怀业、参将怀勋兄弟,淮军末弁、民国上将赵理泰等都出自这支赵姓。 [ 阅读全文 ]
10 

中国牧师收入工资薪金一览

2 22
马丁路德创立新教,不单在教义上强调信徒和上帝自由交往的主权——人人皆为祭司,不必一定通过教皇才能得到救赎权利;开创先河和修女结婚,以身试法打破神职人员不能结婚守独身的千年多惯例;新教的神职人员因有家庭,被称之为教牧人员,也要接受教会给予的薪金待遇。 [ 阅读全文 ]
22 

读城|青岛人到底什么样?

2 1
这几年,小哥几乎成为青岛小伙的代名词,一个褒贬不一、色彩丰富、充满复杂情调的感情品牌。 [ 阅读全文 ]
1 

天下第一谱——倪姓甲骨文家谱

2 12
家谱是家族历史和宗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历来被视为与正史、方志并列的三大史学体系。 [ 阅读全文 ]
12 

金正恩提议与特朗普会面,特朗普说:咱哥俩5月前见!

2 7
路透社发布“突发新闻”,韩国总统特使团团长郑义溶在其发表的涉朝“重大声明”中称,特朗普表示,他在今年5月前与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会面。 [ 阅读全文 ]
7 

大连营城子乔姓

2 1
 据《营城子镇志》记载,大连营城子乔姓祖籍是在山东登州府莱阳县水沟头烟筒圹,康熙二十三年三月(农历甲子年戊辰月,1684年4月),从山东迁徙至关东。 [ 阅读全文 ]
1 

大连曾有东北最早的钢铁厂

2 17
为新中国解放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大连工业,不但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即便放眼世界,达里尼铸铁工厂等工业遗产也属于“隐形冠军”。作为大连早期工业的诞生地、新中国电瓷产业的摇篮,老电瓷厂承载着人文历史、城市记忆和代代传承的城市精神。 [ 阅读全文 ]
17 

广西博白县冯氏宗族简史

2 18
数百年来,博白冯氏没有联过族,所以造成各地另立始祖,各排字辈。由柯木村光流,冯荣等公倡议,合族响应,统修了全县及部分外迁玉林,陆川,合浦,小江,钦州等地支族的冯氏族谱即《上党郡冯氏元淑公宗谱》。 [ 阅读全文 ]
18 

“史上卖书最多的中国人” 漫画家蔡志忠在少林寺出家

1 4
享誉全球的台湾著名漫画家蔡志忠11月17日在少林寺落发出家。 [ 阅读全文 ]
4 

大鹏赖氏家族:前辈守御领土 后人遍布全球

1 16
赖氏在大鹏生活了近300年,始祖赖吾彪由广东紫金县迁至鹏城。 [ 阅读全文 ]
16 

百余藏品述兰州牛肉面“前身今世”:引燃食客乡愁

1 20
始创于1915年的兰州牛肉面,以其“汤清者镜、肉烂者香、面细者长”的独特风格享誉世界。 [ 阅读全文 ]
20 

奶奶

1 4
奶奶的名字叫赵美珍。 [ 阅读全文 ]
4 

烟台安姓和大连安姓是一家,一世祖叫安谦

1 4
烟台安氏的祖籍在今山东省齐河县,现约有5万余人,在大连市沙河口区有2万余人,在烟台只楚镇孙家庄有几千人,蓁山屯人数不详,在北京市区也有几百人。 [ 阅读全文 ]
4 

邵裴子:求是求才不求人

1 7
邵裴子在执掌浙江大学期间,提倡“通才教育”,并且以“惜才闻名”,当时来浙大的除苏步青外,还有物理学家张绍忠、生物学家贝时璋、教育学家郑晓沧等。 [ 阅读全文 ]
7 

浙江郑氏族谱字辈摘录

1 2
字辈是辈分的证明,这是中国唐宋以来形成的文化礼仪,炎黄子孙在线收藏部分浙江郑氏族谱字辈。 [ 阅读全文 ]
2 

炎帝故里寻根节启幕 海内外炎黄子孙网上拜祖

1 9
庚子年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暨拜谒炎帝神农大典5月18日在湖北随州炎帝故里谒祖广场举行。 [ 阅读全文 ]
9 

《青岛与音乐》讲述音乐史话

1 4
“鲁海说青岛”系列丛书日前再添新书,第12本图书《青岛与音乐》由青岛出版社出版。 [ 阅读全文 ]
4 

大连退休人员采暖费补助金这样领

1 21
大连2005年底以前有企业缴费记录,且采暖费缴费年限满20年,即可以享受每年500元采暖费一次性补助金。 [ 阅读全文 ]
21 

他们用旧体诗记录“九一八”

1 7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李鹤、马君武、钱来苏、胡先骕、马叙伦等人纷纷作旧体诗,表达爱国抗日之情。 [ 阅读全文 ]
7 

九一八事变的8个历史真相:打响抗日第一枪的是谁

1 2
1931年9月18日,中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天。 [ 阅读全文 ]
2 

辽宁刘姓字辈简略

1 24
字辈是辈分,也是家族密码,辽宁地区移民众多,能查到许多刘姓字辈,虽然他们都姓刘,却并非同宗同源。 [ 阅读全文 ]
24 

演员谢园突发心脏病去世,享年61岁

1 2
电影演员、原北京电影学院教师谢园于2020年8月18日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逝世。 [ 阅读全文 ]
2 

经济

2020-11-26
浏览:19 评论:0 收藏:0
2020-11-26
浏览:38 评论:0 收藏:0
2020-11-26
浏览:5 评论:0 收藏:0
2020-11-25
浏览:2 评论:0 收藏:0
2020-11-25
浏览:3 评论:0 收藏:0
2020-11-24
浏览:7 评论:0 收藏:0
< img src='http://www.yhzszx.com/yh/img/shareLogo.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