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子孙在线 > 方志 > 人文 > 孙群萃画大连:世上已无十五中

孙群萃画大连:世上已无十五中

2018年2月13日
作者: 
文章来源: 

  十五中就是美术学校的代名词,大连人少有不知道。

  我是十五中的学生,初中、高中都在这里度过。

  说起我们的学校,历史可不算短。初一开运动会,主席台标语的文字分明写着:“第四十八届运动会”。

  那是1991年的事情,算起来学校成立有六十多年了。

  十五中以美术闻名还最近三十来年的事情。

  当年,文革后期,以美术组的徐世政老师在课余组织美术活动开始的。

  学生中偶尔有考上美术学院的,逐渐铺开了摊子,进入九十年代末,学校里初中部的普通班被取消,十五中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美术中学——彻头彻尾的美术中学是个啥滋味?

  我没尝过,想想从小到大朋友、同学都是一个专业的,并不是什么好事情——况且,现在的十五中早已不是当年的十五中了。

  80年代末,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十五中开始对外招收业余班学员。

  1988年初夏,我爸爸带着我的速写去见了徐老师,由此进入十五中夜校,那一年我小学三年级。

  去学校的头天晚上,看新闻联播,爸爸指着里头的西方国家元首说:“看人家老外,眼睛活得很!眼神总是随着对方谈话的内容变化!”

  这个我记下了。

  第二天,面见美术组的四位先生(徐老师、姜老师、张军老师、黄老师,当年只此四位),我用昨天外国人的眼神配合着父亲的话语,从而博得诸位先生的一致赞美!

  徐老师对我颇为相看,让爸爸周末带着我去他家,耳提面命,成为入室弟子,但我从来在他家接受指教,唯一的一次,由于路不熟悉,到的时候他已经出门了。

  过后,徐老师问父亲:“你怎么能没找到呢?不是给你地址了么?”

  父亲说:“找到了。”

  徐老师接着问:“在哪里?你说来我听听!”

  父亲说:“破烂市场那边儿!”

  徐老师颇为不快地说:“那不对!你说的不对!!”

  父亲知道说错了话,赶忙纠正:“噢!在北京街那里!”

  徐老师点点头,笑呵呵地:“对喽!北京街嘛!”

  其实,父亲一点没说错!在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老城区每逢周末总要在201有轨电车道边街巷里自发形成一个旧货交易市场,什么都有卖。

  北京街、大同街都在这个范围里。

  十五中地处市中心的市中心,是日本时代的欧式三层红色砖楼,分东西两楼,都是临街的转角楼,藉此正好合围成一座封闭的院落。

  院子很逼仄,只有花坛2座,芙蓉树若干。

  所以操场建在学校南边,隔着一条叫福泉街的小马路,1995年以前跟渤海啤酒厂毗邻。

  学校院子里有二层尖顶水泥拉毛小楼2座,这样的房子在1945年以前,是日本公司职员的住家。

  我一直搞不清这里的住户跟学校究竟有什么关系。

  这里有个女疯子,个子不高,表情严肃,眼袋很沉,走路不看人,喜欢早晨穿戴齐整地出现在附近的劳动公园,围着花坛口中念念有词地转圈。

  美术组的窗户开在东楼二楼东南角,那是东楼最好的位置。

  我们大连是丘陵地貌,山地平原夹杂,凡是这样的城市都是依(地)势而建,所以基本没有正南正北的街道,建筑物很多都是斜开门,学校东西两门都是这样。(平原地带忌讳斜开门,我居住过的西四大红罗厂西口的酒楼就是西南开门,结果2年倒了三家店,这不!前些日子路过,又黄了一家)

  美术组是木地板,这也是日本人给我们城市留下的,由于年久失修,踏在上头吱吱拗拗的。

  美术组窗户开在临街,隔着福泉街便是操场,操场大且简陋,地上铺的像是煤渣。

  操场南门隔着五惠路是著名的劳动公园,山上的电视塔坐在办公室里可以看的很清楚。

  美术组右边是音乐教室。

  由本校唯一的音乐教员常老师弹着风琴教授大家,常老师是个四十多岁的有些发福的妇人,她同时担任年级组长的重任,为人严厉不失幽默,说话办事干净利索,缺点是一说话就不停地咔吧眼睛。

  东楼最西头是个礼堂,偶尔会作为体检、接种疫苗、小范围的选拔赛使用,真正为大家注目的还是每年若干次的风景写生展览。

  美术组左边是静物室和图书室,掌管钥匙的是带眼镜的王老师,她是个尽职的管理员。

  东楼的东侧是可以并行两辆汽车的夹道,对面原先也是老式的楼房,在94-95年间拆除了,由于投资方的撤出,这地在我上高中过程里一直闲着,满是蒿草,还有一个水泡子。楼没拆完那会,一群做烧鸡的跑到废墟里杀鸡、烧水、褪毛。

  站在二楼教室窗台前就可以看见地上凝固发黑的血。

  东楼大门前盖起来2家拉面馆,吃拉面是我们那个时代中学生最普遍的就餐方式之一。

  靠南的拉面馆的茶蛋锅总是摆在路边,由于紧挨着操场,曾经发生足球砸进锅里的事件。

  再说西楼,一般按照呆在这里人的习惯叫前楼,这里紧邻中山路。

  校长、教导主任、初中各教研室全部在这里。

  初中时候的吕校长是个和蔼可敬的老头儿,宽厚仁慈,我曾经有速写发表,他看了居然请我进办公室为他画像。

  本校有传说中的“四大金刚”,忘记最早听谁说的了。

  即便是当时,我也只记得3个:狗眼、地球、草莓裤头。第三个从来不知道是谁。地球是个教地理的、爱开玩笑的、偶尔有些脾气的秃老头。

  狗眼,他的威名不仅限于本校。因一只眼睛是玻璃而得名。

  狗眼本姓姚,最初是本校语文老师,后来逐步升级,最后作为教导主任。

  他对学生错误的惩罚几近宗教的热忱,完全是一种发泄,需求之后的快感。

  我曾经在集邮门市遇到过他,他正在挑选邮票,我忽然觉得狗眼也不是想象中那么可怕!——毕竟他还有自己的爱好!

  前楼一层走廊光线很差,从外头阳光下猛地进来,会短暂的失明。

  我初中的教室就在一楼,窗户朝东,外头有一株很大的芙蓉树,冬天,元旦班会,我们曾经在下面烤过肉。

  下午,坐在窗边,我经常透过树叶看着院里的小楼发呆,总感觉距离我非常遥远。

  教室离热饭的地方很近,一到10点多就会闻到各种菜肴混杂的气味,腻腻的,软软的,有些潮湿的感觉。

  熥饭的老太太是个厉害的角色,跟领导很能吃得开!

  她对学生很刻薄蛮横,历史上很多学生因为跟她的矛盾而被处分。

  美术室在教室对门,邻街的屋子,冬天很冷,夏天湿热。

  小学在夜校学美术那会常年在这间屋子,几个淘气的学生经常用刺水枪突然喷向窗下的路人,用他们惊慌迷惑的状态取乐。

  初中,一个美术老师把教室的角落当作自己的书房,从旧货市场趸来的书籍杂志都堆放于此。

  后来竟被学生拿走大半,我有一本40年代野夫写的《木刻技法》就从那里来的。

  十五中在70年代以木刻扬名,《少年文艺》的封二、封三经常有作品发表。

  这个传统一直持续到90年代,估计现在没有这样的教学了,辛苦麻烦不说,木刻刀还容易伤手。

  最主要的今天的木刻已经沦为边缘艺术,美术院校版画系的学生毕业大多转行,那有心思搞这奢侈的东西。

  从小学到高中,我观看了无数十五中前辈学长的作品,现在想来那些风景作品历史意义必然要大于艺术价值,很多早已消失的街巷、西岗区的东洋建筑、没有修葺过的质朴的海滨、隐蔽在市中心的动物园……只能从资料库里堆满尘土的画作中找寻,十五中现在条件好了,应该出版一本关于20年前大连的画册,调子应该满是一丝忧伤怀旧的淡淡的甜美。

  可能永远也不会有这样一本书,我很想再好好看一看那些画。

  几年前,我们的学校就已经搬离了老校园,这里的只作为业余班教室使用!

  那么大的一片地方呀!如今,就连这最后的念想也将随着推土机的轰鸣粉碎。

  那些开发商和作业的工人,知道这片废墟下埋藏着这许多故事么?

  “你们谁知道来到十五中是为了什么嘛?”,大教室里,徐老师带着特有的激情发问。

  “因为我喜欢画画!”我嘹亮地回答。

  “对了——” 徐老师说。

  这番对话在1988年初夏,那一年我九岁。

  2006年8月24日写于十五中倒下之际

编辑:jrg
14 

今日关注

辽宁刘姓字辈简略

3 24
字辈是辈分,也是家族密码,辽宁地区移民众多,能查到许多刘姓字辈,虽然他们都姓刘,却并非同宗同源。 [ 阅读全文 ]
24 

冷姓的起源

3 4
冷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 [ 阅读全文 ]
4 

广西博白县冯氏宗族简史

3 18
数百年来,博白冯氏没有联过族,所以造成各地另立始祖,各排字辈。由柯木村光流,冯荣等公倡议,合族响应,统修了全县及部分外迁玉林,陆川,合浦,小江,钦州等地支族的冯氏族谱即《上党郡冯氏元淑公宗谱》。 [ 阅读全文 ]
18 

鹿姓乃周朝康叔后裔

2 17
据《风俗通》记载,康叔建立卫国后,他的嫡系子孙世代为卫国大夫,其中有人被封于五鹿(今河南濮阳),后人便以地名为姓氏,称五鹿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鹿氏。 [ 阅读全文 ]
17 

江西这个村里有48口古井,藏着什么样的秘密?

1 3
天宝古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被誉为“江西第一古村”。 [ 阅读全文 ]
3 

叫姓只有300多人

1 15
全国姓“叫”的仅300多人,主要分布在湖南省株洲市攸县菜花坪镇菜坪村斑竹垅。 [ 阅读全文 ]
15 

孔子祖上及下七十七代后人家谱一览表

1 29
孔孟后人现在取名,正式订出行辈是在明朝:明初朱元璋赐孔氏八个辈字:公、彦、承、弘、闻、贞、尚、胤,供起名用;到现在为止已知最小辈是“钦”字辈。 [ 阅读全文 ]
29 

大连老地名:貔子窝与麻子沟

1 1
貔子窝就是普兰店的皮口镇,其实,貔子并非指黄鼠狼,而是狐仙;胶东话里,“麻子”、“老麻”、“老麻子”是一个意思,即野狼或野狗之意,这是老麻沟的由来。 [ 阅读全文 ]
1 

李光禄闲话老大连:大连冬季里的煤坯

1 8
脱煤坯时代早已过去,昔日买煤的供应证只能成为大连收藏里的永久记忆。 [ 阅读全文 ]
8 

营口2001年重建妈祖庙

1 2
营口天后宫始建于清雍正四年(1726),在原龙王庙旧址修建,2001年重建。 [ 阅读全文 ]
2 

大连举行第四次海葬公祭

1 1
3月31日上午,大连市第四次海葬公祭仪式在老虎滩菱角湾游船码头举行。 [ 阅读全文 ]
1 

大连火车站曾有毛主席像

1 6
大连火车站1935年至1937年建,是大连市标志性建筑之一,曾为1930年代亚洲最大的火车站。 [ 阅读全文 ]
6 

鼠姓起源不同流

1 3
鼠族奔走齐国,寻求四贤之首的姜子牙保护,姜子牙将其安排在齐国与宋国交界处(今山东沂南苏村)定居,以图腾为志称鼠氏。唐朝西突厥阿史那部鼠尼施部落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 阅读全文 ]
3 

旅顺地理:万忠墓纪念馆用现代科技再现日本侵略者罪行

1 21
旅顺万忠墓已成为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大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及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 [ 阅读全文 ]
21 

哈姓全国不足万人,汉、回、满族都有

1 18
明朝土木之变后中原始有哈姓,海内外总共不足1万人。 [ 阅读全文 ]
18 

毛泽东赞粟裕大将“三次辞帅”真相

1 5
1955年,粟裕被授予共和国大将军衔,位居十大将之首。毛泽东是要给粟裕授元帅的,但粟裕高风亮节,把元帅让了。 [ 阅读全文 ]
5 

《红楼梦》何以成为四大名著之首?

1 1
都说千万个人读红楼,就会有千万卷《红楼梦》。 [ 阅读全文 ]
1 

山东沂水关顶刘氏考

1 9
查其《刘氏族谱》与穆陵关巡检档案,可知“关顶刘”为穆陵关守关将领之后。 [ 阅读全文 ]
9 

大连“此地巴”的由来

1 25
大连人主要由两支组成,一支来自建市前后,当地人称为“海南丢子(e韵,音额)”;另一支是自然当地人,“海南丢”称之为“此地巴子”或“此里巴子”。所谓“此地巴”系指旗人。 [ 阅读全文 ]
25 

大连金州汪姓是完颜阿骨打之后

1 9
大连金州地区也生活着这样一支汪姓,汪渔洋就是金州汪姓代表人物。 [ 阅读全文 ]
9 

大连傅家庄“傅”字源于明开国功臣姓氏

1 8
大连文史专家嵇汝广、胶东文史专家解焕新于近日在山东烟台地区考证发现,大连傅家庄“傅”字源于明朝开国大将傅友德姓氏。如果考证结论属实,这将成为大连移民史和旅游史研究领域的重要发现。 [ 阅读全文 ]
8 

英国科学家:常吃蓝莓有助老年人提高脑力

1 1
  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研究发现,每日饮用30毫升浓缩蓝莓汁有助老年人提高脑力。 [ 阅读全文 ]
1 

这一年,我们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稳更远

0 8
回望2021年的浩瀚星空,中华民族迸发了最耀眼的华彩:“天问”登火、“羲和”探日、“银河”巡天、“天宫”览胜…… [ 阅读全文 ]
8 

最大规模疫苗接种为什么“能”

0 16
全国新冠疫苗接种超过26.9亿剂次,完成全程接种人数超过11.9亿人——来自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的最新消息显示,我国疫苗接种率已达80%以上。 [ 阅读全文 ]
16 

全能学霸!这位清代女科学家的经历有多传奇?

0 1
最近,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第三季正式开播。随着节目播出,多个话题成为热点。比如,制于清乾隆年间的金嵌珍珠天球仪。 [ 阅读全文 ]
1 

“见字如面——2020中华家风文化主题展”开幕

0 7
12月16日上午,“见字如面——2020中华家风文化主题展”开幕式在中华世纪坛举行。来自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柳明校区的学生们,通过诵读家书、书写家训的形式,表达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家风文化的理解与传承。 [ 阅读全文 ]
7 

社交媒体的寻人奇迹:直系军阀孙传芳嫡孙微信找到南京亲人

0 7
孙传芳共有四子三女,后人居住世界各地,而生活在南京的是孙传芳第三个儿子孙家裕家族。 [ 阅读全文 ]
7 

中国天主教

0 2
天主教于唐代开始传入中国,13世纪再度传入,16世纪随着西方殖民主义浪潮,再一次传入中国。 [ 阅读全文 ]
2 

中国伊斯兰教

0 10
唐宋时期,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并发展起来。 [ 阅读全文 ]
10 

延迟退休最新消息!中央明确了!

0 4
按照国家现行规定,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女工人法定退休年龄为50周岁。 [ 阅读全文 ]
4 

区域概况

2020-12-15
浏览:82 评论:0 收藏:0
2020-11-26
浏览:5 评论:0 收藏:0
2020-11-25
浏览:32 评论:0 收藏:0
2020-10-23
浏览:31 评论:0 收藏:0
2020-10-22
浏览:9 评论:0 收藏:0
2020-10-22
浏览:15 评论:0 收藏:0
< img src='http://www.yhzszx.com/yh/img/shareLogo.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