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子孙在线 > 礼祭 > 祭祀文化 > 敦煌壁画中的古代寒衣节

敦煌壁画中的古代寒衣节

2020年11月13日
文章来源: 

   寒衣节,只听名字便觉孤冷。

  如今,寒衣节时是人们纪念逝去的亲人,将冥衣焚化给祖先,谓之“送寒衣”。然而在古代,十月初一不仅代表一份缅怀,更有丰富的寓意在其中。

  秦时岁首

  作为传统的祭祀节日,寒衣节有着和清明、中元一样重要的地位,但其来源却与清明、中元大不相同。

  秦汉时,十月初一是被当做岁首来对待的,相当于现在的农历正月初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宣布以十月为岁首,即十月为正月,尔后汉高祖亦以十月为岁首。

  火宅喻之歌舞儿童 莫高窟第61窟 五代

  既然是大年初一,热闹的庆祝活动自然少不了。斋戒祈祭、举办宴会……样样不落。那时的十月朔还没有“烧寒衣”的习俗,人们在当天大概也会同现在春节一样,互道一句“过年好”。直到汉武帝改用夏正之历,以建寅之月为正月,十月朔才回归到单纯的十月初一而不具备岁首的含义。

  历法虽改了回去,古代的遗俗还仍在流行。《晋书》记载:“至武帝虽改用夏正,然每月朔朝,至于十月朔,犹常飨会。”前代的岁首就作为一个节日流传下来,唐宋时敦煌的十月朔还保留着不少活动。

  敦煌飨会  

   秦汉时期十月朔的飨会,被后世的敦煌人保留延续了下来。

  飨会即是宴会,十月一日的这场宴会上并没有特殊的山珍海味,而是流行吃民间色彩浓厚的“馎饦”(bó tuō)。馎饦,文献中又称“方饦”,是一种水煮的面食,在唐五代时期,一直是敦煌人除了饼以外食用最多的食品。

  二人推磨 莫高窟第61窟 五代

  除了面食馎饦,还有一种用黏米做的饭,名曰“黍臛”(shǔ huò)。《荆楚岁时记》云“十月朔日,黍臛,俗谓之秦岁首,未详黍臛之义。今北人此日设麻羮、豆饭,当为其始熟尝新耳。”黍臛在古代是重要的食物,而黍米成熟就是在十月初,此时吃这种黍米饭,还具有尝鲜的意思。

  什么季节对应什么吃食,是古人独有的乐趣,是对生活源源不断的期待和仪式感。

  设炉取暖

  农历十月,北方城市也到了要集体供暖的时节。古代敦煌人借着一膛暖炉,也可达到室外瑟瑟发抖、室内如沐春风的效果。古时候设炉取暖可是一件大事,朝堂对此有着严格的规定,必须在每年十月初一这天才可进暖炉

  烹饪 莫高窟第23窟 盛唐

  有了暖炉,煨一壶好酒,烤一片肉,与知己友人围坐炉边,瞬间将冬日的严寒置于脑后。《岁时杂记》载:“京人十月朔沃酒,乃炙脔肉于火炉中,围坐饮啖,谓之暖炉。”因此十月初一这天开炉取暖、置酒聚饮的习俗,被称为煖炉或暖炉会。

  敦煌文献 S. 6452《寺院破历》

  敦煌文献对于十月朔的开炉取暖还有更详尽的说明。《寺院破历》:“十月一日戒火,造饭面壹斗。”此处的“戒火”有两层含义,一是说此日设火时,要避讳直言生火、置火;二是提出警戒,敦促人们取暖时更要防范火灾发生。

  烧送寒衣

  “红泥炉畔酒”是独属于富贵人家的闲情雅致,古时更多的普通人家则看重过冬的衣物,只需穿在身上就能收获一份温暖。因此,冬日来临时,给远方的亲人寄送寒衣,成为中国古代特有的文化景观。冬日抵御风寒的衣物,不同于夏日追求清凉的飘逸,需要厚重给人以安全感。敦煌壁画上的蒙古族供养人,就喜欢行动便利又绝对保暖的窄袖袍服。这种袍服长可达踝,短能护膝,保暖功效一级棒。如果还嫌不够,可以用动物皮毛制成皮裘,给你一个绝不透风的冬天。

  蒙古男装 榆林窟第3窟 元

  远赴他乡服役的士兵,尚能收到一件思妇亲手制成的寒衣,但山川迢递战事无常,多少征夫一去不复返,更别说收到过冬的衣物了。征夫下落难寻,家中的亲人“造得寒衣无人送”,在生死茫茫之际,寒衣既送给生者,也送给死者。在寒冬来临时,人们亦想给亡故的亲人送去御寒的冬衣。宋代的十月初一,就出现了拜坟祭祀,烧送冥衣的习俗。晚上在一番祭奠之后,人们呼唤着亡者的名号,将寒衣焚于门前或墓前,谓之“送寒衣”。

  初冬时节,寒气渐浓。古人围着新设的火炉,吃着带汤的面食,感受曾经的“秦岁首”。又以寒衣加身,同时不忘逝去的亲人,烧去冥衣寄托哀思。

  今时,寒衣节虽已没有作为“岁首”的一系列遗俗,亲人之间的牵挂却从未断绝。

编辑:jur
0 

今日关注

中国最大的钻石矿在瓦房店

5 16
中国最大的钻石矿——瓦房店钻石矿位于辽宁大连市,是中国最大的金刚石原生矿床,在世界上享有盛誉,据保守估计,瓦房店地区有1200万-1350万克拉。 [ 阅读全文 ]
16 

贺姓为啥拜庆姓为祖先?徐州这家人竟是贺知章后人

4 4
沛县这一支贺姓是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的次子的后人,而这支贺氏以庆普为始祖。 [ 阅读全文 ]
4 

山东青州府寿邑吴氏渊源

4 19
青州府吴氏始祖良,初名国兴字种和,赐名良,曾居徐州。 [ 阅读全文 ]
19 

正是樱桃上市时,话说宝宝能不能吃樱桃?

4 1
樱桃性温热,不易消化,对胃粘膜剌激性大,最好不要空腹吃,在宝宝患病期间不建议食用,特别是口腔有溃疡的、咳嗽喘息的宝宝。正常的宝宝也不可多食。 [ 阅读全文 ]
1 

全能学霸!这位清代女科学家的经历有多传奇?

3 1
最近,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第三季正式开播。随着节目播出,多个话题成为热点。比如,制于清乾隆年间的金嵌珍珠天球仪。 [ 阅读全文 ]
1 

绿色殡葬 还有多长的路要走?

3 8
转变厚葬观念,改变传统的安葬和祭扫方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阅读全文 ]
8 

大连“马葫芦”为什么叫“马葫芦”?

3 4
“马葫芦”源自日语。 [ 阅读全文 ]
4 

孙群萃画大连:东关街

3 4
东关街是小岗子地区的代名词。 [ 阅读全文 ]
4 

印控克什米尔爆发今年最激烈战斗

3 2
 据《印度斯坦时报》(hindustantimes)消息,当地时间周日,在印控克什米尔南部发生的两次单独遭遇战中3名印军士兵丧生。 [ 阅读全文 ]
2 

《红海行动》票房突破30亿元

3 2
电影《红海行动》票房一路高奏凯歌,目前已经突破30亿大关。 [ 阅读全文 ]
2 

唐代被赐恶姓——蝮虺蠎枭

3 3
赐恶姓在唐代主要出现在武则天时代。 [ 阅读全文 ]
3 

苑氏源于商代,姓出武丁

3 33
苑是非常古老的姓氏,发源于公元前1168年,距现在已经有3100多年。 [ 阅读全文 ]
33 

“史上卖书最多的中国人” 漫画家蔡志忠在少林寺出家

2 4
享誉全球的台湾著名漫画家蔡志忠11月17日在少林寺落发出家。 [ 阅读全文 ]
4 

丹东钩沉:开国上将周桓

2 4
周桓故居位于东港市孤山镇,由周桓曾祖父的哥哥建于清光绪年间。 [ 阅读全文 ]
4 

烟台市新媒体协会成立

2 1
9月21日,烟台市新媒体协会成立大会在东山宾馆宣告成立。 [ 阅读全文 ]
1 

傅抱石《听泉图》5186.5万元高价成交的理由

2 9
傅抱石创作于1963年的《听泉图》立轴最终以4510万元落槌,加佣金以5186.5万元成交。 [ 阅读全文 ]
9 

辽宁刘姓字辈简略

2 24
字辈是辈分,也是家族密码,辽宁地区移民众多,能查到许多刘姓字辈,虽然他们都姓刘,却并非同宗同源。 [ 阅读全文 ]
24 

1955年的辽东半岛军事大演习

2 19
1955年辽东半岛军事大演习,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叶剑英元帅亲自担任总指挥。 [ 阅读全文 ]
19 

现存明清家谱,唐宋前世系名人多是编造

2 11
一些文人专以编纂谱牒为职业,事先将各姓在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开列出名单,当有人要他们纂修家谱时便根据需要将这些名人编人家谱,现存明清家谱中,唐宋以前的世系中常常可以看到不少名人,许多就是这样编造出来的。 [ 阅读全文 ]
11 

黎氏从圳上迁湘,其它姓氏族谱中的早禾渡圳上鹅颈大丘等地名考

2 22
我黎氏族于明洪武元年携人丁四十三口来湖南,于谱中《源流序》一节,载明我族出自江西吉安府泰和县圳上。 [ 阅读全文 ]
22 

日本为什么没有留守儿童?

2 2
战后日本民众是幸运的,不仅实现了发展的效率,同时实现了发展的公平。 [ 阅读全文 ]
2 

读素描连环画《无产阶级的歌》

2 3
三十年来,连环画《无产阶级的歌》一直被人们关爱着。 [ 阅读全文 ]
3 

魏富海:大连人难忘的老市长

2 15
魏富海,1930年生,大连市金县人,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4月,在 大连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上当选为市长(至1987年10月);1988年2月至1992年8月(大连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任大连人民政府市长。 [ 阅读全文 ]
15 

宰孔是为宰姓始祖

2 18
据《元和姓纂》记载:“周大夫宰孔,周公之后,以官为姓。” [ 阅读全文 ]
18 

宣姓人在山东

2 5
宣姓起源众说纷纭,得姓于周宣王;得姓于宣伯;得姓于宋宣公。 [ 阅读全文 ]
5 

毛主席、周总理最爱“歹”大连樱桃

2 26
我们今天常说的樱桃却是舶来品,是指欧洲甜樱桃和欧洲酸樱桃及其杂交种的总称,原产于亚洲西部和欧洲东南部。19世纪70年代,最先由西方传教士和船员、侨民等引入烟台地区开始栽培。大连樱桃种植于1906年。 [ 阅读全文 ]
26 

烟台蓬莱解宋营是明代抗倭古城

2 8
烟台蓬莱解宋营有座明代古城,修于洪武年间,用来抗倭。 [ 阅读全文 ]
8 

当《人民的名义》遇见古诗词,火花四溅,堪称绝妙!

2 4
  《人民的名义》是由李路执导、周梅森编剧的当代检察反腐题材电视剧,该剧以检察官侯亮平的调查行动为叙事主线,讲述了当代检察官维护公平正义和法制统一、查办贪腐案件的故事。 [ 阅读全文 ]
4 

睢宁三山堂 张、赵、宋三姓本一家

1 22
清乾隆四十五年《宋氏族谱》序言:宋氏始祖待铜,由河南迁睢,兄弟三人,己为长也,因赋役繁重分姓,一为张氏,一为赵氏。 [ 阅读全文 ]
22 

明初从苏州阊门迁至高邮 阮元曾为居氏题匾“明德惟馨”

1 20
高邮八桥居家庄“渤海堂”居氏,是明代初期从苏州阊门迁来。 [ 阅读全文 ]
20 

科技博览

2020-09-02
浏览:26 评论:0 收藏:0
2020-09-02
浏览:21 评论:0 收藏:0
2020-09-02
浏览:12 评论:0 收藏:0
2020-09-02
浏览:9 评论:0 收藏:0
2020-09-02
浏览:5 评论:0 收藏:0
2020-09-02
浏览:12 评论:0 收藏:0
< img src='http://www.yhzszx.com/yh/img/shareLogo.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