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子孙在线 > 方志 > 区域概况 > 追忆大连红炉组

追忆大连红炉组

2020年9月12日
作者: 
文章来源: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西岗区长江路4路有轨电车轨道南侧,几乎是等距离、等规模自西向东排列着三个市场——大同街的复兴里市场、北京街的博爱市场、市场街的西岗市场。

  1958年春,我与博爱市场亲密接触了一个多月,时光荏苒,旧情难忘。

  博爱市场在北京街电车站西侧天光电影院南,西起长春路、东至沈阳路的一大片低矮简陋的偏厦里,大都以卖废旧品、服装、家用器具和小吃店铺为主。

  花块八毛钱就能买一件旧衣裤或一双旧力士胶鞋、一把雨伞,花两毛钱加半斤粮票就可以吃一顿饱饭。

  我所在的红炉组隶属于公私合营沙河口区自行车零件生产合作组,地处博爱市场东南门,隔着民权街北望,是门对门的近邻;隔着沈阳路东看,是当年名气很大的大连一中。

  红炉组每天铁锤叮叮当叮叮当锤打声,似乎在为市场里的吵闹声配乐伴奏。

  所谓红炉组,是那个年代人们对自己岗位的爱称,实际上与农村铁匠炉別无二致。

  只不过我们打造的不是镰刀、锄头等农具,而是曲拐、脚踏轴之类的自行车零件。

  我们这个铁匠炉共有四个打铁匠,掌钳的是位年近半百的七级大工匠,另两位是分别被称为头锤、二锤的师傅。由于我是学徒工,不但承担拉风箱烧大铁的重任,在锻打大件时,我就是三锤。

  因此,在我们四人当中,出力最大、出汗最多的就是我。

  当我用尽吃奶的劲拉风箱,不时翻动炉膛里的红铁时,三位师傅可以坐下休息,谈笑风生。

  头锤、二锤师傅经常拄着锤把向外张望,看着进出博爱市场的男男女女。

  在锻打大件时,我这个三锤就要抡起16磅大锤紧随二锤之后打上这第三锤。时机把握必须十分精确,若急那么零点零几秒,就会打到二锤上,若慢那么零点零几秒,必遭头锤锻打,掌钳师傅便会向你递送白眼。

  当时我只有17岁,第一天下班时,稚嫩的手掌磨出了一串血泡。

  第二天起床时,感到全身酸痛,胳膊也抬不起来,特别是双手呈半圆弯曲状,既伸不直又握不紧。

  吃饭握不住筷子,写字夹不住笔。上班见到师傅,我哭着对师傅亮出了无法屈伸的双手,师傅安慰说:“我们都是这么走过来的,开始几天确实吃不消,坚持几天就好了,你一定行。”

  我点了点头,表示接受师傅的慰藉。

  上班十天后,班组应召去位于不老街的办公室开会,走廊有一台磅秤,我就势站了上去,侯师傅摆弄一下秤杆,喊着“安斯特洛夫斯基(师傅对我的昵称),108斤”。

  言者无意,听者上心。

  我入厂时124斤,十天减了16斤,平均每天掉膘1斤半,身上的肉都被汗水冲进下水道里去了。

  事者,成于务,我还是坚持了下来。

  当时,学徒工月工资只有16元,半月开饷8元钱。

  这就是我的生活费。

  锻工属高温重体力工种,每月粮食定量55斤,是最高标准,为家庭主妇定量的两倍。

  虽然工资挣得少,但粮食挣得多,在粮票比钱票金贵的年代,这么多的粮食定量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啊!

  “宝山(本人乳名)这孩子真不简单,一个月挣55斤粮。”

  长辈和邻居的夸赞,也让我脸上有光,腰板挺得直直的。

  我们与博爱市场虽是门对门的邻居,但我们并没有过多亲密接触,只是在午休时间,我才随师傅进市场逛逛,偶尔捡点便宜货,花一两毛钱解决午饭问题。

  然而,在闹市区与博爱市场为邻的岁月只有1个多月。

  1958年初夏,我所在的自行车零件生产合作组与汽车配件生产合作社合并,组成沙河口区交通器材生产合作社,后又更名为沙河口区汽车修造厂,从闹市区迁至沙河口区马栏广场(现大商逸彩城原址)。

  我所在单位由合作组到合作社又到工厂,生产规模扩大了,生产条件改善了,福利待遇提高了,我也展扬起来了。

  故地重游,我希望找到当年的影子,却是旧影尽无踪,旧貌换新颜。

  当年的博爱市场已被中央复兴里、远洋风景小区取代,我们的红炉组早已是远洋风景小区的奠基石了。

编辑:jur
0 

今日关注

贺姓为啥拜庆姓为祖先?徐州这家人竟是贺知章后人

5 4
沛县这一支贺姓是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的次子的后人,而这支贺氏以庆普为始祖。 [ 阅读全文 ]
4 

烟台故事:续半联,吃半联

4 10
传说清乾隆年间,烟台有家酒店在开张之际,起名“半联酒店”。 [ 阅读全文 ]
10 

中元节习俗:放河灯

3 7
中元节有一个非常普遍的习俗:放河灯。 [ 阅读全文 ]
7 

千年孝道文化的根源——文登丛氏宗祠

3 16
古时候在文登县内有百余座丛氏宗祠,文登城内一条街上就有三座规模宏大的宗祠,数道牌坊,并有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之上谕。 [ 阅读全文 ]
16 

华盛顿:美国国父,亲自制定美国宪法

3 2
由于华盛顿扮演了美国独立战争和建国中最重要的角色,通常被称为美国国父。 [ 阅读全文 ]
2 

越姓是鲜卑族后裔,六旬老人历时20年重修族谱

2 2
越步生表示,经过多年查阅资料研究,新村越氏应为鲜卑族后代,祖先姓氏为译音“越勒氏”,取“越”姓。 [ 阅读全文 ]
2 

大连曾有哪些塔?

2 4
大连市市内曾有几座塔,如苏联红军烈士纪念塔、五一塔、消防塔。 [ 阅读全文 ]
4 

安东海校——新中国第一所海军学校

2 3
1949年3月,为加速海军建设和发挥起义官兵在建设人民海军中的作用,中央军委电令东北军区立即在安东创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所海军学校──安东海校。 [ 阅读全文 ]
3 

明代牛姓移民类型比较研究

2 2
明代牛姓具有多元化、复杂化的迁移特点,虽然山西移民数量最多、分布也最为广泛,但期间仍有不少地方的牛姓家族是从不同地方迁入的,存在交叉互迁的复杂现象。 [ 阅读全文 ]
2 

肥西赵氏:铭军提督赵维禹、赵怀业家族史料

2 10
肥西世义堂赵氏,自宋初淳化年间始,后世居肥西梅子湾鹿茸山(今孙集乡),晚清淮军铭军两江提督赵维禹字晴川,及其子铭军两江提督赵怀业、参将怀勋兄弟,淮军末弁、民国上将赵理泰等都出自这支赵姓。 [ 阅读全文 ]
10 

最新证据显示“刘罗锅”祖籍是江苏丰县

2 23
刘得源次子刘福下注:“勤王北出,住山东青州府诸城之逄哥庄。” [ 阅读全文 ]
23 

中国牧师收入工资薪金一览

2 22
马丁路德创立新教,不单在教义上强调信徒和上帝自由交往的主权——人人皆为祭司,不必一定通过教皇才能得到救赎权利;开创先河和修女结婚,以身试法打破神职人员不能结婚守独身的千年多惯例;新教的神职人员因有家庭,被称之为教牧人员,也要接受教会给予的薪金待遇。 [ 阅读全文 ]
22 

读城|青岛人到底什么样?

2 1
这几年,小哥几乎成为青岛小伙的代名词,一个褒贬不一、色彩丰富、充满复杂情调的感情品牌。 [ 阅读全文 ]
1 

天下第一谱——倪姓甲骨文家谱

2 12
家谱是家族历史和宗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历来被视为与正史、方志并列的三大史学体系。 [ 阅读全文 ]
12 

大连市纪委下发通知,进一步严明清明节期间“十个严禁”纪律要求

2 11
大连市纪委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明清明节期间有关纪律要求的通知》,提出“十个严禁”纪律要求。 [ 阅读全文 ]
11 

烟台海阳徽村高氏来自浙江,这里是胶东高姓的发源地

2 9
海阳的徽村是胶东高姓的重要发源地。 [ 阅读全文 ]
9 

金正恩提议与特朗普会面,特朗普说:咱哥俩5月前见!

2 7
路透社发布“突发新闻”,韩国总统特使团团长郑义溶在其发表的涉朝“重大声明”中称,特朗普表示,他在今年5月前与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会面。 [ 阅读全文 ]
7 

世界生命科学重大突破:两只克隆猴在中国诞生

2 1
全球顶尖学术期刊《细胞》1月25日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家的一项成果:成功培育全球首个体细胞克隆猴。 [ 阅读全文 ]
1 

大连营城子乔姓

2 1
 据《营城子镇志》记载,大连营城子乔姓祖籍是在山东登州府莱阳县水沟头烟筒圹,康熙二十三年三月(农历甲子年戊辰月,1684年4月),从山东迁徙至关东。 [ 阅读全文 ]
1 

大连曾有东北最早的钢铁厂

2 17
为新中国解放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大连工业,不但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即便放眼世界,达里尼铸铁工厂等工业遗产也属于“隐形冠军”。作为大连早期工业的诞生地、新中国电瓷产业的摇篮,老电瓷厂承载着人文历史、城市记忆和代代传承的城市精神。 [ 阅读全文 ]
17 

广西博白县冯氏宗族简史

2 18
数百年来,博白冯氏没有联过族,所以造成各地另立始祖,各排字辈。由柯木村光流,冯荣等公倡议,合族响应,统修了全县及部分外迁玉林,陆川,合浦,小江,钦州等地支族的冯氏族谱即《上党郡冯氏元淑公宗谱》。 [ 阅读全文 ]
18 

“史上卖书最多的中国人” 漫画家蔡志忠在少林寺出家

1 4
享誉全球的台湾著名漫画家蔡志忠11月17日在少林寺落发出家。 [ 阅读全文 ]
4 

大鹏赖氏家族:前辈守御领土 后人遍布全球

1 16
赖氏在大鹏生活了近300年,始祖赖吾彪由广东紫金县迁至鹏城。 [ 阅读全文 ]
16 

百余藏品述兰州牛肉面“前身今世”:引燃食客乡愁

1 20
始创于1915年的兰州牛肉面,以其“汤清者镜、肉烂者香、面细者长”的独特风格享誉世界。 [ 阅读全文 ]
20 

奶奶

1 4
奶奶的名字叫赵美珍。 [ 阅读全文 ]
4 

烟台安姓和大连安姓是一家,一世祖叫安谦

1 4
烟台安氏的祖籍在今山东省齐河县,现约有5万余人,在大连市沙河口区有2万余人,在烟台只楚镇孙家庄有几千人,蓁山屯人数不详,在北京市区也有几百人。 [ 阅读全文 ]
4 

邵裴子:求是求才不求人

1 7
邵裴子在执掌浙江大学期间,提倡“通才教育”,并且以“惜才闻名”,当时来浙大的除苏步青外,还有物理学家张绍忠、生物学家贝时璋、教育学家郑晓沧等。 [ 阅读全文 ]
7 

浙江郑氏族谱字辈摘录

1 2
字辈是辈分的证明,这是中国唐宋以来形成的文化礼仪,炎黄子孙在线收藏部分浙江郑氏族谱字辈。 [ 阅读全文 ]
2 

炎帝故里寻根节启幕 海内外炎黄子孙网上拜祖

1 9
庚子年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暨拜谒炎帝神农大典5月18日在湖北随州炎帝故里谒祖广场举行。 [ 阅读全文 ]
9 

《青岛与音乐》讲述音乐史话

1 4
“鲁海说青岛”系列丛书日前再添新书,第12本图书《青岛与音乐》由青岛出版社出版。 [ 阅读全文 ]
4 

大事记

2020-11-23
浏览:4 评论:0 收藏:0
2020-11-12
浏览:7 评论:0 收藏:0
2020-11-10
浏览:11 评论:0 收藏:0
2020-11-10
浏览:4 评论:0 收藏:0
2020-10-31
浏览:20 评论:0 收藏:0
2020-10-22
浏览:7 评论:0 收藏:0
< img src='http://www.yhzszx.com/yh/img/shareLogo.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