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子孙在线 > 家人 > 子女 > 妈妈拉孩子的手打3岁同学报复 99%网友评论支持

妈妈拉孩子的手打3岁同学报复 99%网友评论支持

2017年6月13日
文章来源: 

  支持孩子间以暴制暴,太可怕

  王心禾

  6月12日《人民日报》新媒体在新浪官微转发了《都市快报》一篇报道,称近日,杭州某培训班,姚先生3岁的儿子被同学妈妈拦下,这位妈妈拉着自己孩子的手朝小姚头上打了两下,说“要打回去”。老师称,可能因游戏时,小姚朝同学头上踢了两脚,正好被其妈妈看到。姚先生说小姚受惊后失眠失禁。报道结尾,《人民日报》征集了各位读者的看法。

  孩子之间游戏打闹,司空见惯,但让人想不到的是网友对这则报道的反应。目前评论已经超过3000条,其中认为这位妈妈的做法不妥当的,竟不足十条,其他评论几乎一边倒地认为这位妈妈做得对、打得好。

  超过99%的网友支持3岁孩子之间以暴制暴,就算仅是一种情绪表达,也足以让人警惕。先看看获赞量排前的留言内容:“当然得打回去啊,这么小就教孩子忍让可不是好事,现在调皮的孩子一大堆,长大了不得成为校园欺凌的对象呀”“孩子被欺负了就得教他学会正当防卫”等。

  以暴制暴本是早被抛弃的丛林法则,没想到如今依然流行,而且还在向下一代身上灌输,这样的恶性循环结果让人不敢想象。持这样观点的人至少混淆了两个问题:

  一是孩子的心智、行为责任与成年人不同。3岁处于无民事行为能力和无刑事责任能力的阶段,孩子的行为,由家长负责。“正当防卫”只有成年后具备完全行为能力,能够判断对方的危险性,满足一系列条件,才能实施,如果过当同样会受到法律制裁。对3岁孩子,应该教的是“打人不对,不是好孩子”“离开找老师来处理”等是非观和如何友好相处的规则;而事件中的妈妈,借儿子手打踢儿子的孩子,实际上是一个成年人在自己意志支配下打一个孩子的行为,她应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是否需要法律介入,要视“受惊后失眠失禁”和打人行为的关联性来定。

  二是以暴制暴的行为导向恰恰保护不了孩子。支持孩子打回去,似乎是家长疼爱和保护孩子的表现,只是这份疼爱和保护只对自己的孩子。家长意图也很明显——不想孩子吃这个亏,更想以此教育孩子以后遇到类似问题该怎么办。但家长有没有想过:此番教导会给自己的孩子什么样的心理影响呢——谁有力谁就赢?谁能把谁打怕了,谁就是权威,不管干什么别人都得听?长此以往,以强凌弱、以武力解决一切的心态会在孩子心里滋生。更可怕的是,他可能会把在更强的人比如父母或大孩子那里受到的委屈,发泄到弱势同学或小动物身上,这难道不正是校园欺凌和暴力犯罪的萌芽吗?

  有人说,法律不是万能的,只等公力救济怕早出大事。现代国家之所以选择法治作为一种普遍的治理模式,价值之一就在于它能提供一种规则和规则意识,它能告诉你,遇到麻烦时,该怎么办才能真正保护自己。孩子的成长耳濡目染的正是我们成人的行为模式。二十年后的他们是推动这个国家向前的新生力量,如今在他们身上播撒什么样的行为模式,决定着未来中国的模样。由此,为人父母者应首先作出改变。

编辑:devoma
0 

今日关注

贺姓为啥拜庆姓为祖先?徐州这家人竟是贺知章后人

1 4
沛县这一支贺姓是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的次子的后人,而这支贺氏以庆普为始祖。 [ 阅读全文 ]
4 

中山路|百年老街的沧桑感和时代感

1 2
中山路,精神意义与物质价值并存;只要是青岛土著,便会有中山路情结。 [ 阅读全文 ]
2 

这一年,我们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稳更远

0 8
回望2021年的浩瀚星空,中华民族迸发了最耀眼的华彩:“天问”登火、“羲和”探日、“银河”巡天、“天宫”览胜…… [ 阅读全文 ]
8 

最大规模疫苗接种为什么“能”

0 16
全国新冠疫苗接种超过26.9亿剂次,完成全程接种人数超过11.9亿人——来自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的最新消息显示,我国疫苗接种率已达80%以上。 [ 阅读全文 ]
16 

全能学霸!这位清代女科学家的经历有多传奇?

0 1
最近,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第三季正式开播。随着节目播出,多个话题成为热点。比如,制于清乾隆年间的金嵌珍珠天球仪。 [ 阅读全文 ]
1 

“见字如面——2020中华家风文化主题展”开幕

0 7
12月16日上午,“见字如面——2020中华家风文化主题展”开幕式在中华世纪坛举行。来自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柳明校区的学生们,通过诵读家书、书写家训的形式,表达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家风文化的理解与传承。 [ 阅读全文 ]
7 

社交媒体的寻人奇迹:直系军阀孙传芳嫡孙微信找到南京亲人

0 7
孙传芳共有四子三女,后人居住世界各地,而生活在南京的是孙传芳第三个儿子孙家裕家族。 [ 阅读全文 ]
7 

中国天主教

0 2
天主教于唐代开始传入中国,13世纪再度传入,16世纪随着西方殖民主义浪潮,再一次传入中国。 [ 阅读全文 ]
2 

中国伊斯兰教

0 10
唐宋时期,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并发展起来。 [ 阅读全文 ]
10 

延迟退休最新消息!中央明确了!

0 4
按照国家现行规定,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女工人法定退休年龄为50周岁。 [ 阅读全文 ]
4 

江西这个村里有48口古井,藏着什么样的秘密?

0 3
天宝古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被誉为“江西第一古村”。 [ 阅读全文 ]
3 

延陵堂吴氏千年数次迁徙

0 13
淮阴吴氏属于延陵季子的后裔,元末明初迁至扬州。 [ 阅读全文 ]
13 

睢宁三山堂 张、赵、宋三姓本一家

0 22
清乾隆四十五年《宋氏族谱》序言:宋氏始祖待铜,由河南迁睢,兄弟三人,己为长也,因赋役繁重分姓,一为张氏,一为赵氏。 [ 阅读全文 ]
22 

明初从苏州阊门迁至高邮 阮元曾为居氏题匾“明德惟馨”

0 20
高邮八桥居家庄“渤海堂”居氏,是明代初期从苏州阊门迁来。 [ 阅读全文 ]
20 

扬州江都高汉常氏为常遇春后人

0 14
南京审计大学教师常大清考证,扬州江都高汉常氏为明代大将常遇春的后人。 [ 阅读全文 ]
14 

山东基督教:将茶文化融入神学思想建设

0 11
山东基督教将茶文化融入神学思想建设,开展基督教茶文化建设。 [ 阅读全文 ]
11 

基督教的祈祷

0 2
祈祷分为个人祈祷和集体祈祷。 [ 阅读全文 ]
2 

京口王氏家谱被美国哥大收藏

0 1
主王心托人从美国影印回了失传多年的《京口王氏家乘》。 [ 阅读全文 ]
1 

大连“棒棰岛”海参获得NSFA级海参认证

0 3
大连棒棰岛海产股份有限公司接到全球公共安全和健康组织NSFInternational发来的贺信,获得该组织颁发的首个A级海参认证。 [ 阅读全文 ]
3 

“史上卖书最多的中国人” 漫画家蔡志忠在少林寺出家

0 4
享誉全球的台湾著名漫画家蔡志忠11月17日在少林寺落发出家。 [ 阅读全文 ]
4 

贵州福泉市:世界现存最大的银杏树才800多岁

0 17
贵州福泉市黄丝村李家湾,一棵银杏树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粗壮的一株银杏树。 [ 阅读全文 ]
17 

扬州的夏氏祠堂内供奉着徐达牌位

0 1
扬州夏氏的始祖为夏机公,元末为朱元璋手下大将,后因战功封于祁沙(今广陵区头桥镇)。 [ 阅读全文 ]
1 

“嵇”姓起源引起争议 认为“嵇氏之先本姓奚”

0 3
嵇姓源自会稽奚姓,到了嵇康的父亲也就是嵇昭公这一代,因为避祸迁至谯郡。 [ 阅读全文 ]
3 

烟台老房子:揭开烟台山上“德国领事馆”的神秘面纱

0 2
据《山东省志·外事志》《芝罘区志》记载,“德国领事馆于1890年将馆址迁至烟台西领事路9号(烟台山西路15号)。 [ 阅读全文 ]
2 

寒衣节:让文明祭祀 成为行动自觉

0 4
祭奠先人,缅怀故人,慎终追远,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更是表达感恩之心、寄托心中哀思的一种方式,本身值得发扬和光大。不过,若在祭祀时仍沿用燃烧纸钱等陈规陋俗,不仅会污染环境,还极易引发火灾,危及城市安全。因此,越是到祭祀的节点,越要倡导文明祭祀,破旧俗,倡新风。 [ 阅读全文 ]
4 

寒衣节故事:蔡伦造纸和蔡莫烧纸

0 15
传说,十月初一上坟烧纸的习俗,是由蔡伦的哥哥蔡莫首创的。 [ 阅读全文 ]
15 

移风易俗!“寒衣节”倡导八种文明祭祀方式

0 2
农历十月初一是传统的“寒衣节”,往年市民在祭扫时所焚烧的香蜡、纸钱等极易引起火灾,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因此,现在不少市民都选择了以下低碳环保的文明祭扫方式来祭奠先人。 [ 阅读全文 ]
2 

大鹏赖氏家族:前辈守御领土 后人遍布全球

0 16
赖氏在大鹏生活了近300年,始祖赖吾彪由广东紫金县迁至鹏城。 [ 阅读全文 ]
16 

烟台六连冠:2020全国文明城市评选

0 20
全国文明城市评选,烟台六连冠。 [ 阅读全文 ]
20 

寺院的山门为何也叫三门

0 26
三门含有智慧、慈悲、方便三解脱的意思。 [ 阅读全文 ]
26 

父母

2020-12-18
浏览:3 评论:0 收藏:0
2020-10-17
浏览:8 评论:0 收藏:0
2020-09-02
浏览:21 评论:0 收藏:0
2020-09-02
浏览:15 评论:0 收藏:0
2020-09-02
浏览:1 评论:0 收藏:0
2017-04-25
浏览:49 评论:0 收藏:0
< img src='http://www.yhzszx.com/yh/img/shareLogo.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