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子孙在线 > 方志 > 人文 > 张家后人张善夫:串起烟台所城过年的历史

张家后人张善夫:串起烟台所城过年的历史

2017年10月31日
作者: 
文章来源: 

        1954年出生的张善夫是所城张家第18代嫡传后人,自出生起,一直住在所城里的一个独门独院里。昨天上午,记者如约来到所城里时,好客的张善夫早已在大门外等候多时。
        张善夫很有家族自豪感,平日里也对家族往事颇有研究。听他说完“过年”这个话题,收获的不仅仅是年俗知识,还有张家的历史和中国社会的变化与发展。


        所城张家的文武大赛
        张善夫现在居住的这个小院,是以前所城张家的家塾。所谓家塾,就是张家开设的学堂,只收张家的学生。这个传统院落的“北屋”共有3间,一进门就是正屋,正屋两侧各有一个门,分别连通着东屋和西屋。
        以前,这间房子和所有胶东平房并无二致,一进正屋,门口盘着两个大锅灶台。灶台前面的墙皮,常年被烟熏雾罩,为了保护墙皮,就在上面糊上纸,每年过年前都会在旧墙纸上糊上一层新墙纸,经年累月,墙纸都积累成厚厚一层。张善夫自己也弄不清这个“家塾”到底有多少年的历史了,但是后来在他拆除灶台和糊在灶台前的墙纸时,一层层往下撕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份古时教义,内容大约是“小儿任情娇惯,大来辜负亲情”等等,意思是教育后代要严厉,切不可娇惯,落款是吕近溪,时间竟然是明代的!这份教义可惜让他全部撕毁了。


        古时的所城张家非常重视对后人的教育与培养,过年是一年当中最重要的节日,自然也忘不了利用这个机会教育后人。其中最大的活动就是子侄之间的文武大赛,而参赛对象便是家族内未成亲的男丁。大赛分两个阶段进行,正月初十的比赛,文比小楷毛笔字和对对子,武比射箭和举石;正月十三再次比赛,这次文比作诗赋词和作文,武比格斗和摔跤。
张家是个大家族,大的分支就有8支,下面又分出无数小分支。每次文武大赛之前,各支内有威望的长者会提前进行“海选”,选中的优秀后生才有资格参加文武比赛。“这个比赛关系到家庭荣誉,所以很受重视。现在看来,这其实是防止过年把年轻人过骄奢了,有个比赛拦着你,让你这根弦始终不能松。”张善夫说。
        所城张家过年期间的文武大赛一直持续到清朝咸丰年间。
        忘不了过年的白面饽饽
        关于童年,张善夫最大的烙印是“物质匮乏”;而过年留给他的最深刻的回忆,便是吃白面、穿新衣。“那个年代,不管买什么,都得凭票供应。而且什么都缺。”1954年出生的张善夫说。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过年期间,没有太多的菜可以选择,“以前过年能吃到的菜,也就是大白菜、萝卜、胡萝卜,菠菜都是非常稀缺的青菜。”张善夫说。他清楚地记得,1979年过年,他在红利市场买了点韭菜回家,当时的价格是9毛钱一斤,结果回到家被父亲一通大骂,嫌他不懂过日子,买这么贵的菜。
        由于白菜的重要地位,初冬季节里“全家出动轮流排队领白菜”成了他挥之不去的记忆。白菜都是按人头定好量的,新鲜白菜被大车拉到固定的地方后,辖区居民排队领回家。为了能早一点领到菜,有人凌晨2点就去排队等候,还有人因为插队问题而动手打架。那时候,口粮是按照30%白面、70%粗粮供应的,而且非常紧张,根本不够吃,因此那个年代“白面高贵得要命”!通常情况下,全家人一年到头不舍得吃白面,攒一年就是为了初一到初三连续3天吃白面饽饽。
        过年摆花是张家传统 “凭票供应”是什么时候结束的,张善夫已经想不清楚了,反正1985年他结婚那会儿,为了不排队领白菜,他还动用好大的面子托过朋友。时光荏苒,如今,张善夫的女儿都已嫁为人妻,而张善夫再也不用为过年吃菜而头疼。“现在过年,好过得很,没什么好准备的!菜吧,冬天也不缺,想吃什么都能买到。青菜买回家3天不吃就坏了,所以干脆不用提前买。”以前,过了腊八节,就开始准备年货,如今用不着了。唯一需要张善夫提前准备的,是海产品,“怕到年根之后,买不到好东西,所以都得提前去红利市场转转,买一些好一点的鱼虾。”
        以前,年三十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祭祖。然而,现如今这项内容也没有了。


        作为张家的后人,与普通人家不一样的是,张善夫家一到过年必须摆上鲜花,种类大多是梅花、迎春花、水仙花等,这是张家过年的一大传统,“不管物质多么匮乏,花必须得摆上!”如今的张善夫,非常喜欢摆弄盆景、花草,不知道这与张家过年摆花的影响是否有关。
        过年期间也有很多人选择外出旅游,但是张善夫没有这个打算,因为如今他在自家小院里开设武馆,专门传授所城张家的家传武功,过年还得上课,他出不去。
尽管时代变了,年味也变了,但是张善夫过年很难脱离“所城张家”的影响,这种影响甚至与习俗的变迁无关,而是渗入血液的。

编辑:jrg
5 

今日关注

大连“马葫芦”为什么叫“马葫芦”?

3 4
“马葫芦”源自日语。 [ 阅读全文 ]
4 

《红海行动》票房突破30亿元

3 2
电影《红海行动》票房一路高奏凯歌,目前已经突破30亿大关。 [ 阅读全文 ]
2 

贺姓为啥拜庆姓为祖先?徐州这家人竟是贺知章后人

2 4
沛县这一支贺姓是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的次子的后人,而这支贺氏以庆普为始祖。 [ 阅读全文 ]
4 

烟台市新媒体协会成立

2 1
9月21日,烟台市新媒体协会成立大会在东山宾馆宣告成立。 [ 阅读全文 ]
1 

“史上卖书最多的中国人” 漫画家蔡志忠在少林寺出家

1 4
享誉全球的台湾著名漫画家蔡志忠11月17日在少林寺落发出家。 [ 阅读全文 ]
4 

大鹏赖氏家族:前辈守御领土 后人遍布全球

1 16
赖氏在大鹏生活了近300年,始祖赖吾彪由广东紫金县迁至鹏城。 [ 阅读全文 ]
16 

浙江郑氏族谱字辈摘录

1 2
字辈是辈分的证明,这是中国唐宋以来形成的文化礼仪,炎黄子孙在线收藏部分浙江郑氏族谱字辈。 [ 阅读全文 ]
2 

他们用旧体诗记录“九一八”

1 7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李鹤、马君武、钱来苏、胡先骕、马叙伦等人纷纷作旧体诗,表达爱国抗日之情。 [ 阅读全文 ]
7 

棺材可降解? 加拿大学生推行殡葬行业的绿色发展

1 12
环保葬礼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 阅读全文 ]
12 

现存明清家谱,唐宋前世系名人多是编造

1 11
一些文人专以编纂谱牒为职业,事先将各姓在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开列出名单,当有人要他们纂修家谱时便根据需要将这些名人编人家谱,现存明清家谱中,唐宋以前的世系中常常可以看到不少名人,许多就是这样编造出来的。 [ 阅读全文 ]
11 

大连足球之连败源自定位混乱

1 3
大连足球还是一支保级队。 [ 阅读全文 ]
3 

旅顺口区征集旅游“宣传语”及“创意LOGO”

1 3
旅顺口区积极打造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现面向全社会有奖征集旅顺口旅游“宣传语”和“创意LOGO”标识。 [ 阅读全文 ]
3 

济宁:把研学旅行打造成社会大课堂

1 1
4月11日,济宁市研学旅行协会牵头,济宁市旅游行业协会、济宁学院专家、重点旅行社、曲阜东高铁汽车站、曲阜汽车站、重点研学旅游基地负责人组成的调研组在兖州、邹城调研。 [ 阅读全文 ]
1 

烟台故事:续半联,吃半联

1 10
传说清乾隆年间,烟台有家酒店在开张之际,起名“半联酒店”。 [ 阅读全文 ]
10 

营口老街:不老也有味,曾见证东北首个对外通商口岸

1 13
营口老街受到国家、省、市各级文化部门的重视,享有“近代建筑博物馆”的美誉。 [ 阅读全文 ]
13 

唐代被赐恶姓——蝮虺蠎枭

1 3
赐恶姓在唐代主要出现在武则天时代。 [ 阅读全文 ]
3 

王健林旗下万达网科员工遭集体裁员,超千人接到通知

1 3
12月28日,有知情人士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表示,万达网络科技集团(以下简称“万达网科”)从当天开始大规模裁员,据称要从目前的6000名员工裁至300名,即只保留职能部门,这意味着网科人员将从最高峰削减95%。 [ 阅读全文 ]
3 

读素描连环画《无产阶级的歌》

1 3
三十年来,连环画《无产阶级的歌》一直被人们关爱着。 [ 阅读全文 ]
3 

故宫布展《千里江山图》,评价高于《清明上河图》

1 5
《千里江山图》在业界的评价和地位甚至是高于《清明上河图》的,之前没有人炒起来,不为人所知,在故宫里默默无闻多年。 [ 阅读全文 ]
5 

当《人民的名义》遇见古诗词,火花四溅,堪称绝妙!

1 4
  《人民的名义》是由李路执导、周梅森编剧的当代检察反腐题材电视剧,该剧以检察官侯亮平的调查行动为叙事主线,讲述了当代检察官维护公平正义和法制统一、查办贪腐案件的故事。 [ 阅读全文 ]
4 

兰陵操姓起源考:消失的皇族,误传千年的姓氏历史

1 3
中华操姓是萧顺之文帝十个儿子子孙走散后的“聚合体”。 [ 阅读全文 ]
3 

浙江纠肖复萧行动

1 1
近日,浙江省衢州江山市双溪口乡高滩村的萧氏宗亲,在萧世明宗长的全程指导和帮助下,全村43人中已有41人成功复萧。照此速度推进,在各地萧氏宗亲的共同努力下,全国统一恢复萧姓指日可待。 [ 阅读全文 ]
1 

英国科学家:常吃蓝莓有助老年人提高脑力

1 1
  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研究发现,每日饮用30毫升浓缩蓝莓汁有助老年人提高脑力。 [ 阅读全文 ]
1 

这一年,我们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稳更远

0 8
回望2021年的浩瀚星空,中华民族迸发了最耀眼的华彩:“天问”登火、“羲和”探日、“银河”巡天、“天宫”览胜…… [ 阅读全文 ]
8 

最大规模疫苗接种为什么“能”

0 16
全国新冠疫苗接种超过26.9亿剂次,完成全程接种人数超过11.9亿人——来自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的最新消息显示,我国疫苗接种率已达80%以上。 [ 阅读全文 ]
16 

全能学霸!这位清代女科学家的经历有多传奇?

0 1
最近,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第三季正式开播。随着节目播出,多个话题成为热点。比如,制于清乾隆年间的金嵌珍珠天球仪。 [ 阅读全文 ]
1 

“见字如面——2020中华家风文化主题展”开幕

0 7
12月16日上午,“见字如面——2020中华家风文化主题展”开幕式在中华世纪坛举行。来自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柳明校区的学生们,通过诵读家书、书写家训的形式,表达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家风文化的理解与传承。 [ 阅读全文 ]
7 

社交媒体的寻人奇迹:直系军阀孙传芳嫡孙微信找到南京亲人

0 7
孙传芳共有四子三女,后人居住世界各地,而生活在南京的是孙传芳第三个儿子孙家裕家族。 [ 阅读全文 ]
7 

中国天主教

0 2
天主教于唐代开始传入中国,13世纪再度传入,16世纪随着西方殖民主义浪潮,再一次传入中国。 [ 阅读全文 ]
2 

中国伊斯兰教

0 10
唐宋时期,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并发展起来。 [ 阅读全文 ]
10 

大事记

2020-11-23
浏览:4 评论:0 收藏:0
2020-11-12
浏览:7 评论:0 收藏:0
2020-11-10
浏览:11 评论:0 收藏:0
2020-11-10
浏览:4 评论:0 收藏:0
2020-10-31
浏览:20 评论:0 收藏:0
2020-10-22
浏览:7 评论:0 收藏:0
< img src='http://www.yhzszx.com/yh/img/shareLogo.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