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子孙在线 > 宗族 > 家族资讯 > 孔氏家族“衍圣公”南宋时期南北宗并立,元代中期合宗

孔氏家族“衍圣公”南宋时期南北宗并立,元代中期合宗

2018年3月26日
文章来源: 

  衍圣公世袭封号沿革

  “衍圣公”是孔子嫡长子孙的世袭封号,始于1055年(北宋至和二年),历经宋、金、元、明、清、民国,直至1935年国民政府改封衍圣公孔德成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为止。

  衍圣公因得益于先祖孔子荣耀,成为中国历史上经久不衰、世代腾黄、地位显赫的特殊公爵,与朝廷互相依偎,成就了孔府的天下第一家,在中国乃至世界上也是叹为观止。

  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封孔子第9世孙孔腾(孔鲋之弟)为奉祀君,自此孔子嫡系子孙便有了世袭爵位,之后千年时间里,封号屡经变化。

  宋至和二年(1055年),太常博士祖无择上书仁宗皇帝:“按前史,孔子后袭封者,在汉魏曰褒成、褒尊、宗圣,在晋宋曰奉圣,后魏曰崇圣,北齐曰恭圣,后周、隋并封邹国,唐初曰褒圣,开元中,始追谥孔子为文宣王,又以其后为文宣公。不可以祖谥而加后嗣。”

  意思是唐朝开元年间追封孔子谥号“文宣王”,而孔子后裔封爵“文宣公”,以孔子的谥号加在孔子后裔身上,未免不伦不类,应当纠正。

  宋仁宗采纳了这个建议,并首创“衍圣公”封号,封孔子46代孙孔宗愿为第一代衍圣公。

  与以往的褒成、褒尊、宗圣、奉圣、崇圣、恭圣、褒圣等封号相比,“衍”寓意圣裔持续衍展、世代繁衍无止境,代表了封建帝王尊孔崇圣的至高境界,官职品级虽不高,但文化含金量甚足。

  此后,孔子嫡系后裔曾一度改为“奉圣公”,后又改回衍圣公,后世从此一直沿袭封号。

  孔子嫡系后裔世系(一)

  衍圣公具有两个基本职能,即主持孔氏家庙的祠祭和管理孔氏族人。

  衍圣公是中国封建社会享有特权的大贵族,宋代时相当于九品官,元代提升为三品,明初是一品文官,后又“班列文官之首”,清代还特许在紫禁城骑马,在御道上行走。

  其居住的衍圣公府(今孔府),是全国仅次于明清皇宫的最大府第。

  曲阜孔氏家族受历代帝王追封赐礼,谱系井然,世受封爵。

  1949年春,末代衍圣公、首任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孔德成随国民党政府退往台湾,2008年10月28日逝世,享年89岁。

  他有两个儿子孔维益、孔维宁。

  2009年9月25日,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发布聘书,聘孔德成的孙子孔垂长为第79代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目前孔子辈分最小的后人,是孔垂长的儿子孔佑仁。

  衍圣公南北宗并立

  “衍圣公”爵号问世后,女真人、蒙古人争相窃取借以笼络人心。

  从南宋初到元代中期,第 49至 53 代的衍圣公袭封分为南、北二宗,出现二宗并立的情形,即:南宋统治的疆域尊南宗,奉祀衢州孔氏家庙;金、元统治的北方地区尊北宗,奉祀曲阜孔氏家庙。

  北宋崇宁三年(1104年),诏宣议郎孔端友(孔子48代孙)袭封奉圣公,大观年间(1107—1110年)复改封衍圣公。

  宋靖康二年,金兵灭宋。

  康王赵构南渡,建立南宋政权,改号建炎。

  二年(公元1128年),宋高宗在扬州诏第孔端友前往参加祀典。

  孔端友及部分孔裔(孔传、孔端本、孔瓒、孔琯)随驾南渡,背负子贡手摹孔子及亓官夫人楷木像,视为圣物。

  其后奉旨在浙江衢州兴建家庙,不再回归曲阜,子孙世袭爵号,由南宋王朝封为衍圣公,是为南宗。其后南宗袭封衍圣公的有孔玠、孔搢、孔文远、孔万春、孔洙等人。

  49代孙孔玠、50代孙孔搢、51代孙孔文远均以正九品承奉郎寄禄官衔袭封南宗衍圣公。

  南宋给予衍圣公的品阶只是一个九品的低级散官衔,但这并不说明朝廷轻视圣裔。

  而是反映了衍圣公的册封主要不是为了恩荣孔氏子孙,而是为了奉祀孔氏宗庙的朝野共识。

  因孔端友无子,其弟孔端操第四子孔玠于绍兴初年南渡为嗣。

  孔端友病卒,孔玠作为孔端友在南宋统治疆域唯一至亲的侄子,也是47代孙、衍圣公孔若蒙唯一逃到江南的嫡孙,理所当然地继承了衍圣公爵位。

  金兵入主中原,北宋故地建立了伪齐刘豫傀儡政权。

  滞留在曲阜的孔端友之弟孔端操于伪齐阜昌二年(1131)“权袭衍圣公于鲁”。

  次年,端操死,其子孔璠权袭北宗衍圣公。

  及至刘豫败灭,金熙宗于公元1139年时仍封孔璠为衍圣公,是为北宗。

  三传至孔元措,随金政权迁于汴京,由族兄孔元用权袭衍圣公,留曲阜主祀事。

  南宗理宗宝庆元年(公元1225年)收复山东,次年改授孔元用之子孔之全为衍圣公,及至蒙古兵攻占曲阜,仍以孔之全为衍圣公。

  此时,蒙古、金、宋各有一位衍圣公。

  在金元之际,北宗事实上存在两个衍圣公世系:金代袭封的衍圣公孔元措和蒙古册封的权袭衍圣公、曲阜令孔元用。

  诚然,如果按照宗法血缘的亲疏远近而言,在衍圣公袭封的顺序中,和南宗世系相比,金代册封的北宗世系属于权袭封性质;和金代的北宗世系相比,元代册封的北宗世系属于权袭封世系。

  金代册封的衍圣公孔元措属于第46代孙、文宣公孔宗愿长子孔若蒙的世系,而孔元用只是孔宗愿第三子孔若愚的世系,在承袭衍圣公的顺序中,孔元措显然占有优先的位置。

  两个世系的存在本来只是在政权割据对立的条件下,各自履行奉祀宗庙职责的权宜之计,并不存在任何孔氏家族内部纷争导致宗法关系混乱的情况。

  在金朝与蒙古并峙的条件下,也不会成为什么问题。

  而一旦蒙古灭掉金朝之后,就需要从中选择一个世系。

  事实上,蒙古是放弃了自己原先册封的孔元用权袭封世系,选择了更具有优先承袭资格的孔元措世系。

  窝阔台平金之后,很快就颁令“首诏孔元措袭封衍圣公”,而属于权袭封世系的孔元用之子孔之全则被迫让出爵位,并得到孔元措“父子保全林庙,当世其邑”的承诺,专领曲阜令一职。

  这样,就出现了孔元措世系承袭衍圣公爵位和孔元用世系承袭曲阜令世职的格局。

  南北宗并立与合宗世系

    衍圣公世袭的原则

  在宋代之前,孔氏后裔爵位基本循守“传嫡袭封”的成例,北宋因袭旧例。

  第44代孙孔宜、第45代孙孔延世、第46代孙孔圣佑、第47代孙孔若蒙以及第48代孙孔端友均为长子袭封。但是,长子袭封在两种情况下需要变通。

  一是长子世系绝嗣。这种情况需要按照宗法次序依次推移承袭顺序,并且在大宗绝嗣的情况下,可以转移到旁支。

  如:第46代衍圣公孔圣佑年仅三十而亡,“无嗣,以堂弟宗愿承袭”,孔宗愿是孔宜次子孔延泽的长子。

  这样,文宣公的承袭就由第44代孙孔宜的长子延世转入次子延泽的世系。

  第48代孙衍圣公孔端友死后无嗣,由侄子孔玠承袭。

  孔玠为端友弟端操子,南宗衍圣公的承袭,就由孔若蒙长子端友转入次子端操世系。

  第50 代孙、北宗衍圣公孔拯死后无嗣,由其弟孔总承袭,北宗衍圣公的承袭就由孔璠长子孔拯转入次子孔总世系。

  也就是说,孔氏爵位一般由长子世系承袭;长子绝嗣,则依次转入次子世系,基本是按照血缘亲疏的宗法次序推列的。

  另一种情况是衍圣公因过失遭夺爵。

  这种状况并不多见,在宋代只有第47代孙衍圣公孔若蒙在元符元年(1098)因监修祖庙失职而遭夺爵。

  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就需要经过孔氏族人公议、长者保举,另推承袭人。

  但生前夺爵,其子嗣只是暂时失去承袭的资格,承袭人也只是获得个人承袭的机会,而不是那种承袭世系的转换。

  因此,在孔若虚死后,衍圣公的承袭世系并没有沿着孔若虚的世系传续下去,而是又回到了孔若蒙的世系,由孔若蒙长子孔端友承袭。

  元仁宗时期南北合宗

  孔元措死后,因其本人无嗣,以侄孙孔浈袭爵(1251年),而孔浈只是孔元措之弟孔元竑的庶孙,且为驱口籍,引起了孔氏族人的强烈不满。

  孔元用之孙、曲阜管民官孔治“率族人等以不事儒雅攻之,且言浈非孔氏子。”

  向元世祖忽必烈控告,认为孔浈是“冒孔氏以承其祀者”。

  结果孔浈被夺爵,但爵位也没有转到孔元用世系,出现了衍圣公爵位长达43年的空缺,由孔治代理主持奉祠孔氏家庙。

  直到元成宗继位的元贞元年(1295),孔治才在时隔43年之后,权袭衍圣公。

  元世祖忽必烈于至元十九年(1282年)访查孔族,认为与南宗相比,金元的北宗二系均属于备用和代理性的“权袭封”世系。

  意图册封第53代孙、南宗衍圣公孔洙,理由是“孔氏子孙在衢州者乃其宗子”,属于正宗衍圣公承袭世系 。

  诏当时任南宗衍圣公的孔洙去京议封。

  孔洙称因本支祖茔已有五代在衢,难以弃离。

  而曲阜子孙守墓有功,所以愿让爵于北宗。

  忽必烈赞叹不已,谕曰:“宁违荣而不违亲,真圣人后也。”

  封孔洙为国子监祭酒、承务郎,免去衍圣公封号,但未立封北宗。

  直到元成宗贞元年(公元1295年)才封孔之全之子孔治为衍圣公,以致北宗衍圣公中断了43年。

  从性质上说,孔洙当时并非让位,实乃辞爵。

  很可能是因知自己是南宋所封,不一定真能得到元帝的承认,故而采取了进缴“袭封衍圣公”印信的高姿态,回避是非。

  可见,引起衍圣公空缺等纷争的直接原因,从表面上看虽说是由于孔浈个人的出身卑微和行为不端。

  同样,元朝长期空缺衍圣公爵位的显见原因,也被归咎为孔氏后人缺乏教养、不堪人望:“比年以来,不闻一人有学业闻望者”。

  忽必烈本人在中统元年(1260)的制文中谈到孔颜孟“三氏子孙”时,就毫不隐讳地指出:“自兵乱以来,往往失学,甘为庸鄙,朕甚悯焉。”

  元代名儒姚枢也感叹“三氏子孙”“诗书不通,义理不究,与凡庶同。”

  但根本的原因还是取决于衍圣公承袭世系的合法性认同方面,而不在于教育的问题。

  因此,在孔洙让位后,即使孔治苦熬43年后,仍然只是获得了“权袭衍圣公”的封号,而不是属于正宗的“袭封衍圣公”。

  元朝重视的是圣裔法统的合法性,教育问题正好提供了一个放弃“权袭封”的藉口。

  事实上,只要属于大宗的孔氏南宗还在,北宗就难以提升到正宗的地位。

  因此,在孔治谢世后,元仁宗也没有让他的儿子孔思诚嗣袭。

  延佑元年(1314),孔氏族人上书,指权袭第54代衍圣公孔治之子孔思诚是庶支,应由孔思晦承袭。

  元仁宗本人亲自考索孔氏宗谱,最终按照“以嫡应袭封者”的标准,亲自裁定孔子第54代孙孔思晦袭爵。

  实际上,孔思诚和孔思晦都不是嫡长孙。

  由于第46代衍圣公孔宗愿的子孙多已先后迁居他地,孔思晦只因他是留在曲阜的长支。

  孔思晦的祖上孔若愚与第47代孙、衍圣公孔若蒙同为孔宗愿之子,属于第47世衍圣公的旁支。

  孔思晦的曾祖父孔元孝与孔元用同为第50代孙孔拂之子,且为长子。

  就此而言,孔思晦在承袭衍圣公的世系中优先于孔思诚,史称:“自孔元措传袭以来,嫡长乃元孝,元孝生之厚,之厚生浣,三世让衍圣公爵不取,诚至德也。”

  其后各代衍圣公都是孔思晦之后的嫡长子。

  到孔思晦袭爵为止,宋金元三朝的衍圣公共为四个世系:南宋南宗、金代北宗、元代北宗和南北合宗后的元代衍圣公。

  其中,南宗和金代北宗虽然同属第47代孔若蒙世系,但是,“从高宗南渡者为大宗,受刘豫所封者为小宗”。

  元代北宗与合宗后的衍圣公虽然同属第47代孔若愚世系,但孔思晦属于长子孔元孝世系为大宗,孔元用是次子的身份为小宗。

  按照衍圣公承袭的成例,这四个世系承袭的先后顺序为:南宗、金代北宗、合宗后的孔思晦(孔元孝世系)、元代北宗。

  在具有优先承袭爵位资格的南宗孔洙于至元十九年(1282)主动辞爵和金代北宗孔元措绝嗣之后,孔思晦就不仅获得了优先袭爵的权利,而且博得了三世让爵的美德之名。

  故孔思晦的袭爵,可谓是名实俱备。

  至此,元代不仅重新确立了一个衍圣公的承袭世系,而且最终结束了南北衍圣公分立的局面。

  合宗后的衍圣公孔思晦的整顿

  孔思晦承袭衍圣公之后,采取了一系列整饰孔氏宗亲礼法、振兴文教的举措。

  他修复了孔庙,收回了被豪民长期霸占的祭田、三氏学田以及子思书院贷出而本息难收的营用钱,颇有一番作为。

  同时,他还重新修订颁刻了孔氏宗谱,编排了后世孔氏世系的名次,使得元明清三朝的孔氏世系没有再出现淆乱难辨的情况。

  他表明这样做的显见理由,是为了避免五代时期孔氏洒扫户孔末以伪灭真、残害圣裔的悲剧(参见孔氏家族历史上孔末乱孔的疑云)。

  但更重要的目的却是要贯彻结束金元二代围绕衍圣公合法性的长期争讼,避免孔氏家族因此陷入无休止的分裂与争斗。

编辑:jrg
0 

今日关注

贺姓为啥拜庆姓为祖先?徐州这家人竟是贺知章后人

3 4
沛县这一支贺姓是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的次子的后人,而这支贺氏以庆普为始祖。 [ 阅读全文 ]
4 

叫姓只有300多人

3 15
全国姓“叫”的仅300多人,主要分布在湖南省株洲市攸县菜花坪镇菜坪村斑竹垅。 [ 阅读全文 ]
15 

谯国郡竹林堂嵇氏宗谱(阜宁)

3 19
明朝初年,嵇氏先祖元儒公从苏州阊门迁移到淮安府盐城县以北的抚宁地区。 [ 阅读全文 ]
19 

《青岛与音乐》讲述音乐史话

2 4
“鲁海说青岛”系列丛书日前再添新书,第12本图书《青岛与音乐》由青岛出版社出版。 [ 阅读全文 ]
4 

辽宁刘姓字辈简略

2 24
字辈是辈分,也是家族密码,辽宁地区移民众多,能查到许多刘姓字辈,虽然他们都姓刘,却并非同宗同源。 [ 阅读全文 ]
24 

大连沿海地区市场上常见的鱼类

2 9
大连沿海地区市场上常见的鱼类有:鲅鱼、黑鱼、黄鱼、老板鱼、牙片鱼、黄花鱼。 [ 阅读全文 ]
9 

旅顺地理:万忠墓纪念馆用现代科技再现日本侵略者罪行

2 21
旅顺万忠墓已成为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大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及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 [ 阅读全文 ]
21 

傅立鱼创建首支大连足球队曾连胜洋人联队

2 10
1921年3月10日,大连建立起的第一支足球队——中华青年会足球队。 [ 阅读全文 ]
10 

睢宁三山堂 张、赵、宋三姓本一家

1 22
清乾隆四十五年《宋氏族谱》序言:宋氏始祖待铜,由河南迁睢,兄弟三人,己为长也,因赋役繁重分姓,一为张氏,一为赵氏。 [ 阅读全文 ]
22 

图说寺院中的幡与幢

1 1
“幡”,是供养佛菩萨的庄严具,用来象征佛菩萨的威德;幢是佛教道场庄严的供养具之一,由长筒形状的绢布绸缎制成,上绣经文或罗汉像。 [ 阅读全文 ]
1 

海城尚可喜家谱

1 9
《尚氏宗谱》以尚可喜为中心,首叙“先王遗训”,次叙“先王实迹”,上溯三代,下则以其三十二个儿子为系统,分支入谱;这部《宗谱》,自尚可喜的曾祖父尚生始,上起明嘉靖十四年(1535),下迄伪满康德六年(l939),共记载了尚氏家族四百余年的历史。 [ 阅读全文 ]
9 

方孝孺被灭十族?浙江却发现方家嫡系后裔

1 11
方孝孺还有后裔?这本身就是令人诧异的一件事情。明代著名学者方孝孺因忠于明皇朝建文帝而忤明燕王朱棣,最终遭灭门之灾,而且是灭十族. [ 阅读全文 ]
11 

烟台迟姓最为集中的地方是迟家村

1 11
烟台的迟姓以福山区较多,福山的迟姓始于明洪武年间。 [ 阅读全文 ]
11 

杲姓源自忠勇英雄颜杲卿

1 14
在杲姓人中流传最广的说法是杲姓源自著名书法家颜真卿的叔伯兄弟颜杲卿。 [ 阅读全文 ]
14 

“闯关中” 后人山东寻根

1 11
“闯关东”第五代后人李宝栋推着独轮车,从西安阎良出发,途经陕西、河南、山东3省16个城市,计划最后到达山东“老家”昌邑市北孟镇角兰村,完成“寻根之旅”。 [ 阅读全文 ]
11 

大连那些事:山麻楂(山蚂蚱)是“山苜(mù)楂”转音

1 6
山麻楂是何物呢? 山麻楂源自“山苜(mù)楂”,转音读成“山麻楂(山蚂蚱)”。 [ 阅读全文 ]
6 

阮玲玉曾代言金州老字号“康德记”

1 14
“康德记”原名“德记号”,始创于1852年。2007年,金州区政府提出振兴老字号号召,“康德记”获得大力支持,在金州火车站前联胜街536号重新开业。 [ 阅读全文 ]
14 

再说党姓:党与黨能统一吗?

1 11
两个不同宗的黨(党dang)和黨(仉zhang).一支出至姬姓,晋国(今山西)晋大夫之后,读作黨(党DANG)姓;一支出自任姓,鲁国(今山东)鲁大夫之后,读作黨(仉ZHANG)姓。 [ 阅读全文 ]
11 

基督教的新旧约圣经

1 6
圣经是亚伯拉罕诸教(包括基督新教、天主教、东正教、犹太教等各宗教)的宗教经典,由旧约全书与新约全书组成,旧约全书是犹太教的经书,新约全书是耶稣基督以及其使徒的言行和故事的纪录。 [ 阅读全文 ]
6 

这一年,我们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稳更远

0 8
回望2021年的浩瀚星空,中华民族迸发了最耀眼的华彩:“天问”登火、“羲和”探日、“银河”巡天、“天宫”览胜…… [ 阅读全文 ]
8 

最大规模疫苗接种为什么“能”

0 16
全国新冠疫苗接种超过26.9亿剂次,完成全程接种人数超过11.9亿人——来自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的最新消息显示,我国疫苗接种率已达80%以上。 [ 阅读全文 ]
16 

全能学霸!这位清代女科学家的经历有多传奇?

0 1
最近,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第三季正式开播。随着节目播出,多个话题成为热点。比如,制于清乾隆年间的金嵌珍珠天球仪。 [ 阅读全文 ]
1 

“见字如面——2020中华家风文化主题展”开幕

0 7
12月16日上午,“见字如面——2020中华家风文化主题展”开幕式在中华世纪坛举行。来自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柳明校区的学生们,通过诵读家书、书写家训的形式,表达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家风文化的理解与传承。 [ 阅读全文 ]
7 

社交媒体的寻人奇迹:直系军阀孙传芳嫡孙微信找到南京亲人

0 7
孙传芳共有四子三女,后人居住世界各地,而生活在南京的是孙传芳第三个儿子孙家裕家族。 [ 阅读全文 ]
7 

中国天主教

0 2
天主教于唐代开始传入中国,13世纪再度传入,16世纪随着西方殖民主义浪潮,再一次传入中国。 [ 阅读全文 ]
2 

中国伊斯兰教

0 10
唐宋时期,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并发展起来。 [ 阅读全文 ]
10 

延迟退休最新消息!中央明确了!

0 4
按照国家现行规定,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女工人法定退休年龄为50周岁。 [ 阅读全文 ]
4 

江西这个村里有48口古井,藏着什么样的秘密?

0 3
天宝古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被誉为“江西第一古村”。 [ 阅读全文 ]
3 

延陵堂吴氏千年数次迁徙

0 13
淮阴吴氏属于延陵季子的后裔,元末明初迁至扬州。 [ 阅读全文 ]
13 

明初从苏州阊门迁至高邮 阮元曾为居氏题匾“明德惟馨”

0 20
高邮八桥居家庄“渤海堂”居氏,是明代初期从苏州阊门迁来。 [ 阅读全文 ]
20 

万家灯火

2020-11-10
浏览:17 评论:0 收藏:0
2020-10-21
浏览:70 评论:0 收藏:0
2020-10-20
浏览:93 评论:0 收藏:0
2020-10-20
浏览:10 评论:0 收藏:0
2020-10-19
浏览:8 评论:0 收藏:0
2020-10-16
浏览:37 评论:0 收藏:0
< img src='http://www.yhzszx.com/yh/img/shareLogo.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