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子孙在线 > 礼祭 > 理论观点 > 扒一扒清明烧纸陋俗的历史

扒一扒清明烧纸陋俗的历史

2018年4月5日
作者: 
文章来源: 

  我从小生长在城市,对种种民俗接触不多。记得有一年同院有位老人

  去世,他家连夜传出叮叮当当的敲打声。

  原来是用锤子敲击一管状铁铳,在大叠白纸上铳出一排排圆边方孔的纸钱来。

  孩子们看了,殊觉新鲜。

  不过在我的记忆里,那时城市里移风易俗,烧纸活动只发生在郊外墓园。

  后来移居远郊卫星城,这里繁华程度不减市区,但路边烧纸却成了一道特殊风景。

  尤其是清明前后,或夏历七月十五(中元节)、十月初一(“送寒衣”),入夜时分,几乎每个路口都火光熊熊、烟气缭绕,空气

  烧纸习俗由来久远,但显然不是三代古制,最早也早不过蔡伦发明造纸术的东汉年间。

  学者考证说,在汉代,逝者多以真钱陪葬,但常遭盗掘。

  至魏晋时,人们试着以纸钱取代真钱,倒也符合先贤的“节葬”主张,算是一种“丧葬革新”吧。

  到了唐代,清明上坟烧纸钱已成风气。

  白居易诗中即有“清明寒食纸钱飞”之句。

  传至宋代风气更盛,史载宋仁宗“驾崩”时,京师“虽乞丐者与小儿,皆焚纸钱哭于大内之前”;

  洛阳军民则举城号泣,“纸烟蔽空,天日无光”。

  古代学者已注意到该习俗带来的巨大资源浪费。

  明人李濂写过一篇《纸说》,总结了浪费纸张的四大现象,其中便有烧纸钱。

  他说,江浙一带的纸张贸易,车载船装,几乎一半是“冥纸”。

  “十室之邑,数家之村”,也必定有卖纸钱纸马的店铺。

  至于焚纸活动,则庙坛祭祀、斋醮墓葬,随处皆有,无时无之,言之令人痛心。

  其实宋代名臣廖刚发声更早。他在《乞禁焚纸札子》中,力陈禁止烧纸的必要性,说“凿纸为钱”、焚化祈福的作法,“不知何所据依”,无非是“荒忽不经之说”。

  他从国家经济的角度分析说,连年战争,农田荒

  芜,然而受利益驱使,“南亩之民”十分之四都转而从事造纸业。

  造出的纸张“连车充屋”,却在瞬息间付之野火!

  此类习俗既有害于经济,又无补于教化,理应下令禁绝。

  翻翻史书杂著,明白人还有不少。如唐代的颜真卿、张籍,宋代的欧阳修、杜衍、韩琦、钱若水、程颐等,都曾抵制烧纸钱。

  不过古人虽已触及资源浪费的弊端,却还没有环境保护的明确意识。

  其实无论古今,造纸都要消耗大量竹木材料及净水资源。

  而现代造纸业所产生的“黑液”,更是污染环境的凶残杀手。

  何况烧纸所产生的烟霾,令本不容乐观的空气质量雪上加霜。

  可以说,烧纸活动纯属陋俗,有百害而无一利!

  古人早已指出:鬼神若无知,烧纸钱又有何用?

  若有知,定会认为你在“慢神欺鬼”。

  也是,你花几十元买来花花绿绿的冥币,“面值”动辄上亿,这不是“欺慢”是什么?

  你在心中盘算着“性价比”时,对逝者又何尝有一丝诚敬之意?

  祭奠的本质原是寄托对逝者的思念,借以使生者获得心灵的慰藉。

  那么究竟怎样做才合宜?

  我以为,《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一段议论,很值得斟酌参考。

  他借宝玉之口,让人传话给因烧纸受到斥责的藕官说:“以后断不可烧纸钱。这纸钱原是后人异端,不是孔子遗训。以后逢时按节,只备一个炉,到日随便焚香,一心诚虔,就可感格了。……随便有清茶便供一钟茶,有新水就供一盏水,或有鲜花,或有鲜果,甚至荤羹腥菜,只要心诚意洁,便是佛也都可来享。所以说,只在敬,不在虚名。”

  勿以“小说家言”而轻之,曹雪芹比咱们许多“现代人”都明白得多。

编辑:jrg
0 

今日关注

中元节习俗:放河灯

2 7
中元节有一个非常普遍的习俗:放河灯。 [ 阅读全文 ]
7 

大鹏赖氏家族:前辈守御领土 后人遍布全球

1 16
赖氏在大鹏生活了近300年,始祖赖吾彪由广东紫金县迁至鹏城。 [ 阅读全文 ]
16 

越姓是鲜卑族后裔,六旬老人历时20年重修族谱

1 2
越步生表示,经过多年查阅资料研究,新村越氏应为鲜卑族后代,祖先姓氏为译音“越勒氏”,取“越”姓。 [ 阅读全文 ]
2 

奶奶

1 4
奶奶的名字叫赵美珍。 [ 阅读全文 ]
4 

贺姓为啥拜庆姓为祖先?徐州这家人竟是贺知章后人

1 4
沛县这一支贺姓是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的次子的后人,而这支贺氏以庆普为始祖。 [ 阅读全文 ]
4 

习近平出席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1 5
国家主席习近平15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出席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 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 [ 阅读全文 ]
5 

大连 老电车里品味慢时光

1 7
在大连,最有穿越感的是201、203路有轨老电车驶过的街道。 [ 阅读全文 ]
7 

为什么把“汉人”叫蒙古人种?汉人人数可是100倍于蒙古人

1 5
根据2000年的相关数据显示汉人数量光在中国就约有12亿,而蒙古人全球加在一起也就约在1200万上下,可见从人数上来说,汉人才是最具代表的黄皮肤人。 [ 阅读全文 ]
5 

100年前光绪帝在北大的讲话

1 4
1898年戊戌变法,经光绪皇帝下诏,京师大学堂在孙家鼐的主持下在北京创立,最初校址在北京市景山东街(原马神庙)和沙滩(故宫东北)红楼(现北京五四大街29号)等处。 [ 阅读全文 ]
4 

读城|青岛人到底什么样?

1 1
这几年,小哥几乎成为青岛小伙的代名词,一个褒贬不一、色彩丰富、充满复杂情调的感情品牌。 [ 阅读全文 ]
1 

中山路|百年老街的沧桑感和时代感

1 2
中山路,精神意义与物质价值并存;只要是青岛土著,便会有中山路情结。 [ 阅读全文 ]
2 

栖霞、龙口、蓬莱皆有慕姓,家谱记载是慕容氏后人

1 22
根据族谱的记载,黄县(龙口)的慕姓就是栖霞慕姓的分支,此外,蓬莱、招远、莱阳、海阳、福山等地也都有慕姓居民。 [ 阅读全文 ]
22 

华盛顿:美国国父,亲自制定美国宪法

1 2
由于华盛顿扮演了美国独立战争和建国中最重要的角色,通常被称为美国国父。 [ 阅读全文 ]
2 

萧红:一代才女最后的寂寞与飘零

1 1
1942年1月22日,萧红逝世。 [ 阅读全文 ]
1 

李光禄:大连的个性与传承

1 8
 大连早期城区是由外国人规划建起,外来元素必然会在建筑、人文景观以及园林设计上留下影子。 [ 阅读全文 ]
8 

李光禄:东关街是大连的宝贵财富

1 13
大连是山东移民最集中的城市,闯关东又是那段最难忘的历史,东关街建筑就是记录那段可歌可泣历史的最宝贵文化遗产。 [ 阅读全文 ]
13 

《诗经.北门》:当生活是一地鸡毛

1 5
《北门》直接生发出一个成语:北门之叹,意指因生活贫苦或怀才不遇而发出的叹息。 [ 阅读全文 ]
5 

魏富海:大连人难忘的老市长

1 15
魏富海,1930年生,大连市金县人,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4月,在 大连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上当选为市长(至1987年10月);1988年2月至1992年8月(大连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任大连人民政府市长。 [ 阅读全文 ]
15 

电影连环画里的老大连外景地

1 3
网络时代,无论是年轻人,还是长者,都会截取旧照片,或浏览老电影来溯源念旧。 [ 阅读全文 ]
3 

烟台迟姓最为集中的地方是迟家村

1 11
烟台的迟姓以福山区较多,福山的迟姓始于明洪武年间。 [ 阅读全文 ]
11 

大连营城子乔姓

1 1
 据《营城子镇志》记载,大连营城子乔姓祖籍是在山东登州府莱阳县水沟头烟筒圹,康熙二十三年三月(农历甲子年戊辰月,1684年4月),从山东迁徙至关东。 [ 阅读全文 ]
1 

郑板桥爱子不娇惯

1 5
郑板桥为了把儿子培养成有用的人才,牢牢记取“娇子如杀子”这句话,十分注意对儿子的教育。 [ 阅读全文 ]
5 

大连曾有东北最早的钢铁厂

1 17
为新中国解放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大连工业,不但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即便放眼世界,达里尼铸铁工厂等工业遗产也属于“隐形冠军”。作为大连早期工业的诞生地、新中国电瓷产业的摇篮,老电瓷厂承载着人文历史、城市记忆和代代传承的城市精神。 [ 阅读全文 ]
17 

这一年,我们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稳更远

0 8
回望2021年的浩瀚星空,中华民族迸发了最耀眼的华彩:“天问”登火、“羲和”探日、“银河”巡天、“天宫”览胜…… [ 阅读全文 ]
8 

最大规模疫苗接种为什么“能”

0 16
全国新冠疫苗接种超过26.9亿剂次,完成全程接种人数超过11.9亿人——来自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的最新消息显示,我国疫苗接种率已达80%以上。 [ 阅读全文 ]
16 

全能学霸!这位清代女科学家的经历有多传奇?

0 1
最近,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第三季正式开播。随着节目播出,多个话题成为热点。比如,制于清乾隆年间的金嵌珍珠天球仪。 [ 阅读全文 ]
1 

“见字如面——2020中华家风文化主题展”开幕

0 7
12月16日上午,“见字如面——2020中华家风文化主题展”开幕式在中华世纪坛举行。来自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柳明校区的学生们,通过诵读家书、书写家训的形式,表达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家风文化的理解与传承。 [ 阅读全文 ]
7 

社交媒体的寻人奇迹:直系军阀孙传芳嫡孙微信找到南京亲人

0 7
孙传芳共有四子三女,后人居住世界各地,而生活在南京的是孙传芳第三个儿子孙家裕家族。 [ 阅读全文 ]
7 

中国天主教

0 2
天主教于唐代开始传入中国,13世纪再度传入,16世纪随着西方殖民主义浪潮,再一次传入中国。 [ 阅读全文 ]
2 

中国伊斯兰教

0 10
唐宋时期,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并发展起来。 [ 阅读全文 ]
10 

祭祀新闻

2020-12-14
浏览:23 评论:0 收藏:0
2020-12-14
浏览:18 评论:0 收藏:0
2020-11-26
浏览:8 评论:0 收藏:0
2020-11-12
浏览:27 评论:0 收藏:0
2020-11-10
浏览:10 评论:0 收藏:0
2020-09-28
浏览:9 评论:0 收藏:0
< img src='http://www.yhzszx.com/yh/img/shareLogo.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