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子孙在线 > 宗族 > 家族资讯 > 胶东人种构成

胶东人种构成

2018年3月16日
作者: 
文章来源: 

  高加索人种(白色人种),身材较大,皮肤浅白,面长多毛,鼻骨高,瞳孔颜色浅,发色多变。

  原居于今天俄罗斯南部乌拉尔山脉附近的古代部落,使用印欧语系的语言,被认为印欧语系民族的共同祖先。

  纳粹白人至上的种族主义标准是指金发碧眼的白种人就是雅利安人。

  支持这种说法的人还从遗传上论证,认为胶东人的血统比较稳定纯正,最早的山东沿海是白种人。

  胶东人凹眼,普遍大眼窝儿,高鼻,高大,肤白。胶东人的白人血统特征一直持续到启建立夏之后华夏族与东夷部落联姻才逐步消失。

  东夷人首领后羿和蚩尤都是红发碧眼,被炎黄部落称为红发魔鬼。

  东夷部落的前身主要是来自于南欧的高加索人和蒙古利亚人种以及北上的极少数越,濮族人的混血后裔,据考证还有一些零星的来自于太平洋波利尼西亚群岛岛民的血统。

  胶东人属于东夷人,胶东人的白人血统特征一直持续到启建立夏之后华夏族与东夷部落联姻才逐步消失。

  东夷部落的前身主要是来自于南欧的高加索人和蒙古利亚人种以及北上的极少数越,濮族人的混血后裔,据考证还有一些零星的来自于太平洋波利尼西亚群岛岛民的血统。

  《路史·蚩尤传》说:“蚩尤姜姓,炎帝之裔也”。

  传说蚩尤有八只脚,三头六臂,铜头铁额,刀枪不入。

  善于使用刀、斧、戈作战,不死不休,勇猛无比。

  蚩尤部落是由神农氏族发展而来的一群农耕部落中实力最强的一个部落。

  其实力雄厚的原因,一是益于其居地产盐;二是在煮盐的生产过程中,发明了冶炼金属与制作兵器。

  黄帝征服东夷,却无法驾御东夷,所以采用怀柔政策,善待蚩尤旧部,封蚩尤为战神。

  简单地把人种分为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是不科学的。

  因为肤色受外界影响很大,不是最重要的人种特征。

  比如黄种人与白种人通婚,黑人与黄种人通婚都可以改变后代的肤色。

  通常应该按照眼睛颜色,毛发颜色,毛发形状,鼻形,眼形,头形指数等等区分。

  山东博物馆的考古学家和中国古生物分子遗传学研究所,通过对山东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时期的墓葬,和春秋战国时期的山东临淄古墓群中古人类遗骨中提取的DNA样本所做的检测,研究表明,山东从新石器时代一直到春秋战国晚期,当地人的人种特征都是明显的高加索人种(白种人),直到隋唐时期,山东当地人的人种特征才开始转变为高加索人种与蒙古尼亚人种的混合成分,近似于今天新疆中亚的黄白混血种人;

  然后到了明清时期,山东当地人的人种特征才开始转变为较纯粹的蒙古利亚人种。

  这个研究结果曾在2000年“21世纪中国考古学和世界考古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公布过,2002年的《齐鲁晚报》《山东商报》也曾有过报道。

  除了大量史料中的记载之外,古代的传奇,志怪,小说,平话等文学作品中,谈到异能之士,也往往喜欢描述为“碧眼,黄须,赤发,红脸”等等,而这都是明显的高加索人种特征,这个根据很可能就是描写的东夷人,即蚩尤的后代。

  蚩尤大约在4600年前,在河北被炎黄游牧民族打败。

  从中国逃难的蚩尤九黎农耕民族的后代,一部分逃到山东半岛,变成了东夷人。

  山东半岛早期除了土著人外,曾经被鲜卑人统治多年。

  只是元末明初的大移民,使胶东地区混杂了一些南蛮基因。

  胶东地区的风土人情和体格特征,在整个黄种人群里都是极特殊的一个种群。

  与雅利安白人的性格特征和思维方式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三国时东吴史学家韦昭在注解《国语》该文时曾讲,鲜卑来自东夷族,是上古东夷大支系邾娄---重黎---祝融的后代。

  民间有“南蛮北狄,西戎东夷,中间是华夏”的说法。

  “华夏为大,蛮狄戎夷为小”。其实戎蛮夷皆为炎帝之苗裔,狄则是黄帝之苗裔。

  所谓华夏族,只是居住在中原地区的炎黄贵族后裔,与戎蛮夷狄在血统上没有什么区别。

  鲜卑人金发黄胡子,具有白种人的相貌特征。

  公元439年,鲜卑人拓跋焘统一北方,开始了中国历史上的一次民族大融合。帝室十姓外,其它异姓诸部加入拓跋联盟按照原来是否为部落大人和内入后的功绩,分化出穆、陆、贺、刘、楼、于、嵇、尉八姓,称为“勋臣八姓”。

  山西大同北部为鲜卑族领地,还在大同建都。

  黄格庄移民正是大同云岗地区,其中是否有关联尚无根据。

  胶东人除当地土著人、鲜卑人外,很大一部分是山西移民和安徽、江苏、浙江、云南军籍落户留下来的。

  明初,驻守在云南一带明朝军队连家眷调防到胶东防蒙古军和倭寇骚扰,组建了灵山卫和威海卫两个军事基地。

  卫是军事组织,卫下面设“所”,如牟海的海阳所,日照的石臼所。

  他们虽然是从云南迁来的,祖籍大多都是江淮一带的朱元璋派系,被误传为祖籍是小云南人。

  据《乳山市志》的内容,元代前,境内居民姓氏有姜、孙、王、刘、于、张、黄、邵、赫、郝、纪、贾、乔、窦、宫、宋、唐、吕、苗、管、花、翁、毛、白、童、沈、解、东、郭、史、韩、安等姓。

  金、元战乱,居民或遭杀戮,或迁走。

  民国期间编修《牟平县志》时调查,境内除姜、孙、于、唐、丛等姓为胶东土著旧族外,其余姓氏皆系元、明时期迁户。

  这种调查不一定准确,肯定会有漏户。

  即使是有漏户也不会太多,一方面会有一些元末明初留居的各姓氏居民除土著大族外,其他各姓少数“漏户”居民多为寻求宗族保护,加入元末明初时迁入境内的同姓大族之列。

  另一方面说明胶东半岛的居民外来移民确实很多。

  现在的胶东人绝大多数是黄种人,血统中主要是汉族血统,也包含一定的高加索人血统、鲜卑血统、蒙古血统和苗瑶血统,与其他省份相比,汉族血统比例稍低,鲜卑血统比例稍高,蒙古血统比例很低,这种现象与历史发展有关。

  综上所述,胶东半岛的人有几部分人组成。

  一部分是当地的土著人,

  第二部分是欧洲或中亚高加索人,

  第三部分是鲜卑人或其它少数民族,

  第四部分是山西移民,

  第五部分是军藉落户的江淮人。

  这几部分人在一起经过几千年的繁衍杂交,形成了今天中国胶东半岛独特的人种和文化。

编辑:jrg
19 

今日关注

贺姓为啥拜庆姓为祖先?徐州这家人竟是贺知章后人

5 4
沛县这一支贺姓是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的次子的后人,而这支贺氏以庆普为始祖。 [ 阅读全文 ]
4 

烟台故事:续半联,吃半联

4 10
传说清乾隆年间,烟台有家酒店在开张之际,起名“半联酒店”。 [ 阅读全文 ]
10 

中元节习俗:放河灯

3 7
中元节有一个非常普遍的习俗:放河灯。 [ 阅读全文 ]
7 

千年孝道文化的根源——文登丛氏宗祠

3 16
古时候在文登县内有百余座丛氏宗祠,文登城内一条街上就有三座规模宏大的宗祠,数道牌坊,并有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之上谕。 [ 阅读全文 ]
16 

华盛顿:美国国父,亲自制定美国宪法

3 2
由于华盛顿扮演了美国独立战争和建国中最重要的角色,通常被称为美国国父。 [ 阅读全文 ]
2 

越姓是鲜卑族后裔,六旬老人历时20年重修族谱

2 2
越步生表示,经过多年查阅资料研究,新村越氏应为鲜卑族后代,祖先姓氏为译音“越勒氏”,取“越”姓。 [ 阅读全文 ]
2 

大连曾有哪些塔?

2 4
大连市市内曾有几座塔,如苏联红军烈士纪念塔、五一塔、消防塔。 [ 阅读全文 ]
4 

安东海校——新中国第一所海军学校

2 3
1949年3月,为加速海军建设和发挥起义官兵在建设人民海军中的作用,中央军委电令东北军区立即在安东创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所海军学校──安东海校。 [ 阅读全文 ]
3 

明代牛姓移民类型比较研究

2 2
明代牛姓具有多元化、复杂化的迁移特点,虽然山西移民数量最多、分布也最为广泛,但期间仍有不少地方的牛姓家族是从不同地方迁入的,存在交叉互迁的复杂现象。 [ 阅读全文 ]
2 

肥西赵氏:铭军提督赵维禹、赵怀业家族史料

2 10
肥西世义堂赵氏,自宋初淳化年间始,后世居肥西梅子湾鹿茸山(今孙集乡),晚清淮军铭军两江提督赵维禹字晴川,及其子铭军两江提督赵怀业、参将怀勋兄弟,淮军末弁、民国上将赵理泰等都出自这支赵姓。 [ 阅读全文 ]
10 

最新证据显示“刘罗锅”祖籍是江苏丰县

2 23
刘得源次子刘福下注:“勤王北出,住山东青州府诸城之逄哥庄。” [ 阅读全文 ]
23 

中国牧师收入工资薪金一览

2 22
马丁路德创立新教,不单在教义上强调信徒和上帝自由交往的主权——人人皆为祭司,不必一定通过教皇才能得到救赎权利;开创先河和修女结婚,以身试法打破神职人员不能结婚守独身的千年多惯例;新教的神职人员因有家庭,被称之为教牧人员,也要接受教会给予的薪金待遇。 [ 阅读全文 ]
22 

读城|青岛人到底什么样?

2 1
这几年,小哥几乎成为青岛小伙的代名词,一个褒贬不一、色彩丰富、充满复杂情调的感情品牌。 [ 阅读全文 ]
1 

天下第一谱——倪姓甲骨文家谱

2 12
家谱是家族历史和宗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历来被视为与正史、方志并列的三大史学体系。 [ 阅读全文 ]
12 

大连市纪委下发通知,进一步严明清明节期间“十个严禁”纪律要求

2 11
大连市纪委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明清明节期间有关纪律要求的通知》,提出“十个严禁”纪律要求。 [ 阅读全文 ]
11 

烟台海阳徽村高氏来自浙江,这里是胶东高姓的发源地

2 9
海阳的徽村是胶东高姓的重要发源地。 [ 阅读全文 ]
9 

金正恩提议与特朗普会面,特朗普说:咱哥俩5月前见!

2 7
路透社发布“突发新闻”,韩国总统特使团团长郑义溶在其发表的涉朝“重大声明”中称,特朗普表示,他在今年5月前与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会面。 [ 阅读全文 ]
7 

世界生命科学重大突破:两只克隆猴在中国诞生

2 1
全球顶尖学术期刊《细胞》1月25日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家的一项成果:成功培育全球首个体细胞克隆猴。 [ 阅读全文 ]
1 

大连营城子乔姓

2 1
 据《营城子镇志》记载,大连营城子乔姓祖籍是在山东登州府莱阳县水沟头烟筒圹,康熙二十三年三月(农历甲子年戊辰月,1684年4月),从山东迁徙至关东。 [ 阅读全文 ]
1 

大连曾有东北最早的钢铁厂

2 17
为新中国解放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大连工业,不但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即便放眼世界,达里尼铸铁工厂等工业遗产也属于“隐形冠军”。作为大连早期工业的诞生地、新中国电瓷产业的摇篮,老电瓷厂承载着人文历史、城市记忆和代代传承的城市精神。 [ 阅读全文 ]
17 

广西博白县冯氏宗族简史

2 18
数百年来,博白冯氏没有联过族,所以造成各地另立始祖,各排字辈。由柯木村光流,冯荣等公倡议,合族响应,统修了全县及部分外迁玉林,陆川,合浦,小江,钦州等地支族的冯氏族谱即《上党郡冯氏元淑公宗谱》。 [ 阅读全文 ]
18 

“史上卖书最多的中国人” 漫画家蔡志忠在少林寺出家

1 4
享誉全球的台湾著名漫画家蔡志忠11月17日在少林寺落发出家。 [ 阅读全文 ]
4 

大鹏赖氏家族:前辈守御领土 后人遍布全球

1 16
赖氏在大鹏生活了近300年,始祖赖吾彪由广东紫金县迁至鹏城。 [ 阅读全文 ]
16 

百余藏品述兰州牛肉面“前身今世”:引燃食客乡愁

1 20
始创于1915年的兰州牛肉面,以其“汤清者镜、肉烂者香、面细者长”的独特风格享誉世界。 [ 阅读全文 ]
20 

奶奶

1 4
奶奶的名字叫赵美珍。 [ 阅读全文 ]
4 

烟台安姓和大连安姓是一家,一世祖叫安谦

1 4
烟台安氏的祖籍在今山东省齐河县,现约有5万余人,在大连市沙河口区有2万余人,在烟台只楚镇孙家庄有几千人,蓁山屯人数不详,在北京市区也有几百人。 [ 阅读全文 ]
4 

邵裴子:求是求才不求人

1 7
邵裴子在执掌浙江大学期间,提倡“通才教育”,并且以“惜才闻名”,当时来浙大的除苏步青外,还有物理学家张绍忠、生物学家贝时璋、教育学家郑晓沧等。 [ 阅读全文 ]
7 

浙江郑氏族谱字辈摘录

1 2
字辈是辈分的证明,这是中国唐宋以来形成的文化礼仪,炎黄子孙在线收藏部分浙江郑氏族谱字辈。 [ 阅读全文 ]
2 

炎帝故里寻根节启幕 海内外炎黄子孙网上拜祖

1 9
庚子年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暨拜谒炎帝神农大典5月18日在湖北随州炎帝故里谒祖广场举行。 [ 阅读全文 ]
9 

《青岛与音乐》讲述音乐史话

1 4
“鲁海说青岛”系列丛书日前再添新书,第12本图书《青岛与音乐》由青岛出版社出版。 [ 阅读全文 ]
4 

宗族动态

2020-11-20
浏览:9 评论:0 收藏:0
2020-10-20
浏览:17 评论:0 收藏:0
2020-10-19
浏览:14 评论:0 收藏:0
2020-10-19
浏览:24 评论:0 收藏:0
2020-10-17
浏览:15 评论:0 收藏:0
2020-10-15
浏览:8 评论:0 收藏:0
< img src='http://www.yhzszx.com/yh/img/shareLogo.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