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子孙在线 > 方志 > 经济 > 广州的古玩老街 曾经的市井天堂

广州的古玩老街 曾经的市井天堂

2020年11月26日
文章来源: 

  广州市荔湾区辖域的源胜街北南长寿路,东临文昌路,西临带河路(现称康王路),全长近千米。随着商业发展,源胜西街上的古玩市场覆盖范围呈现向北扩展趋势。

  早期出现在建隆大街与河溪涌边街一带的天光墟对古玩街的影响较大,因此,古玩街的北部便可延至建隆大街。荔湾是羊城的老城区,古有“西园”之称,至今仍把荔湾区内大部分地域称“西关”。

  陶瓷玉石工艺街

  当中,源胜街的街巷与建筑主要依循河溪涌的形态逐渐发展而成,在350年间淤短了300米的河涌为街道的出现提供了土地。但由于资金有限,多在土地上建设简陋木屋,此乃当今源胜街保存的历史印记。

  历史坐标

  源胜街的历史变迁长度长达一个世纪,古玩墟市却是在90年代初落户于源胜西街。

  不同于北部城市的儒化性,有着2000年历史的广州老早便酝酿出一股“市井之气”,手工业、商业的走俏使得这个城市的小贩街市文化浓郁,为城市的丝绸、药物、花鸟、茶叶等集中交易市场的出现打下了殷实基础。最早的商业圈是荔湾区的十八甫街墟,与明代兴起,唐代时作为接待外商的驿站,而发展至清代,在十三行港口的频繁贸易刺激下,十八甫的盛世繁华在史书上写下浓厚一笔。其中,大量出现的作坊、工厂、店铺,开始不自觉地以产业为辐射中心靠拢,于是,在十八甫的源胜街便出现了以巷、街为界的市场格局,包括玉器街、陶瓷街和古玩街。

  前世

  幸得古玩保住西关味道

  康王路入口处的长联写尽古玩街的身世:源流可溯沧海桑田千秋万代,胜迹可寻荔湾巷陌半爪一鳞。牌坊后面的街道两边,密密麻麻排着一个个摊档,各种玩意儿渐欲迷人眼:斑斓的铜器、玉器、陶瓷、木器、字画、紫砂壶……这里,就是古玩人熟悉的源胜西街。走完几十米的小街,以为已走到尽头,却发现转入一个更大的迷宫:这里古巷纵横交错,每条巷子里都人声鼎沸,人头攒动。小店里处处摆放了洋溢着昔日民风的古玩旧货:既有以前保存在富家箱底的护身如意、雕漆手杖、镂空佩饰,也有旧时妇女所穿的“三寸金莲”花鞋、头上所佩戴的碧玉银簪,还有上个世纪的留声机、长柄电话……

  陶瓷玉石工艺街

  在源胜街繁华而忙碌的背后,深藏着一段厚重而沉淀的历史。史籍记载,源胜街最少已有百年历史。一块上书“源胜街”三个大字的清朝光绪年间的界碑至今仍然保留安放在源胜陶瓷玉石工艺街路口树基上。按照《清代南海捕属图》的标识,在源胜街口有一座“顺母桥”,是清代一名富商为纪念其母而修建。该桥于民国后期被毁,仅余遗迹供人凭吊。当时,源胜街一带遍布河涌,沿涌一带可直通荔枝湾及至珠江。沿涌一带带河路(今康王路)周边是清朝末期的玉器集散地和玉器加工厂,在此处将做好的玉器杂件等拿到华林寺、西来初地附近地区销售。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附近的猪仔墟、建中里的民宅被掘地盗玉的现象极多,所埋的碎玉就是当年加工的遗址遗物。

  在1990年9月,当时的街道办事处为配合政府整治市容,开办了源胜陶瓷玉石工艺街,引入130多个原在清平市场摆地摊的经营陶瓷、玉石、玉器与工艺品等的个体工商户。随着知名度不断提高,该集市范围不断扩大、延伸。经过十多年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现共有数百个经营店铺。这里既有石湾、景德镇的陶瓷、宜兴的茶具、福建的寿山石、鸡血石、缅甸的美玉,也有竹雕、木雕、铜雕、牙雕、文房四宝、纸币、邮票甚至像章等,真是林林总总,成行成市,共聚一地。尤其是木雕、石雕、铜雕、紫砂壶、寿山石等,每年都批量外销。

  源胜西街、长寿路一带的玉器古玩买卖传统,还与广州西关自清代以来形成的博古好雅的收藏风气有关。清朝末年,广州西关聚居了一批名门望族、官僚巨贾。他们在宝华路、多宝路等地,建起了西关大屋。他们当中出现了一些有名的收藏家,喜爱玉石古玩,从而带动这里浓郁的民间收藏风,西关的一些老中医也是这支收藏队伍里的一个群体。

  今生

  繁华不再,环境堪忧

  随着城市的发展,源胜街在保持其传统特色,吸引大量游客的同时,也逐渐老化,存在着一些消防安全隐患和卫生问题。如何在保持其传统特色的同时消除现有的隐患,是源胜街面临的重要问题。

  源胜街内有几百家玉器摊位和店铺,引来大量人流,再加之周边聚居的市民,街道狭窄,导致源胜街异常拥挤。记者看到,由于源胜街过于狭窄,汽车不能入内,各种两轮人力小货车进进出出搬运货物。有的通道则只能容纳一辆人力小货车通行。当人力小货车过来时,正要经过的行人就必须让出道来。

  源胜街不仅狭小、人流量多,而且消防设施不足。经过一条狭小的内街时可以发现,街的一边是玉器档口,另一边是两个堆得满满的大垃圾箱,一些垃圾因堆放不下,散落到地上。档位和垃圾箱之间只相差一米左右,卫生环境很差。

  不仅店铺情况不佳,源胜街部分屋檐滴水,街面有些地方污水横流。抬头往楼上看,原来是楼上民宅晾衣服滴的水,顺着屋檐滴下,行人经过时不小心就滴在了头上。

  而中午则是源胜街最脏乱的时候。11点多的时候,饭盒运进源胜街,档主们开始吃饭,很多档主吃完饭,顺手把饭盒扔在街道正中间,街上开始出现饭盒和没有吃完的饭,有人经过时踩一脚再踢一下,饭盒肢解成几部分横卧在地上。大概12点多的时候,源胜街面上到处是饭盒,看上去非常脏乱。饭后,有些小贩用单车载着西瓜、苹果、椰子等水果,有些人则挑着鸡蛋走街串巷,使源胜街显得更加狭窄。

  摊位占道,是玉器街拥挤的原因之一。在耀华东街、田料古道等街,大量摊位占道经营,使街道看起来更加拥挤。据悉,有关部门曾对源胜街进行整治,清拆了街内600多个占道经营摊档。

  走到源胜街的内巷时,坐在门口的人纷纷望过来。走进去才发现,巷内房屋也是经营玉器陶瓷的,但是没有几个人光顾。一位经营陶瓷的大妈表示,他们夫妇来这里经营陶瓷已经七八年了,开始几年还不错,后来进来源胜街经营的人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激烈,来店铺光顾的人少了很多,只剩下几个老顾客。据了解,不仅来源胜街经营的人多了导致竞争激烈,华林玉器街的建立也分流了部分源胜街的顾客。

  对于源胜街的衰落,广东商学院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先庆认为,源胜街与其他老的商业街一样,在慢慢退化。只有对其进行改造以适应现代人的消费需求,才能维持发展。

  行内人的古玩“中英街”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广州的源胜西街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街坊。但对于经营工艺品等小买卖的人来说,源胜西街则是“无奇不有”的代名词。而对于热爱古玩的人来说,这里是一个可以漫步,可以沉溺,可以淘得心头好,更可遇良朋知己的好地方。

  一段百年商道,如一个巨大的磁场,吸引着来自海内外的行家争相寻宝。他们怀着不同的梦想,千里迢迢来到这里,上演一幕幕悲喜剧。这就是古玩一条街——源胜西街,一个市井天堂,一个梦想照进现实的缺口。

  随着城市和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当时全国各地出土大量古钱币、古玉器、古瓷器等。这些物品大量涌向广东,使得源胜陶瓷玉石工艺街上的古玩交易十分活跃。当时,在此经营的多是广州本地人,而货源主要来自福建、江西、湖南、四川等地,外地供货商携着货物千里迢迢来到广州,争相送货上门,十分殷勤。后来随着各地古玩交易市场的兴起,民间玩收藏的人越来越多,货源逐渐短缺,现在的情形是商铺老板想方设法从外地供货商中搜集各种旧货古玩。

  广州古玩地图 

  广州目前涉及经营古玩的成规模的商场有10余家,比较出名的有文德路一带的店、合群一马路越和玩赏珍藏品海印馆、文昌北路陶瓷玉石工艺品市场、源胜街工艺品街铺文德路一带的字画商铺等。

  而老城区里的古玩街也声名在外。在广州西关长寿路以北,龙津路以南,文昌路以东,带河路以西,不足1平方公里左右的地块,有一个名扬海内外收藏界的带河路古玩工艺品市场。

  古玩早市

  源胜街古玩早市是西关保留下来的早市中规模最大的,地处文昌北路286号。每周二清晨4时半左右开市,摊主们陆续出摊,收藏爱好者们也在那个时间相继到来,大约9时左右结束。如果是热天会早一点,冬天视天气情况会略晚半小时左右。早市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室外地摊,一部分在文昌陶瓷玉石工艺市场的二楼一隅。该早市经营范围广,古玩、工艺品、旧货三大类都有,经营项目包括字画、陶瓷、玉器、钱币、古籍、新老紫砂、砚台、印章、少数民族特色工艺品等等,所有项目应有尽有。到了文昌北路很容易发现早市。因为清晨4时多文昌北路一条街都会黑乎乎的,只有早市所在地的路口人声沸动,光影摇曳。在浑浊的路灯光和微弱的手电筒光下,买家们放亮眸子、拿着放大镜寻觅、鉴别宝物。

  “三万三”传奇

  作为一个有较长历史的行业,古玩玉器有一些自身独有的交易方式,比如在开价的时候,常不明言价钱而是以手指来比划。据老一代从业者介绍,这种交易方式其实源自于从前的“袖笼交易”。

  在老一辈从事玉器行业的人当中,很多都知道“三万三”的故事。清朝嘉庆年间,玉器墟横街的长庆街里有间“信诚玉器石庄”,因为年景不好,生意清淡,只得关门歇业,庄内玉石已一块无存,只留一块被视为无用的大石头,多年来一直放在小便处做垫脚石。

  有一天,庄主李德祥在家闲坐无聊,他的孙子在家里玩耍,尿急小便,回来就对爷爷说:“那里还有一块玉石,为什么不卖掉呢?”李德祥说没多大用不值钱,孙子说:“说不定能卖呢。”李德祥有点信了,认为童子口不可不信,于是取铁锤向石头边敲了几下,没想到用力过猛,敲出一大块,原来内含翡翠,竟是一块宝石。

  第二天,他约了几个好友行家来看,大家都认定是块宝物,鼓励他复业,于是,他把玉石切开,车成各种首饰,其中有一对玉镯,价值连城,浸在瓷器碗水内,在日光下全碗碧绿,宝光夺目,人称“透水绿”。后来有个富商出重金购买献给两广总督,再进贡给皇后。这一块“垫脚石”救活了信诚玉器石庄,卖出各款玉器,共得白银三万三千两,所以,这块玉做成的首饰被称为“三万三”。至今,凡是质地翠绿而有宝光的玉器还被称为是“三万三”玉制成的。

   周边联游

  华林寺

  华林寺位于玉器街中心地带的华林前街31号。相传在1400多年前,南北朝时期的萧梁大通年间,达摩祖师漂洋过海东渡中国,在当时珠江岸边(现下九路西来正街)登陆。为了纪念达摩祖师“一苇渡江”,现在这一带被称为“西来初地”。

  明朝崇祯年间,福建彰州的宗符禅师在遍游大江南北后,来到广州主持西来庵。清朝顺治十二年(1655年),宗符禅师募集款项扩建修葺西庵,改名华林寺。华林寺在明清最盛时,寺庙范围一度达到3万多平方米,不过,世易时移,如今的华林寺只有5000多平方米。但一直没有被时间所改变的,是这里的香火,每逢初一十五,前来朝拜观光的人络绎不绝。

  作为广州五大名刹之一的华林寺,传说中有释迦牟尼22粒舍利子,寺内至今仍存有一座七层高的汉白玉石塔,其造型精致,巧夺天工,在广州寺庙中是独一无二的。1995年,广州市政府重修了华林寺内广东省唯一的古罗汉堂,其结构独特复杂,采用四个大井采光,内部陈列有500罗汉,使得这座寺庙更是别具特色,成为岭南佛教一处重要所在。

  华林玉器街

  从时间上来看,显然是先有华林寺在前,后才有华林街的形成与得名。

  在明、清两代,广州水陆交通日益发达,商业活动频繁,玉石雕刻业也逐渐繁荣。清初废除“匠籍”管理制度后,广东各地能工巧匠集中到广州经营,民间玉器生产经营蓬勃发展,并于清代道光年间(1821—1851年)成立了行会组织,制定了严格的行规和学师制度,规定凡玉器工人都要加入行会,才允许从事玉器制作。负责行会业务的人称为值理,由行业人员推举有声望的长者担任,每两年选举一次。

  行会内按生产业务不同,分别成立六个堂口:成章堂,主管制作花件和光身碎件;镇宝堂,以制作玉镯为主,亦制作其他光身产品;诚福堂,以制玉镯圈为主;崇礼堂,专开大料;裕兴堂,主管玉器墟及玉器摊档的摆卖;昆裕堂,专门经营玉石原料。前四个堂口均带徒传艺,成章堂学艺四年,其余的学艺三年,满师后方可入行工作,并可父传子一人。

  1929—1936年是广州玉器行业鼎盛时期。当时广州的社会相对比较安定,经济比较发达,人们对金玉装饰的需求在逐步增加。而此时,缅甸的翡翠玉源源不绝进口到广州来,为玉雕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使玉雕业得以迅速发展,最盛时从业人员过万,主要集中在大新路、文德路、长寿路、文昌路、带河路一带。

编辑:jur
0 

今日关注

贺姓为啥拜庆姓为祖先?徐州这家人竟是贺知章后人

5 4
沛县这一支贺姓是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的次子的后人,而这支贺氏以庆普为始祖。 [ 阅读全文 ]
4 

烟台故事:续半联,吃半联

4 10
传说清乾隆年间,烟台有家酒店在开张之际,起名“半联酒店”。 [ 阅读全文 ]
10 

千年孝道文化的根源——文登丛氏宗祠

3 16
古时候在文登县内有百余座丛氏宗祠,文登城内一条街上就有三座规模宏大的宗祠,数道牌坊,并有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之上谕。 [ 阅读全文 ]
16 

华盛顿:美国国父,亲自制定美国宪法

3 2
由于华盛顿扮演了美国独立战争和建国中最重要的角色,通常被称为美国国父。 [ 阅读全文 ]
2 

越姓是鲜卑族后裔,六旬老人历时20年重修族谱

2 2
越步生表示,经过多年查阅资料研究,新村越氏应为鲜卑族后代,祖先姓氏为译音“越勒氏”,取“越”姓。 [ 阅读全文 ]
2 

大连曾有哪些塔?

2 4
大连市市内曾有几座塔,如苏联红军烈士纪念塔、五一塔、消防塔。 [ 阅读全文 ]
4 

中元节习俗:放河灯

2 7
中元节有一个非常普遍的习俗:放河灯。 [ 阅读全文 ]
7 

明代牛姓移民类型比较研究

2 2
明代牛姓具有多元化、复杂化的迁移特点,虽然山西移民数量最多、分布也最为广泛,但期间仍有不少地方的牛姓家族是从不同地方迁入的,存在交叉互迁的复杂现象。 [ 阅读全文 ]
2 

肥西赵氏:铭军提督赵维禹、赵怀业家族史料

2 10
肥西世义堂赵氏,自宋初淳化年间始,后世居肥西梅子湾鹿茸山(今孙集乡),晚清淮军铭军两江提督赵维禹字晴川,及其子铭军两江提督赵怀业、参将怀勋兄弟,淮军末弁、民国上将赵理泰等都出自这支赵姓。 [ 阅读全文 ]
10 

中国牧师收入工资薪金一览

2 22
马丁路德创立新教,不单在教义上强调信徒和上帝自由交往的主权——人人皆为祭司,不必一定通过教皇才能得到救赎权利;开创先河和修女结婚,以身试法打破神职人员不能结婚守独身的千年多惯例;新教的神职人员因有家庭,被称之为教牧人员,也要接受教会给予的薪金待遇。 [ 阅读全文 ]
22 

读城|青岛人到底什么样?

2 1
这几年,小哥几乎成为青岛小伙的代名词,一个褒贬不一、色彩丰富、充满复杂情调的感情品牌。 [ 阅读全文 ]
1 

天下第一谱——倪姓甲骨文家谱

2 12
家谱是家族历史和宗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历来被视为与正史、方志并列的三大史学体系。 [ 阅读全文 ]
12 

大连市纪委下发通知,进一步严明清明节期间“十个严禁”纪律要求

2 11
大连市纪委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明清明节期间有关纪律要求的通知》,提出“十个严禁”纪律要求。 [ 阅读全文 ]
11 

烟台海阳徽村高氏来自浙江,这里是胶东高姓的发源地

2 9
海阳的徽村是胶东高姓的重要发源地。 [ 阅读全文 ]
9 

金正恩提议与特朗普会面,特朗普说:咱哥俩5月前见!

2 7
路透社发布“突发新闻”,韩国总统特使团团长郑义溶在其发表的涉朝“重大声明”中称,特朗普表示,他在今年5月前与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会面。 [ 阅读全文 ]
7 

大连营城子乔姓

2 1
 据《营城子镇志》记载,大连营城子乔姓祖籍是在山东登州府莱阳县水沟头烟筒圹,康熙二十三年三月(农历甲子年戊辰月,1684年4月),从山东迁徙至关东。 [ 阅读全文 ]
1 

大连曾有东北最早的钢铁厂

2 17
为新中国解放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大连工业,不但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即便放眼世界,达里尼铸铁工厂等工业遗产也属于“隐形冠军”。作为大连早期工业的诞生地、新中国电瓷产业的摇篮,老电瓷厂承载着人文历史、城市记忆和代代传承的城市精神。 [ 阅读全文 ]
17 

广西博白县冯氏宗族简史

2 18
数百年来,博白冯氏没有联过族,所以造成各地另立始祖,各排字辈。由柯木村光流,冯荣等公倡议,合族响应,统修了全县及部分外迁玉林,陆川,合浦,小江,钦州等地支族的冯氏族谱即《上党郡冯氏元淑公宗谱》。 [ 阅读全文 ]
18 

“史上卖书最多的中国人” 漫画家蔡志忠在少林寺出家

1 4
享誉全球的台湾著名漫画家蔡志忠11月17日在少林寺落发出家。 [ 阅读全文 ]
4 

大鹏赖氏家族:前辈守御领土 后人遍布全球

1 16
赖氏在大鹏生活了近300年,始祖赖吾彪由广东紫金县迁至鹏城。 [ 阅读全文 ]
16 

百余藏品述兰州牛肉面“前身今世”:引燃食客乡愁

1 20
始创于1915年的兰州牛肉面,以其“汤清者镜、肉烂者香、面细者长”的独特风格享誉世界。 [ 阅读全文 ]
20 

奶奶

1 4
奶奶的名字叫赵美珍。 [ 阅读全文 ]
4 

烟台安姓和大连安姓是一家,一世祖叫安谦

1 4
烟台安氏的祖籍在今山东省齐河县,现约有5万余人,在大连市沙河口区有2万余人,在烟台只楚镇孙家庄有几千人,蓁山屯人数不详,在北京市区也有几百人。 [ 阅读全文 ]
4 

邵裴子:求是求才不求人

1 7
邵裴子在执掌浙江大学期间,提倡“通才教育”,并且以“惜才闻名”,当时来浙大的除苏步青外,还有物理学家张绍忠、生物学家贝时璋、教育学家郑晓沧等。 [ 阅读全文 ]
7 

浙江郑氏族谱字辈摘录

1 2
字辈是辈分的证明,这是中国唐宋以来形成的文化礼仪,炎黄子孙在线收藏部分浙江郑氏族谱字辈。 [ 阅读全文 ]
2 

炎帝故里寻根节启幕 海内外炎黄子孙网上拜祖

1 9
庚子年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暨拜谒炎帝神农大典5月18日在湖北随州炎帝故里谒祖广场举行。 [ 阅读全文 ]
9 

《青岛与音乐》讲述音乐史话

1 4
“鲁海说青岛”系列丛书日前再添新书,第12本图书《青岛与音乐》由青岛出版社出版。 [ 阅读全文 ]
4 

大连退休人员采暖费补助金这样领

1 21
大连2005年底以前有企业缴费记录,且采暖费缴费年限满20年,即可以享受每年500元采暖费一次性补助金。 [ 阅读全文 ]
21 

他们用旧体诗记录“九一八”

1 7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李鹤、马君武、钱来苏、胡先骕、马叙伦等人纷纷作旧体诗,表达爱国抗日之情。 [ 阅读全文 ]
7 

九一八事变的8个历史真相:打响抗日第一枪的是谁

1 2
1931年9月18日,中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天。 [ 阅读全文 ]
2 

大事记

2020-11-23
浏览:4 评论:0 收藏:0
2020-11-12
浏览:7 评论:0 收藏:0
2020-11-10
浏览:11 评论:0 收藏:0
2020-11-10
浏览:4 评论:0 收藏:0
2020-10-31
浏览:20 评论:0 收藏:0
2020-10-22
浏览:7 评论:0 收藏:0
< img src='http://www.yhzszx.com/yh/img/shareLogo.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