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子孙在线 > 方志 > 历史沿革 > 上海老房子(5):冒广生与冒广生旧居

上海老房子(5):冒广生与冒广生旧居

2017年12月25日
作者: 
文章来源: 

  曾经看过上海老房子“四明邨”(徐志摩故居),很好奇同在延安中路并与之毗邻的“模范邨”。原来,它是冒广生的旧居。

  冒广生(1873.4.1~1959.8.10),又称冒鹤亭,江苏如皋人,因为关注上海老房子,故而我关注起这位中国一代名士、近代著名学者和诗词大家,冒广生与明末四公子冒辟疆之间的关系也引起了我的好奇。

  冒广生的一生可谓跌宕起伏,历晚清、民国、新中国三朝,解读他身上发生的事情让人扼腕,令人感叹。

  冒广生1873生于广州,故而得名。冒广生乃名门之后,系元世祖忽必烈第九子镇南王胱欢的后裔,母亲周萱是清末大学者周星诒之女。

  冒广生从小聪慧过人,人称小神童。因父亲冒树楷早逝,从小到广州跟随祖父冒文川生活,童年时有幸拜人称“南词正宗”叶衍兰为师。1886年祖父也病逝,只好迁居到到苏州随外祖父周星诒生活,又有幸拜著名教育家俞樾为师。七外祖父著有一本《东鸥草堂词》诗集,冒广生时时加以吟诵,朗朗上口的诗句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培养了他对诗词的兴趣爱好。冒广生的外祖父周星诒是清代著名的藏书家和版本目录学家,曾官拜福建建宁知府,家中当时的学者常相聚高谈阔论,他在这样的文人云集的家庭文化氛围里得到薰陶,对他日后的学术研究取向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冒广生17岁时,回乡参加县试、州试均得了第一,中了秀才。光绪二十年为1894年,他再次回乡,参加科考,再一次考了第一名,中了甲午科举人。清末光、宣两朝,历任刑部郎中、农工商部郎中等。

  1898年,冒广生参入保国会,积极的参与康有为和梁启超发动了戊戌变法的有关活动中。

  民国后,历任北京政府财政部,农商部全国经济调查会会长,江、浙等地海关监督,抗日战争前任中山大学教授。后任国史馆纂修。

  建国后,任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特约顾问,上海文史馆馆员。著有《冒鹤亭词典论文集》、《疚斋词论》、《小三吾亭诗文集》。编有《永嘉诗人祠堂丛刻》、《永嘉高僧碑传集》。

  不仅陈毅、周恩来接见了冒广生。1957年,他85岁时,《人民日报》刊登了他撰写的《对目前整风的一点意见》文章,该文让这位当年参加戊戌变法时的热血青年的理想得以实现之时的欣慰之情跃然纸上。见到该文章,毛主席亲自在中南海接见了他,并对他尊敬有加。

  不可思议且具有戏剧性的一幕是,第二年,即1958年,即便冒广生是如此的德高望重、如此的高龄,还是成了最年长的右派。

  1959年,冒广生于上海病逝,葬于苏州灵岩山五龙公墓。其墓在“文革”中被毁,1993年,其子冒舒湮在北京植物园内樱桃沟——其家退谷墓园第五女景缓和第六女景琮“双女坟”处建衣冠冢,赵朴初题写碑文。

  1961年,按照冒广生遗愿将其收藏的900余件文物(祖上的遗存,有书画、印章、砚台,以及师友手书信札等),无偿捐赠给上海博物馆。1989年,在冒广生逝世30周年之际,上海博物馆举办《冒广生先生遗存文物展览》纪念冒广生。

  说起冒广生,不得不提及著名人物明末四公子(陈贞慧、侯方域、方以智、冒辟疆)之一的冒襄。冒广生与冒辟疆究竟是什么关系呢?

  冒广生乃冒辟疆的六代侄孙。卞孝萱的《钱钟书冒效鲁诗案》一书提及,据《冒氏宗谱》及冒广生《先墓纪略序》、《木叶庄墓表》,列如皋冒氏世系简表如下(见《中华文史论丛》总第84辑):

  从历史上看,冒家最为人知的当为明末四公子之一的冒襄(冒辟疆),再就是近代的冒广生了(见2014年5月25日《东方早报》《冒怀滨、冒怀科谈如皋冒家》)。

  冒襄(公元1611-1693年),字辟疆,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冒辟疆一生反清复明,著述颇丰,《先世前征录》、《朴巢诗文集》、《岕茶汇抄》、《水绘园诗文集》、《影梅庵忆语》、《寒碧孤吟》和《六十年师友诗文同人集》等。

  冒辟疆除了有才,宛若明代“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等一般,是浪漫非凡,风流倜傥的翩翩才子,其婚姻和情爱生活也是极具传奇色彩的。除了与陈圆圆有剪不断理还乱的一段情外,更有为人们所熟知的冒董伉俪之情。

  更为传奇的是,董小宛嫁入冒家后,又被人掳走(多尔衮的弟弟多铎掠入王爷府),后几经波折,最后成为了顺治帝的爱妃,因董小宛离世,使得痴情的顺治皇帝无心朝政,不爱江山爱美人,放弃皇位,皈依佛门。

  1641年春天,冒辟疆曾与梨园名伶陈圆圆海誓山盟,约定来年择日迎娶,共结连理,后因陈圆圆被人掳走,冒陈“嫁娶之约”付之东流而告终。随之惹出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 ”引清兵入关大事,令吴三桂成为千古罪人,此是后话。

  1642年底,“秦淮八艳”之一的董小宛成了冒辟疆的如夫人。入清后,冒广生与董小宛归隐如皋水绘园,不问国事。冒辟疆的《影梅庵忆语》洋洋四千言,回忆了他和董小宛缠绵悱恻的爱情生活。

  更有甚者,民间传言《红楼梦》的作者并非曹雪芹,而是出自冒辟疆之手(见2013年9月22日《香港成报》《石破天驚 紅樓夢作者不是曹雪芹?!》)。

  毛主席对冒襄有过高度评价:“明末四公子中,真正具有民族气节的要算冒辟疆,清兵入关后他就隐居山林,不事清朝,全节而终。”(见2009年6月15日《如皋日报》《江东才子冒辟疆》)

  关于模范村(即模范邨),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撰写的上海住宅建设志《新式里弄住宅》是这样记载的:民国17年由中南银行投资,在静安区福煦路(今延安中路)887弄建造的模范村,亦为砖混结构,三层楼,13排,77个单元。

  冒广生度过了86年漫长的一生,他与上海很有缘,在上海生活了几十年,在上海的模范邨就住了42年(1931~1959),冒广生旧居位于上海市法租界福煦路(今延安中路877弄22号)。

  模范邨挂牌上也显示:优秀历史建筑。延安中路887弄。模范村。周惠南设计,砖木结构,1931年竣工。新式里弄住宅。

  冒广生旧居的铭牌上显示:冒广生(1873-1959)…….1931年至1959年在此居住……

  有趣的是,模范邨所处的路名“延安中路”也是数度变迁:1910年(清宣统二年)金陵西路至华山路段,名长浜路;1920年以法国陆军上将名更名为福煦路(模范邨落成时的路名);1943年更名为洛阳路;1945年以蒋介石名更名为中正中路;1950年更名为延安中路(沿用至今)。

  新式里弄住宅建造的全盛时期是民国13~27年(1924~1938年),而模范邨正是1931年竣工的。20年代开始,国内部分富裕阶层对石库门等旧式里弄住宅已不满足,希望住宅的硬件设施更先进、更舒适,比如好的栋距、朝向、通风等等。

  于是,新式里弄住宅取代石库门里弄住宅成为了新兴的住宅建筑,即新式里弄住宅是在石库门里弄住宅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式里弄住宅与石库门里弄住宅的最大区别是内部生活设施的配置,新式里弄住宅都设置了卫生间,这无疑大力的提升了生活的品质。新式里弄住宅的特点很受欢迎,发展很快,到上海解放,占里弄住宅的24.2%(见上海市地方志《上海住宅建设志》)。

  当年静安区的的人口密度和土地价格都低于市中心,且是闹中取静的环境,于是,静安区是拥有新式里弄住宅数量最多的区,而模范邨正是位于静安区。

  新式里弄住宅多数为三层,模范邨12排为三层的(含有假四层),只有一排是2层的。我来到了静安区延安中路877弄22号模范邨冒广生旧居,发现了很有意思的事情,其寓所正门看为三层,而从后门看则为假四层。

  新式里弄住宅的单体平面布置分为三种,即单开间,间半式,双开间,其中以单开间最多。

  模范村正是三层楼的单开间式住宅,由前、中、后三段组成。层高3.35-3.5M,屋顶有坡顶,底层可作为起居室、餐室,前段二、三层为卧室,中段作为楼梯段、后天井和卫生间(见《上海市地方志》《上海住宅建设志》)。

  冒广生1931年在模范邨落成时,就已入住模范邨故居,该寓所最多时住过祖孙三代二十几人,可谓冒氏大宅门(见2014年5月20日《文汇报》《祖父在模范村的日子》)。

  模范村冒广生旧居,是一代名流时常涉足的地方,上世纪30年代徐悲鸿曾携夫人蒋碧薇来拜访,1950年陈毅市长来拜访,得知其患病国务院秘书长齐燕铭也曾代周总理来探望,1955年刘海粟前来请之为其60生日做诗,梅兰芳每次到上海,总会来看望(见2014年5月20日《文汇报》《祖父在模范村的日子》)。

  模范村故居,还挂着梅兰芳与冒广生的小孙女冒怀管合影,这张珍贵留影摄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见2008年12月14日《新闻晚报》《梅兰芳留影再现模范村》)。

  冒广生作为具有士大夫气质的学者,不仅对经学、史学、诸子、诗词都有深入的研究,学术面颇广,他一生中经历了数次社会大变革,他均能积极态度和行动投身于有益的社会变革中,然如此之明白人,数度历经磨难,最终还难逃人生的最后一击,令人扼腕,虽然斯人已去,模范邨现在也没有了冒氏家族人的身影,可其留下的故事说也说不尽,道也道不完——不说也罢。

  

编辑:jrg
0 

今日关注

中元节习俗:放河灯

2 7
中元节有一个非常普遍的习俗:放河灯。 [ 阅读全文 ]
7 

读城|青岛人到底什么样?

2 1
这几年,小哥几乎成为青岛小伙的代名词,一个褒贬不一、色彩丰富、充满复杂情调的感情品牌。 [ 阅读全文 ]
1 

广西博白县冯氏宗族简史

2 18
数百年来,博白冯氏没有联过族,所以造成各地另立始祖,各排字辈。由柯木村光流,冯荣等公倡议,合族响应,统修了全县及部分外迁玉林,陆川,合浦,小江,钦州等地支族的冯氏族谱即《上党郡冯氏元淑公宗谱》。 [ 阅读全文 ]
18 

大鹏赖氏家族:前辈守御领土 后人遍布全球

1 16
赖氏在大鹏生活了近300年,始祖赖吾彪由广东紫金县迁至鹏城。 [ 阅读全文 ]
16 

百余藏品述兰州牛肉面“前身今世”:引燃食客乡愁

1 20
始创于1915年的兰州牛肉面,以其“汤清者镜、肉烂者香、面细者长”的独特风格享誉世界。 [ 阅读全文 ]
20 

越姓是鲜卑族后裔,六旬老人历时20年重修族谱

1 2
越步生表示,经过多年查阅资料研究,新村越氏应为鲜卑族后代,祖先姓氏为译音“越勒氏”,取“越”姓。 [ 阅读全文 ]
2 

奶奶

1 4
奶奶的名字叫赵美珍。 [ 阅读全文 ]
4 

贺姓为啥拜庆姓为祖先?徐州这家人竟是贺知章后人

1 4
沛县这一支贺姓是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的次子的后人,而这支贺氏以庆普为始祖。 [ 阅读全文 ]
4 

辽宁刘姓字辈简略

1 24
字辈是辈分,也是家族密码,辽宁地区移民众多,能查到许多刘姓字辈,虽然他们都姓刘,却并非同宗同源。 [ 阅读全文 ]
24 

净宗初祖:庐山慧远大师

1 7
净宗初祖庐山慧远大师,东晋时代人,庐山白莲社创始者。 [ 阅读全文 ]
7 

习近平出席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1 5
国家主席习近平15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出席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 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 [ 阅读全文 ]
5 

大连 老电车里品味慢时光

1 7
在大连,最有穿越感的是201、203路有轨老电车驶过的街道。 [ 阅读全文 ]
7 

最新证据显示“刘罗锅”祖籍是江苏丰县

1 23
刘得源次子刘福下注:“勤王北出,住山东青州府诸城之逄哥庄。” [ 阅读全文 ]
23 

正是樱桃上市时,话说宝宝能不能吃樱桃?

1 1
樱桃性温热,不易消化,对胃粘膜剌激性大,最好不要空腹吃,在宝宝患病期间不建议食用,特别是口腔有溃疡的、咳嗽喘息的宝宝。正常的宝宝也不可多食。 [ 阅读全文 ]
1 

为什么把“汉人”叫蒙古人种?汉人人数可是100倍于蒙古人

1 5
根据2000年的相关数据显示汉人数量光在中国就约有12亿,而蒙古人全球加在一起也就约在1200万上下,可见从人数上来说,汉人才是最具代表的黄皮肤人。 [ 阅读全文 ]
5 

100年前光绪帝在北大的讲话

1 4
1898年戊戌变法,经光绪皇帝下诏,京师大学堂在孙家鼐的主持下在北京创立,最初校址在北京市景山东街(原马神庙)和沙滩(故宫东北)红楼(现北京五四大街29号)等处。 [ 阅读全文 ]
4 

中山路|百年老街的沧桑感和时代感

1 2
中山路,精神意义与物质价值并存;只要是青岛土著,便会有中山路情结。 [ 阅读全文 ]
2 

溥伟的皇帝梦

1 7
溥伟(1880—1937)字绍原。清恭亲王奕訢之孙,光绪二十四年(1898)袭恭王爵位,成为第二代恭亲王。 [ 阅读全文 ]
7 

栖霞、龙口、蓬莱皆有慕姓,家谱记载是慕容氏后人

1 22
根据族谱的记载,黄县(龙口)的慕姓就是栖霞慕姓的分支,此外,蓬莱、招远、莱阳、海阳、福山等地也都有慕姓居民。 [ 阅读全文 ]
22 

《红海行动》票房突破30亿元

1 2
电影《红海行动》票房一路高奏凯歌,目前已经突破30亿大关。 [ 阅读全文 ]
2 

华盛顿:美国国父,亲自制定美国宪法

1 2
由于华盛顿扮演了美国独立战争和建国中最重要的角色,通常被称为美国国父。 [ 阅读全文 ]
2 

萧红:一代才女最后的寂寞与飘零

1 1
1942年1月22日,萧红逝世。 [ 阅读全文 ]
1 

李光禄:大连的个性与传承

1 8
 大连早期城区是由外国人规划建起,外来元素必然会在建筑、人文景观以及园林设计上留下影子。 [ 阅读全文 ]
8 

李光禄:东关街是大连的宝贵财富

1 13
大连是山东移民最集中的城市,闯关东又是那段最难忘的历史,东关街建筑就是记录那段可歌可泣历史的最宝贵文化遗产。 [ 阅读全文 ]
13 

《诗经.北门》:当生活是一地鸡毛

1 5
《北门》直接生发出一个成语:北门之叹,意指因生活贫苦或怀才不遇而发出的叹息。 [ 阅读全文 ]
5 

张家后人张善夫:串起烟台所城过年的历史

1 5
1954年出生的张善夫是所城张家第18代嫡传后人,自出生起,一直住在所城里的一个独门独院里。 [ 阅读全文 ]
5 

魏富海:大连人难忘的老市长

1 15
魏富海,1930年生,大连市金县人,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4月,在 大连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上当选为市长(至1987年10月);1988年2月至1992年8月(大连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任大连人民政府市长。 [ 阅读全文 ]
15 

电影连环画里的老大连外景地

1 3
网络时代,无论是年轻人,还是长者,都会截取旧照片,或浏览老电影来溯源念旧。 [ 阅读全文 ]
3 

烟台迟姓最为集中的地方是迟家村

1 11
烟台的迟姓以福山区较多,福山的迟姓始于明洪武年间。 [ 阅读全文 ]
11 

大连营城子乔姓

1 1
 据《营城子镇志》记载,大连营城子乔姓祖籍是在山东登州府莱阳县水沟头烟筒圹,康熙二十三年三月(农历甲子年戊辰月,1684年4月),从山东迁徙至关东。 [ 阅读全文 ]
1 

人文

2020-11-27
浏览:170 评论:0 收藏:0
2020-11-27
浏览:107 评论:0 收藏:0
2020-11-26
浏览:30 评论:0 收藏:0
2020-11-25
浏览:5 评论:0 收藏:0
2020-11-24
浏览:12 评论:0 收藏:0
2020-11-24
浏览:20 评论:0 收藏:0
< img src='http://www.yhzszx.com/yh/img/shareLogo.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