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子孙在线 > 方志 > 人文 > 丁玲:缘系大连

丁玲:缘系大连

2020年7月10日
作者: 
文章来源: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丁玲是一个无法绕过的名字;而在大连现代文学史上,丁玲更是一个无法绕过的名字。在现代著名作家中,丁玲与大连的关系最为密切,也最令人难忘。

  1946年10月,在河北省阜平县抬头湾村,丁玲动笔创作《太阳照在桑干河上》。那段时间,她的腰疼病时常发作。白天,她把腰贴在火炉壁上烤烫,以缓解疼痛;入夜,要靠热水袋敷着,才能入睡。1948年6月,她忍受疼痛,连续奋战18个月,以自己参加华北农村土改的生活经历,创作、完成了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她把初稿送给周扬(时任中共华北局宣传部副部长),请他提出修改意见,但他并未表态。当时,中央决定,丁玲随团前往匈牙利布达佩斯,出席国际民主妇联第二届代表大会。在动身前,她从周扬手里要回初稿,送给胡乔木,恳切地说:“组织上派我出国,我的身份是作家,旁人要问我写了什么,我怎么好说什么也没有写呢?因此很想这本书请中央审查,如果在政策上没有问题,有可取之处,希望能够出版。”胡乔木工作太忙,就请艾思奇审阅。仅用两天时间,艾思奇就看完初稿,认为可以出版。6月24日,丁玲带着书稿离开西柏坡,与代表团成员张琴秋、吴青等人同行,途经山东青州,化装之后,从俚岛乘渔船渡海北上,于7月抵达大连,胡乔木打来电报,对《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提出了一点点修改意见。胡乔木还就出版事宜专门致电东北局,要求予以关照。随后,丁玲把书稿交给了接头人员,并前往哈尔滨,与等待在那里的代表团团长蔡畅会合。就是在哈尔滨,丁玲意外拿到了散发墨香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大连光华书店,1948年8月出版)。11月27日,中国妇女代表团抵布达佩斯,丁玲当选国际民主妇联理事会执行委员。1952年3月13日,前苏联部长会议颁发了1951年科学和文学艺术斯大林奖,《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荣获二等奖。这是新中国的文学作品第一次在国外获奖,意义不同凡响。由于《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是在大连出的第一版,从此,丁玲对大连产生了特殊的感情。

  1952年,为了治疗腰椎增生,丁玲在丈夫陈明的陪同下,再次来到大连,住进了卧龙街22号。疗养的日子是轻松而悠闲的,丁玲不仅看望了对面山上养病的徐海东将军,还与在大连的袁牧之、草明等老朋友亲切交谈。为了便于她欣赏音乐,旅大文联还送来了一台留声机和一些唱片。后来,在旅大市委书记欧阳钦的安排下,丁玲住进了条件更好的小平岛苏军疗养院。苏军疗养院政委尼柯洛夫亲自迎接她的到来,房间里铺了地毯,桌子上盖着雪白的桌布,还摆放着美丽的鲜花和具有异国情调的台灯……每天,苏军医生都采用敷泥疗法,给她治疗一次,使其病情有所好转。她还利用休息时间,与旅大的文学爱好者进行座谈。1953年2月,根据医生建议,丁玲转到了鞍山汤岗子温泉疗养院继续治疗。

  1982年,当丁玲第三次来到大连时,她当年的满头青丝已变成了苍苍白发,目睹熟悉而又陌生的城市,劫后余生的她不禁感慨万千。丁玲穿着一件从美国笔会带回来的白绒毛衣,一双布鞋,热情地与公木、马加、慕柯夫、韩冰野、邵默夏等人握手、寒暄。次日,大连市委领导胡亦民、曾宇前来拜访,主管文学工作的曾宇风趣地对丁玲说:“你的到来,真像久旱逢甘雨一样。大连很久没有下雨了。西山水库也快干了,你一来,就带来了一场好雨。”丁玲回答:“我来大连,请你们帮助我找一个创作环境,文学讲座也让我来讲一讲。”一天晚上,丁玲要到海边散步。她与文友们边走边说,走过九号楼前的停车场,拐向北边的一条林荫小路。因为草深路滑,她身子一歪,差点滑倒。陈明眼疾手快,一把搀着她,两个人手挽着手,像初恋情人那样,很自然地向海边走去。在场的人看见这一幕,心里十分感动。

  6月13日,大型文学讲座在大连人民文化俱乐部举行了盛大的开学典礼。该俱乐部由俄罗斯纳耶夫设计,始建于1951年,采用了简约式对称的外观设计风格,其大跨度圆形穹顶及欧式雕花式舞台拱形台口,在当年堪称国内先进剧场建筑设计。讲座组织者原计划在一年时间内,约请丁玲、吴强、姚雪垠、马加、韶华等著名作家讲座,每个学员要交12元听课费,预计招收900名学员,实际报名者高达1700多人,盛况空前。这次讲座,为改革开放之后大连文学的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讲座中,丁玲以《关于文学创作》为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我们写东西,不是为了写这个社会坏。问题小说也要写,但要有正气。……我们国家可写的东西,可写的人太多了。许多人的作品没有正气,只有怨气、坏气。”在大连期间,她还完成了《我看到的美国》、《回忆潘汉年》等散文作品。两个多月后,丁玲离开大连,回北京列席党的十二大。

  1985年9月20日,丁玲创作研究座谈会在大连市召开,身在病中的丁玲致信大会,表达感激之情:“你们是观察世界,以评说历史,推动未来的人,我尊重你们,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而尊敬你们……”

  现在看来在文学与政治上,丁玲好比脚踏在两条舟上。当文学与政治“两船”并驾齐驱时,丁玲如鱼得水;而文学与政治“两船”无法齐速同行时,丁玲只能跌入惊涛。虽然从此以后,丁玲再没有踏上大连的土地,但她的“大连情结”从未中断。?

  在得知《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获奖的同年,丁玲在丈夫陈明的陪伴下,再次来到了大连。这次大连之行只是一次单纯的疗养。在旅大市委书记欧阳钦的安排下,在疗养后期,丁玲住进了小平岛苏军疗养院,柔软的地毯、雪白的桌布、美丽的鲜花和充满异国情调的台灯,给了一生追逐爱情的丁玲一种宽慰。大连给了丁玲一个柔和的,能和爱人静静相守的日子。文学、爱情、政治是丁玲人生的三个主题。而丁玲用自己的经历向女人们展示了一个爱的视角——女人有权利去追求爱情、享受爱情并且抛弃背叛的爱情。在她的四段情感里,经历了刻骨铭心的真情、此生不能相守的遗憾、忘恩负义的背叛和最深沉的挚爱。在关于大连的记忆里,充满了丁玲与丈夫陈明真挚而深沉的爱。

  在大连的日子里,丁玲与在袁牧之、草明等老朋友交谈,与大连的文学爱好者们座谈,文学、创作是她永远谈不完的话题。

  1982年,白发苍苍的丁玲与丈夫陈明再次来到了大连。在经历了十几年流放和监狱生活的劫难之后,丁玲首先想到了大连,她很直接地说明她来大连的目的:“我来大连,请你们帮助我找一个创作环境,文学讲座也让我来讲一讲。”这次,丁玲在大连生活了两个多月。这期间,她完成了《我看到的美国》、《回忆潘汉年》等散文作品,并做了《关于文学创作》的讲座。在讲座中,她说:“我们写东西,不是为了写这个社会坏。问题小说也要写,但要有正气……我们国家可写的东西,可写的人太多了。许多人的作品没有正气,只有怨气、坏气。”

  对于丁玲,大连是异乡。但在她的情感里,大连是永远无法抹去的一抹阳光。同样,在大连文学发展史中,丁玲是一个永远也无法忘却的名字。

  1982年夏天,有一个现代文学讲习班在大连举办,是为高校青年教师举办的,我应邀为讲员之一。期间得知丁玲和陈明正在棒槌岛休养,便又去看她。她见面就问:王景山咧,怎么样啊?我说1957年我在作协犯了大错误,她立马截住我的话说:“是你犯错误,还是他们犯了错误?”当时我就感到她对反右的看法和她对我的了解,全在这一句话里面了。我简单介绍了我20多年的经历和这次来演讲的事。她问都有哪些人来讲啊,我回答说有李何林、陈瘦竹、王瑶,还有荒煤等,共10来位吧。她接着就说:“荒煤来讲什么,看看他这两年写的文章就行了。”听那意思她大概是对粉碎“四人帮”后荒煤的有些文章不表赞同的。随后又谈到讲习班希望她也能去讲一次。她说:“现在谁还记得丁玲?青年谁还知道丁玲?谁还读丁玲的书?不过是想看看丁玲什么样而已。”我想,这也就是丁玲。我说那你就去一次让大家看看吧!她后来还是去讲了话,受到热烈欢迎。

小贴士:

关于文学创作(讲话)1982年7月23日修改于大连棒锤岛宾馆,载1982年9月《海燕》9期

回忆潘汉年同志(散文)1982年8月2日写于大连棒锤岛,载1982年11月22日《新文学史料》4期

我看到的美国——橄榄球赛,约翰·迪尔(散文)1982年7月12日写于大连棒锤岛,载1982年10月15日《文汇》月刊10期

编辑:jrg
0 

今日关注

山东青州府寿邑吴氏渊源

4 19
青州府吴氏始祖良,初名国兴字种和,赐名良,曾居徐州。 [ 阅读全文 ]
19 

贺姓为啥拜庆姓为祖先?徐州这家人竟是贺知章后人

3 4
沛县这一支贺姓是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的次子的后人,而这支贺氏以庆普为始祖。 [ 阅读全文 ]
4 

大连“马葫芦”为什么叫“马葫芦”?

3 4
“马葫芦”源自日语。 [ 阅读全文 ]
4 

孙群萃画大连:东关街

3 4
东关街是小岗子地区的代名词。 [ 阅读全文 ]
4 

印控克什米尔爆发今年最激烈战斗

3 2
 据《印度斯坦时报》(hindustantimes)消息,当地时间周日,在印控克什米尔南部发生的两次单独遭遇战中3名印军士兵丧生。 [ 阅读全文 ]
2 

《红海行动》票房突破30亿元

3 2
电影《红海行动》票房一路高奏凯歌,目前已经突破30亿大关。 [ 阅读全文 ]
2 

中国最大的钻石矿在瓦房店

3 16
中国最大的钻石矿——瓦房店钻石矿位于辽宁大连市,是中国最大的金刚石原生矿床,在世界上享有盛誉,据保守估计,瓦房店地区有1200万-1350万克拉。 [ 阅读全文 ]
16 

“史上卖书最多的中国人” 漫画家蔡志忠在少林寺出家

2 4
享誉全球的台湾著名漫画家蔡志忠11月17日在少林寺落发出家。 [ 阅读全文 ]
4 

丹东钩沉:开国上将周桓

2 4
周桓故居位于东港市孤山镇,由周桓曾祖父的哥哥建于清光绪年间。 [ 阅读全文 ]
4 

烟台市新媒体协会成立

2 1
9月21日,烟台市新媒体协会成立大会在东山宾馆宣告成立。 [ 阅读全文 ]
1 

辽宁刘姓字辈简略

2 24
字辈是辈分,也是家族密码,辽宁地区移民众多,能查到许多刘姓字辈,虽然他们都姓刘,却并非同宗同源。 [ 阅读全文 ]
24 

现存明清家谱,唐宋前世系名人多是编造

2 11
一些文人专以编纂谱牒为职业,事先将各姓在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开列出名单,当有人要他们纂修家谱时便根据需要将这些名人编人家谱,现存明清家谱中,唐宋以前的世系中常常可以看到不少名人,许多就是这样编造出来的。 [ 阅读全文 ]
11 

正是樱桃上市时,话说宝宝能不能吃樱桃?

2 1
樱桃性温热,不易消化,对胃粘膜剌激性大,最好不要空腹吃,在宝宝患病期间不建议食用,特别是口腔有溃疡的、咳嗽喘息的宝宝。正常的宝宝也不可多食。 [ 阅读全文 ]
1 

日本为什么没有留守儿童?

2 2
战后日本民众是幸运的,不仅实现了发展的效率,同时实现了发展的公平。 [ 阅读全文 ]
2 

唐代被赐恶姓——蝮虺蠎枭

2 3
赐恶姓在唐代主要出现在武则天时代。 [ 阅读全文 ]
3 

读素描连环画《无产阶级的歌》

2 3
三十年来,连环画《无产阶级的歌》一直被人们关爱着。 [ 阅读全文 ]
3 

烟台蓬莱解宋营是明代抗倭古城

2 8
烟台蓬莱解宋营有座明代古城,修于洪武年间,用来抗倭。 [ 阅读全文 ]
8 

当《人民的名义》遇见古诗词,火花四溅,堪称绝妙!

2 4
  《人民的名义》是由李路执导、周梅森编剧的当代检察反腐题材电视剧,该剧以检察官侯亮平的调查行动为叙事主线,讲述了当代检察官维护公平正义和法制统一、查办贪腐案件的故事。 [ 阅读全文 ]
4 

明初从苏州阊门迁至高邮 阮元曾为居氏题匾“明德惟馨”

1 20
高邮八桥居家庄“渤海堂”居氏,是明代初期从苏州阊门迁来。 [ 阅读全文 ]
20 

大鹏赖氏家族:前辈守御领土 后人遍布全球

1 16
赖氏在大鹏生活了近300年,始祖赖吾彪由广东紫金县迁至鹏城。 [ 阅读全文 ]
16 

浙江郑氏族谱字辈摘录

1 2
字辈是辈分的证明,这是中国唐宋以来形成的文化礼仪,炎黄子孙在线收藏部分浙江郑氏族谱字辈。 [ 阅读全文 ]
2 

他们用旧体诗记录“九一八”

1 7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李鹤、马君武、钱来苏、胡先骕、马叙伦等人纷纷作旧体诗,表达爱国抗日之情。 [ 阅读全文 ]
7 

棺材可降解? 加拿大学生推行殡葬行业的绿色发展

1 12
环保葬礼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 阅读全文 ]
12 

德国放弃传统葬礼选择生态葬 从森林到大海

1 1
越来越多德国人放弃隆重的传统葬礼,选择树葬、集体葬、海葬等生态葬礼。 [ 阅读全文 ]
1 

烟台发钱了,最高500元/月,连续6个月!

1 1
烟台市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可按月领取6个月的失业补助金:缴纳失业保险不满1年或领取失业金期满仍未就业的,失业补助金标准为200元/月;缴纳失业保险1年(含1年)至5年的(含外地转入),失业补助金标准为300元/月;缴纳失业保险5年(含5年)以上的,失业补助金标准为500元/月。 [ 阅读全文 ]
1 

肥西赵氏:铭军提督赵维禹、赵怀业家族史料

1 10
肥西世义堂赵氏,自宋初淳化年间始,后世居肥西梅子湾鹿茸山(今孙集乡),晚清淮军铭军两江提督赵维禹字晴川,及其子铭军两江提督赵怀业、参将怀勋兄弟,淮军末弁、民国上将赵理泰等都出自这支赵姓。 [ 阅读全文 ]
10 

海城尚可喜家谱

1 9
《尚氏宗谱》以尚可喜为中心,首叙“先王遗训”,次叙“先王实迹”,上溯三代,下则以其三十二个儿子为系统,分支入谱;这部《宗谱》,自尚可喜的曾祖父尚生始,上起明嘉靖十四年(1535),下迄伪满康德六年(l939),共记载了尚氏家族四百余年的历史。 [ 阅读全文 ]
9 

远藤周作曾在大连第十六中读书

1 1
1929年,远藤周作进入大连大广场小学校,小学四年级时,他的一篇作文《泥鳅》被当地的日文报纸《大连新闻》采用,得到母亲的盛赞。 [ 阅读全文 ]
1 

大连 老电车里品味慢时光

1 7
在大连,最有穿越感的是201、203路有轨老电车驶过的街道。 [ 阅读全文 ]
7 

大连足球之连败源自定位混乱

1 3
大连足球还是一支保级队。 [ 阅读全文 ]
3 

经济

2020-11-26
浏览:19 评论:0 收藏:0
2020-11-26
浏览:38 评论:0 收藏:0
2020-11-26
浏览:5 评论:0 收藏:0
2020-11-25
浏览:2 评论:0 收藏:0
2020-11-25
浏览:3 评论:0 收藏:0
2020-11-24
浏览:4 评论:0 收藏:0
< img src='http://www.yhzszx.com/yh/img/shareLogo.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