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子孙在线 > 方志 > 人文 > 烟台故事:刘兆亿,昔日大连首富在烟台卖冰

烟台故事:刘兆亿,昔日大连首富在烟台卖冰

2018年2月27日
作者: 
文章来源: 

  上世纪初,烟台附近渔场密布,渔汛频发,又有天然港湾支撑,渔业久盛不衰,一时间带动了众多配套行业,修造船具、纺绳结网、腌晒加工……百业竞发。

  此时,一位有心人正在其中默默寻觅着商机。他是刘兆亿。

  俗话说,钱多善贾。这位在大连、烟台拥有数处商号的老板,早就瞄上本地得天独厚的海上资源,只是到底向哪里投资,心里没底。

  为此,他经常到码头、渔市转悠,渐渐看出点苗头——

  渔行加工海货,方法千篇一律,无非是地面鱼池腌、空中天棚晒,即使是舢舨上刚摘钩的鲜鱼,若不能当日上市出手,隔夜便价格大跌。

  要是能用冰降温保鲜,不仅延长销售时间,海上捕捞也会受益。

  这一举两得的事尚无人涉足。

  刘兆亿暗下决心:卖冰!

  当时烟台境内尚无发电厂,卖机制冰显然不可能,若等电厂建好再干,必痛失先机。

  只有窖藏自然冰可行。

  这是种非常古老的办法。

  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周朝,就已经有了冰窖———所谓“凌阴”,冬天把冰藏在里面,到了夏天再取出使用。

  有记载曹操也曾挖过旱井藏冰,盛夏酷暑时作为名贵珍品赏赐大臣。

  但冬冰夏用只能供宫廷权贵享乐,无人计较成本,如今作为商品经营,就不得不精打细算。

  当时,烟台街的主要运输工具是牲畜和手推车,速度缓慢,运冰路远易化,所以水源、冰窖距离渔港越近越好。

  刘兆亿在立项时,自然想到离家不远的东南河。

  它发源于市区南郊塔山脚下,蜿蜒曲折流淌约五公里入海。

  水量虽不大,一年四季不断流。

  为慎重行事,刘兆亿多次从烟台山东面河口逆流而上,徒步考察,脑中逐渐绘成一张冰窖蓝图:从下游开始,在适当河段层层筑坝,漫水石坝设闸门,夏放秋蓄;上游土坝秋筑春掘,层层蓄水冰源无虞。

  冰窖则顺河方向由南向北分三处布置,这样逐窖启用,延长用冰时间;至于保温材料,海滩上到处都是。

  那时居住在海边的平民百姓,多用海草覆盖屋顶,冬暖夏凉。

  海草抗烂保温的特性,让刘兆亿联想到用它作冰窖保温层。后来实践证明,用海草作隔热材料,成本低效率高。

  四十多年后,烟台在建造江北最大水产冷库时,库房墙壁夹层仍用海草充填,可惜内壁水泥太薄,稍有破损,其中的海草便成了老鼠的天堂,惹出不少麻烦。

  当然,这是后话了。

  确定了规划,刘兆亿抢在大雪之前,雇人从上夼村附近,沿河层层筑坝蓄水,水塘一个连一个,从山上俯视,像一串明镜挂在河床。

  三九天冰层冻到20多公分厚时,开始破冰,人们用大镐劈、大锤砸、手锯割、大夹剪拖,拉到岸上装进驮篓,赶着牲口往冰窖送。

  窖址选在高处,这样开掘较深却不渗水,石砌内壁,装冰时先在底下垫上厚厚海草,随冰垛码高,四周依次用海草塞紧,装满冰后,再用厚草封盖,上面排压厚重木板,窖上面建有厦棚,以遮蔽阳光风雨。

  当时三窖储量约130吨,与现代制冰能力相比,确实微不足道。

  但在民国初年,也算得上是一项大型蓄冰工程。

  直到1928年机制冰上市后,天然冰仍以成本低、溶解慢的优势生意兴隆。

  刘兆亿的大冰窖在建成后的三十多年间,为烟台渔业和冷饮业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编辑:jrg
9 

今日关注

中元节习俗:放河灯

2 7
中元节有一个非常普遍的习俗:放河灯。 [ 阅读全文 ]
7 

读城|青岛人到底什么样?

2 1
这几年,小哥几乎成为青岛小伙的代名词,一个褒贬不一、色彩丰富、充满复杂情调的感情品牌。 [ 阅读全文 ]
1 

广西博白县冯氏宗族简史

2 18
数百年来,博白冯氏没有联过族,所以造成各地另立始祖,各排字辈。由柯木村光流,冯荣等公倡议,合族响应,统修了全县及部分外迁玉林,陆川,合浦,小江,钦州等地支族的冯氏族谱即《上党郡冯氏元淑公宗谱》。 [ 阅读全文 ]
18 

大鹏赖氏家族:前辈守御领土 后人遍布全球

1 16
赖氏在大鹏生活了近300年,始祖赖吾彪由广东紫金县迁至鹏城。 [ 阅读全文 ]
16 

百余藏品述兰州牛肉面“前身今世”:引燃食客乡愁

1 20
始创于1915年的兰州牛肉面,以其“汤清者镜、肉烂者香、面细者长”的独特风格享誉世界。 [ 阅读全文 ]
20 

越姓是鲜卑族后裔,六旬老人历时20年重修族谱

1 2
越步生表示,经过多年查阅资料研究,新村越氏应为鲜卑族后代,祖先姓氏为译音“越勒氏”,取“越”姓。 [ 阅读全文 ]
2 

奶奶

1 4
奶奶的名字叫赵美珍。 [ 阅读全文 ]
4 

贺姓为啥拜庆姓为祖先?徐州这家人竟是贺知章后人

1 4
沛县这一支贺姓是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的次子的后人,而这支贺氏以庆普为始祖。 [ 阅读全文 ]
4 

浙江郑氏族谱字辈摘录

1 2
字辈是辈分的证明,这是中国唐宋以来形成的文化礼仪,炎黄子孙在线收藏部分浙江郑氏族谱字辈。 [ 阅读全文 ]
2 

辽宁刘姓字辈简略

1 24
字辈是辈分,也是家族密码,辽宁地区移民众多,能查到许多刘姓字辈,虽然他们都姓刘,却并非同宗同源。 [ 阅读全文 ]
24 

净宗初祖:庐山慧远大师

1 7
净宗初祖庐山慧远大师,东晋时代人,庐山白莲社创始者。 [ 阅读全文 ]
7 

肥西赵氏:铭军提督赵维禹、赵怀业家族史料

1 10
肥西世义堂赵氏,自宋初淳化年间始,后世居肥西梅子湾鹿茸山(今孙集乡),晚清淮军铭军两江提督赵维禹字晴川,及其子铭军两江提督赵怀业、参将怀勋兄弟,淮军末弁、民国上将赵理泰等都出自这支赵姓。 [ 阅读全文 ]
10 

习近平出席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1 5
国家主席习近平15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出席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 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 [ 阅读全文 ]
5 

大连 老电车里品味慢时光

1 7
在大连,最有穿越感的是201、203路有轨老电车驶过的街道。 [ 阅读全文 ]
7 

最新证据显示“刘罗锅”祖籍是江苏丰县

1 23
刘得源次子刘福下注:“勤王北出,住山东青州府诸城之逄哥庄。” [ 阅读全文 ]
23 

正是樱桃上市时,话说宝宝能不能吃樱桃?

1 1
樱桃性温热,不易消化,对胃粘膜剌激性大,最好不要空腹吃,在宝宝患病期间不建议食用,特别是口腔有溃疡的、咳嗽喘息的宝宝。正常的宝宝也不可多食。 [ 阅读全文 ]
1 

为什么把“汉人”叫蒙古人种?汉人人数可是100倍于蒙古人

1 5
根据2000年的相关数据显示汉人数量光在中国就约有12亿,而蒙古人全球加在一起也就约在1200万上下,可见从人数上来说,汉人才是最具代表的黄皮肤人。 [ 阅读全文 ]
5 

100年前光绪帝在北大的讲话

1 4
1898年戊戌变法,经光绪皇帝下诏,京师大学堂在孙家鼐的主持下在北京创立,最初校址在北京市景山东街(原马神庙)和沙滩(故宫东北)红楼(现北京五四大街29号)等处。 [ 阅读全文 ]
4 

中山路|百年老街的沧桑感和时代感

1 2
中山路,精神意义与物质价值并存;只要是青岛土著,便会有中山路情结。 [ 阅读全文 ]
2 

溥伟的皇帝梦

1 7
溥伟(1880—1937)字绍原。清恭亲王奕訢之孙,光绪二十四年(1898)袭恭王爵位,成为第二代恭亲王。 [ 阅读全文 ]
7 

栖霞、龙口、蓬莱皆有慕姓,家谱记载是慕容氏后人

1 22
根据族谱的记载,黄县(龙口)的慕姓就是栖霞慕姓的分支,此外,蓬莱、招远、莱阳、海阳、福山等地也都有慕姓居民。 [ 阅读全文 ]
22 

《红海行动》票房突破30亿元

1 2
电影《红海行动》票房一路高奏凯歌,目前已经突破30亿大关。 [ 阅读全文 ]
2 

台湾妈祖庙:澎湖天后宫

1 1
澎湖天后宫正殿主祀妈祖,有妈祖神像多尊。 [ 阅读全文 ]
1 

华盛顿:美国国父,亲自制定美国宪法

1 2
由于华盛顿扮演了美国独立战争和建国中最重要的角色,通常被称为美国国父。 [ 阅读全文 ]
2 

萧红:一代才女最后的寂寞与飘零

1 1
1942年1月22日,萧红逝世。 [ 阅读全文 ]
1 

李光禄:大连的个性与传承

1 8
 大连早期城区是由外国人规划建起,外来元素必然会在建筑、人文景观以及园林设计上留下影子。 [ 阅读全文 ]
8 

旅顺礼拜堂1934年旧影

1 9
  旅顺基督教信义会礼拜堂坐落在今市场街,1934年由牧师贾恩高主持修建落成。 [ 阅读全文 ]
9 

李光禄:东关街是大连的宝贵财富

1 13
大连是山东移民最集中的城市,闯关东又是那段最难忘的历史,东关街建筑就是记录那段可歌可泣历史的最宝贵文化遗产。 [ 阅读全文 ]
13 

《诗经.北门》:当生活是一地鸡毛

1 5
《北门》直接生发出一个成语:北门之叹,意指因生活贫苦或怀才不遇而发出的叹息。 [ 阅读全文 ]
5 

张家后人张善夫:串起烟台所城过年的历史

1 5
1954年出生的张善夫是所城张家第18代嫡传后人,自出生起,一直住在所城里的一个独门独院里。 [ 阅读全文 ]
5 

区域概况

2020-12-15
浏览:82 评论:0 收藏:0
2020-11-26
浏览:9 评论:0 收藏:0
2020-11-25
浏览:32 评论:0 收藏:0
2020-10-23
浏览:31 评论:0 收藏:0
2020-10-22
浏览:12 评论:0 收藏:0
2020-10-22
浏览:15 评论:0 收藏:0
< img src='http://www.yhzszx.com/yh/img/shareLogo.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