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子孙在线 > 宗族 > 家族资讯 > 7旬老人理清赵郡李氏源流,80余万字跨越千年

7旬老人理清赵郡李氏源流,80余万字跨越千年

2018年5月17日
作者: 
文章来源: 

  李姓,在世界上总人数已超过一个亿,是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姓氏之一。赵郡李氏与陇西李氏,则是中国李姓的两大名门望族,而赵郡李氏的郡治,就位于今天的赵县。近日,一本记录中国李姓姓氏文化的图书《名门风云——赵郡李氏源流录》正式出版。该书80余万字,跨越千年光阴,详尽梳理了赵郡李氏的发源、繁荣、迁徙及衰落,为研究中国姓氏文化提供了参考依据。

  一本厚重的“历史”书

  735页,80余万字,当记者看到这本《名门风云——赵郡李氏源流录》时,其厚重详尽的内容,不禁让人震撼。这本还散发着油墨香气的书,刚刚于今年四月底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

  “人文初祖皇帝轩辕李姓始祖皋陶利贞”“听信谗言李牧蒙冤自毁长城赵国灭亡”“赵郡李氏源远流长成语典故百世流芳”……从书的第一章开始逐页向后翻看,记者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幕又一幕的历史情景,让人惊叹,令人唏嘘,更多的是对李姓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这让同为李姓的本报记者对这本书爱不释手,对作者充满敬佩。

  作者贾国锁,是赵县一位普通的退休干部,并非专家学者。贾国锁写的这本书,全书共四十八个章节,详尽梳理了赵郡李氏的发源、繁荣、迁徙及衰落,收录和赵郡李氏有关人物300余位,搜集相关成语800多条。

  

  七旬老人想把家乡姓氏历史写成书

  近日,记者来到赵县,见到了77岁的贾国锁老人。此时,他正在翻看着一本内页已泛黄的《二十四史》。这本厚厚的书,是贾国锁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买的。平日里,贾国锁都是与各类文史资料为伴。

  “赵郡李氏与陇西李氏是中国李姓的两大名门望族,而赵郡李氏的郡治就位于今天的赵县。”贾国锁告诉记者,他的老家在赵县高村乡西封斯村,正是赵郡李氏的世居与中兴之地,这块土地上流传着大量有关赵郡李氏的故事与传说,而且还遗存着“大李家老坟”“大李家寺”“大李家花园”等地名。贾国锁在工作多年后却发现,市面上竟然连一本系统介绍赵郡李氏文化的书都找不到。

  “不抢救这一宝贵文化,后人如何得知家乡的历史?”带着这样的想法,2014年春节过后,贾国锁开始查阅和搜集赵郡李氏相关资料,准备写一本全面讲述赵郡李氏的图书。

  老人一年多去了全国13个图书馆

  由于写作的内容时间跨度达5000余年,赵郡李氏在赵县的后人又极少。因此,贾国锁老人到图书馆去查找有关李姓的家谱及历史资料。

  那个时候,贾国锁已经73岁,按说正是颐养天年的时候。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经历才刚刚开始。北京、上海、湖南、江苏、河北……只要是大型图书馆,贾国锁都会去。

  “印象最深的,就是在上海图书馆了。”贾国锁说,上海图书馆谱牒研究中心有十余万套家谱,是目前全国馆藏最多的,关于赵郡李氏的研究资料数量也非常大。为此,贾国锁在上海图书馆的家谱阅览室整整呆了17天。图书馆早上一开门,贾国锁就一头扎进去,直到傍晚图书馆关门他才离开,连中午饭都不吃。

  搜集到了有用的资料,自然就得记下来,但图书馆当时不允许对资料进行拍照,也不让拿着本子抄写,只能花钱复印。“复印一页要五毛钱,我得复印数千页,太贵了!”无奈之下,贾国锁选择了个土办法,即白天背下来晚上回到旅馆再誊写到本子上。因此,每天深夜,贾国锁都是在旅馆房间里“挑灯夜写”,甚至经常是把资料写完后屋外已经亮了。

  凭着这股子韧劲儿,贾国锁在随后一年多的时间里去了全国13个图书馆,查阅并搜集了上万册图书(资料),摘抄笔记83本,为出书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因为不会用电脑,贾国锁只能用手写的形式。“你肠胃不好,耳背又眼花,身体能承受吗?”对于家人的担心,贾国锁微微一笑,“我做的事儿是我喜欢的,不辛苦,放心吧。”

  万籁俱寂的夜晚,贾国锁独自一人趴在案头,用笔一字一句地书写着有关赵郡李氏的内容。到2017年,贾国锁前前后后书写了100多万字的手稿,基本完成了创作。随后,贾国锁的儿子贾立志、侄子贾彬华帮助校对和整理文字,最终将内容缩减到83万字。今年四月底,贾国锁自掏腰包7万余元创作的《名门风云——赵郡李氏源流录》终于正式出版。

  赵郡李氏形成六大房系名人辈出

  贾国锁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李姓的人文初祖为黄帝轩辕,司法鼻祖皋陶则为其血缘始祖,商末周初的李利贞为其得姓始祖。老子李耳为见之正史的第一位李姓人,因此被称为李姓的“正史始祖”。战国时期,李耳的四世孙李兑曾任赵国国相而居赵,据此,宋元之际的书画大家、宋太祖赵匡胤的十一世孙赵孟頫以李兑为赵郡李氏的始祖。而《北史》与《新唐书》都以李兑的五世孙李崇、李玑兄弟始分陇西、赵郡二房,李崇任陇西郡守,其后世定居陇西,李崇即为陇西李氏始祖;李玑和他的儿子李牧定居赵郡,则被尊为赵郡李氏的始祖。因此,赵郡李氏与陇西李氏成为了中国李姓的两大名门望族。

  自李牧定居赵郡之后,随着家族的发展壮大,其族人不断外迁另立门户,赵郡李氏逐渐形成了南、东、西、辽东、汉中和江夏六大房系。其子孙自强不息,竞相发展,使得赵郡李氏家族枝繁叶茂,人才辈出。

  南祖房名相满门,李敬玄、李日知、李藩、李固言、李绅、李元素,世代荣显。

  西祖房中,李吉甫与其子李德裕都是唐代名宰相,父子宰相为西祖房增辉添彩。李公蕴于公元1009年建立了越南李氏王朝,历经九代君主共216年,对越南历史的发展演进起过巨大作用。李昉为宋初宰相,曾主持编纂宋代三大类书《太平广记》《太平御览》《文苑英华》。

  东祖房人丁兴旺,最为昌盛。李浑、李湛、李绘、李纬四人均出任过聘梁使,时人称为“四使之门”。李华为著名散文家,他与萧颖士、颜真卿等共倡古义,开韩愈、柳宗元古文运动之先河。李峤、李绛都是唐朝名相。

  辽东房的李弼为北周名将、八大柱国之一,其玄孙李密曾为瓦岗寨寨主,一代枭雄。李弼的五世孙、唐代三朝元勋李泌被史学家称为“中国八大名相”与“十大谋略家”之一。

  江夏房的李充为文学家、图书目录学家,首倡经史子集分类法,善楷书,为中书侍郎。李邕擅长行书,被称为“翰林六绝”,文章天下闻名。

  汉中房始祖李颉定居汉中后,其家族不断繁衍。李颉之子李邰官至司徒,李邰之子李固官至太尉,父子皆为“三公”高位。李百药纂修《北齐书》,李安期为唐高宗时的宰相。

  历史贡献更为后人铭记

  贾国锁称,赵郡李氏不仅在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他们的贡献更为后人所铭记。

  隋代工匠李春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单孔敞肩石拱桥,被誉为是“天下第一桥”;唐代李阳冰不仅是被誉为“李斯之后第一人”的大书法家,更重要的是他保存整理编纂了李白的万卷手稿并结集《草堂集》公之于世,才使李白的诗作得以传世;唐代李吉甫成书于元和八年(813年)的《元和郡县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舆地总志,在它成书的一千多年里,历代全国或地方性方志,基本上都继承了其编纂方法和体例。

  威震天下、百战百胜、假公济私、怨声载道……在贾国锁的书中,收录了824条与赵郡李氏有关的成语和词语典故,其中很多耳熟能详,可谓是古人流传下来的宝贵文化财富。

  河北省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魏连科表示,贾国锁编著的这本书,以赵郡李氏文化为主线,同时结合了传统文化精粹,将李氏家族忠君爱国、奋发进取、诚实淳厚、扶危济贫等正能量精神加以深入挖掘整理,与当下所提倡的家风家训的传承精神十分契合。同时,这本书为研究中国姓氏文化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参考依据。对此,贾国锁只说了一句话:“这就算是我为普及姓氏文化、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所尽的一点绵薄之力吧。”

编辑:jrg
0 

今日关注

贺姓为啥拜庆姓为祖先?徐州这家人竟是贺知章后人

5 4
沛县这一支贺姓是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的次子的后人,而这支贺氏以庆普为始祖。 [ 阅读全文 ]
4 

烟台故事:续半联,吃半联

4 10
传说清乾隆年间,烟台有家酒店在开张之际,起名“半联酒店”。 [ 阅读全文 ]
10 

中元节习俗:放河灯

3 7
中元节有一个非常普遍的习俗:放河灯。 [ 阅读全文 ]
7 

千年孝道文化的根源——文登丛氏宗祠

3 16
古时候在文登县内有百余座丛氏宗祠,文登城内一条街上就有三座规模宏大的宗祠,数道牌坊,并有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之上谕。 [ 阅读全文 ]
16 

华盛顿:美国国父,亲自制定美国宪法

3 2
由于华盛顿扮演了美国独立战争和建国中最重要的角色,通常被称为美国国父。 [ 阅读全文 ]
2 

杲姓源自忠勇英雄颜杲卿

3 14
在杲姓人中流传最广的说法是杲姓源自著名书法家颜真卿的叔伯兄弟颜杲卿。 [ 阅读全文 ]
14 

越姓是鲜卑族后裔,六旬老人历时20年重修族谱

2 2
越步生表示,经过多年查阅资料研究,新村越氏应为鲜卑族后代,祖先姓氏为译音“越勒氏”,取“越”姓。 [ 阅读全文 ]
2 

大连曾有哪些塔?

2 4
大连市市内曾有几座塔,如苏联红军烈士纪念塔、五一塔、消防塔。 [ 阅读全文 ]
4 

安东海校——新中国第一所海军学校

2 3
1949年3月,为加速海军建设和发挥起义官兵在建设人民海军中的作用,中央军委电令东北军区立即在安东创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所海军学校──安东海校。 [ 阅读全文 ]
3 

明代牛姓移民类型比较研究

2 2
明代牛姓具有多元化、复杂化的迁移特点,虽然山西移民数量最多、分布也最为广泛,但期间仍有不少地方的牛姓家族是从不同地方迁入的,存在交叉互迁的复杂现象。 [ 阅读全文 ]
2 

肥西赵氏:铭军提督赵维禹、赵怀业家族史料

2 10
肥西世义堂赵氏,自宋初淳化年间始,后世居肥西梅子湾鹿茸山(今孙集乡),晚清淮军铭军两江提督赵维禹字晴川,及其子铭军两江提督赵怀业、参将怀勋兄弟,淮军末弁、民国上将赵理泰等都出自这支赵姓。 [ 阅读全文 ]
10 

最新证据显示“刘罗锅”祖籍是江苏丰县

2 23
刘得源次子刘福下注:“勤王北出,住山东青州府诸城之逄哥庄。” [ 阅读全文 ]
23 

大连向着万亿俱乐部进军,辽宁自贸区挂牌两年吸金超6000亿元

2 3
2017年4月1日挂牌以来,辽宁自贸试验区注册企业4.7万家,注册资本达到6438亿元。 [ 阅读全文 ]
3 

中国牧师收入工资薪金一览

2 22
马丁路德创立新教,不单在教义上强调信徒和上帝自由交往的主权——人人皆为祭司,不必一定通过教皇才能得到救赎权利;开创先河和修女结婚,以身试法打破神职人员不能结婚守独身的千年多惯例;新教的神职人员因有家庭,被称之为教牧人员,也要接受教会给予的薪金待遇。 [ 阅读全文 ]
22 

读城|青岛人到底什么样?

2 1
这几年,小哥几乎成为青岛小伙的代名词,一个褒贬不一、色彩丰富、充满复杂情调的感情品牌。 [ 阅读全文 ]
1 

天下第一谱——倪姓甲骨文家谱

2 12
家谱是家族历史和宗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历来被视为与正史、方志并列的三大史学体系。 [ 阅读全文 ]
12 

大连市纪委下发通知,进一步严明清明节期间“十个严禁”纪律要求

2 11
大连市纪委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明清明节期间有关纪律要求的通知》,提出“十个严禁”纪律要求。 [ 阅读全文 ]
11 

烟台海阳徽村高氏来自浙江,这里是胶东高姓的发源地

2 9
海阳的徽村是胶东高姓的重要发源地。 [ 阅读全文 ]
9 

金正恩提议与特朗普会面,特朗普说:咱哥俩5月前见!

2 7
路透社发布“突发新闻”,韩国总统特使团团长郑义溶在其发表的涉朝“重大声明”中称,特朗普表示,他在今年5月前与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会面。 [ 阅读全文 ]
7 

世界生命科学重大突破:两只克隆猴在中国诞生

2 1
全球顶尖学术期刊《细胞》1月25日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家的一项成果:成功培育全球首个体细胞克隆猴。 [ 阅读全文 ]
1 

大连营城子乔姓

2 1
 据《营城子镇志》记载,大连营城子乔姓祖籍是在山东登州府莱阳县水沟头烟筒圹,康熙二十三年三月(农历甲子年戊辰月,1684年4月),从山东迁徙至关东。 [ 阅读全文 ]
1 

大连曾有东北最早的钢铁厂

2 17
为新中国解放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大连工业,不但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即便放眼世界,达里尼铸铁工厂等工业遗产也属于“隐形冠军”。作为大连早期工业的诞生地、新中国电瓷产业的摇篮,老电瓷厂承载着人文历史、城市记忆和代代传承的城市精神。 [ 阅读全文 ]
17 

广西博白县冯氏宗族简史

2 18
数百年来,博白冯氏没有联过族,所以造成各地另立始祖,各排字辈。由柯木村光流,冯荣等公倡议,合族响应,统修了全县及部分外迁玉林,陆川,合浦,小江,钦州等地支族的冯氏族谱即《上党郡冯氏元淑公宗谱》。 [ 阅读全文 ]
18 

“史上卖书最多的中国人” 漫画家蔡志忠在少林寺出家

1 4
享誉全球的台湾著名漫画家蔡志忠11月17日在少林寺落发出家。 [ 阅读全文 ]
4 

大鹏赖氏家族:前辈守御领土 后人遍布全球

1 16
赖氏在大鹏生活了近300年,始祖赖吾彪由广东紫金县迁至鹏城。 [ 阅读全文 ]
16 

百余藏品述兰州牛肉面“前身今世”:引燃食客乡愁

1 20
始创于1915年的兰州牛肉面,以其“汤清者镜、肉烂者香、面细者长”的独特风格享誉世界。 [ 阅读全文 ]
20 

奶奶

1 4
奶奶的名字叫赵美珍。 [ 阅读全文 ]
4 

烟台安姓和大连安姓是一家,一世祖叫安谦

1 4
烟台安氏的祖籍在今山东省齐河县,现约有5万余人,在大连市沙河口区有2万余人,在烟台只楚镇孙家庄有几千人,蓁山屯人数不详,在北京市区也有几百人。 [ 阅读全文 ]
4 

邵裴子:求是求才不求人

1 7
邵裴子在执掌浙江大学期间,提倡“通才教育”,并且以“惜才闻名”,当时来浙大的除苏步青外,还有物理学家张绍忠、生物学家贝时璋、教育学家郑晓沧等。 [ 阅读全文 ]
7 

浙江郑氏族谱字辈摘录

1 2
字辈是辈分的证明,这是中国唐宋以来形成的文化礼仪,炎黄子孙在线收藏部分浙江郑氏族谱字辈。 [ 阅读全文 ]
2 

宗族动态

2020-11-20
浏览:9 评论:0 收藏:0
2020-10-20
浏览:17 评论:0 收藏:0
2020-10-19
浏览:14 评论:0 收藏:0
2020-10-19
浏览:24 评论:0 收藏:0
2020-10-17
浏览:15 评论:0 收藏:0
2020-10-15
浏览:8 评论:0 收藏:0
< img src='http://www.yhzszx.com/yh/img/shareLogo.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