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子孙在线 > 方志 > 人文 > 烟台老房子:揭开烟台山上“德国领事馆”的神秘面纱

烟台老房子:揭开烟台山上“德国领事馆”的神秘面纱

2020年11月13日

  2020年3月26日,《烟台晚报》公众号“烟台街”刊发了我市近代史资深研究学者魏春洋先生的文章《烟台山上这座豪华大别墅哪儿去了?》(以下简称《哪儿去了》),引起了本埠文史界众多人士的关注。魏春洋先生在文章中多次提到“德国领事馆建筑”的归宿,是多数人关注的焦点之一,尤其是对该建筑的具体位置及消失的时间引发了不同的观点和讨论。笔者经过一段时间的考证,从各方搜集了一些资料,写此文以期抛砖引玉,与关注烟台山上的“德国领事馆”命运的文史爱好者一起进行探讨、研究。

  ——德国领事馆具体在哪个位置?

  据《山东省志·外事志》《芝罘区志》记载,“德国领事馆于1890年将馆址迁至烟台西领事路9号(烟台山西路15号),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该馆关闭。1920年,该馆被大火烧毁,此后,德国人史密茨重修作为住宅使用,1939年,该馆又在原址开启,1945年关闭”。“历任领事:首任领事(副)为严森(J.T. Janssen)(代表布鲁斯);1872年2月,发斯模(D. Vasmer)接任副领事;1873年,哈根(C. Hagen)接任副领事;1890年,连梓(Dr. Philipp Lenz)继任副领事(1897年授领事)”。从以上资料中可以看到,德国曾经在烟台山上拥用过两个建筑作为领事馆使用,那么它们的具体位置到底在哪里呢?(德国还曾将领事馆迁址在烟台盎司洋行、德国邮局等处,本文只探讨德国在烟台山上的领事馆建筑的前生今世)。

  东海关税务司贾雅格(J. W. Carrall),英国人,1890年到1902年5月5日先后五次任东海关税务司。在1892年-1901年的《东海关十年报告中》绘制的烟台地图中(图1),我们看到,标记⑧的建筑为德国领事馆。

  (图1)

  这个位置,显然就是现在的“丹麦领事馆”位置。(见图2)

    (图2,左侧剪头位置“丹麦领事馆”,右侧剪头位置“德国领事馆旧址”)

  问题来了,图1中的“德国领事馆”的位置怎么会出现了“丹麦领事馆”?这个问题暂时放在一边,在文中后面讨论。我们先看看德国领事馆的情况,早在1901年之前,这个地方就是德国领事馆的位置。我们再来看看下面这张图片(图3)

  (图3,晏玛太别墅、德国领事馆二层建筑)

    这张泛黄色的照片,是烟台东海关代税务司、美国人杜德维(E.B.Drew)拍摄的,据《烟台海关史概要》中记载,杜德维在1874年11月上任,1875年6月离任。

  看一下照片中左侧的灯楼,可以推断出拍摄的时间应该在1905年之前。据魏春洋老师在《哪去了》一文中的描述,这张照片拍摄的时间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那就是说,图片中右侧箭头指示的二层建筑在1890年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左侧箭头指示的是晏玛太别墅)。我们再看几张老照片,(图4)

  (图4 德国领事馆二层建筑  魏春洋先生提供图片)

  这张照片上标注的时间是1907年8月,我们看到二层建筑前飘扬着德国、荷兰以及意大利国旗。根据图1的标注和建筑前面的国旗以及建馆时间,可以判断,这个建筑是就是德国领事馆,位置在现在的“丹麦领事馆”位置。此处敲黑板!!!——这个建筑就是德国领事馆。时间是1907年之前。

  从楼前的旗杆上,我们也可以看出当年德国领事馆还兼任着代理其他国家领事的职能。三面旗帜中,离我们最近的那面旗子,尺寸在三面旗帜中最大的横排蓝、白、红三色旗就是德国国旗,这是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1914年)使用的国旗;中间的横排的红、白、蓝三色旗,尺寸较小,这是荷兰国旗。荷兰驻烟领事馆初设于1867年,其领事均由他国领事或外侨代理,这个时期正是由德国领事馆代理领事事务;第三面旗子是竖排绿、白、红三色旗,尺寸同荷兰旗,这是意大利王国国旗。意大利驻烟台领事馆设于1871年,初为代理领事馆,1904年派兰兹来烟台筹建领事馆,这个时期的领事事务仍由德国领事馆的领事连梓(Dr.Philipp Lenz)代理。

  (连梓Dr. Philipp Lenz 1890年-1918年期间,德国驻烟领事)

  ——晏玛太别墅何时又变成德国领事馆了?

  美国传教士晏玛太的历史详见魏春洋先生的《哪儿去了》一文,本文要研究的是,这个晏玛太别墅何时变成德国领事馆了。

  下面这张明信片中信息量较大(见图5),我们可以解读这样几个含义。一、时间是1911年(邮戳);二、这个建筑曾经是晏玛太别墅;三、从建筑东侧悬挂着的德国国旗及意大利国旗(代理领事)来看,此时这个建筑已经成为了德国领事馆。四、西侧的二层建筑不见了。又要敲黑板了!!!二层建筑不见了!

  (图5,德国领事馆,林卫滨先生提供明信片)

  首先我们来看,晏玛太别墅变成德国领事馆了,这是怎么回事?

  1888年,晏玛太在上海去世后,其在烟台山上的别墅由女儿安妮继承。安妮(Annie James Yates Seaman)在1886年嫁给了美国富豪希曼(J.F.Seaman)(也有译为西文),1888年以后,人们开始称晏玛太别墅为“西文住宅”(见图6)

  (1903年时绘制的烟台地图,箭头所指为烟台山上的西文住宅。)

  晏玛太去世后,安妮在烟台又生活了不到十年,一家人就离开烟台回国了。在离开烟台之前,她通过德国人开设的盎斯洋行将别墅卖给了德国人。据《烟台房地产志》记载,德国人与1910年左右迁入烟台山北面美国人希曼的住宅。有资料显示,在1890年,德国领事馆已经迁址到晏玛太别墅西侧的二层建筑中了。从这张明信片中,可以看出,在1911年之前,这个别墅已经成为了德国领事馆了(明信片上面的英文:德国领事馆)。建筑东面的主旗杆上悬挂着的是黑、白、红三色旗,中间加上了德意志帝国国徽。1871年普法战争击败法国后,德意志帝国正式成立,以黑、白、红三色旗为国旗,这面国旗一直使用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投降。主旗右侧的副旗是绿、白、红三色意大利王国国旗,尺寸较小一些。这个时期。意大利的领事业务由德国领事馆代理。

  让我迷惑不解的是,在这张1911年的明信片中,为何看不到西侧的德国领事馆(二层建筑)呢?据《山东省志》记载,这座建筑是在1920年烧毁的,难道是史料记载有误,将烧毁的时间写错了?在拍摄者的位置,看到二层建筑应该是没有问题的。难道是在1907-1911年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件,导致二层建筑彻底消失了?

  我把这个疑问向魏春洋老师提出后,魏老师直截了当的说:这是一个“黑洞”!从照片上看,在1911年时西侧的二层建筑的确是不见了,但是从史料上看,是在1920年烧毁的。两份相互矛盾资料无法解释事情的真相。所以,在没有其他确凿的资料出现时,魏老师在写《哪去了》一文时,选择了绕路上山的方式,回避了这个“黑洞”。

  ——“德馆”再次烧毁的时间及原状、现状

  魏春洋老师在《哪去了》一文中的结尾,对晏玛太别墅的归宿做了不准确的描述,认为别墅是在1920年的大火中消失的。其实,这篇文章是写于2017年并在发表在媒体上。《烟台晚报》公众号刊登的这篇文章是旧稿。2018年10月,魏老师依据新发现的资料,又写了一篇题为《揭秘“丹麦驻烟领事馆”》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魏老师不仅详细揭秘了有关丹麦领事馆的来龙去脉,还把德国领事馆(原晏玛太别墅)失火烧毁的时间确定在了1995年,位置就在现在的“德国领事馆旧址”。

  (1910年左右的烟台山,左侧建筑是德国领事馆--《烟台一瞥》)

  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姜波老师于1998年8月-2002年2月对烟台山近代建筑进行了数次调查,其论文《烟台山近代建筑的调查》中阐述:“烟台山由于长期作为封闭的海军驻地,除1995年4月烧毁的一幢近代建筑外,其他的建筑奇迹般地保留了下来,这在其他早期开埠城市确实是少见的。”实际上,这个期间烧毁的就是指德国领事馆,并且留有基座。它的位置在烽火台的北侧偏东,也就是现在标记的丹麦领事馆的东侧。

  那么,德国领事馆失火前是个什么状况呢?为此,笔者多次向成建华、辛俊玲、王海鹏等诸位老师了解、探讨“德国领事馆”失火前的情况。大家对“德国领事馆”失火前的状况都有所了解,但是都没有当时的照片资料。

  为了更准确的了解这一段历史,笔者和成建华老师在一周内两次登上烟台山“德国领事馆”遗址现场、探访十几位亲历者进行调查、寻找线索。

  现存的“德国领事馆”遗址位于烟台山北部,西临“丹麦领事馆”,呈长方形,东西长度为22米,南北宽为18米,高度1.5米左右。面积约400平方米。原建筑的东、南、北三个方向的五级台阶还保留着;遗址周围环绕着整齐的冬青树,遗址距离西侧的“丹麦领事馆”16米。距离烽火台65米,且成45度角。遗址南部被开辟成一个有500余平方米的小型广场。站在此处,北望大海,西看“丹麦领事馆”,南眺烽火台,可以真切感受到历史的沉积。

  (“德国领事馆”遗址现状)

  笔者近日在景区门口寻访时,偶然遇到了一位50多岁的“亲历者”(后来得知他是烟台山文物管理处的王胜军主任,原芝罘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他向我详细地介绍了“德国领事馆”被烧毁的经过:王主任是1992年来到烟台山上工作的,属于园林单位,办公室设在现在的“三环”锁纪念馆的房子里,距离“德国领事馆”不到100米。当时烟台山上的建筑是由烟台警备区招待所管理,90年代初,管理单位将“德国领事馆”改造成了一家娱乐场所,名为“烽火乐园”。在1995年4月份的一个清晨,因值班人员的疏忽大意酿成火灾,大火借着北风越烧越旺,滚滚浓烟一直冲到景区门口。尽管消防部门很快来到现场实施救火,但由于建筑内部全是木质结构,没过多长时间,这座建于1883年的历史建筑就化为了灰烬。不久,有关部门将坍塌的些许残垣断壁全部推倒,将地面整平,把建筑的基座保留下来。此处前几年还竖立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德国领事馆遗址”,后来也不知去向。

  几天后,王主任经过多方查找,终于在市博物馆的闫旭东先生那找到了“德国领事馆”失火前的照片,这座消失了25年的历史建筑终于展现在我们面前(见图7、图9)。在这期间。姜波老师也把他当年拍的“德国领事馆”照片发给了我(见图8),至此,我们终于见到了“德国领事馆”在1995年4月被大火烧毁前的模样。

  (图7,1989年时的“德国领事馆”状况  闫旭东、王胜军先生提供图片)

  (图8,1995年之前改造后的“德国领事馆”---烽火乐园。姜波先生提供图片)

  建筑虽然经过改造,但仍不失当年的风采。仔细对照百年前的照片,很容易辨识出来。对这座建筑研究过多年的魏春洋先生看到照片后,不禁惊叹道:第一次见到,太漂亮了!

  建筑朝东方向的正门上书写“烽火乐园”四个大字,看落款像是由烟台籍的我国著名书法家李大鹏先生书写。白色外墙在蓝天的陪衬下显得格外醒目。四面大坡顶的结构基本保持原样,立面六根方正加褶装饰的立柱,高大的欧式门窗,三处五级理石台阶,无不透露着美式建筑的风格。只可惜,我们现在只能在照片中一睹她的身影了。

  (德国领事馆原貌。闫旭东、王胜军先生提供图片)

  岁月悠悠,沧海桑田。有着100多年历史的两座德国领事馆,几经变故,都已经在我们的视野中消失了,它给世人造成了许多的困惑与不解。近几年以来,在多位研究该建筑的学者们的共同努力下,或许已经找到了答案:

  在1910年之前,德国人就已经购买了晏玛太别墅并作为德国领事馆使用。西侧的二层楼房早期曾经是领事馆,在购买了别墅以后,二层建筑或许当作了官邸,但是,不知何种原因,在1907-1911年之间,这座建筑消失了(或者烧毁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作为战败国,于1918年撤回了驻烟台领事,领事馆建筑(原晏玛太别墅)被民国政府查封;1925年前后,德国商人施密茨在原二层楼位置(现“丹麦领事馆”位置)新建了一座二层外墙为蘑菇石的楼房,作为私人住宅使用;1939年,德国人又重新启用位于烟台山上的德国建筑(原晏玛太别墅),设立领事馆;1945年,二战结束,德国战败,德国人再次关闭领事馆并撤回领事。解放后,德国领事馆(原别墅)一直由部队使用和管理,直到1995年4月被烧毁。至于西侧的德国人建的二层石头房为何变成“丹麦领事馆”不在本文探讨的范围。

  ——未解之谜

  前面谈到的“黑洞”,即二层建筑(早期的德国领事馆)是何时建造的?又是何时消失的?消失的原因是什么?是明信片拍摄的有误还是史料记载的有误?这几个谜团仍然没有解开。

编辑:jur
2 

今日关注

贺姓为啥拜庆姓为祖先?徐州这家人竟是贺知章后人

5 4
沛县这一支贺姓是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的次子的后人,而这支贺氏以庆普为始祖。 [ 阅读全文 ]
4 

烟台故事:续半联,吃半联

4 10
传说清乾隆年间,烟台有家酒店在开张之际,起名“半联酒店”。 [ 阅读全文 ]
10 

千年孝道文化的根源——文登丛氏宗祠

3 16
古时候在文登县内有百余座丛氏宗祠,文登城内一条街上就有三座规模宏大的宗祠,数道牌坊,并有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之上谕。 [ 阅读全文 ]
16 

华盛顿:美国国父,亲自制定美国宪法

3 2
由于华盛顿扮演了美国独立战争和建国中最重要的角色,通常被称为美国国父。 [ 阅读全文 ]
2 

越姓是鲜卑族后裔,六旬老人历时20年重修族谱

2 2
越步生表示,经过多年查阅资料研究,新村越氏应为鲜卑族后代,祖先姓氏为译音“越勒氏”,取“越”姓。 [ 阅读全文 ]
2 

大连曾有哪些塔?

2 4
大连市市内曾有几座塔,如苏联红军烈士纪念塔、五一塔、消防塔。 [ 阅读全文 ]
4 

中元节习俗:放河灯

2 7
中元节有一个非常普遍的习俗:放河灯。 [ 阅读全文 ]
7 

明代牛姓移民类型比较研究

2 2
明代牛姓具有多元化、复杂化的迁移特点,虽然山西移民数量最多、分布也最为广泛,但期间仍有不少地方的牛姓家族是从不同地方迁入的,存在交叉互迁的复杂现象。 [ 阅读全文 ]
2 

肥西赵氏:铭军提督赵维禹、赵怀业家族史料

2 10
肥西世义堂赵氏,自宋初淳化年间始,后世居肥西梅子湾鹿茸山(今孙集乡),晚清淮军铭军两江提督赵维禹字晴川,及其子铭军两江提督赵怀业、参将怀勋兄弟,淮军末弁、民国上将赵理泰等都出自这支赵姓。 [ 阅读全文 ]
10 

中国牧师收入工资薪金一览

2 22
马丁路德创立新教,不单在教义上强调信徒和上帝自由交往的主权——人人皆为祭司,不必一定通过教皇才能得到救赎权利;开创先河和修女结婚,以身试法打破神职人员不能结婚守独身的千年多惯例;新教的神职人员因有家庭,被称之为教牧人员,也要接受教会给予的薪金待遇。 [ 阅读全文 ]
22 

读城|青岛人到底什么样?

2 1
这几年,小哥几乎成为青岛小伙的代名词,一个褒贬不一、色彩丰富、充满复杂情调的感情品牌。 [ 阅读全文 ]
1 

天下第一谱——倪姓甲骨文家谱

2 12
家谱是家族历史和宗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历来被视为与正史、方志并列的三大史学体系。 [ 阅读全文 ]
12 

大连市纪委下发通知,进一步严明清明节期间“十个严禁”纪律要求

2 11
大连市纪委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明清明节期间有关纪律要求的通知》,提出“十个严禁”纪律要求。 [ 阅读全文 ]
11 

金正恩提议与特朗普会面,特朗普说:咱哥俩5月前见!

2 7
路透社发布“突发新闻”,韩国总统特使团团长郑义溶在其发表的涉朝“重大声明”中称,特朗普表示,他在今年5月前与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会面。 [ 阅读全文 ]
7 

大连营城子乔姓

2 1
 据《营城子镇志》记载,大连营城子乔姓祖籍是在山东登州府莱阳县水沟头烟筒圹,康熙二十三年三月(农历甲子年戊辰月,1684年4月),从山东迁徙至关东。 [ 阅读全文 ]
1 

大连曾有东北最早的钢铁厂

2 17
为新中国解放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大连工业,不但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即便放眼世界,达里尼铸铁工厂等工业遗产也属于“隐形冠军”。作为大连早期工业的诞生地、新中国电瓷产业的摇篮,老电瓷厂承载着人文历史、城市记忆和代代传承的城市精神。 [ 阅读全文 ]
17 

广西博白县冯氏宗族简史

2 18
数百年来,博白冯氏没有联过族,所以造成各地另立始祖,各排字辈。由柯木村光流,冯荣等公倡议,合族响应,统修了全县及部分外迁玉林,陆川,合浦,小江,钦州等地支族的冯氏族谱即《上党郡冯氏元淑公宗谱》。 [ 阅读全文 ]
18 

“史上卖书最多的中国人” 漫画家蔡志忠在少林寺出家

1 4
享誉全球的台湾著名漫画家蔡志忠11月17日在少林寺落发出家。 [ 阅读全文 ]
4 

大鹏赖氏家族:前辈守御领土 后人遍布全球

1 16
赖氏在大鹏生活了近300年,始祖赖吾彪由广东紫金县迁至鹏城。 [ 阅读全文 ]
16 

百余藏品述兰州牛肉面“前身今世”:引燃食客乡愁

1 20
始创于1915年的兰州牛肉面,以其“汤清者镜、肉烂者香、面细者长”的独特风格享誉世界。 [ 阅读全文 ]
20 

奶奶

1 4
奶奶的名字叫赵美珍。 [ 阅读全文 ]
4 

烟台安姓和大连安姓是一家,一世祖叫安谦

1 4
烟台安氏的祖籍在今山东省齐河县,现约有5万余人,在大连市沙河口区有2万余人,在烟台只楚镇孙家庄有几千人,蓁山屯人数不详,在北京市区也有几百人。 [ 阅读全文 ]
4 

邵裴子:求是求才不求人

1 7
邵裴子在执掌浙江大学期间,提倡“通才教育”,并且以“惜才闻名”,当时来浙大的除苏步青外,还有物理学家张绍忠、生物学家贝时璋、教育学家郑晓沧等。 [ 阅读全文 ]
7 

浙江郑氏族谱字辈摘录

1 2
字辈是辈分的证明,这是中国唐宋以来形成的文化礼仪,炎黄子孙在线收藏部分浙江郑氏族谱字辈。 [ 阅读全文 ]
2 

炎帝故里寻根节启幕 海内外炎黄子孙网上拜祖

1 9
庚子年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暨拜谒炎帝神农大典5月18日在湖北随州炎帝故里谒祖广场举行。 [ 阅读全文 ]
9 

《青岛与音乐》讲述音乐史话

1 4
“鲁海说青岛”系列丛书日前再添新书,第12本图书《青岛与音乐》由青岛出版社出版。 [ 阅读全文 ]
4 

大连退休人员采暖费补助金这样领

1 21
大连2005年底以前有企业缴费记录,且采暖费缴费年限满20年,即可以享受每年500元采暖费一次性补助金。 [ 阅读全文 ]
21 

他们用旧体诗记录“九一八”

1 7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李鹤、马君武、钱来苏、胡先骕、马叙伦等人纷纷作旧体诗,表达爱国抗日之情。 [ 阅读全文 ]
7 

九一八事变的8个历史真相:打响抗日第一枪的是谁

1 2
1931年9月18日,中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天。 [ 阅读全文 ]
2 

辽宁刘姓字辈简略

1 24
字辈是辈分,也是家族密码,辽宁地区移民众多,能查到许多刘姓字辈,虽然他们都姓刘,却并非同宗同源。 [ 阅读全文 ]
24 

经济

2020-11-26
浏览:19 评论:0 收藏:0
2020-11-26
浏览:38 评论:0 收藏:0
2020-11-26
浏览:5 评论:0 收藏:0
2020-11-25
浏览:2 评论:0 收藏:0
2020-11-25
浏览:3 评论:0 收藏:0
2020-11-24
浏览:7 评论:0 收藏:0
< img src='http://www.yhzszx.com/yh/img/shareLogo.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