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子孙在线 > 宗族 > 寻亲搜索 > 阊门寻根(3)一副流传十二代人的对联

阊门寻根(3)一副流传十二代人的对联

2017年4月27日
作者: 
文章来源: 

 

  据记载,明初的“洪武赶散”移民大潮中,4万余江南百姓由苏州阊门集中出发,被强制迁移到苏北沿海从事煎盐劳役。大丰市小海镇,明清两淮盐场之一小海场所在地。小海镇的居民中,多数是当年阊门移民的后裔。“姑苏世胄,渤海家声”——这是一副贴在阊门移民后裔夏宣家大门上的对联,这副对联,从明朝开始一直流传至今,400余年间,寄托着阊门移民们割不断的故乡情。

  “迟到”的阊门移民

  “小海的夏氏,就是阊门移民的后代。”86岁的夏宣,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思维敏捷口齿清楚。他家客厅的正中央,供奉着“天地国亲师”。

  1999年,时年75岁的夏宣,续修了记载着小海镇夏氏源流的《夏氏长房支谱》,数万字的蝇头小楷,抄录得工工整整。

  夏氏家族堂号“惜阴”——“珍惜光阴”之义。这个堂号,和大禹有关。《夏氏长房支谱》的序言中写道:“究我族始祖相传为禹王,以国为氏(大禹之子启为夏朝开国之君,其后裔遂以'夏’为姓氏),承袭繁衍,一代圣哲,先天下之忧而忧,为解脱万民困厄,治水洪荒,三过其门而不入,其献身精神,万世景仰;尤倡勤奋从业,寸阴是惜。 ”

  在“阊门寻根”的行程中,我们发现大部分阊门移民家族的族谱上记载,其始祖由江南迁到苏北的时间是在元末明初,但小海夏氏的迁移时间却晚了不少,而且迁移的过程还不是“一步到位”的。

  《支谱》序言中写道:“海上夏氏,始于会稽,播苏迁泰,旋徙小海,几经周折。一世祖文定公于明正统(明英宗朱祁镇的年号,公元1436年至1449年)自姑苏迁泰州东乡夏庄,第二世君全公、君友公仍住泰州。至三世,一脉迁至吕四场,即君友公之子三人;景旸公(讳鉴,君全公长子。生于明弘治辛亥年(1491年)正月十五日,卒于丙辰年(1556年)十月二十日)于明正德迁小海,辟草莱(杂草丛生的荒地)而通鱼盐之利;朝旸公之子均德公迁北张庄(今盐城北)。 ”

  为什么小海夏氏会比其他苏北的阊门移民家族迁移得晚了数十年?夏宣解释说,移民并非只是洪武一朝的举措,而是贯穿明朝近300年历史的一项国策。对于江北地区而言,规模最大的是明初的“洪武赶散”,但此后,政府还屡次组织移民,“我们夏氏的祖先,可能就是第三次或者第四次移民时来到苏北的,”而且,移民们来到苏北后,还进行了很多“二次迁徙”乃至“三次迁徙”——很多家族先是在扬州、淮安、泰州等府城、州城暂时落脚,立稳脚跟繁衍壮大后,再逐渐分散,向沿海等更偏远的地区再度迁移。“我们这一带大部分人都说是从苏州阊门迁来的。但据我所知,绝不全是从阊门迁来的,比如姓宗的,他们是北宋抗金名将宗泽的后裔,宗泽葬在镇江,他的子孙中的一支遂留在镇江守墓,大概在元末明初的时候,从镇江迁到高邮,又从高邮迁到小海,宗氏家谱我亲眼看到过的。 ”

  “姑苏世胄,渤海家声”

  “辟草莱而通鱼盐之利”,夏氏家族在小海拥有田产,并从事盐业和渔业,因而家境殷实,人丁兴旺,在明朝嘉靖、万历年间,修撰了第一部家谱。

  《夏氏长房支谱中》写道:“我祖以耕读为业,第四世滨海公师食兴化名儒韩乐吾,生子观澜、玉峰、澄源、少滨、凤竹、龙津、竹林七公,嗣后并列七房。 ”

  小海夏氏的族谱,始于五世祖夏浩。“观澜公,讳号,滨海公长子,鸿才博学,笃行孝友,宗谱之设始于公。生于嘉靖二十年(1541年)正月初八日子时,卒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亥时……”

  夏宣家大门上的那副对联“姑苏世胄,渤海家声”就是五世祖夏浩在建立夏氏宗祠时撰写的,此后世代相传。夏浩还曾经写过一首诗“尚学光其祖,从天世可恒,允孚期久荫,积善必成名”,并以这20个字作为子孙后代的班辈排行,从第七世开始,夏氏族人就按照这些字辈顺序取名。夏宣属“允”字辈,为第十七世,目前夏氏家族已经繁衍到了第二十世“久”字辈。

  夏氏宗祠,在小海镇上曾蔚为大观。“六世祖寅斋公于明万历自外地采办银杏树苗,分别培植于家祠(西寺)、戴恩阁(夏氏所创北斗坛)、东潮音寺、城隍庙等处。至民国30年,树高十余丈,干围五人合拢,浓荫复盖,廿里之遥清晰可见。”“由于祠产较丰,每年农历三月初一日、十月初一日,按例祭祖,即春秋两祀。届时合族人等(妇婴除外)均参与,并有早餐与午膳……”抗日战争爆发后,反扫荡中为坚壁清野,祠毁祭止。

  夏宣介绍,六世祖寅斋公又为七房另立支堂名:长房曰“明德”,其他为“修德”、“懋德”、“树德”等堂名。民国三十二年,十六世锡蕃公创立《夏氏长房支谱》,原存正副两部宗谱毁于“文革”浩劫,唯有长房支谱幸免于难。

  “穿草鞋的可入厅穿蒲鞋的不登堂”

  家族世代从事盐业,夏宣对大丰沿海小海、草堰、丁溪等盐场的历史沿革非常熟悉。

  夏宣说,本来小海场的场治不在小海镇,在草堰镇的南闸这个地方。草堰镇上原有两个盐场的场治:草堰场和小海场,而草堰场的场治本来也不在草堰,因为历史上一次大潮水将场部全部冲毁,后来就迁到了现在草堰镇的北闸。乾隆三十三年,小海场迁到了现在的小海镇。后来,丁溪场和小海场合并,小海场并入丁溪场。

  “因为盐民聚居,所以小海等地以前叫灶区。而从明朝开始,盐民分为两种人,一种叫灶丁,相当于现在的劳改犯,政府将其发配到沿海地区烧盐做苦役,这种人有一种特殊的户籍叫'灶籍’,祖先是灶丁,那么世世代代都是灶丁,灶丁不具备完整的公民资格,不能参加科举考试,甚至没有人身自由,世代不能改行,只能烧盐,其地位接近于官奴”;另一种人叫灶民,虽然也是从事盐业生产的,但具备完整的公民资格,可以担任管理灶丁的低级官吏,也可以改行,还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夏氏家族,就属于“灶民”。

  这种残酷的“灶籍”制度直到清朝才被废止。夏宣介绍,雍正十一年(1733年),清政府下令为灶丁除籍,恢复了他们的公民权利,但是他们仍备受歧视,他们的生产工具都是盐商的,烧制的食盐全部交给主家。大丰沿海有一句老话“穿草鞋的可入厅,穿蒲鞋的不登堂”,就是灶丁社会地位的真实写照。灶丁通常穿蒲鞋,他们去东家结算工资时,只能站在门房里面等候,不可以进入厅堂。而穿草鞋的佃户,社会地位则比灶丁要高,他们可以进入地主家的厅堂。

  一直到新四军进驻盐阜地区,灶丁们才得到彻底解放。

  灵魂深处的“阊门基因”

  祖祖辈辈在黄海之滨的盐碱滩上生活了400多年,夏宣对故土有着无限的眷恋。“要不是怀念故土,说不定我现在就在台湾了。 ”民国年间,夏宣任江都县政府秘书。解放军挥师江南前夕,时任县长仓皇逃亡台湾,临行时要夏宣一起走,但他选择了留守,成为代理县长。他将县政府所有的档案、资产封存保管,完完整整地交给了解放军,为江都的解放做出了贡献。

  而对自己家族的根——苏州阊门,夏宣也有着深厚的感情。大门上的那副“姑苏世胄,渤海家声”的对联,是他亲手写的。“小时候,每年春节父亲都会写这副对联贴在大门上,我从20多岁时也每年贴这副对联,一直到现在,即便在文革期间也没中断过。 ”

  在苏北,有一个妇孺皆知的传说——凡是阊门移民的后裔,其小脚趾的趾甲都是裂成两半的。也许是个巧合吧,笔者自身也是阊门移民后裔,始祖于明初从苏州阊门迁到淮安府高沟镇,小脚趾的趾甲恰恰是裂成两半的。而和夏宣谈到这个传说时,他说自己的小趾甲也是裂成两半的,这是阊门移民们共同的“遗传基因”:相传明初大移民时,江南百姓不肯离开故土,明太祖遂派出骑兵马队四处冲撞予以驱散,“赶散”一词由此而来,而裂开的小趾甲,则是被奔马踏裂的;另一种传说是,移民们在离开苏州时,忍痛在自己的脚趾上砍一刀,以作为将来认祖归宗的标记。

  这个传说是真是假已不可考,事实上,各地的移民后裔中都流传着关于小趾甲的传说。

  可以肯定的是,移民后裔们的心灵深处,确实存在一些世代相传的“基因”,对于“洪武赶散”移民后裔们而言,这基因,源于阊门。

编辑:jiruguang
0 

今日关注

中国最大的钻石矿在瓦房店

5 16
中国最大的钻石矿——瓦房店钻石矿位于辽宁大连市,是中国最大的金刚石原生矿床,在世界上享有盛誉,据保守估计,瓦房店地区有1200万-1350万克拉。 [ 阅读全文 ]
16 

山东青州府寿邑吴氏渊源

4 19
青州府吴氏始祖良,初名国兴字种和,赐名良,曾居徐州。 [ 阅读全文 ]
19 

全能学霸!这位清代女科学家的经历有多传奇?

3 1
最近,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第三季正式开播。随着节目播出,多个话题成为热点。比如,制于清乾隆年间的金嵌珍珠天球仪。 [ 阅读全文 ]
1 

贺姓为啥拜庆姓为祖先?徐州这家人竟是贺知章后人

3 4
沛县这一支贺姓是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的次子的后人,而这支贺氏以庆普为始祖。 [ 阅读全文 ]
4 

绿色殡葬 还有多长的路要走?

3 8
转变厚葬观念,改变传统的安葬和祭扫方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阅读全文 ]
8 

大连“马葫芦”为什么叫“马葫芦”?

3 4
“马葫芦”源自日语。 [ 阅读全文 ]
4 

孙群萃画大连:东关街

3 4
东关街是小岗子地区的代名词。 [ 阅读全文 ]
4 

印控克什米尔爆发今年最激烈战斗

3 2
 据《印度斯坦时报》(hindustantimes)消息,当地时间周日,在印控克什米尔南部发生的两次单独遭遇战中3名印军士兵丧生。 [ 阅读全文 ]
2 

《红海行动》票房突破30亿元

3 2
电影《红海行动》票房一路高奏凯歌,目前已经突破30亿大关。 [ 阅读全文 ]
2 

“史上卖书最多的中国人” 漫画家蔡志忠在少林寺出家

2 4
享誉全球的台湾著名漫画家蔡志忠11月17日在少林寺落发出家。 [ 阅读全文 ]
4 

丹东钩沉:开国上将周桓

2 4
周桓故居位于东港市孤山镇,由周桓曾祖父的哥哥建于清光绪年间。 [ 阅读全文 ]
4 

烟台市新媒体协会成立

2 1
9月21日,烟台市新媒体协会成立大会在东山宾馆宣告成立。 [ 阅读全文 ]
1 

傅抱石《听泉图》5186.5万元高价成交的理由

2 9
傅抱石创作于1963年的《听泉图》立轴最终以4510万元落槌,加佣金以5186.5万元成交。 [ 阅读全文 ]
9 

辽宁刘姓字辈简略

2 24
字辈是辈分,也是家族密码,辽宁地区移民众多,能查到许多刘姓字辈,虽然他们都姓刘,却并非同宗同源。 [ 阅读全文 ]
24 

1955年的辽东半岛军事大演习

2 19
1955年辽东半岛军事大演习,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叶剑英元帅亲自担任总指挥。 [ 阅读全文 ]
19 

现存明清家谱,唐宋前世系名人多是编造

2 11
一些文人专以编纂谱牒为职业,事先将各姓在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开列出名单,当有人要他们纂修家谱时便根据需要将这些名人编人家谱,现存明清家谱中,唐宋以前的世系中常常可以看到不少名人,许多就是这样编造出来的。 [ 阅读全文 ]
11 

正是樱桃上市时,话说宝宝能不能吃樱桃?

2 1
樱桃性温热,不易消化,对胃粘膜剌激性大,最好不要空腹吃,在宝宝患病期间不建议食用,特别是口腔有溃疡的、咳嗽喘息的宝宝。正常的宝宝也不可多食。 [ 阅读全文 ]
1 

日本为什么没有留守儿童?

2 2
战后日本民众是幸运的,不仅实现了发展的效率,同时实现了发展的公平。 [ 阅读全文 ]
2 

唐代被赐恶姓——蝮虺蠎枭

2 3
赐恶姓在唐代主要出现在武则天时代。 [ 阅读全文 ]
3 

读素描连环画《无产阶级的歌》

2 3
三十年来,连环画《无产阶级的歌》一直被人们关爱着。 [ 阅读全文 ]
3 

魏富海:大连人难忘的老市长

2 15
魏富海,1930年生,大连市金县人,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4月,在 大连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上当选为市长(至1987年10月);1988年2月至1992年8月(大连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任大连人民政府市长。 [ 阅读全文 ]
15 

宰孔是为宰姓始祖

2 18
据《元和姓纂》记载:“周大夫宰孔,周公之后,以官为姓。” [ 阅读全文 ]
18 

宣姓人在山东

2 5
宣姓起源众说纷纭,得姓于周宣王;得姓于宣伯;得姓于宋宣公。 [ 阅读全文 ]
5 

苑氏源于商代,姓出武丁

2 33
苑是非常古老的姓氏,发源于公元前1168年,距现在已经有3100多年。 [ 阅读全文 ]
33 

毛主席、周总理最爱“歹”大连樱桃

2 26
我们今天常说的樱桃却是舶来品,是指欧洲甜樱桃和欧洲酸樱桃及其杂交种的总称,原产于亚洲西部和欧洲东南部。19世纪70年代,最先由西方传教士和船员、侨民等引入烟台地区开始栽培。大连樱桃种植于1906年。 [ 阅读全文 ]
26 

烟台蓬莱解宋营是明代抗倭古城

2 8
烟台蓬莱解宋营有座明代古城,修于洪武年间,用来抗倭。 [ 阅读全文 ]
8 

当《人民的名义》遇见古诗词,火花四溅,堪称绝妙!

2 4
  《人民的名义》是由李路执导、周梅森编剧的当代检察反腐题材电视剧,该剧以检察官侯亮平的调查行动为叙事主线,讲述了当代检察官维护公平正义和法制统一、查办贪腐案件的故事。 [ 阅读全文 ]
4 

睢宁三山堂 张、赵、宋三姓本一家

1 22
清乾隆四十五年《宋氏族谱》序言:宋氏始祖待铜,由河南迁睢,兄弟三人,己为长也,因赋役繁重分姓,一为张氏,一为赵氏。 [ 阅读全文 ]
22 

明初从苏州阊门迁至高邮 阮元曾为居氏题匾“明德惟馨”

1 20
高邮八桥居家庄“渤海堂”居氏,是明代初期从苏州阊门迁来。 [ 阅读全文 ]
20 

大鹏赖氏家族:前辈守御领土 后人遍布全球

1 16
赖氏在大鹏生活了近300年,始祖赖吾彪由广东紫金县迁至鹏城。 [ 阅读全文 ]
16 

宗族排行

2020-10-29
浏览:33 评论:0 收藏:0
2020-10-16
浏览:81 评论:0 收藏:0
2020-10-15
浏览:136 评论:0 收藏:0
2020-10-14
浏览:127 评论:0 收藏:0
2020-10-14
浏览:157 评论:0 收藏:0
2020-10-14
浏览:752 评论:0 收藏:0
< img src='http://www.yhzszx.com/yh/img/shareLogo.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