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子孙在线 > 家人 > 朋友 > 鲁迅和他的“朋友圈”

鲁迅和他的“朋友圈”

2020年9月3日
作者: 
文章来源: 

  鲁迅一生交友甚多。仅根据《鲁迅日记》的记载,跟鲁迅交往的各界人士就有近2000人。

  日前,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上海鲁迅纪念馆藏中国现代作家手稿选》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该书遴选了鲁迅“朋友圈”中50位现代作家的50余件手稿,它们中,有丁玲最早的两篇小说的手稿,“左联”五烈士柔石、胡也频的手迹,从未公开出版的瞿秋白的译稿,茅盾、冯雪峰撰写的纪念鲁迅的文章原稿等。

  透过这些泛黄的纸张,人们可以感受到鲁迅与友人之间的珍贵友谊,这本珍贵的“朋友圈”影印本呈现了中国近现代思潮中文化巨匠的风范和心迹。

  直到去世前,冯雪峰还埋首于有关鲁迅的写作

  “我开始和鲁迅先生来往,是一九二九年初。那时先生到上海已经一年多了……在一个晚上我第一次去见先生,是柔石带去的。”

  这是冯雪峰1946年在《文汇报》发表的《鲁迅回忆录》的开篇语。

  当年,正值鲁迅逝世10周年。

  冯雪峰与鲁迅有着非同一般的情谊。

  上世纪30年代初,他与鲁迅共同参加发起、筹备“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一同主编了《萌芽月刊》《前哨》等刊物。

  1936年春,冯雪峰来到上海,在鲁迅的帮助下筹建中共上海办事处。鲁迅逝世后,他参与主持了鲁迅治丧活动。

  友人的离世,使冯雪峰无尽悲伤。

  此次收入《上海鲁迅纪念馆藏中国现代作家手稿选》的冯雪峰的《鲁迅传》手稿,由冯雪峰的长子冯夏熊捐赠给上海鲁迅纪念馆,之前未曾公开出版或发表,共94页两万余字。

  这是一部未完成之作,手稿的纸张来源也不一,上面有多处修改,可见作者花费的时间和心力。

  据冯夏熊回忆,直到去世前,父亲还埋首于关于鲁迅的写作。

  冯夏熊在回忆父亲的文章中写道:“最使我震惊的,是有一次他以温顺的口吻,依恋的情调,向我诉说他有三件事情,没能在活着的时候做完。他说:‘我没有能写一本新的关于鲁迅的比较完整的书,我也没有能写完关于太平天国的长篇……我心里难过!’”

  “但是,他又平静地伏首于案前。在右手这边,是一厚叠关于太平天国的稿子,左手这边,是一叠笔记本子,上面写满了他摘记的有关鲁迅的资料。一直到生命终结前20小时,他还在固执地沉浸在庞杂繁复的文献之中。”

  他们曾用笔墨相讥,却都为着同一目标战斗

  在上世纪20年代末的“文学革命”论争中,鲁迅与创造社成员有过激烈的辩论,但不妨碍他们最终成为同一营垒的战友。

  鲁迅曾言:“我和茅盾,郭沫若两位,或相识,或未尝一面,或未冲突,或曾用笔墨相讥,但大战斗却都为着同一的目标,决不日夜记着个人的恩怨。”

  事实上,在鲁迅去世后,茅盾、郭沫若曾多次撰文或题词,表达崇敬缅怀之情。

  此次出版的茅盾撰写的 《学习鲁迅先生》是一个重要见证。

  茅盾与鲁迅的交往始于1926年。

  这一年,鲁迅途经上海到厦门,在上海与茅盾有了短暂会晤,由此开始了他们之间长达10年的交往与合作。

  《学习鲁迅先生》一文为悼念鲁迅而作,原载于1936年11月5日的《中流》第一卷第五期哀悼鲁迅先生专号。

  茅盾在文章的开头这样写道:“抑住了哀痛,打起精神来奋斗下去,此时凡敬爱鲁迅先生而且痛感到这损失之巨大的人们,都严肃地在想着:如何永久纪念他。”

  上海鲁迅纪念馆研究员乔丽华告诉记者,在鲁迅逝世后,茅盾虽然未能亲自参加葬礼,但他积极筹备“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撰写了3个“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筹备会公告”,第一、二号曾发表在1936年11月20日的《中流》第一卷第六期。

  茅盾还致信给法国左派作家协会,呼吁“尽一切力量把纪念鲁迅的活动推向全世界”。

  而郭沫若曾为《鲁迅诗稿》序言中的一个字专门写信给上海鲁迅纪念馆。

  1959年,上海鲁迅纪念馆将当时所见的鲁迅诗稿手迹整理出版,并请郭沫若作序。

  1960年5月,郭沫若写来一篇200多字的序文。

  这篇序用的是文言,对鲁迅旧体诗的思想性、艺术性做了高度评价。

  需要指出的是,这篇序文第一段最后一句“后启来者”原为“后无来者”,但当时有人对“后无来者”一语有不同看法,郭沫若为此专门写信给上海鲁迅纪念馆,建议将“后无来者”改为“后启来者”。虽为区区一字之改,却折射出他对友人的情谊。

  上海,圆了无数青年的文学梦

  在鲁迅的一生中,上海这座城市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

  1918年5月,在上海创刊的《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发表了鲁迅的《狂人日记》,这是中国现代文学第一篇白话文小说,也是他首次使用“鲁迅”这个笔名。

  由此,他从周树人成为鲁迅。

  而上海,也是他不少友人名声大噪的地方,比如丁玲,她的处女作《梦珂》和代表作《莎菲女士的日记》都发表在上海的《小说月报》上。

  那是1927年底,她首次以“丁玲”之名所写的《梦珂》发表在《小说月报》上。

  当时《小说月报》的主编是叶圣陶,他从未听说过丁玲,从自由来稿里发现了这篇小说。

  叶圣陶很快给丁玲回信,希望她再寄来作品,写多长都行。

  据丁玲最后一任秘书王增如透露,那个时候丁玲正处于迷茫期,不知道这辈子靠什么为生,虽然尝试进行文学创作,但并没有信心,小说《梦珂》的发表和上海的来信让丁玲受到了鼓励。

  1928年,丁玲的第二篇小说《莎菲女士的日记》再次发表在《小说月报》上,引起了轰动。

  随后丁玲和在北京相识的胡也频来到了上海,又在《小说月报》发表了两篇小说,一共4篇都是头条位置。在王增如看来,丁玲的文学创作,就是从上海开始的,是上海这个地方让丁玲选定了这条文学路,而且一直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后来取得了巨大的文学成就。

  此次收入《上海鲁迅纪念馆藏中国现代作家手稿选》的是最早两篇小说发稿的校样,作者自己修改的痕迹不多,但留下了编辑、排版的诸多印记。

  以《莎菲女士的日记》为例,稿纸起首印着“小说月报贰号目”,盖着“华字部公证图章”,每节日记的时间都标注用五号方头字体,正文中有多处红笔改动的地方,有些只是为使排字工看起来方便,把书写不清晰的字重描,但也有些是实质性的改动,如把“讨嫌”改为“嫌厌”,“他”改为“他们”等。这些改动之处是否是叶圣陶的字迹,值得研究。

编辑:jrg
0 

今日关注

山东省包氏字辈汇总

5 12
字辈,也叫做字派,是指名字中用于表示家族辈分的字,俗称派,以山东包姓为例,由于年代久远,繁衍生息,各地都不相同。 [ 阅读全文 ]
12 

广西博白县冯氏宗族简史

5 18
数百年来,博白冯氏没有联过族,所以造成各地另立始祖,各排字辈。由柯木村光流,冯荣等公倡议,合族响应,统修了全县及部分外迁玉林,陆川,合浦,小江,钦州等地支族的冯氏族谱即《上党郡冯氏元淑公宗谱》。 [ 阅读全文 ]
18 

《西游记》外景拍摄地:嵖岈山

3 1
嵖岈山风景区位于河南省驻马店市遂平县境内,素有“天下第一奇山”、“北方石林”之美称。 [ 阅读全文 ]
1 

孙氏家谱山东乐安堂

3 13
孙氏族谱的研究多数在“文革”以后,现世存族谱多数起始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喜鹊窝迁徙时期,即明朝永乐建帝前后,至今约600多年历史,民国期间的版本较多。 [ 阅读全文 ]
13 

驴姓趣事

3 17
“驢”字右边为繁体之“盧”,今简化为“卢”,本义已不存矣。 [ 阅读全文 ]
17 

杲姓源自忠勇英雄颜杲卿

3 14
在杲姓人中流传最广的说法是杲姓源自著名书法家颜真卿的叔伯兄弟颜杲卿。 [ 阅读全文 ]
14 

延陵堂吴氏千年数次迁徙

2 13
淮阴吴氏属于延陵季子的后裔,元末明初迁至扬州。 [ 阅读全文 ]
13 

贺姓为啥拜庆姓为祖先?徐州这家人竟是贺知章后人

2 4
沛县这一支贺姓是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的次子的后人,而这支贺氏以庆普为始祖。 [ 阅读全文 ]
4 

江都大桥褚氏或是褚遂良后裔,明初迁来 成“东乡三大家族”之

2 16
扬州江都区大桥镇东侧松山村一个名叫褚家巷的小地方,居住着200多户褚姓族人。 [ 阅读全文 ]
16 

肥西赵氏:铭军提督赵维禹、赵怀业家族史料

2 10
肥西世义堂赵氏,自宋初淳化年间始,后世居肥西梅子湾鹿茸山(今孙集乡),晚清淮军铭军两江提督赵维禹字晴川,及其子铭军两江提督赵怀业、参将怀勋兄弟,淮军末弁、民国上将赵理泰等都出自这支赵姓。 [ 阅读全文 ]
10 

贝聿铭大师封山之作: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2 6
伊斯兰艺术博物馆是贝聿铭大师的封山之作。 [ 阅读全文 ]
6 

冬日怀古:民国大师笔下的美丽冬天

2 2
冬天,没有春天的鸟语花香,没有夏天的电闪雷鸣,没有秋天的丰硕果实,却有围坐火炉时的闲暇惬意,有白雪皑皑时的纯洁超然,有傲雪枝头的醉人清香 [ 阅读全文 ]
2 

鼠姓起源不同流

2 3
鼠族奔走齐国,寻求四贤之首的姜子牙保护,姜子牙将其安排在齐国与宋国交界处(今山东沂南苏村)定居,以图腾为志称鼠氏。唐朝西突厥阿史那部鼠尼施部落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 阅读全文 ]
3 

山东栖霞后夼柳氏家族渊源初探

2 6
栖霞、福山、招远、龙口、莱阳,乃至威海等地柳姓族谱多数认为自己来自山西,系大槐树移民,实属误传。 [ 阅读全文 ]
6 

触摸城市的前世:1919年《大连市街图》

2 7
1919年,大连港成为国内仅次于上海港的第二大港,大连人口超过十万,城市建设加速。 [ 阅读全文 ]
7 

背影

2 3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 阅读全文 ]
3 

大连金州汪姓是完颜阿骨打之后

2 9
大连金州地区也生活着这样一支汪姓,汪渔洋就是金州汪姓代表人物。 [ 阅读全文 ]
9 

全国郑氏字辈大全

2 15
此全国郑氏字辈大全(2012年版)是由郑瑞琪收集整理并刊录于河南新密《岳村郑氏大宗谱》 [ 阅读全文 ]
15 

青岛打造历史文化名城,启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15年规划

1 27
青岛启动《青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20-2035年)》。 [ 阅读全文 ]
27 

中国最早的家谱记录在商代的甲骨文上

1 18
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一批家谱出现在商代,以甲骨刻辞和青铜器铭文的形式被保存下来。 [ 阅读全文 ]
18 

甘井子煤码头工业遗产遭到破坏后,修复工作通过验收!

1 4
甘井子煤码头工业遗产修复结果基本符合验收条件,原则通过验收。 [ 阅读全文 ]
4 

奶奶教的儿歌

1 2
奶奶给我讲的故事多如天上的星星,有:小老鼠上灯台,小老鼠上案板,小麻噶尾巴长…… [ 阅读全文 ]
2 

浙江郑氏族谱字辈摘录

1 2
字辈是辈分的证明,这是中国唐宋以来形成的文化礼仪,炎黄子孙在线收藏部分浙江郑氏族谱字辈。 [ 阅读全文 ]
2 

青岛老房子卖出4.7亿天价,看房需交1千元

1 9
一栋青岛八大关老房子售价4.7亿元,近日疯传。 [ 阅读全文 ]
9 

大连曾有哪些塔?

1 4
大连市市内曾有几座塔,如苏联红军烈士纪念塔、五一塔、消防塔。 [ 阅读全文 ]
4 

傅抱石《听泉图》5186.5万元高价成交的理由

1 9
傅抱石创作于1963年的《听泉图》立轴最终以4510万元落槌,加佣金以5186.5万元成交。 [ 阅读全文 ]
9 

明朝的某些假家谱

1 16
明朝开始流行假家谱,陆容《菽园杂记》有记载,李诩《戒庵老人漫笔》卷七“赝谱”条中也有记载。 [ 阅读全文 ]
16 

AI殡葬:你敢让机器人主持葬礼吗?

1 6
智能殡葬一直是一个饱受争议的话题,其实 “心”才是宗教与葬仪的根本所在。 [ 阅读全文 ]
6 

大连珍稀濒危保护植物

1 1
 《辽宁省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共列保护植物61种,大连市分布的约有玫瑰、北重楼、矮鸢尾等47种。 [ 阅读全文 ]
1 

大连老地名:貔子窝与麻子沟

1 1
貔子窝就是普兰店的皮口镇,其实,貔子并非指黄鼠狼,而是狐仙;胶东话里,“麻子”、“老麻”、“老麻子”是一个意思,即野狼或野狗之意,这是老麻沟的由来。 [ 阅读全文 ]
1 

父母

2020-12-18
浏览:3 评论:0 收藏:0
2020-10-17
浏览:8 评论:0 收藏:0
2020-09-02
浏览:21 评论:0 收藏:0
2020-09-02
浏览:15 评论:0 收藏:0
2020-09-02
浏览:1 评论:0 收藏:0
2017-04-25
浏览:48 评论:0 收藏:0
< img src='http://www.yhzszx.com/yh/img/shareLogo.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