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子孙在线 > 方志 > 人文 > 焦裕禄在大连的600多个日日夜夜

焦裕禄在大连的600多个日日夜夜

2020年10月20日
作者: 
文章来源: 

  1955年3月,焦裕禄从全国“一五”计划重点工程项目—洛阳矿山机器厂来到大连起重机器厂,担任机械车间主任(实习),1956年底,他奉调离开大连。当年,与他一起工作的大起工人、干部一直口口传颂与他并肩战斗的那600多个日日夜夜。

  从工业的门外汉到“全厂最棒的车间主任”

  在座谈会上,大家谈得最多的是,焦裕禄在大起期间,很少坐在办公室里指挥生产,整天在车间里转。有人问他:“焦主任,你一天能跑多少路?”他回答:“大约20华里。”1956年初,为实现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工业化战略目标,工厂生产任务猛增,生产定额必须随之提高。一部分人以设备、人力不足等理由反对新的生产计划。焦裕禄二话不说,一头扎进车间关键部位—减速机工段蹲点,研究生产工序、设备状况、工人操作等细节,找到提高生产定额的依据。在车间生产调度会上,他一一列举调查数据,提出完成生产任务的设想和措施,使许多人大为吃惊,纷纷表示回去以后认真摸底,重新安排生产任务。结果新的生产计划很快得以落实并圆满完成。

1956年5月焦裕禄(右)在大连起重机器厂颁发劳动竞赛优胜旗的场景。

  焦裕禄在减速机工段蹲点时,哪里艰苦他就出现在哪里,什么活脏累,他就干什么。大锤抡起来,几下子就震得膀子发酸,焦裕禄一干就是一天。清洗减速机又脏又累,没人愿意干。焦裕禄操起风带就干,生产紧张时,他干脆把行李搬到车间,同工人吃住在一起。工友们说:焦主任身上的油同咱们一样多,跟这样的领导干活,累死也情愿。焦裕禄发现拧螺丝抹甘油的活技术性不强,却占去减速机组装技工的近一半工时。他便与车间工会主席商量,组织科室人员去干这些力所能及的活,并开展劳动竞赛,相互促进。1956年夏,焦裕禄根据实践经验写出《论劳动竞赛的前方和后方》等理论联系实际的文章,阐述机关科室这个“后方”如何为生产第一线这个“前方”服务,车间基层干部怎样组织开展劳动竞赛等问题。这些文章刊登在大连起重机器厂厂报上,有力地指导了全厂生产。

  焦裕禄到大连之前,对工业是门外汉。为担负起逐步实现国家工业化的重担,他白天在大连起重机器厂向工人学习实际操作,晚上到工厂独身宿舍向企业管理人员请教理论,还从老厂长梁芝田那里借来《关于车间作业计划》等业务书,刻苦研读。仅用半年多时间,他就掌握了通常需要三年才能掌握的企业管理知识,由工业生产的外行成为指挥生产的“行家里手”。他在大连起重机器厂工作不到两年,便被工人们誉为“全厂最棒的车间主任”。

  生活中多才多艺 工作中严于律己

  在座谈会上,大家众口一词地说:焦裕禄多才多艺,能歌善舞,综合素质很高。他尤其善长运用职工文体活动的形式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促进生产发展。他组织机械车间职工文艺宣传队排练节目,亲自拉二胡伴奏。精湛的表演,振奋了职工的积极性,焕发出全车间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车间副主任刘仁永一向态度严肃,没有笑脸,很多工人怕他。焦裕禄让他指挥职工文艺宣传队大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刘仁永说自己不会指挥。焦裕禄动员他:你是党员、干部,应该带这个头,并教给他如何指挥大合唱。在职工文艺演出大会上,刘仁永一上台,全车间工人的脸上都绽开笑容,歌声提高了工人们的工作热情,也密切了刘仁永与职工的联系,改善了他和群众的关系。

1956年7月22日焦裕禄(中排左四)与大连起重机器厂机械车间工人文艺组合影。

  焦裕禄对基层干部十分爱护又严格要求,热心地帮助他们改正缺点,搞好工作。一次,他向一位工段长询问生产进度,这个工段长说的数字不准确。焦裕禄沉下脸,工段长知道自己错了,当即表示回去重查。从此,全车间干部都清楚该怎样向焦主任汇报工作,必须有确凿的数据,半点不能含糊。焦裕禄发现工段长杨家盛常对工人发脾气,便对杨家盛说:“为什么要对自己的阶级弟兄发脾气呢?干工作不能靠发脾气,要靠党的政策,要靠群众,要靠说服教育。”针对四工段的生产计划只有工段长和调度员知道,工人不知道的问题。他对杨家盛说:“你把计划交给工人讨论一下,他们心里有了底,就会想办法完成。你一个脑袋,怎么能抵上几十个脑袋?”在焦裕禄的帮助下,杨家盛树立起群众观点,克服了经常对工人发脾气的缺点,学会了民主管理班组的工作方法,使全车间最薄弱的四工段变成经常受表扬的工段。

  焦裕禄严格要求基层干部,更严于律己。1956年,大连起重机器厂职工90%上调一级工资。依据条件,焦裕禄在晋级之列,机械车间上报的晋级名单上有他。焦裕禄却恳求领导说:我是来实习的,这级工资不该涨,应该让给别的同志。车间领导劝说他:你的档案关系在这里,工作做得不错,怎么就不该涨。焦裕禄急了,跑去找厂长,陈述种种理由,结果如他所愿,工资不高的焦裕禄没有涨这一级工资。

  “他心里装着工人,唯独没有自己的事”

  座谈会上,昔日工友们谈得最动情的是,焦裕禄无微不至地关怀工人,体贴工人,和工人心连心。

  冬天,他担心工友们在机床旁着凉,便找来炉子给大家生火;担心夜班工友吃凉饭伤胃,便与食堂联系,把热乎乎的饭菜送到机床前。他常常白班劳累一天,晚班又陪工友大半夜,工友们亲切地称他是“夜班主任”。

  1955年冬,女工李培娥休完产假上夜班。工厂没有托儿所,她便把孩子放在车间工具室的一个木箱里。焦裕禄知道后,便与工厂联系解决夜班托儿所的问题,一时未能实现。一次,李培娥去给孩子喂奶,却不见了孩子,慌了神。工友告诉她:焦主任在给你看孩子。她跑到车间办公室门外,隔着窗户看见焦裕禄正在办公,孩子睡在办公桌上,身上盖着焦裕禄的棉衣,睡得正香甜。李培娥禁不住流下热泪。焦裕禄对李培娥说:“工具室里冷,又不卫生,孩子放在那里不行,以后你干夜班,就把孩子送到我这里。这屋子又暖和又安静。”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每逢李培娥上夜班,焦裕禄便不顾一天的劳累当起“保姆”。李培娥活忙脱不开身时,焦裕禄就冲奶粉喂孩子。孩子尿了,他就给孩子换尿布,再把孩子哄睡。

  焦裕禄对全车间500多名职工的思想、工作、生活情况都掌握得一清二楚,哪个工人是几口之家他都能说出来。采购员潘凤友把爱人从黑龙江省接到大连后,工厂一时没有房子分给他。焦裕禄与他素不相识,又不在一个车间工作,但得知情况后,焦裕禄主动把自己住的两间屋子腾出一大间,让给潘凤友住。晚上,潘凤友看到焦裕禄一家老少7口人挤在一间12平方米的屋子里,孩子睡在地板上。他不过意地说:“老焦,我怎么好叫你一家受挤呀?”焦裕禄笑着说:“咱们都是革命同志,有困难就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潘凤友每每提起这件事,总免不了激动地说:“我一辈子也忘不了焦裕禄,他是共产党的好干部!”

1956年9月9日焦裕禄(前排左三)与大连起重机器厂机械车间欢送援建内地三名工人的合影。

  焦裕禄平时对工友有着无微不至的关怀,但他对家里的事,却总是粗心大意。当时,焦裕禄的爱人徐俊雅抱着3岁的女儿焦守云上下班。一次,天冷路滑,徐俊雅打电话找他接女儿回家,他却没有离开车间。徐俊雅在路上滑倒,把女儿摔伤了。工友们痛惜地说:焦裕禄心里装着工人,唯独没有自己的事。

编辑:jur
0 

今日关注

中元节习俗:放河灯

2 7
中元节有一个非常普遍的习俗:放河灯。 [ 阅读全文 ]
7 

读城|青岛人到底什么样?

2 1
这几年,小哥几乎成为青岛小伙的代名词,一个褒贬不一、色彩丰富、充满复杂情调的感情品牌。 [ 阅读全文 ]
1 

广西博白县冯氏宗族简史

2 18
数百年来,博白冯氏没有联过族,所以造成各地另立始祖,各排字辈。由柯木村光流,冯荣等公倡议,合族响应,统修了全县及部分外迁玉林,陆川,合浦,小江,钦州等地支族的冯氏族谱即《上党郡冯氏元淑公宗谱》。 [ 阅读全文 ]
18 

大鹏赖氏家族:前辈守御领土 后人遍布全球

1 16
赖氏在大鹏生活了近300年,始祖赖吾彪由广东紫金县迁至鹏城。 [ 阅读全文 ]
16 

越姓是鲜卑族后裔,六旬老人历时20年重修族谱

1 2
越步生表示,经过多年查阅资料研究,新村越氏应为鲜卑族后代,祖先姓氏为译音“越勒氏”,取“越”姓。 [ 阅读全文 ]
2 

奶奶

1 4
奶奶的名字叫赵美珍。 [ 阅读全文 ]
4 

贺姓为啥拜庆姓为祖先?徐州这家人竟是贺知章后人

1 4
沛县这一支贺姓是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的次子的后人,而这支贺氏以庆普为始祖。 [ 阅读全文 ]
4 

辽宁刘姓字辈简略

1 24
字辈是辈分,也是家族密码,辽宁地区移民众多,能查到许多刘姓字辈,虽然他们都姓刘,却并非同宗同源。 [ 阅读全文 ]
24 

净宗初祖:庐山慧远大师

1 7
净宗初祖庐山慧远大师,东晋时代人,庐山白莲社创始者。 [ 阅读全文 ]
7 

习近平出席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1 5
国家主席习近平15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出席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 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 [ 阅读全文 ]
5 

大连 老电车里品味慢时光

1 7
在大连,最有穿越感的是201、203路有轨老电车驶过的街道。 [ 阅读全文 ]
7 

最新证据显示“刘罗锅”祖籍是江苏丰县

1 23
刘得源次子刘福下注:“勤王北出,住山东青州府诸城之逄哥庄。” [ 阅读全文 ]
23 

正是樱桃上市时,话说宝宝能不能吃樱桃?

1 1
樱桃性温热,不易消化,对胃粘膜剌激性大,最好不要空腹吃,在宝宝患病期间不建议食用,特别是口腔有溃疡的、咳嗽喘息的宝宝。正常的宝宝也不可多食。 [ 阅读全文 ]
1 

为什么把“汉人”叫蒙古人种?汉人人数可是100倍于蒙古人

1 5
根据2000年的相关数据显示汉人数量光在中国就约有12亿,而蒙古人全球加在一起也就约在1200万上下,可见从人数上来说,汉人才是最具代表的黄皮肤人。 [ 阅读全文 ]
5 

100年前光绪帝在北大的讲话

1 4
1898年戊戌变法,经光绪皇帝下诏,京师大学堂在孙家鼐的主持下在北京创立,最初校址在北京市景山东街(原马神庙)和沙滩(故宫东北)红楼(现北京五四大街29号)等处。 [ 阅读全文 ]
4 

中山路|百年老街的沧桑感和时代感

1 2
中山路,精神意义与物质价值并存;只要是青岛土著,便会有中山路情结。 [ 阅读全文 ]
2 

溥伟的皇帝梦

1 7
溥伟(1880—1937)字绍原。清恭亲王奕訢之孙,光绪二十四年(1898)袭恭王爵位,成为第二代恭亲王。 [ 阅读全文 ]
7 

栖霞、龙口、蓬莱皆有慕姓,家谱记载是慕容氏后人

1 22
根据族谱的记载,黄县(龙口)的慕姓就是栖霞慕姓的分支,此外,蓬莱、招远、莱阳、海阳、福山等地也都有慕姓居民。 [ 阅读全文 ]
22 

《红海行动》票房突破30亿元

1 2
电影《红海行动》票房一路高奏凯歌,目前已经突破30亿大关。 [ 阅读全文 ]
2 

华盛顿:美国国父,亲自制定美国宪法

1 2
由于华盛顿扮演了美国独立战争和建国中最重要的角色,通常被称为美国国父。 [ 阅读全文 ]
2 

萧红:一代才女最后的寂寞与飘零

1 1
1942年1月22日,萧红逝世。 [ 阅读全文 ]
1 

李光禄:大连的个性与传承

1 8
 大连早期城区是由外国人规划建起,外来元素必然会在建筑、人文景观以及园林设计上留下影子。 [ 阅读全文 ]
8 

李光禄:东关街是大连的宝贵财富

1 13
大连是山东移民最集中的城市,闯关东又是那段最难忘的历史,东关街建筑就是记录那段可歌可泣历史的最宝贵文化遗产。 [ 阅读全文 ]
13 

《诗经.北门》:当生活是一地鸡毛

1 5
《北门》直接生发出一个成语:北门之叹,意指因生活贫苦或怀才不遇而发出的叹息。 [ 阅读全文 ]
5 

张家后人张善夫:串起烟台所城过年的历史

1 5
1954年出生的张善夫是所城张家第18代嫡传后人,自出生起,一直住在所城里的一个独门独院里。 [ 阅读全文 ]
5 

魏富海:大连人难忘的老市长

1 15
魏富海,1930年生,大连市金县人,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4月,在 大连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上当选为市长(至1987年10月);1988年2月至1992年8月(大连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任大连人民政府市长。 [ 阅读全文 ]
15 

电影连环画里的老大连外景地

1 3
网络时代,无论是年轻人,还是长者,都会截取旧照片,或浏览老电影来溯源念旧。 [ 阅读全文 ]
3 

烟台迟姓最为集中的地方是迟家村

1 11
烟台的迟姓以福山区较多,福山的迟姓始于明洪武年间。 [ 阅读全文 ]
11 

大连营城子乔姓

1 1
 据《营城子镇志》记载,大连营城子乔姓祖籍是在山东登州府莱阳县水沟头烟筒圹,康熙二十三年三月(农历甲子年戊辰月,1684年4月),从山东迁徙至关东。 [ 阅读全文 ]
1 

郑板桥爱子不娇惯

1 5
郑板桥为了把儿子培养成有用的人才,牢牢记取“娇子如杀子”这句话,十分注意对儿子的教育。 [ 阅读全文 ]
5 

经济

2020-11-26
浏览:19 评论:0 收藏:0
2020-11-26
浏览:38 评论:0 收藏:0
2020-11-26
浏览:5 评论:0 收藏:0
2020-11-25
浏览:2 评论:0 收藏:0
2020-11-25
浏览:3 评论:0 收藏:0
2020-11-24
浏览:7 评论:0 收藏:0
< img src='http://www.yhzszx.com/yh/img/shareLogo.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