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子孙在线 > 方志 > 历史沿革 > 烟台美食中心地:百年丹桂街

烟台美食中心地:百年丹桂街

2018年3月13日
文章来源: 

  周健荣提起传统美食,往往勾起老烟台对丹桂历史的追思回忆。

  朝阳街是烟台开埠文化的见证,带有浓重的“西洋”色彩,

  而丹桂街则是烟台本土文化的中心,繁华一时,是老烟台的骄傲。

  当年丹桂街上的老太太。

  繁华褪尽,百年丹桂街难觅历史遗迹

  说起“丹桂街”,许多年轻人可能会想到紧邻芝罘区政府的一条小巷,年纪大点的老人则会忆起天天渔港旁边的丹桂街旧址,

  位于现胜利路北段以东,西起胜利路,东至原向善街,与原通惠街相通,全长180米,就是天天渔港北面的小胡同。

  破损的水泥路面,陈旧的楼房,难以想像这里曾是人声鼎沸,繁华兴隆的百年老街,然而这就是老丹桂街的现状。

  老丹桂街北面是一排低层小楼房,门面是一些小店,有理发店,有东北餐馆,也有小杂货店,

  饭馆的炊烟把墙面熏成了焦黑色,道南是天天渔港的大楼。

  巷子往里走不到50米,就是烟台的老小区。

  路边新种不久的树苗,还没长到能够给人遮荫的高度。

  夜幕降临后,这条小巷子由于没有路灯,漆黑一片,人烟稀少,

  夏日里有一两个烧烤摊,通红的炭火成了这里唯一的亮光。

  巷子不宽,只有住在市府小区的市民每天从这里穿过。

  丹桂街繁华褪尽,消逝在了历史的长河中,在这里找不到丝毫历史痕迹。

  然而在老烟台的回忆里,这里仍然是烟台饮食文化的一个缩影,是一代人引以为豪的集体记忆。

  百年老街曾是文化商业中心

  丹桂街始建于1850年(清道光三十年)前后,始称一面子街。

  1916年街西口德桂茶园改名丹桂戏院,该街道遂更名为丹桂街,1930年修建水泥路面。

  1983年起,该街由西向东先后被拆除重建,改名午台街。

  为了纪念百年老丹桂街,在今东方电子集团东侧建成南北走向新丹桂街。

  1927年生于烟台的曲长运老人,从小在临衢街(今胜利路)长大,老人现已过世,但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记者采访了曲长运老人生前的好友毛贤君先生,从他的描述中,拼凑出大致的丹桂风貌。

  “东到现在的午台街煤场,西至博物馆花坛,南到新世界商场,北至胜利路北端,是当时烟台市最繁华的地段。”毛贤君说。

  这里有丹桂戏院(现为胜利剧场),西北不远就是光陆戏院,向南是华安电影院。

  在这狭小的区域内,有四家小戏园,分别是筱舞台、会友轩(演出柳腔、茂腔等地方戏)、青莲阁(以演评剧、杂耍为主,有时演无声电影),

  还有进德会的席棚,以演京剧为主,票价便宜。

  此外,还有南、北说书场,南、北盂兰会,有落子(即评剧)、驴皮影、卖艺、戏法、相声和山东快书等各种演出。

  这一带不仅是市区的文艺中心,也是商业闹市,店铺一个挨着一个,行人络绎不绝。

  这里以丹桂街为中轴,又形成了一条名吃荟萃的饮食街,有饭馆、酒楼、卖吃食的小摊,

  还有肩挑手提沿街叫卖的小贩,都各献烹调技艺,争相招揽顾客。

  各种小吃,品类繁多,特色各异,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品种多样,仅包子就有10余种

  丹桂街西首及中段各建有一道辕门,自中辕门以西主要经营最受老烟台民众欢迎的各种著名地方小吃,品种丰富,味道独特。

  在这里,仅包子就有10余种,有山东包子、福山包子、烟台灌浆包、牟平发面包、油煎包等。

  胶东特色风味,令人垂涎欲滴,今天恐怕在有名的大饭店,也难吃到如此多品种的胶东包子。

  胶东人爱吃面,丹桂街面食种类也是应有尽有,福山拉面、打卤面、炸酱面、三鲜面、清汤面。

  烟台著名小吃有酥软烤饼、砍边火烧(俗称杠子头)、硬面窝饼、硬面馒头、各式花卷、油饼、酥饼、千层饼、片片、脑饭、鸡丝馄饨等等,成为胶东小吃一条街,盛况与当年济南的芙蓉街不相上下。

  “丹桂街附近卖吃食的小摊点,约有五六十个,令人眼花缭乱。”毛贤君说。

  一把龙头大茶壶,碗里放上两个掰碎的桃酥,或放炒熟的小米面加芝麻,或用油炒面加白糖或红糖,用开水一冲就开始卖茶汤。

  在午台街东端有个卖牛杂碎的,用个大笸箩箱盛着,堆得像小山似的,两个铜元就可买一包,摊主还贴心地撒上点盐末,有时也卖驴杂碎及碎骨肉。

  在午台街东端,有一家卖汤锅的小摊点,一口大锅中煮着牛肉、牛下水,顾客随意挑拣,摊主给切碎,放在碗中,撒上葱花,舀上几勺热腾腾的老汤。

  花五个小铜元,买一个火烧,喝一碗汤,就能吃饱肚子。

  就地取材,近一半摊点卖海鲜

  守着一片广袤无垠的大海,各种珍贵的海产品,对烟台人来说,都是习以为常的家常菜,海鲜成为烟台饮食文化的一种重要素材。

  祖辈对海鲜的烹饪手法,流传至今,成为烟台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小小的丹桂街,曾经是烟台饮食的一幅壮丽的“清明上河图”,生动地展现了芝罘人对生活品位的追求。

  当时在丹桂戏院附近近一半的摊点都卖熟海鲜。

  从春天开始卖桃花虾、大对虾、爬虾、鹰眼虾、海红、毛蛤等各种应时海鲜,附带卖零酒。

  其中以银楼门口“盛月田海味”最出名,毛贤君说:“他煮的海味火候恰到好处,技术高人一筹,他为了掌握好海鲜的火候,不厌其烦,别人煮笔管蛸,总是一锅煮,他却用筷子,把蛸一个一个地下锅。”

  这样煮出的蛸不掉头,鲜嫩可口。

  服务更上乘,带壳的海味,老板总是预先给顾客剥开,并把酱油、姜、醋等佐料配齐备好。

  在筱舞台辕门外,有个卖海蜇的,摊主是黄县人,个子不高。

  “他的海蜇里加上芝麻盐、香菜、蒜泥、香油、醋等小料,特别是兑的醋不太酸,不太淡,别有风味。”毛贤君说。

  深秋隆冬,不少顾客在这里排着长队,为的就是喝碗热乎乎的海蜇。

  在卖海蜇的西首,是“李家片汤”,片汤的佐料有木耳、鸡蛋丝、蛏子、蛤,还有红娘鱼肉再加上猪肉丁、海米等,用蛤或蛏子的原汤加面片和粉团调制而成,称为三鲜片汤,味道鲜美。

编辑:jrg
0 

今日关注

“史上卖书最多的中国人” 漫画家蔡志忠在少林寺出家

3 4
享誉全球的台湾著名漫画家蔡志忠11月17日在少林寺落发出家。 [ 阅读全文 ]
4 

“15年,3个亿,我走了太多弯路”英歌石植物园创始人缘何自揭伤疤

3 15
花费15年、累计投入3个多亿的英歌石植物园在建设过程中,究竟走了哪些弯路?倔强的“老孙头”为什么要做这种撕开式的反思? [ 阅读全文 ]
15 

武汉大学长江学者“造假”纷争背后

3 2
武汉大学新闻中心1月22日在回复《中国新闻周刊》的采访请求时称,希望新闻媒体配合创造相对平稳的舆论环境,让霍文哲教授、李红良教授以学术方式解决学术争议,共同接受武汉大学学术委员会及其组成的专家小组的独立调查,在武汉大学学术委员会作出最终结论之前,谢绝一切新闻媒体采访。 [ 阅读全文 ]
2 

唐代被赐恶姓——蝮虺蠎枭

3 3
赐恶姓在唐代主要出现在武则天时代。 [ 阅读全文 ]
3 

老照片:100年前的大连

3 10
1899年至1905年的大连旧影,触摸那故园的往昔。 [ 阅读全文 ]
10 

中美在亚太地区经贸发展的竞合

3 1
  美国总统大选结果公布之后,中美在亚太地区的经贸关系也变得越发错综复杂。美国新当选总统特朗普在竞选时的许多政策主张可谓“另类”,致使已有政策将会发生变数。摆在首位的是众人皆关注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去向问题。候任总统特朗普一直反对TPP,这向众人表明他当选后,TPP将会夭折。如其所言,他在当选后就声称明年入主白宫第一天就宣布退出TPP。 [ 阅读全文 ]
1 

他为8000多晋陵白氏后人寻“根”

2 14
常州白氏宗祠与众不同,常州全市100多个祠堂,天天对普通群众开放的,独此一家。 [ 阅读全文 ]
14 

高邮马氏在明清两朝曾六代为官,是皇帝身边的大红人

2 17
高邮马氏是安徽和县马氏的一个分支,太平天国年间(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马万青带着全家从和县迁居到高邮。 [ 阅读全文 ]
17 

大连退休人员采暖费补助金这样领

2 21
大连2005年底以前有企业缴费记录,且采暖费缴费年限满20年,即可以享受每年500元采暖费一次性补助金。 [ 阅读全文 ]
21 

到威海一定要吃的10大美食

2 9
威海,一直都是美食爱好者的天堂,有红烧海参、爆炒天鹅蛋、锅煽海蛎子、虾酱菜团、干炸小黄鱼…… [ 阅读全文 ]
9 

巩月江:在大连林彪别墅当警卫员

2 22
巩月江曾在大连南山枫林街一栋神秘的别墅里给林彪当过贴身警卫员,亲历了“九一三”林彪叛逃事件前后的大波大折。 [ 阅读全文 ]
22 

李光禄闲话老大连:昆明街的小车大院

2 5
大连开埠后,建港口、筑铁路、办船厂、炼钢铁、盖学校,离不开运输工具。除水运、铁路、汽车、牲畜拉车外,有一大批拉平板车的从业者,俗称:拉小车的。在大连一百余年的发展史上,小车有过六十多年的繁荣时期。 [ 阅读全文 ]
5 

泰姬陵将推出新规:门票仅3小时内有效

2 2
从4月1日起,世界文化遗产印度泰姬陵将推出新规,门票仅3小时内有效,游览超过3个小时的游客得支付额外费用。 [ 阅读全文 ]
2 

营口老地名│土围子

2 3
早在清朝时期,为防止外来兵患入侵,守卫营口商埠,营口的地方官府组织人力修筑土围,营口人称为“土围子”,也称土围墙,俗称“围子”。 [ 阅读全文 ]
3 

千年孝道文化的根源——文登丛氏宗祠

2 16
古时候在文登县内有百余座丛氏宗祠,文登城内一条街上就有三座规模宏大的宗祠,数道牌坊,并有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之上谕。 [ 阅读全文 ]
16 

孙群萃画大连:世上已无十五中

2 14
十五中就是美术学校的代名词,大连人少有不知道的。 [ 阅读全文 ]
14 

大连穆氏找寻家谱,字辈为:义方传道永……

2 16
大连穆氏近代有据可查都乃属祖籍山东省登州府蓬莱阁(相当今之烟台市牟平区马各庄)。 [ 阅读全文 ]
16 

外媒:中国“新四大发明”正改变世界

2 2
中国在移动时代的新四大发明:微信、WiFi万能钥匙、摩拜单车、支付宝,正在塑造全世界在数字化领域的进步。 [ 阅读全文 ]
2 

辽宁传播马列主义第一人傅立鱼

2 8
傅立鱼是辽宁最早在报刊上登载介绍马列主义文章的人。 [ 阅读全文 ]
8 

阮氏字辈排行汇编

2 3
阮姓人口约有81万,排在全国第一百六十二位,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65%。 [ 阅读全文 ]
3 

附会、传说与历史真实:族谱中宗族历史的叙事结构及其意义

2 14
在珠江三角洲地区,许多大族的族谱记叙其祖先的历史,在叙事结构上有相当明显的相似性。 [ 阅读全文 ]
14 

中国天主教

1 2
天主教于唐代开始传入中国,13世纪再度传入,16世纪随着西方殖民主义浪潮,再一次传入中国。 [ 阅读全文 ]
2 

江西这个村里有48口古井,藏着什么样的秘密?

1 3
天宝古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被誉为“江西第一古村”。 [ 阅读全文 ]
3 

睢宁三山堂 张、赵、宋三姓本一家

1 22
清乾隆四十五年《宋氏族谱》序言:宋氏始祖待铜,由河南迁睢,兄弟三人,己为长也,因赋役繁重分姓,一为张氏,一为赵氏。 [ 阅读全文 ]
22 

基督教的祈祷

1 2
祈祷分为个人祈祷和集体祈祷。 [ 阅读全文 ]
2 

中国足坛名宿、前中国足球主教练高丰文去世

1 18
中国足坛名宿,前中国足球主教练高丰文去世。 [ 阅读全文 ]
18 

大连“1300年”银杏树比一比西安“1400年”银杏树

1 15
西安千年银杏树位于西安罗汉洞村观音禅寺内;大连千年银杏树,位于甘井子区营城子永兴寺内。 [ 阅读全文 ]
15 

青岛下水道:100年前的远见,难以复制的科学经验

1 6
在中国,最不惧暴雨的城市是青岛。早在100多年前,就设计了足够使用百年的现代排水系统 [ 阅读全文 ]
6 

木鱼为什么叫“木鱼”?

1 7
寺庙中使用的大型木鱼,正面圆径约40厘米,最大的达85厘米以上;小型木鱼圆径仅4厘米。 [ 阅读全文 ]
7 

近三年最大钱塘江大潮呼啸而至 潮高近2米

1 2
钱塘江大潮被称为“天下奇观”。 [ 阅读全文 ]
2 

区域概况

2020-12-15
浏览:82 评论:0 收藏:0
2020-11-26
浏览:9 评论:0 收藏:0
2020-11-25
浏览:32 评论:0 收藏:0
2020-10-23
浏览:31 评论:0 收藏:0
2020-10-22
浏览:9 评论:0 收藏:0
2020-10-22
浏览:15 评论:0 收藏:0
< img src='http://www.yhzszx.com/yh/img/shareLogo.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