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子孙在线 > 方志 > 人文 > 烟台老房子:揭开烟台山上“德国领事馆”的神秘面纱

烟台老房子:揭开烟台山上“德国领事馆”的神秘面纱

2020年11月13日

  2020年3月26日,《烟台晚报》公众号“烟台街”刊发了我市近代史资深研究学者魏春洋先生的文章《烟台山上这座豪华大别墅哪儿去了?》(以下简称《哪儿去了》),引起了本埠文史界众多人士的关注。魏春洋先生在文章中多次提到“德国领事馆建筑”的归宿,是多数人关注的焦点之一,尤其是对该建筑的具体位置及消失的时间引发了不同的观点和讨论。笔者经过一段时间的考证,从各方搜集了一些资料,写此文以期抛砖引玉,与关注烟台山上的“德国领事馆”命运的文史爱好者一起进行探讨、研究。

  ——德国领事馆具体在哪个位置?

  据《山东省志·外事志》《芝罘区志》记载,“德国领事馆于1890年将馆址迁至烟台西领事路9号(烟台山西路15号),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该馆关闭。1920年,该馆被大火烧毁,此后,德国人史密茨重修作为住宅使用,1939年,该馆又在原址开启,1945年关闭”。“历任领事:首任领事(副)为严森(J.T. Janssen)(代表布鲁斯);1872年2月,发斯模(D. Vasmer)接任副领事;1873年,哈根(C. Hagen)接任副领事;1890年,连梓(Dr. Philipp Lenz)继任副领事(1897年授领事)”。从以上资料中可以看到,德国曾经在烟台山上拥用过两个建筑作为领事馆使用,那么它们的具体位置到底在哪里呢?(德国还曾将领事馆迁址在烟台盎司洋行、德国邮局等处,本文只探讨德国在烟台山上的领事馆建筑的前生今世)。

  东海关税务司贾雅格(J. W. Carrall),英国人,1890年到1902年5月5日先后五次任东海关税务司。在1892年-1901年的《东海关十年报告中》绘制的烟台地图中(图1),我们看到,标记⑧的建筑为德国领事馆。

  (图1)

  这个位置,显然就是现在的“丹麦领事馆”位置。(见图2)

    (图2,左侧剪头位置“丹麦领事馆”,右侧剪头位置“德国领事馆旧址”)

  问题来了,图1中的“德国领事馆”的位置怎么会出现了“丹麦领事馆”?这个问题暂时放在一边,在文中后面讨论。我们先看看德国领事馆的情况,早在1901年之前,这个地方就是德国领事馆的位置。我们再来看看下面这张图片(图3)

  (图3,晏玛太别墅、德国领事馆二层建筑)

    这张泛黄色的照片,是烟台东海关代税务司、美国人杜德维(E.B.Drew)拍摄的,据《烟台海关史概要》中记载,杜德维在1874年11月上任,1875年6月离任。

  看一下照片中左侧的灯楼,可以推断出拍摄的时间应该在1905年之前。据魏春洋老师在《哪去了》一文中的描述,这张照片拍摄的时间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那就是说,图片中右侧箭头指示的二层建筑在1890年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左侧箭头指示的是晏玛太别墅)。我们再看几张老照片,(图4)

  (图4 德国领事馆二层建筑  魏春洋先生提供图片)

  这张照片上标注的时间是1907年8月,我们看到二层建筑前飘扬着德国、荷兰以及意大利国旗。根据图1的标注和建筑前面的国旗以及建馆时间,可以判断,这个建筑是就是德国领事馆,位置在现在的“丹麦领事馆”位置。此处敲黑板!!!——这个建筑就是德国领事馆。时间是1907年之前。

  从楼前的旗杆上,我们也可以看出当年德国领事馆还兼任着代理其他国家领事的职能。三面旗帜中,离我们最近的那面旗子,尺寸在三面旗帜中最大的横排蓝、白、红三色旗就是德国国旗,这是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1914年)使用的国旗;中间的横排的红、白、蓝三色旗,尺寸较小,这是荷兰国旗。荷兰驻烟领事馆初设于1867年,其领事均由他国领事或外侨代理,这个时期正是由德国领事馆代理领事事务;第三面旗子是竖排绿、白、红三色旗,尺寸同荷兰旗,这是意大利王国国旗。意大利驻烟台领事馆设于1871年,初为代理领事馆,1904年派兰兹来烟台筹建领事馆,这个时期的领事事务仍由德国领事馆的领事连梓(Dr.Philipp Lenz)代理。

  (连梓Dr. Philipp Lenz 1890年-1918年期间,德国驻烟领事)

  ——晏玛太别墅何时又变成德国领事馆了?

  美国传教士晏玛太的历史详见魏春洋先生的《哪儿去了》一文,本文要研究的是,这个晏玛太别墅何时变成德国领事馆了。

  下面这张明信片中信息量较大(见图5),我们可以解读这样几个含义。一、时间是1911年(邮戳);二、这个建筑曾经是晏玛太别墅;三、从建筑东侧悬挂着的德国国旗及意大利国旗(代理领事)来看,此时这个建筑已经成为了德国领事馆。四、西侧的二层建筑不见了。又要敲黑板了!!!二层建筑不见了!

  (图5,德国领事馆,林卫滨先生提供明信片)

  首先我们来看,晏玛太别墅变成德国领事馆了,这是怎么回事?

  1888年,晏玛太在上海去世后,其在烟台山上的别墅由女儿安妮继承。安妮(Annie James Yates Seaman)在1886年嫁给了美国富豪希曼(J.F.Seaman)(也有译为西文),1888年以后,人们开始称晏玛太别墅为“西文住宅”(见图6)

  (1903年时绘制的烟台地图,箭头所指为烟台山上的西文住宅。)

  晏玛太去世后,安妮在烟台又生活了不到十年,一家人就离开烟台回国了。在离开烟台之前,她通过德国人开设的盎斯洋行将别墅卖给了德国人。据《烟台房地产志》记载,德国人与1910年左右迁入烟台山北面美国人希曼的住宅。有资料显示,在1890年,德国领事馆已经迁址到晏玛太别墅西侧的二层建筑中了。从这张明信片中,可以看出,在1911年之前,这个别墅已经成为了德国领事馆了(明信片上面的英文:德国领事馆)。建筑东面的主旗杆上悬挂着的是黑、白、红三色旗,中间加上了德意志帝国国徽。1871年普法战争击败法国后,德意志帝国正式成立,以黑、白、红三色旗为国旗,这面国旗一直使用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投降。主旗右侧的副旗是绿、白、红三色意大利王国国旗,尺寸较小一些。这个时期。意大利的领事业务由德国领事馆代理。

  让我迷惑不解的是,在这张1911年的明信片中,为何看不到西侧的德国领事馆(二层建筑)呢?据《山东省志》记载,这座建筑是在1920年烧毁的,难道是史料记载有误,将烧毁的时间写错了?在拍摄者的位置,看到二层建筑应该是没有问题的。难道是在1907-1911年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件,导致二层建筑彻底消失了?

  我把这个疑问向魏春洋老师提出后,魏老师直截了当的说:这是一个“黑洞”!从照片上看,在1911年时西侧的二层建筑的确是不见了,但是从史料上看,是在1920年烧毁的。两份相互矛盾资料无法解释事情的真相。所以,在没有其他确凿的资料出现时,魏老师在写《哪去了》一文时,选择了绕路上山的方式,回避了这个“黑洞”。

  ——“德馆”再次烧毁的时间及原状、现状

  魏春洋老师在《哪去了》一文中的结尾,对晏玛太别墅的归宿做了不准确的描述,认为别墅是在1920年的大火中消失的。其实,这篇文章是写于2017年并在发表在媒体上。《烟台晚报》公众号刊登的这篇文章是旧稿。2018年10月,魏老师依据新发现的资料,又写了一篇题为《揭秘“丹麦驻烟领事馆”》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魏老师不仅详细揭秘了有关丹麦领事馆的来龙去脉,还把德国领事馆(原晏玛太别墅)失火烧毁的时间确定在了1995年,位置就在现在的“德国领事馆旧址”。

  (1910年左右的烟台山,左侧建筑是德国领事馆--《烟台一瞥》)

  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姜波老师于1998年8月-2002年2月对烟台山近代建筑进行了数次调查,其论文《烟台山近代建筑的调查》中阐述:“烟台山由于长期作为封闭的海军驻地,除1995年4月烧毁的一幢近代建筑外,其他的建筑奇迹般地保留了下来,这在其他早期开埠城市确实是少见的。”实际上,这个期间烧毁的就是指德国领事馆,并且留有基座。它的位置在烽火台的北侧偏东,也就是现在标记的丹麦领事馆的东侧。

  那么,德国领事馆失火前是个什么状况呢?为此,笔者多次向成建华、辛俊玲、王海鹏等诸位老师了解、探讨“德国领事馆”失火前的情况。大家对“德国领事馆”失火前的状况都有所了解,但是都没有当时的照片资料。

  为了更准确的了解这一段历史,笔者和成建华老师在一周内两次登上烟台山“德国领事馆”遗址现场、探访十几位亲历者进行调查、寻找线索。

  现存的“德国领事馆”遗址位于烟台山北部,西临“丹麦领事馆”,呈长方形,东西长度为22米,南北宽为18米,高度1.5米左右。面积约400平方米。原建筑的东、南、北三个方向的五级台阶还保留着;遗址周围环绕着整齐的冬青树,遗址距离西侧的“丹麦领事馆”16米。距离烽火台65米,且成45度角。遗址南部被开辟成一个有500余平方米的小型广场。站在此处,北望大海,西看“丹麦领事馆”,南眺烽火台,可以真切感受到历史的沉积。

  (“德国领事馆”遗址现状)

  笔者近日在景区门口寻访时,偶然遇到了一位50多岁的“亲历者”(后来得知他是烟台山文物管理处的王胜军主任,原芝罘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他向我详细地介绍了“德国领事馆”被烧毁的经过:王主任是1992年来到烟台山上工作的,属于园林单位,办公室设在现在的“三环”锁纪念馆的房子里,距离“德国领事馆”不到100米。当时烟台山上的建筑是由烟台警备区招待所管理,90年代初,管理单位将“德国领事馆”改造成了一家娱乐场所,名为“烽火乐园”。在1995年4月份的一个清晨,因值班人员的疏忽大意酿成火灾,大火借着北风越烧越旺,滚滚浓烟一直冲到景区门口。尽管消防部门很快来到现场实施救火,但由于建筑内部全是木质结构,没过多长时间,这座建于1883年的历史建筑就化为了灰烬。不久,有关部门将坍塌的些许残垣断壁全部推倒,将地面整平,把建筑的基座保留下来。此处前几年还竖立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德国领事馆遗址”,后来也不知去向。

  几天后,王主任经过多方查找,终于在市博物馆的闫旭东先生那找到了“德国领事馆”失火前的照片,这座消失了25年的历史建筑终于展现在我们面前(见图7、图9)。在这期间。姜波老师也把他当年拍的“德国领事馆”照片发给了我(见图8),至此,我们终于见到了“德国领事馆”在1995年4月被大火烧毁前的模样。

  (图7,1989年时的“德国领事馆”状况  闫旭东、王胜军先生提供图片)

  (图8,1995年之前改造后的“德国领事馆”---烽火乐园。姜波先生提供图片)

  建筑虽然经过改造,但仍不失当年的风采。仔细对照百年前的照片,很容易辨识出来。对这座建筑研究过多年的魏春洋先生看到照片后,不禁惊叹道:第一次见到,太漂亮了!

  建筑朝东方向的正门上书写“烽火乐园”四个大字,看落款像是由烟台籍的我国著名书法家李大鹏先生书写。白色外墙在蓝天的陪衬下显得格外醒目。四面大坡顶的结构基本保持原样,立面六根方正加褶装饰的立柱,高大的欧式门窗,三处五级理石台阶,无不透露着美式建筑的风格。只可惜,我们现在只能在照片中一睹她的身影了。

  (德国领事馆原貌。闫旭东、王胜军先生提供图片)

  岁月悠悠,沧海桑田。有着100多年历史的两座德国领事馆,几经变故,都已经在我们的视野中消失了,它给世人造成了许多的困惑与不解。近几年以来,在多位研究该建筑的学者们的共同努力下,或许已经找到了答案:

  在1910年之前,德国人就已经购买了晏玛太别墅并作为德国领事馆使用。西侧的二层楼房早期曾经是领事馆,在购买了别墅以后,二层建筑或许当作了官邸,但是,不知何种原因,在1907-1911年之间,这座建筑消失了(或者烧毁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作为战败国,于1918年撤回了驻烟台领事,领事馆建筑(原晏玛太别墅)被民国政府查封;1925年前后,德国商人施密茨在原二层楼位置(现“丹麦领事馆”位置)新建了一座二层外墙为蘑菇石的楼房,作为私人住宅使用;1939年,德国人又重新启用位于烟台山上的德国建筑(原晏玛太别墅),设立领事馆;1945年,二战结束,德国战败,德国人再次关闭领事馆并撤回领事。解放后,德国领事馆(原别墅)一直由部队使用和管理,直到1995年4月被烧毁。至于西侧的德国人建的二层石头房为何变成“丹麦领事馆”不在本文探讨的范围。

  ——未解之谜

  前面谈到的“黑洞”,即二层建筑(早期的德国领事馆)是何时建造的?又是何时消失的?消失的原因是什么?是明信片拍摄的有误还是史料记载的有误?这几个谜团仍然没有解开。

编辑:jur
2 

今日关注

中国最大的钻石矿在瓦房店

5 16
中国最大的钻石矿——瓦房店钻石矿位于辽宁大连市,是中国最大的金刚石原生矿床,在世界上享有盛誉,据保守估计,瓦房店地区有1200万-1350万克拉。 [ 阅读全文 ]
16 

山东青州府寿邑吴氏渊源

4 19
青州府吴氏始祖良,初名国兴字种和,赐名良,曾居徐州。 [ 阅读全文 ]
19 

全能学霸!这位清代女科学家的经历有多传奇?

3 1
最近,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第三季正式开播。随着节目播出,多个话题成为热点。比如,制于清乾隆年间的金嵌珍珠天球仪。 [ 阅读全文 ]
1 

贺姓为啥拜庆姓为祖先?徐州这家人竟是贺知章后人

3 4
沛县这一支贺姓是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的次子的后人,而这支贺氏以庆普为始祖。 [ 阅读全文 ]
4 

绿色殡葬 还有多长的路要走?

3 8
转变厚葬观念,改变传统的安葬和祭扫方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阅读全文 ]
8 

大连“马葫芦”为什么叫“马葫芦”?

3 4
“马葫芦”源自日语。 [ 阅读全文 ]
4 

孙群萃画大连:东关街

3 4
东关街是小岗子地区的代名词。 [ 阅读全文 ]
4 

印控克什米尔爆发今年最激烈战斗

3 2
 据《印度斯坦时报》(hindustantimes)消息,当地时间周日,在印控克什米尔南部发生的两次单独遭遇战中3名印军士兵丧生。 [ 阅读全文 ]
2 

《红海行动》票房突破30亿元

3 2
电影《红海行动》票房一路高奏凯歌,目前已经突破30亿大关。 [ 阅读全文 ]
2 

“史上卖书最多的中国人” 漫画家蔡志忠在少林寺出家

2 4
享誉全球的台湾著名漫画家蔡志忠11月17日在少林寺落发出家。 [ 阅读全文 ]
4 

丹东钩沉:开国上将周桓

2 4
周桓故居位于东港市孤山镇,由周桓曾祖父的哥哥建于清光绪年间。 [ 阅读全文 ]
4 

烟台市新媒体协会成立

2 1
9月21日,烟台市新媒体协会成立大会在东山宾馆宣告成立。 [ 阅读全文 ]
1 

傅抱石《听泉图》5186.5万元高价成交的理由

2 9
傅抱石创作于1963年的《听泉图》立轴最终以4510万元落槌,加佣金以5186.5万元成交。 [ 阅读全文 ]
9 

辽宁刘姓字辈简略

2 24
字辈是辈分,也是家族密码,辽宁地区移民众多,能查到许多刘姓字辈,虽然他们都姓刘,却并非同宗同源。 [ 阅读全文 ]
24 

1955年的辽东半岛军事大演习

2 19
1955年辽东半岛军事大演习,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叶剑英元帅亲自担任总指挥。 [ 阅读全文 ]
19 

现存明清家谱,唐宋前世系名人多是编造

2 11
一些文人专以编纂谱牒为职业,事先将各姓在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开列出名单,当有人要他们纂修家谱时便根据需要将这些名人编人家谱,现存明清家谱中,唐宋以前的世系中常常可以看到不少名人,许多就是这样编造出来的。 [ 阅读全文 ]
11 

正是樱桃上市时,话说宝宝能不能吃樱桃?

2 1
樱桃性温热,不易消化,对胃粘膜剌激性大,最好不要空腹吃,在宝宝患病期间不建议食用,特别是口腔有溃疡的、咳嗽喘息的宝宝。正常的宝宝也不可多食。 [ 阅读全文 ]
1 

日本为什么没有留守儿童?

2 2
战后日本民众是幸运的,不仅实现了发展的效率,同时实现了发展的公平。 [ 阅读全文 ]
2 

唐代被赐恶姓——蝮虺蠎枭

2 3
赐恶姓在唐代主要出现在武则天时代。 [ 阅读全文 ]
3 

读素描连环画《无产阶级的歌》

2 3
三十年来,连环画《无产阶级的歌》一直被人们关爱着。 [ 阅读全文 ]
3 

魏富海:大连人难忘的老市长

2 15
魏富海,1930年生,大连市金县人,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4月,在 大连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上当选为市长(至1987年10月);1988年2月至1992年8月(大连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任大连人民政府市长。 [ 阅读全文 ]
15 

宰孔是为宰姓始祖

2 18
据《元和姓纂》记载:“周大夫宰孔,周公之后,以官为姓。” [ 阅读全文 ]
18 

宣姓人在山东

2 5
宣姓起源众说纷纭,得姓于周宣王;得姓于宣伯;得姓于宋宣公。 [ 阅读全文 ]
5 

苑氏源于商代,姓出武丁

2 33
苑是非常古老的姓氏,发源于公元前1168年,距现在已经有3100多年。 [ 阅读全文 ]
33 

毛主席、周总理最爱“歹”大连樱桃

2 26
我们今天常说的樱桃却是舶来品,是指欧洲甜樱桃和欧洲酸樱桃及其杂交种的总称,原产于亚洲西部和欧洲东南部。19世纪70年代,最先由西方传教士和船员、侨民等引入烟台地区开始栽培。大连樱桃种植于1906年。 [ 阅读全文 ]
26 

烟台蓬莱解宋营是明代抗倭古城

2 8
烟台蓬莱解宋营有座明代古城,修于洪武年间,用来抗倭。 [ 阅读全文 ]
8 

当《人民的名义》遇见古诗词,火花四溅,堪称绝妙!

2 4
  《人民的名义》是由李路执导、周梅森编剧的当代检察反腐题材电视剧,该剧以检察官侯亮平的调查行动为叙事主线,讲述了当代检察官维护公平正义和法制统一、查办贪腐案件的故事。 [ 阅读全文 ]
4 

睢宁三山堂 张、赵、宋三姓本一家

1 22
清乾隆四十五年《宋氏族谱》序言:宋氏始祖待铜,由河南迁睢,兄弟三人,己为长也,因赋役繁重分姓,一为张氏,一为赵氏。 [ 阅读全文 ]
22 

明初从苏州阊门迁至高邮 阮元曾为居氏题匾“明德惟馨”

1 20
高邮八桥居家庄“渤海堂”居氏,是明代初期从苏州阊门迁来。 [ 阅读全文 ]
20 

大鹏赖氏家族:前辈守御领土 后人遍布全球

1 16
赖氏在大鹏生活了近300年,始祖赖吾彪由广东紫金县迁至鹏城。 [ 阅读全文 ]
16 

区域概况

2020-12-15
浏览:82 评论:0 收藏:0
2020-11-26
浏览:9 评论:0 收藏:0
2020-11-25
浏览:32 评论:0 收藏:0
2020-10-23
浏览:31 评论:0 收藏:0
2020-10-22
浏览:12 评论:0 收藏:0
2020-10-22
浏览:15 评论:0 收藏:0
< img src='http://www.yhzszx.com/yh/img/shareLogo.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