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子孙在线 > 方志 > 人文 > 苏联小说《旅顺口》

苏联小说《旅顺口》

2017年10月25日
作者: 
文章来源: 

        前几天回到故乡大连,游历旅顺口,回想起小时候读过的小说《旅顺口》。


        《旅顺口》的原著作者阿·斯捷潘诺夫生于1892年,他的父亲叫尼·斯捷潘诺夫,是沙俄侵略军中的一员,日俄战争初期,曾是旅顺炮台的指挥员,这时,12岁的斯捷潘诺夫就在父亲身边。所以说,《旅顺口》的原著作者正是旅顺口战役的目击者和参与者。到1939年,斯捷潘诺夫写成了旅顺口战役回忆式的历史小说第一部,并于1940年在克拉斯诺顿出版。1941年,又写成了第二部,于第二年也在克拉斯诺顿出版。1944年,历史小说《旅顺口》全书出版,斯捷潘诺夫收到了来自旅顺口战役参与者们成百封的来信,他们又给他提供了当时不明的插曲及战斗事实,这样使斯捷潘诺夫又得以给《旅顺口》补写篇章和情节。这以后,斯捷潘诺夫给小说插入了一个结局(尾声),叙述了《旅顺口》有关人物的最后命运,但这段结局一直没有刊印到《旅顺口》中,而只是补充在他的另一部小说《兹芳纳列夫一家》中。斯捷潘诺夫致力于《兹芳纳列夫一家》的小说写作,一直到自己的生命结束。小说中的主人公兹芳纳列夫和宛柳的养子华沙,都闪现着他的影子。很明显,斯捷潘诺夫从小就被殖民侵略思想熏染着,所以小说中的“侵略战争有理”的思想是那样浓郁。
        1904-1905年发生在中国领土、领海上的日俄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屈辱的一页。而在世界史上,日俄战争又正是资本主义的世界体制过渡到帝国主义时代的一个阶段。日俄战争中真正遭受涂炭的还是中国东北人民。1904年春,库鲁巴特金到远东统帅俄军前,曾对清政府驻俄公使声称:“我此去驻军,倘中国官民有犯我军政者,在民即杀无赦,在官则10分钟内必加禁锢。”(《日俄战纪》)辽宁是日俄火并的主要战场,仅盖平县受灾就达214村,被毁良田4万3607垧。再看《旅顺口》中对战争初期的描写:“街上荒凉得出奇。沿途未遇见一个行人,只是街心上有几个巡逻兵走着。城市好像死的一般。商店的门都钉得紧紧的,窗玻璃打碎了,围墙毁坏了,只有些狗在空旷的院子里跑着,这一切情景表现出了战争、破坏和居民逃走的惨状。开战还不过一个星期,而这个人烟稠密、熙熙攘攘的港口城市,竟像完全死了一样。”日俄战争在中国历史上是血和火的,是反面的,但却是深刻的和生动的。
        日俄战争中有无数战役,有极重要意义的是旅顺口战役和对马海战。旅顺口战役持续了329天,1905年1月2日,俄军向日军投降,整个旅大又在日军占领之下。日军占领旅顺口未到两周,革命导师列宁就写出了传世之文《旅顺口的陷落》,揭露了这场战争的侵略本质。
        1905年1月,孙中山先生怀着“振兴中华”的壮志,在日本东京组织同盟会。也是这一年的春天,秋瑾亦作诗《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诗中云:“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浊酒难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长篇历史小说《旅顺口》,虽然再现了旅顺口防御战,恰恰记录了两个帝国主义国家为控制远东重要战略经济区和重新瓜分势力范围的侵略战争。由于小说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它于1946年获斯大林文学奖金一等奖。关于日俄战争,历史著作不少,但作为历史小说,反映旅顺口战役详情的却仅见斯捷潘诺夫的《旅顺口》!这些更加增强了它对殖民主义的煽惑性。所以1972年夏天,周恩来总理陪同刚果总统恩古瓦比登白玉山时,对随从的中国有关同志说:“来旅顺前又看了一遍《旅顺口》,这是一部宣扬侵略战争有理、主张在别的国家领土上打仗的坏书。”并告诉秘书:“要多看几遍,以史为鉴,牢记国耻,不忘历史上的教训。”
        日俄战争过去100多年了,留给中国人民的苦难和屈辱永远也无法抹去。也许历史渐渐地被人们忘却,回顾这段罪恶的历史,不忘国耻,应该铭记。《旅顺口》小说中的许多重要角色,也就是旅顺口战役中的真实历史人物,有许多即是八国联军侵华队伍中的要员。如俄国远东总督阿列克塞也夫,是俄皇亚历山大二世的私生子,八国联军侵华时,他为太平洋海军司令,常驻旅顺口。1900年7月,是他率军侵陷天津。日俄战争中,俄军参战总兵力约120万人,而其中大部分兵力均是在参加八国联军进犯北京的同时,从西伯利亚调集并侵占我国东北全境的,而旅顺口恰恰又是沙俄侵略军的据点。……

编辑:jrg
4 

今日关注

中元节习俗:放河灯

2 7
中元节有一个非常普遍的习俗:放河灯。 [ 阅读全文 ]
7 

大鹏赖氏家族:前辈守御领土 后人遍布全球

1 16
赖氏在大鹏生活了近300年,始祖赖吾彪由广东紫金县迁至鹏城。 [ 阅读全文 ]
16 

越姓是鲜卑族后裔,六旬老人历时20年重修族谱

1 2
越步生表示,经过多年查阅资料研究,新村越氏应为鲜卑族后代,祖先姓氏为译音“越勒氏”,取“越”姓。 [ 阅读全文 ]
2 

奶奶

1 4
奶奶的名字叫赵美珍。 [ 阅读全文 ]
4 

贺姓为啥拜庆姓为祖先?徐州这家人竟是贺知章后人

1 4
沛县这一支贺姓是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的次子的后人,而这支贺氏以庆普为始祖。 [ 阅读全文 ]
4 

习近平出席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1 5
国家主席习近平15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出席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 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 [ 阅读全文 ]
5 

大连 老电车里品味慢时光

1 7
在大连,最有穿越感的是201、203路有轨老电车驶过的街道。 [ 阅读全文 ]
7 

为什么把“汉人”叫蒙古人种?汉人人数可是100倍于蒙古人

1 5
根据2000年的相关数据显示汉人数量光在中国就约有12亿,而蒙古人全球加在一起也就约在1200万上下,可见从人数上来说,汉人才是最具代表的黄皮肤人。 [ 阅读全文 ]
5 

100年前光绪帝在北大的讲话

1 4
1898年戊戌变法,经光绪皇帝下诏,京师大学堂在孙家鼐的主持下在北京创立,最初校址在北京市景山东街(原马神庙)和沙滩(故宫东北)红楼(现北京五四大街29号)等处。 [ 阅读全文 ]
4 

读城|青岛人到底什么样?

1 1
这几年,小哥几乎成为青岛小伙的代名词,一个褒贬不一、色彩丰富、充满复杂情调的感情品牌。 [ 阅读全文 ]
1 

中山路|百年老街的沧桑感和时代感

1 2
中山路,精神意义与物质价值并存;只要是青岛土著,便会有中山路情结。 [ 阅读全文 ]
2 

栖霞、龙口、蓬莱皆有慕姓,家谱记载是慕容氏后人

1 22
根据族谱的记载,黄县(龙口)的慕姓就是栖霞慕姓的分支,此外,蓬莱、招远、莱阳、海阳、福山等地也都有慕姓居民。 [ 阅读全文 ]
22 

华盛顿:美国国父,亲自制定美国宪法

1 2
由于华盛顿扮演了美国独立战争和建国中最重要的角色,通常被称为美国国父。 [ 阅读全文 ]
2 

萧红:一代才女最后的寂寞与飘零

1 1
1942年1月22日,萧红逝世。 [ 阅读全文 ]
1 

李光禄:大连的个性与传承

1 8
 大连早期城区是由外国人规划建起,外来元素必然会在建筑、人文景观以及园林设计上留下影子。 [ 阅读全文 ]
8 

李光禄:东关街是大连的宝贵财富

1 13
大连是山东移民最集中的城市,闯关东又是那段最难忘的历史,东关街建筑就是记录那段可歌可泣历史的最宝贵文化遗产。 [ 阅读全文 ]
13 

《诗经.北门》:当生活是一地鸡毛

1 5
《北门》直接生发出一个成语:北门之叹,意指因生活贫苦或怀才不遇而发出的叹息。 [ 阅读全文 ]
5 

魏富海:大连人难忘的老市长

1 15
魏富海,1930年生,大连市金县人,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4月,在 大连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上当选为市长(至1987年10月);1988年2月至1992年8月(大连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任大连人民政府市长。 [ 阅读全文 ]
15 

电影连环画里的老大连外景地

1 3
网络时代,无论是年轻人,还是长者,都会截取旧照片,或浏览老电影来溯源念旧。 [ 阅读全文 ]
3 

烟台迟姓最为集中的地方是迟家村

1 11
烟台的迟姓以福山区较多,福山的迟姓始于明洪武年间。 [ 阅读全文 ]
11 

大连营城子乔姓

1 1
 据《营城子镇志》记载,大连营城子乔姓祖籍是在山东登州府莱阳县水沟头烟筒圹,康熙二十三年三月(农历甲子年戊辰月,1684年4月),从山东迁徙至关东。 [ 阅读全文 ]
1 

郑板桥爱子不娇惯

1 5
郑板桥为了把儿子培养成有用的人才,牢牢记取“娇子如杀子”这句话,十分注意对儿子的教育。 [ 阅读全文 ]
5 

大连曾有东北最早的钢铁厂

1 17
为新中国解放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大连工业,不但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即便放眼世界,达里尼铸铁工厂等工业遗产也属于“隐形冠军”。作为大连早期工业的诞生地、新中国电瓷产业的摇篮,老电瓷厂承载着人文历史、城市记忆和代代传承的城市精神。 [ 阅读全文 ]
17 

这一年,我们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稳更远

0 8
回望2021年的浩瀚星空,中华民族迸发了最耀眼的华彩:“天问”登火、“羲和”探日、“银河”巡天、“天宫”览胜…… [ 阅读全文 ]
8 

最大规模疫苗接种为什么“能”

0 16
全国新冠疫苗接种超过26.9亿剂次,完成全程接种人数超过11.9亿人——来自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的最新消息显示,我国疫苗接种率已达80%以上。 [ 阅读全文 ]
16 

全能学霸!这位清代女科学家的经历有多传奇?

0 1
最近,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第三季正式开播。随着节目播出,多个话题成为热点。比如,制于清乾隆年间的金嵌珍珠天球仪。 [ 阅读全文 ]
1 

“见字如面——2020中华家风文化主题展”开幕

0 7
12月16日上午,“见字如面——2020中华家风文化主题展”开幕式在中华世纪坛举行。来自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柳明校区的学生们,通过诵读家书、书写家训的形式,表达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家风文化的理解与传承。 [ 阅读全文 ]
7 

社交媒体的寻人奇迹:直系军阀孙传芳嫡孙微信找到南京亲人

0 7
孙传芳共有四子三女,后人居住世界各地,而生活在南京的是孙传芳第三个儿子孙家裕家族。 [ 阅读全文 ]
7 

中国天主教

0 2
天主教于唐代开始传入中国,13世纪再度传入,16世纪随着西方殖民主义浪潮,再一次传入中国。 [ 阅读全文 ]
2 

中国伊斯兰教

0 10
唐宋时期,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并发展起来。 [ 阅读全文 ]
10 

大事记

2020-11-23
浏览:4 评论:0 收藏:0
2020-11-12
浏览:7 评论:0 收藏:0
2020-11-10
浏览:11 评论:0 收藏:0
2020-11-10
浏览:4 评论:0 收藏:0
2020-10-31
浏览:20 评论:0 收藏:0
2020-10-22
浏览:7 评论:0 收藏:0
< img src='http://www.yhzszx.com/yh/img/shareLogo.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