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子孙在线 > 方志 > 人文 > 焦裕禄在大连的600多个日日夜夜

焦裕禄在大连的600多个日日夜夜

2020年10月20日
作者: 
文章来源: 

  1955年3月,焦裕禄从全国“一五”计划重点工程项目—洛阳矿山机器厂来到大连起重机器厂,担任机械车间主任(实习),1956年底,他奉调离开大连。当年,与他一起工作的大起工人、干部一直口口传颂与他并肩战斗的那600多个日日夜夜。

  从工业的门外汉到“全厂最棒的车间主任”

  在座谈会上,大家谈得最多的是,焦裕禄在大起期间,很少坐在办公室里指挥生产,整天在车间里转。有人问他:“焦主任,你一天能跑多少路?”他回答:“大约20华里。”1956年初,为实现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工业化战略目标,工厂生产任务猛增,生产定额必须随之提高。一部分人以设备、人力不足等理由反对新的生产计划。焦裕禄二话不说,一头扎进车间关键部位—减速机工段蹲点,研究生产工序、设备状况、工人操作等细节,找到提高生产定额的依据。在车间生产调度会上,他一一列举调查数据,提出完成生产任务的设想和措施,使许多人大为吃惊,纷纷表示回去以后认真摸底,重新安排生产任务。结果新的生产计划很快得以落实并圆满完成。

1956年5月焦裕禄(右)在大连起重机器厂颁发劳动竞赛优胜旗的场景。

  焦裕禄在减速机工段蹲点时,哪里艰苦他就出现在哪里,什么活脏累,他就干什么。大锤抡起来,几下子就震得膀子发酸,焦裕禄一干就是一天。清洗减速机又脏又累,没人愿意干。焦裕禄操起风带就干,生产紧张时,他干脆把行李搬到车间,同工人吃住在一起。工友们说:焦主任身上的油同咱们一样多,跟这样的领导干活,累死也情愿。焦裕禄发现拧螺丝抹甘油的活技术性不强,却占去减速机组装技工的近一半工时。他便与车间工会主席商量,组织科室人员去干这些力所能及的活,并开展劳动竞赛,相互促进。1956年夏,焦裕禄根据实践经验写出《论劳动竞赛的前方和后方》等理论联系实际的文章,阐述机关科室这个“后方”如何为生产第一线这个“前方”服务,车间基层干部怎样组织开展劳动竞赛等问题。这些文章刊登在大连起重机器厂厂报上,有力地指导了全厂生产。

  焦裕禄到大连之前,对工业是门外汉。为担负起逐步实现国家工业化的重担,他白天在大连起重机器厂向工人学习实际操作,晚上到工厂独身宿舍向企业管理人员请教理论,还从老厂长梁芝田那里借来《关于车间作业计划》等业务书,刻苦研读。仅用半年多时间,他就掌握了通常需要三年才能掌握的企业管理知识,由工业生产的外行成为指挥生产的“行家里手”。他在大连起重机器厂工作不到两年,便被工人们誉为“全厂最棒的车间主任”。

  生活中多才多艺 工作中严于律己

  在座谈会上,大家众口一词地说:焦裕禄多才多艺,能歌善舞,综合素质很高。他尤其善长运用职工文体活动的形式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促进生产发展。他组织机械车间职工文艺宣传队排练节目,亲自拉二胡伴奏。精湛的表演,振奋了职工的积极性,焕发出全车间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车间副主任刘仁永一向态度严肃,没有笑脸,很多工人怕他。焦裕禄让他指挥职工文艺宣传队大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刘仁永说自己不会指挥。焦裕禄动员他:你是党员、干部,应该带这个头,并教给他如何指挥大合唱。在职工文艺演出大会上,刘仁永一上台,全车间工人的脸上都绽开笑容,歌声提高了工人们的工作热情,也密切了刘仁永与职工的联系,改善了他和群众的关系。

1956年7月22日焦裕禄(中排左四)与大连起重机器厂机械车间工人文艺组合影。

  焦裕禄对基层干部十分爱护又严格要求,热心地帮助他们改正缺点,搞好工作。一次,他向一位工段长询问生产进度,这个工段长说的数字不准确。焦裕禄沉下脸,工段长知道自己错了,当即表示回去重查。从此,全车间干部都清楚该怎样向焦主任汇报工作,必须有确凿的数据,半点不能含糊。焦裕禄发现工段长杨家盛常对工人发脾气,便对杨家盛说:“为什么要对自己的阶级弟兄发脾气呢?干工作不能靠发脾气,要靠党的政策,要靠群众,要靠说服教育。”针对四工段的生产计划只有工段长和调度员知道,工人不知道的问题。他对杨家盛说:“你把计划交给工人讨论一下,他们心里有了底,就会想办法完成。你一个脑袋,怎么能抵上几十个脑袋?”在焦裕禄的帮助下,杨家盛树立起群众观点,克服了经常对工人发脾气的缺点,学会了民主管理班组的工作方法,使全车间最薄弱的四工段变成经常受表扬的工段。

  焦裕禄严格要求基层干部,更严于律己。1956年,大连起重机器厂职工90%上调一级工资。依据条件,焦裕禄在晋级之列,机械车间上报的晋级名单上有他。焦裕禄却恳求领导说:我是来实习的,这级工资不该涨,应该让给别的同志。车间领导劝说他:你的档案关系在这里,工作做得不错,怎么就不该涨。焦裕禄急了,跑去找厂长,陈述种种理由,结果如他所愿,工资不高的焦裕禄没有涨这一级工资。

  “他心里装着工人,唯独没有自己的事”

  座谈会上,昔日工友们谈得最动情的是,焦裕禄无微不至地关怀工人,体贴工人,和工人心连心。

  冬天,他担心工友们在机床旁着凉,便找来炉子给大家生火;担心夜班工友吃凉饭伤胃,便与食堂联系,把热乎乎的饭菜送到机床前。他常常白班劳累一天,晚班又陪工友大半夜,工友们亲切地称他是“夜班主任”。

  1955年冬,女工李培娥休完产假上夜班。工厂没有托儿所,她便把孩子放在车间工具室的一个木箱里。焦裕禄知道后,便与工厂联系解决夜班托儿所的问题,一时未能实现。一次,李培娥去给孩子喂奶,却不见了孩子,慌了神。工友告诉她:焦主任在给你看孩子。她跑到车间办公室门外,隔着窗户看见焦裕禄正在办公,孩子睡在办公桌上,身上盖着焦裕禄的棉衣,睡得正香甜。李培娥禁不住流下热泪。焦裕禄对李培娥说:“工具室里冷,又不卫生,孩子放在那里不行,以后你干夜班,就把孩子送到我这里。这屋子又暖和又安静。”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每逢李培娥上夜班,焦裕禄便不顾一天的劳累当起“保姆”。李培娥活忙脱不开身时,焦裕禄就冲奶粉喂孩子。孩子尿了,他就给孩子换尿布,再把孩子哄睡。

  焦裕禄对全车间500多名职工的思想、工作、生活情况都掌握得一清二楚,哪个工人是几口之家他都能说出来。采购员潘凤友把爱人从黑龙江省接到大连后,工厂一时没有房子分给他。焦裕禄与他素不相识,又不在一个车间工作,但得知情况后,焦裕禄主动把自己住的两间屋子腾出一大间,让给潘凤友住。晚上,潘凤友看到焦裕禄一家老少7口人挤在一间12平方米的屋子里,孩子睡在地板上。他不过意地说:“老焦,我怎么好叫你一家受挤呀?”焦裕禄笑着说:“咱们都是革命同志,有困难就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潘凤友每每提起这件事,总免不了激动地说:“我一辈子也忘不了焦裕禄,他是共产党的好干部!”

1956年9月9日焦裕禄(前排左三)与大连起重机器厂机械车间欢送援建内地三名工人的合影。

  焦裕禄平时对工友有着无微不至的关怀,但他对家里的事,却总是粗心大意。当时,焦裕禄的爱人徐俊雅抱着3岁的女儿焦守云上下班。一次,天冷路滑,徐俊雅打电话找他接女儿回家,他却没有离开车间。徐俊雅在路上滑倒,把女儿摔伤了。工友们痛惜地说:焦裕禄心里装着工人,唯独没有自己的事。

编辑:jur
0 

今日关注

中元节习俗:放河灯

2 7
中元节有一个非常普遍的习俗:放河灯。 [ 阅读全文 ]
7 

大鹏赖氏家族:前辈守御领土 后人遍布全球

1 16
赖氏在大鹏生活了近300年,始祖赖吾彪由广东紫金县迁至鹏城。 [ 阅读全文 ]
16 

奶奶

1 4
奶奶的名字叫赵美珍。 [ 阅读全文 ]
4 

贺姓为啥拜庆姓为祖先?徐州这家人竟是贺知章后人

1 4
沛县这一支贺姓是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的次子的后人,而这支贺氏以庆普为始祖。 [ 阅读全文 ]
4 

习近平出席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1 5
国家主席习近平15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出席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 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 [ 阅读全文 ]
5 

大连 老电车里品味慢时光

1 7
在大连,最有穿越感的是201、203路有轨老电车驶过的街道。 [ 阅读全文 ]
7 

100年前光绪帝在北大的讲话

1 4
1898年戊戌变法,经光绪皇帝下诏,京师大学堂在孙家鼐的主持下在北京创立,最初校址在北京市景山东街(原马神庙)和沙滩(故宫东北)红楼(现北京五四大街29号)等处。 [ 阅读全文 ]
4 

读城|青岛人到底什么样?

1 1
这几年,小哥几乎成为青岛小伙的代名词,一个褒贬不一、色彩丰富、充满复杂情调的感情品牌。 [ 阅读全文 ]
1 

中山路|百年老街的沧桑感和时代感

1 2
中山路,精神意义与物质价值并存;只要是青岛土著,便会有中山路情结。 [ 阅读全文 ]
2 

栖霞、龙口、蓬莱皆有慕姓,家谱记载是慕容氏后人

1 22
根据族谱的记载,黄县(龙口)的慕姓就是栖霞慕姓的分支,此外,蓬莱、招远、莱阳、海阳、福山等地也都有慕姓居民。 [ 阅读全文 ]
22 

李光禄:大连的个性与传承

1 8
 大连早期城区是由外国人规划建起,外来元素必然会在建筑、人文景观以及园林设计上留下影子。 [ 阅读全文 ]
8 

李光禄:东关街是大连的宝贵财富

1 13
大连是山东移民最集中的城市,闯关东又是那段最难忘的历史,东关街建筑就是记录那段可歌可泣历史的最宝贵文化遗产。 [ 阅读全文 ]
13 

《诗经.北门》:当生活是一地鸡毛

1 5
《北门》直接生发出一个成语:北门之叹,意指因生活贫苦或怀才不遇而发出的叹息。 [ 阅读全文 ]
5 

魏富海:大连人难忘的老市长

1 15
魏富海,1930年生,大连市金县人,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4月,在 大连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上当选为市长(至1987年10月);1988年2月至1992年8月(大连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任大连人民政府市长。 [ 阅读全文 ]
15 

烟台迟姓最为集中的地方是迟家村

1 11
烟台的迟姓以福山区较多,福山的迟姓始于明洪武年间。 [ 阅读全文 ]
11 

郑板桥爱子不娇惯

1 5
郑板桥为了把儿子培养成有用的人才,牢牢记取“娇子如杀子”这句话,十分注意对儿子的教育。 [ 阅读全文 ]
5 

大连曾有东北最早的钢铁厂

1 17
为新中国解放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大连工业,不但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即便放眼世界,达里尼铸铁工厂等工业遗产也属于“隐形冠军”。作为大连早期工业的诞生地、新中国电瓷产业的摇篮,老电瓷厂承载着人文历史、城市记忆和代代传承的城市精神。 [ 阅读全文 ]
17 

这一年,我们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稳更远

0 8
回望2021年的浩瀚星空,中华民族迸发了最耀眼的华彩:“天问”登火、“羲和”探日、“银河”巡天、“天宫”览胜…… [ 阅读全文 ]
8 

最大规模疫苗接种为什么“能”

0 16
全国新冠疫苗接种超过26.9亿剂次,完成全程接种人数超过11.9亿人——来自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的最新消息显示,我国疫苗接种率已达80%以上。 [ 阅读全文 ]
16 

全能学霸!这位清代女科学家的经历有多传奇?

0 1
最近,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第三季正式开播。随着节目播出,多个话题成为热点。比如,制于清乾隆年间的金嵌珍珠天球仪。 [ 阅读全文 ]
1 

“见字如面——2020中华家风文化主题展”开幕

0 7
12月16日上午,“见字如面——2020中华家风文化主题展”开幕式在中华世纪坛举行。来自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柳明校区的学生们,通过诵读家书、书写家训的形式,表达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家风文化的理解与传承。 [ 阅读全文 ]
7 

社交媒体的寻人奇迹:直系军阀孙传芳嫡孙微信找到南京亲人

0 7
孙传芳共有四子三女,后人居住世界各地,而生活在南京的是孙传芳第三个儿子孙家裕家族。 [ 阅读全文 ]
7 

中国天主教

0 2
天主教于唐代开始传入中国,13世纪再度传入,16世纪随着西方殖民主义浪潮,再一次传入中国。 [ 阅读全文 ]
2 

中国伊斯兰教

0 10
唐宋时期,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并发展起来。 [ 阅读全文 ]
10 

延迟退休最新消息!中央明确了!

0 4
按照国家现行规定,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女工人法定退休年龄为50周岁。 [ 阅读全文 ]
4 

江西这个村里有48口古井,藏着什么样的秘密?

0 3
天宝古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被誉为“江西第一古村”。 [ 阅读全文 ]
3 

延陵堂吴氏千年数次迁徙

0 13
淮阴吴氏属于延陵季子的后裔,元末明初迁至扬州。 [ 阅读全文 ]
13 

睢宁三山堂 张、赵、宋三姓本一家

0 22
清乾隆四十五年《宋氏族谱》序言:宋氏始祖待铜,由河南迁睢,兄弟三人,己为长也,因赋役繁重分姓,一为张氏,一为赵氏。 [ 阅读全文 ]
22 

明初从苏州阊门迁至高邮 阮元曾为居氏题匾“明德惟馨”

0 20
高邮八桥居家庄“渤海堂”居氏,是明代初期从苏州阊门迁来。 [ 阅读全文 ]
20 

扬州江都高汉常氏为常遇春后人

0 14
南京审计大学教师常大清考证,扬州江都高汉常氏为明代大将常遇春的后人。 [ 阅读全文 ]
14 

大事记

2020-11-23
浏览:4 评论:0 收藏:0
2020-11-12
浏览:7 评论:0 收藏:0
2020-11-10
浏览:11 评论:0 收藏:0
2020-11-10
浏览:4 评论:0 收藏:0
2020-10-31
浏览:20 评论:0 收藏:0
2020-10-22
浏览:7 评论:0 收藏:0
< img src='http://www.yhzszx.com/yh/img/shareLogo.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