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子孙在线 > 宗族 > 寻亲搜索 > 马来西亚华人家族97年接力圆寻根梦

马来西亚华人家族97年接力圆寻根梦

2017年6月6日
文章来源: 

  “过了整整97年,我们终于回来了!”日前,在揭阳市潮汕机场的国际航班出口处,一群统一着装的乘客引人注目。这些人的衣服前面统一印着“心系全福乡、情牵田打林”的白色字样,背后则是“梦归潮汕”寻亲团的金色图标。原来,这22人均来自马来西亚新山市的林金亮家族,经历几代人近百年的接力寻根之后,终于回到了祖辈生活过的土地上。这趟寻根之旅将持续至6月7日。

  我们实现了爷爷的遗愿!

  1920年,来自潮安浮阳区登云都全福村的林金亮,与妻子黄亚梅一同离开家乡,远赴马来西亚打拼谋生。不久后,夫妻俩返乡把家中的几个孩子全部带了出去。此后的数十年间,由于种种原因,旅居马来西亚的他们一直没能和家乡的亲人联系上。1961年,林金亮去世。生前,他从未放弃过回归故里的努力,并把这个愿望留给了四个儿子。

  之后,林金亮的儿子们开始了漫长的寻找,他们尝试写信向当地求助,也试着托回乡的友人问询,但都杳无音信。原来,“潮安登云都全福乡”于1956年被改成了“枫溪镇全福村”,林家人提供的地址已经失效了。数十年间,林金亮的儿女相继去世,他们又将寻亲愿望留给了下一辈。

  时光荏苒!到了2017年,林金亮的孙辈林财记偶然间了解到“梦归潮汕”寻亲公益组织。今年2月,林家人向该组织发出求助。依托发达的微信网络,志愿者们成功联系上了当年林金亮亲属的后代。

  “我们团队中一位志愿者,在潮州市枫溪区朋友家闲聊的时候,跟其说起这件事,没想到,朋友一家与林金亮一家竟然是旧邻,祖屋毗邻而居。经过多方确认后,帮助林金亮的后裔寻到了根。”“梦归潮汕”寻亲志愿组织负责人如是说。

  得知寻亲成功的喜讯,马来西亚林氏后人林财记内心激动不已:“太好了!我们终于找到了宗亲!实现了爷爷的遗愿!”

  此时,距离林金亮离开故土,已整整过去了97年,相隔两地的亲属各自繁衍,都已成为枝繁叶茂的大家族。而后,经过3个月的网络联系和准备,马来西亚的林金亮后裔约定6月初回潮州省亲。

  时空变迁带不走暖暖亲情

  6月2日下午3点,由潮汕林氏宗亲和“梦归潮汕”寻亲志愿者组成的20多人的迎亲团,手捧着鲜花,拉着“热烈欢迎林金亮后裔回家”的横幅,在潮汕国际机场翘首以盼,等待着这次历史性的相聚。

  原定于下午3时许抵达的航班,由于天气原因延误了近一个小时。这对于迎亲团成员来说,是一场很漫长的等待。

  眼见一波又一波的乘客都被接机人接走,81岁的林金亮侄孙林明泉不禁念叨起来:“怎么还没有出来?快到微信群问一问。”在过了10分钟之后,一群身着统一大红色上衣的乘客出现了。他们面带笑容,不停地挥着手,徐徐地向迎亲团走来。迎亲团中突然有人喊“是是是,就是他们,快快快,都鼓掌欢迎他们。”

  “亲人们,我们回来了!”领队林财记话音刚落,现场掌声、欢呼声便不绝于耳。“你好!”大家互相问候,一声“二叔”、一声“阿兄”,亲切的叫唤使得这22位在异国他乡漂泊的游子感受到了故乡的温暖。他们或紧紧握住对方的手,或紧紧拥抱着彼此,不少人泪流满面。

  时间和空间的变化,抹不去这血缘关系,改变不了这暖暖的亲情。虽然生活在不同的国度,但思念却是一样的浓重。

  走在最前面的是林金亮的儿媳,现年81岁的王五妹和她的儿子林清华。王五妹捧着迎亲队敬上的鲜花,情绪激动却不知从何说起,只是不停地重复“九十七年,九十七年了!”林金孟(林金亮的哥哥)的孙子林明泉和曾孙林淑鑫上前给了他们一个深情的拥抱。迎亲团里的亲属们也纷纷上前,拥抱他们未曾谋面的亲属,询问他们的名字和辈分。

  现场气氛极其热烈,既有兴奋的掌声,亦有激动至极的哽咽声。

  汤圆味道还是家乡的香!

  在短暂的机场认亲结束后,相认的亲人们搭乘大巴回归全福村故里,等待他们的是连串的鞭炮和早已煮好的汤圆。坐在回家的大巴车里,大家都忙着确认彼此的辈分、互相讲述彼此的故事,气氛浓烈。

  “我爷爷是在 1961年去世的,他有4个儿子,3个女儿,但目前也都去世了。”林财记回忆,他们小时候常常问爷爷林金亮,在中国潮州是不是还有亲人。“我们也曾到过潮州,想寻找自己在这边的亲人。”林清华介绍,当时他们根据爷爷奶奶墓碑上的“登云都全福乡”向潮州人说起这个地方,但没有人认识,最后只能再次踏上返回马来西亚的路程。

  当日下午5时,大巴车终于抵达目的地全福村。来自马来西亚的宗亲们欣赏着村里的一草一木,不时拍照留念。随后,步行在家乡的土地上,他们一路高喊“我们回来啦”。沿路的村民都笑着跟他们打招呼,“哇,你好,你好,孩子几岁了,好可爱啊。”林清华跟村里人热闹地聊了起来。

  在林淑鑫(林金孟的后裔)的家中,林金亮与林金孟的后裔都吃起了甜汤圆,这也意味着团团圆圆,永不分离。“好吃,在马来西亚我们也吃过这个。”林金亮的曾孙告诉记者,感觉味道还是家乡的香。

  记者采访中发现,即使在海外出生长大,林清华家族的这些后人大多仍可以说一口流利的潮汕话。第二天,寻亲团一行在家乡亲人的带领下,参观故里,拜祭先人,替先辈完成生前未竟的心愿。在林氏祠堂里,寻根团成员驻足观看墙上的先人画像和新修的林氏辈序,感慨万千。

  这份跨国跨世纪的亲情,润泽着每一位家族成员的心田。

编辑:jiruguang
2 

今日关注

贺姓为啥拜庆姓为祖先?徐州这家人竟是贺知章后人

2 4
沛县这一支贺姓是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的次子的后人,而这支贺氏以庆普为始祖。 [ 阅读全文 ]
4 

烟台市新媒体协会成立

2 1
9月21日,烟台市新媒体协会成立大会在东山宾馆宣告成立。 [ 阅读全文 ]
1 

大连“马葫芦”为什么叫“马葫芦”?

2 4
“马葫芦”源自日语。 [ 阅读全文 ]
4 

“史上卖书最多的中国人” 漫画家蔡志忠在少林寺出家

1 4
享誉全球的台湾著名漫画家蔡志忠11月17日在少林寺落发出家。 [ 阅读全文 ]
4 

大鹏赖氏家族:前辈守御领土 后人遍布全球

1 16
赖氏在大鹏生活了近300年,始祖赖吾彪由广东紫金县迁至鹏城。 [ 阅读全文 ]
16 

浙江郑氏族谱字辈摘录

1 2
字辈是辈分的证明,这是中国唐宋以来形成的文化礼仪,炎黄子孙在线收藏部分浙江郑氏族谱字辈。 [ 阅读全文 ]
2 

他们用旧体诗记录“九一八”

1 7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李鹤、马君武、钱来苏、胡先骕、马叙伦等人纷纷作旧体诗,表达爱国抗日之情。 [ 阅读全文 ]
7 

大连足球之连败源自定位混乱

1 3
大连足球还是一支保级队。 [ 阅读全文 ]
3 

济宁:把研学旅行打造成社会大课堂

1 1
4月11日,济宁市研学旅行协会牵头,济宁市旅游行业协会、济宁学院专家、重点旅行社、曲阜东高铁汽车站、曲阜汽车站、重点研学旅游基地负责人组成的调研组在兖州、邹城调研。 [ 阅读全文 ]
1 

烟台故事:续半联,吃半联

1 10
传说清乾隆年间,烟台有家酒店在开张之际,起名“半联酒店”。 [ 阅读全文 ]
10 

营口老街:不老也有味,曾见证东北首个对外通商口岸

1 13
营口老街受到国家、省、市各级文化部门的重视,享有“近代建筑博物馆”的美誉。 [ 阅读全文 ]
13 

唐代被赐恶姓——蝮虺蠎枭

1 3
赐恶姓在唐代主要出现在武则天时代。 [ 阅读全文 ]
3 

故宫布展《千里江山图》,评价高于《清明上河图》

1 5
《千里江山图》在业界的评价和地位甚至是高于《清明上河图》的,之前没有人炒起来,不为人所知,在故宫里默默无闻多年。 [ 阅读全文 ]
5 

兰陵操姓起源考:消失的皇族,误传千年的姓氏历史

1 3
中华操姓是萧顺之文帝十个儿子子孙走散后的“聚合体”。 [ 阅读全文 ]
3 

英国科学家:常吃蓝莓有助老年人提高脑力

1 1
  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研究发现,每日饮用30毫升浓缩蓝莓汁有助老年人提高脑力。 [ 阅读全文 ]
1 

这一年,我们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稳更远

0 8
回望2021年的浩瀚星空,中华民族迸发了最耀眼的华彩:“天问”登火、“羲和”探日、“银河”巡天、“天宫”览胜…… [ 阅读全文 ]
8 

最大规模疫苗接种为什么“能”

0 16
全国新冠疫苗接种超过26.9亿剂次,完成全程接种人数超过11.9亿人——来自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的最新消息显示,我国疫苗接种率已达80%以上。 [ 阅读全文 ]
16 

全能学霸!这位清代女科学家的经历有多传奇?

0 1
最近,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第三季正式开播。随着节目播出,多个话题成为热点。比如,制于清乾隆年间的金嵌珍珠天球仪。 [ 阅读全文 ]
1 

“见字如面——2020中华家风文化主题展”开幕

0 7
12月16日上午,“见字如面——2020中华家风文化主题展”开幕式在中华世纪坛举行。来自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柳明校区的学生们,通过诵读家书、书写家训的形式,表达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家风文化的理解与传承。 [ 阅读全文 ]
7 

社交媒体的寻人奇迹:直系军阀孙传芳嫡孙微信找到南京亲人

0 7
孙传芳共有四子三女,后人居住世界各地,而生活在南京的是孙传芳第三个儿子孙家裕家族。 [ 阅读全文 ]
7 

中国天主教

0 2
天主教于唐代开始传入中国,13世纪再度传入,16世纪随着西方殖民主义浪潮,再一次传入中国。 [ 阅读全文 ]
2 

中国伊斯兰教

0 10
唐宋时期,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并发展起来。 [ 阅读全文 ]
10 

延迟退休最新消息!中央明确了!

0 4
按照国家现行规定,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女工人法定退休年龄为50周岁。 [ 阅读全文 ]
4 

江西这个村里有48口古井,藏着什么样的秘密?

0 3
天宝古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被誉为“江西第一古村”。 [ 阅读全文 ]
3 

延陵堂吴氏千年数次迁徙

0 13
淮阴吴氏属于延陵季子的后裔,元末明初迁至扬州。 [ 阅读全文 ]
13 

睢宁三山堂 张、赵、宋三姓本一家

0 22
清乾隆四十五年《宋氏族谱》序言:宋氏始祖待铜,由河南迁睢,兄弟三人,己为长也,因赋役繁重分姓,一为张氏,一为赵氏。 [ 阅读全文 ]
22 

明初从苏州阊门迁至高邮 阮元曾为居氏题匾“明德惟馨”

0 20
高邮八桥居家庄“渤海堂”居氏,是明代初期从苏州阊门迁来。 [ 阅读全文 ]
20 

扬州江都高汉常氏为常遇春后人

0 14
南京审计大学教师常大清考证,扬州江都高汉常氏为明代大将常遇春的后人。 [ 阅读全文 ]
14 

山东基督教:将茶文化融入神学思想建设

0 11
山东基督教将茶文化融入神学思想建设,开展基督教茶文化建设。 [ 阅读全文 ]
11 

基督教的祈祷

0 2
祈祷分为个人祈祷和集体祈祷。 [ 阅读全文 ]
2 

百家姓

2020-11-25
浏览:205 评论:0 收藏:0
2020-11-17
浏览:47 评论:0 收藏:0
2020-11-16
浏览:16 评论:0 收藏:0
2020-11-14
浏览:97 评论:0 收藏:0
2020-11-13
浏览:54 评论:0 收藏:0
2020-11-12
浏览:27 评论:0 收藏:0
< img src='http://www.yhzszx.com/yh/img/shareLogo.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