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子孙在线 > 方志 > 人文 > 烟台老房子:揭开烟台山上“德国领事馆”的神秘面纱

烟台老房子:揭开烟台山上“德国领事馆”的神秘面纱

2020年11月13日

  2020年3月26日,《烟台晚报》公众号“烟台街”刊发了我市近代史资深研究学者魏春洋先生的文章《烟台山上这座豪华大别墅哪儿去了?》(以下简称《哪儿去了》),引起了本埠文史界众多人士的关注。魏春洋先生在文章中多次提到“德国领事馆建筑”的归宿,是多数人关注的焦点之一,尤其是对该建筑的具体位置及消失的时间引发了不同的观点和讨论。笔者经过一段时间的考证,从各方搜集了一些资料,写此文以期抛砖引玉,与关注烟台山上的“德国领事馆”命运的文史爱好者一起进行探讨、研究。

  ——德国领事馆具体在哪个位置?

  据《山东省志·外事志》《芝罘区志》记载,“德国领事馆于1890年将馆址迁至烟台西领事路9号(烟台山西路15号),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该馆关闭。1920年,该馆被大火烧毁,此后,德国人史密茨重修作为住宅使用,1939年,该馆又在原址开启,1945年关闭”。“历任领事:首任领事(副)为严森(J.T. Janssen)(代表布鲁斯);1872年2月,发斯模(D. Vasmer)接任副领事;1873年,哈根(C. Hagen)接任副领事;1890年,连梓(Dr. Philipp Lenz)继任副领事(1897年授领事)”。从以上资料中可以看到,德国曾经在烟台山上拥用过两个建筑作为领事馆使用,那么它们的具体位置到底在哪里呢?(德国还曾将领事馆迁址在烟台盎司洋行、德国邮局等处,本文只探讨德国在烟台山上的领事馆建筑的前生今世)。

  东海关税务司贾雅格(J. W. Carrall),英国人,1890年到1902年5月5日先后五次任东海关税务司。在1892年-1901年的《东海关十年报告中》绘制的烟台地图中(图1),我们看到,标记⑧的建筑为德国领事馆。

  (图1)

  这个位置,显然就是现在的“丹麦领事馆”位置。(见图2)

    (图2,左侧剪头位置“丹麦领事馆”,右侧剪头位置“德国领事馆旧址”)

  问题来了,图1中的“德国领事馆”的位置怎么会出现了“丹麦领事馆”?这个问题暂时放在一边,在文中后面讨论。我们先看看德国领事馆的情况,早在1901年之前,这个地方就是德国领事馆的位置。我们再来看看下面这张图片(图3)

  (图3,晏玛太别墅、德国领事馆二层建筑)

    这张泛黄色的照片,是烟台东海关代税务司、美国人杜德维(E.B.Drew)拍摄的,据《烟台海关史概要》中记载,杜德维在1874年11月上任,1875年6月离任。

  看一下照片中左侧的灯楼,可以推断出拍摄的时间应该在1905年之前。据魏春洋老师在《哪去了》一文中的描述,这张照片拍摄的时间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那就是说,图片中右侧箭头指示的二层建筑在1890年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左侧箭头指示的是晏玛太别墅)。我们再看几张老照片,(图4)

  (图4 德国领事馆二层建筑  魏春洋先生提供图片)

  这张照片上标注的时间是1907年8月,我们看到二层建筑前飘扬着德国、荷兰以及意大利国旗。根据图1的标注和建筑前面的国旗以及建馆时间,可以判断,这个建筑是就是德国领事馆,位置在现在的“丹麦领事馆”位置。此处敲黑板!!!——这个建筑就是德国领事馆。时间是1907年之前。

  从楼前的旗杆上,我们也可以看出当年德国领事馆还兼任着代理其他国家领事的职能。三面旗帜中,离我们最近的那面旗子,尺寸在三面旗帜中最大的横排蓝、白、红三色旗就是德国国旗,这是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1914年)使用的国旗;中间的横排的红、白、蓝三色旗,尺寸较小,这是荷兰国旗。荷兰驻烟领事馆初设于1867年,其领事均由他国领事或外侨代理,这个时期正是由德国领事馆代理领事事务;第三面旗子是竖排绿、白、红三色旗,尺寸同荷兰旗,这是意大利王国国旗。意大利驻烟台领事馆设于1871年,初为代理领事馆,1904年派兰兹来烟台筹建领事馆,这个时期的领事事务仍由德国领事馆的领事连梓(Dr.Philipp Lenz)代理。

  (连梓Dr. Philipp Lenz 1890年-1918年期间,德国驻烟领事)

  ——晏玛太别墅何时又变成德国领事馆了?

  美国传教士晏玛太的历史详见魏春洋先生的《哪儿去了》一文,本文要研究的是,这个晏玛太别墅何时变成德国领事馆了。

  下面这张明信片中信息量较大(见图5),我们可以解读这样几个含义。一、时间是1911年(邮戳);二、这个建筑曾经是晏玛太别墅;三、从建筑东侧悬挂着的德国国旗及意大利国旗(代理领事)来看,此时这个建筑已经成为了德国领事馆。四、西侧的二层建筑不见了。又要敲黑板了!!!二层建筑不见了!

  (图5,德国领事馆,林卫滨先生提供明信片)

  首先我们来看,晏玛太别墅变成德国领事馆了,这是怎么回事?

  1888年,晏玛太在上海去世后,其在烟台山上的别墅由女儿安妮继承。安妮(Annie James Yates Seaman)在1886年嫁给了美国富豪希曼(J.F.Seaman)(也有译为西文),1888年以后,人们开始称晏玛太别墅为“西文住宅”(见图6)

  (1903年时绘制的烟台地图,箭头所指为烟台山上的西文住宅。)

  晏玛太去世后,安妮在烟台又生活了不到十年,一家人就离开烟台回国了。在离开烟台之前,她通过德国人开设的盎斯洋行将别墅卖给了德国人。据《烟台房地产志》记载,德国人与1910年左右迁入烟台山北面美国人希曼的住宅。有资料显示,在1890年,德国领事馆已经迁址到晏玛太别墅西侧的二层建筑中了。从这张明信片中,可以看出,在1911年之前,这个别墅已经成为了德国领事馆了(明信片上面的英文:德国领事馆)。建筑东面的主旗杆上悬挂着的是黑、白、红三色旗,中间加上了德意志帝国国徽。1871年普法战争击败法国后,德意志帝国正式成立,以黑、白、红三色旗为国旗,这面国旗一直使用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投降。主旗右侧的副旗是绿、白、红三色意大利王国国旗,尺寸较小一些。这个时期。意大利的领事业务由德国领事馆代理。

  让我迷惑不解的是,在这张1911年的明信片中,为何看不到西侧的德国领事馆(二层建筑)呢?据《山东省志》记载,这座建筑是在1920年烧毁的,难道是史料记载有误,将烧毁的时间写错了?在拍摄者的位置,看到二层建筑应该是没有问题的。难道是在1907-1911年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件,导致二层建筑彻底消失了?

  我把这个疑问向魏春洋老师提出后,魏老师直截了当的说:这是一个“黑洞”!从照片上看,在1911年时西侧的二层建筑的确是不见了,但是从史料上看,是在1920年烧毁的。两份相互矛盾资料无法解释事情的真相。所以,在没有其他确凿的资料出现时,魏老师在写《哪去了》一文时,选择了绕路上山的方式,回避了这个“黑洞”。

  ——“德馆”再次烧毁的时间及原状、现状

  魏春洋老师在《哪去了》一文中的结尾,对晏玛太别墅的归宿做了不准确的描述,认为别墅是在1920年的大火中消失的。其实,这篇文章是写于2017年并在发表在媒体上。《烟台晚报》公众号刊登的这篇文章是旧稿。2018年10月,魏老师依据新发现的资料,又写了一篇题为《揭秘“丹麦驻烟领事馆”》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魏老师不仅详细揭秘了有关丹麦领事馆的来龙去脉,还把德国领事馆(原晏玛太别墅)失火烧毁的时间确定在了1995年,位置就在现在的“德国领事馆旧址”。

  (1910年左右的烟台山,左侧建筑是德国领事馆--《烟台一瞥》)

  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姜波老师于1998年8月-2002年2月对烟台山近代建筑进行了数次调查,其论文《烟台山近代建筑的调查》中阐述:“烟台山由于长期作为封闭的海军驻地,除1995年4月烧毁的一幢近代建筑外,其他的建筑奇迹般地保留了下来,这在其他早期开埠城市确实是少见的。”实际上,这个期间烧毁的就是指德国领事馆,并且留有基座。它的位置在烽火台的北侧偏东,也就是现在标记的丹麦领事馆的东侧。

  那么,德国领事馆失火前是个什么状况呢?为此,笔者多次向成建华、辛俊玲、王海鹏等诸位老师了解、探讨“德国领事馆”失火前的情况。大家对“德国领事馆”失火前的状况都有所了解,但是都没有当时的照片资料。

  为了更准确的了解这一段历史,笔者和成建华老师在一周内两次登上烟台山“德国领事馆”遗址现场、探访十几位亲历者进行调查、寻找线索。

  现存的“德国领事馆”遗址位于烟台山北部,西临“丹麦领事馆”,呈长方形,东西长度为22米,南北宽为18米,高度1.5米左右。面积约400平方米。原建筑的东、南、北三个方向的五级台阶还保留着;遗址周围环绕着整齐的冬青树,遗址距离西侧的“丹麦领事馆”16米。距离烽火台65米,且成45度角。遗址南部被开辟成一个有500余平方米的小型广场。站在此处,北望大海,西看“丹麦领事馆”,南眺烽火台,可以真切感受到历史的沉积。

  (“德国领事馆”遗址现状)

  笔者近日在景区门口寻访时,偶然遇到了一位50多岁的“亲历者”(后来得知他是烟台山文物管理处的王胜军主任,原芝罘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他向我详细地介绍了“德国领事馆”被烧毁的经过:王主任是1992年来到烟台山上工作的,属于园林单位,办公室设在现在的“三环”锁纪念馆的房子里,距离“德国领事馆”不到100米。当时烟台山上的建筑是由烟台警备区招待所管理,90年代初,管理单位将“德国领事馆”改造成了一家娱乐场所,名为“烽火乐园”。在1995年4月份的一个清晨,因值班人员的疏忽大意酿成火灾,大火借着北风越烧越旺,滚滚浓烟一直冲到景区门口。尽管消防部门很快来到现场实施救火,但由于建筑内部全是木质结构,没过多长时间,这座建于1883年的历史建筑就化为了灰烬。不久,有关部门将坍塌的些许残垣断壁全部推倒,将地面整平,把建筑的基座保留下来。此处前几年还竖立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德国领事馆遗址”,后来也不知去向。

  几天后,王主任经过多方查找,终于在市博物馆的闫旭东先生那找到了“德国领事馆”失火前的照片,这座消失了25年的历史建筑终于展现在我们面前(见图7、图9)。在这期间。姜波老师也把他当年拍的“德国领事馆”照片发给了我(见图8),至此,我们终于见到了“德国领事馆”在1995年4月被大火烧毁前的模样。

  (图7,1989年时的“德国领事馆”状况  闫旭东、王胜军先生提供图片)

  (图8,1995年之前改造后的“德国领事馆”---烽火乐园。姜波先生提供图片)

  建筑虽然经过改造,但仍不失当年的风采。仔细对照百年前的照片,很容易辨识出来。对这座建筑研究过多年的魏春洋先生看到照片后,不禁惊叹道:第一次见到,太漂亮了!

  建筑朝东方向的正门上书写“烽火乐园”四个大字,看落款像是由烟台籍的我国著名书法家李大鹏先生书写。白色外墙在蓝天的陪衬下显得格外醒目。四面大坡顶的结构基本保持原样,立面六根方正加褶装饰的立柱,高大的欧式门窗,三处五级理石台阶,无不透露着美式建筑的风格。只可惜,我们现在只能在照片中一睹她的身影了。

  (德国领事馆原貌。闫旭东、王胜军先生提供图片)

  岁月悠悠,沧海桑田。有着100多年历史的两座德国领事馆,几经变故,都已经在我们的视野中消失了,它给世人造成了许多的困惑与不解。近几年以来,在多位研究该建筑的学者们的共同努力下,或许已经找到了答案:

  在1910年之前,德国人就已经购买了晏玛太别墅并作为德国领事馆使用。西侧的二层楼房早期曾经是领事馆,在购买了别墅以后,二层建筑或许当作了官邸,但是,不知何种原因,在1907-1911年之间,这座建筑消失了(或者烧毁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作为战败国,于1918年撤回了驻烟台领事,领事馆建筑(原晏玛太别墅)被民国政府查封;1925年前后,德国商人施密茨在原二层楼位置(现“丹麦领事馆”位置)新建了一座二层外墙为蘑菇石的楼房,作为私人住宅使用;1939年,德国人又重新启用位于烟台山上的德国建筑(原晏玛太别墅),设立领事馆;1945年,二战结束,德国战败,德国人再次关闭领事馆并撤回领事。解放后,德国领事馆(原别墅)一直由部队使用和管理,直到1995年4月被烧毁。至于西侧的德国人建的二层石头房为何变成“丹麦领事馆”不在本文探讨的范围。

  ——未解之谜

  前面谈到的“黑洞”,即二层建筑(早期的德国领事馆)是何时建造的?又是何时消失的?消失的原因是什么?是明信片拍摄的有误还是史料记载的有误?这几个谜团仍然没有解开。

编辑:jur
2 

今日关注

心脏病突发:阿司匹林、硝酸甘油和速效救心丸哪个能救命?

3 3
硝酸甘油片可以缓解各型心绞痛、心肌梗死症状;速效救心丸用于气滞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血小板凝集、预防血栓的形成,能有效降低患心脏病和中风的概率。 [ 阅读全文 ]
3 

杲姓源自忠勇英雄颜杲卿

3 14
在杲姓人中流传最广的说法是杲姓源自著名书法家颜真卿的叔伯兄弟颜杲卿。 [ 阅读全文 ]
14 

延陵堂吴氏千年数次迁徙

2 13
淮阴吴氏属于延陵季子的后裔,元末明初迁至扬州。 [ 阅读全文 ]
13 

六月初三:韦陀菩萨圣诞

2 2
韦陀(韦驮)菩萨,又称韦陀天,梵名音译为私建陀提婆,意为阴天,原是印度婆罗门教的天神,后来归化为佛教的护法天神。 [ 阅读全文 ]
2 

明代牛姓移民类型比较研究

2 2
明代牛姓具有多元化、复杂化的迁移特点,虽然山西移民数量最多、分布也最为广泛,但期间仍有不少地方的牛姓家族是从不同地方迁入的,存在交叉互迁的复杂现象。 [ 阅读全文 ]
2 

中国国内游复苏势头明显

2 2
中国端午假期前两日,中国累计接待国内游客3707.7万人次,累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96.6亿元。 [ 阅读全文 ]
2 

李光禄闲话老大连:锔盆锔碗锔大缸

2 14
我印象最深的是“锯盆锯碗锯大缸”的瓷器匠的手艺。 [ 阅读全文 ]
14 

鼠姓起源不同流

2 3
鼠族奔走齐国,寻求四贤之首的姜子牙保护,姜子牙将其安排在齐国与宋国交界处(今山东沂南苏村)定居,以图腾为志称鼠氏。唐朝西突厥阿史那部鼠尼施部落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 阅读全文 ]
3 

驴姓趣事

2 17
“驢”字右边为繁体之“盧”,今简化为“卢”,本义已不存矣。 [ 阅读全文 ]
17 

魏富海:大连人难忘的老市长

2 15
魏富海,1930年生,大连市金县人,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4月,在 大连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上当选为市长(至1987年10月);1988年2月至1992年8月(大连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任大连人民政府市长。 [ 阅读全文 ]
15 

中国天主教

1 2
天主教于唐代开始传入中国,13世纪再度传入,16世纪随着西方殖民主义浪潮,再一次传入中国。 [ 阅读全文 ]
2 

睢宁三山堂 张、赵、宋三姓本一家

1 22
清乾隆四十五年《宋氏族谱》序言:宋氏始祖待铜,由河南迁睢,兄弟三人,己为长也,因赋役繁重分姓,一为张氏,一为赵氏。 [ 阅读全文 ]
22 

为什么现在很多人喜欢编家谱,乱认祖宗?

1 6
修家谱乱认名人做祖宗归根到底是给自己脸上贴金,再就是激励家族的后辈人向那些取得成就的人看齐。 [ 阅读全文 ]
6 

故乡味道:记忆中姥姥的家宴和老房子

1 8
故乡的味道就是姥姥的家宴和老房子。 [ 阅读全文 ]
8 

奶奶教的儿歌

1 2
奶奶给我讲的故事多如天上的星星,有:小老鼠上灯台,小老鼠上案板,小麻噶尾巴长…… [ 阅读全文 ]
2 

大连首富是谁?孙喜双、李东军还是张利群?

1 17
2020大连富豪排行榜前十名:孙喜双、李东军、张利群、任书良、孙荫环家族、曲乃杰、俞建模、俞洋父子、张振新、王慧文、谭永良。 [ 阅读全文 ]
17 

山东省包氏字辈汇总

1 12
字辈,也叫做字派,是指名字中用于表示家族辈分的字,俗称派,以山东包姓为例,由于年代久远,繁衍生息,各地都不相同。 [ 阅读全文 ]
12 

何以流行假家谱

1 10
编造假家谱,毕竟是见不得人的勾当。 [ 阅读全文 ]
10 

两册《永乐大典》在欧洲以6490多万拍出!!!

1 9
两册非常珍贵罕见的明嘉靖抄本《永乐大典》,以640万欧元落槌,最终含佣金以812.8万欧元(折合人民币6490多万元)成交。 [ 阅读全文 ]
9 

苏州阊门来人盐城寻根

1 18
  “洪武赶散”是一个在盐城民间流传了很久的故事。 [ 阅读全文 ]
18 

尤永斌:甲午战争日谍战占先机 李鸿章待日谍如上宾

1 6
反思甲午战争,可以发现在惨烈战争场面的背后,隐藏着一批几乎无所不在的日本间谍,他们搜集的情报对战争的进程,甚至战争的结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阅读全文 ]
6 

大连老地名:貔子窝与麻子沟

1 1
貔子窝就是普兰店的皮口镇,其实,貔子并非指黄鼠狼,而是狐仙;胶东话里,“麻子”、“老麻”、“老麻子”是一个意思,即野狼或野狗之意,这是老麻沟的由来。 [ 阅读全文 ]
1 

溥仪在黄金山打“网球”

1 11
末代皇帝溥仪曾曾三次到黄金山打球。 [ 阅读全文 ]
11 

大连老游戏“打野卯”

1 14
“打野卯”是童年记忆中玩的游戏,由棒球运动演化而来。 [ 阅读全文 ]
14 

梁启超在大连写《上大总统书》

1 1
1915年,梁启超避难大连曾写《上大总统书》致袁世凯。 [ 阅读全文 ]
1 

大连市纪委严明清明节期间“十个严禁”纪律要求

1 3
大连市纪委下发《关于严明2019年清明节期间纪律要求驰而不息纠正“四风”的通知》,重申“十个严禁”纪律要求。 [ 阅读全文 ]
3 

汉传佛教律宗祖庭

1 5
体、德基、真义、常松、实泳、福聚相承,为有清一代律宗根本道场。 [ 阅读全文 ]
5 

大连天后宫往事

1 12
天后宫大连人习惯称呼叫西岗大庙。西岗区这块土地上,狭窄中带有一种宽厚,这源于在这块土地上包罗了各种宗教场所。 [ 阅读全文 ]
12 

司姓(司饭棚)苏州寻根

1 4
我族家谱全部丢失,堂号不明,和苏州老城区附近的本族司姓也失去了联系,请知情族人和同仁告知,谢谢 。 [ 阅读全文 ]
4 

刘梦溪:不能把传统文化归结为儒家一家的文化

1 7
现代国家的治理要用现代的方法,传统各家各派的思想只能作为现代社会文化建构的固有文化资源,不能把传统文化归结为儒家一家的文化。 [ 阅读全文 ]
7 

经济

2020-11-26
浏览:19 评论:0 收藏:0
2020-11-26
浏览:37 评论:0 收藏:0
2020-11-26
浏览:5 评论:0 收藏:0
2020-11-25
浏览:2 评论:0 收藏:0
2020-11-25
浏览:3 评论:0 收藏:0
2020-11-24
浏览:4 评论:0 收藏:0
< img src='http://www.yhzszx.com/yh/img/shareLogo.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