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子孙在线 > 宗族 > 家谱 > 两岸族谱对接:寻根问祖,得讲规矩

两岸族谱对接:寻根问祖,得讲规矩

2017年12月29日
作者: 
文章来源: 

 

  明清时期,大量闽人渡海入台。为了本族世系不至于中断,他们积极修谱,或回“唐山”抄谱。但在1949年之后,海峡两岸隔绝长达38年。

  2017年是两岸恢复民间交流30周年。南方周末记者撷取了一段江氏家族故事,其中有时隔三百年宗亲重逢的喜悦,也有族谱无法对接祖源难觅的怅惘。

  帮江丙坤先生寻找祖源

  厦门老人江林宣第一次“自由行”去台湾时,背着一部他主持编撰的重达5斤的族谱,怀着一种混杂着期待与懊丧的心情。

  他要去和时任中国国民党副主席、台湾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见面,向这位年近古稀的江氏亲人报告一个“不太圆满”的消息。

  那是在2012年3月,两岸关系正顺。此前的2011年6月,厦门成为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旅游的第一批试点城市。

  当时,江林宣正忙着筹备成立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江氏委员会。有宗亲提出,能否邀请台湾的江丙坤先生来当江氏委员会的顾问。于是,江林宣写了一封邮件。

  江丙坤很快回函,并赠手书贺词一幅:“谱籍昭世系,祖泽庆流芳。”但他没有明确答复自己是否同意当这个顾问,反而提了个请求,请江氏委员会帮助他查找祖源世系。

  然而,江丙坤的家族没有族谱。他的曾祖父住彰化县永靖乡,祖父迁南投县草屯镇溪州里,父亲随改嫁的祖母又迁至南投县平山里。平山里非江氏村庄,没有江氏族谱流传。

  三代再往上,江丙坤能提供的唯一线索,只有他的高祖母的祖宗牌。这块暗红色木刻的牌子上,右上角刻一“平”字,左上角刻一“和”字,显示他的祖籍地在福建平和。

  但究竟是哪一年,哪一位江氏先人从平和迁移来台,又历经几代繁衍?江丙坤曾托彰化的江氏老人查找其上祖世系,皆“大失所望”。

  最早从大陆到台湾的先民被称作“开台祖”。在大陆祖籍地,族谱往往只记录到某人“移台”,开台祖在台湾的裔孙不再续入谱中。若在台湾无谱,又不知开台祖名号,就很难从大陆族谱中找到祖源。

  为此,江氏委员会成立了以江林宣为组长的江丙坤先生族谱对接工作专家组。一方面,他们走访台湾江氏各支系,搜集族谱;另一方面,赴福建上杭、平和、永定、诏安等县江氏村庄,遍查族谱。

  平和县江氏族谱中,记有约三十人“移台”,其中哪一人能接上江丙坤的祖父、曾祖父一脉,江林宣有几种猜想,考证下来都觉得勉强。

  “他当然是感到遗憾。我们也说,江丙坤先生虽然没接上家谱,但祖籍在福建平和,这是没错的。”江林宣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江丙坤在台湾海基会大楼会客厅见他时表达了感谢,也请他再找一找。同行的宗亲赠给江丙坤一张《福建江氏远祖世系图》,将江姓的源头追溯到传说中的黄帝。

  “那很亲,才隔了八九代”

  虽然没能帮上江丙坤的忙,江林宣却在台湾对接上了许多江氏族人。这多亏他退休后编的那部《济阳郡永定江氏宗谱》(以下简称《永定江氏宗谱》),页数上千,收录祖籍福建永定的江氏子孙逾三万。

  “济阳郡”是堂号,源于晋朝时江氏先人在山东地区设立的济阳郡。不过,“往远了说没用,”江林宣展示宗谱时摆摆手,“以前谭其骧教授(编者注:中国历史地理学科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1950年之后执教于复旦历史系)给我们上课就说,族谱不可全信,每个村庄的始祖是可靠的。

  谭其骧的断语让江林宣迷上了族谱。在厦门市图书馆工作数十年,他研究了所有馆藏的手抄老族谱。2000年前后,来大陆寻根问祖的台湾人有时会多带一本印刷版族谱,赠给图书馆收藏,他也先睹为快。

  2002年一退休,江林宣马上着手编起了本族的族谱。“闽南人比较讲规矩,一族总共只有两套族谱,祠堂里、族长家各放一套。结果(因为历史原因)全没有了。我们山区(永定)不管那么多,老百姓都从源头单线连下来,抄自己这一支放回家里。所以,我修族谱时很好办,手抄本太多了!”

  历时一年半,族谱修完。谱上记载,清朝时有三百多人迁去台湾。有的开台祖名字后面还跟了一两行子孙信息,江林宣猜测,是其后代回“唐山”祭祖时续上的。更多的开台祖只留下一个孤零零的名字。

  一趟台湾“自由行”,让这些孤零零的名字有了下文。

  “不跑还不知道,原来台湾姓江的,有一大半是我们永定过去的。”江林宣在高雄下飞机,找到六桂堂总部,请他们提供附近几个县江氏宗亲的电话号码。

  电话一打通,对方听说是厦门来的江氏,都很热情,开着小汽车来接江林宣。“一下来了很多人,都说,哎哟,好几代没有见面了!问十个人,有八个说祖籍是永定的,我就让他们拿家里的族谱来,和我这本对一对,大部分很快对上了。”

  对上的接着报代数、排辈分。江林宣是第25代,又年长,见到的台湾宗亲大多是他的后辈。一位第27代拿来一本《新屋江氏族谱》,和《永定江氏宗谱》对照着研究了半天,发现和江林宣在第15代是同一位祖宗。“这一辈(第16代)才分开,那很亲,才隔了八九代。他就叫我叔公,叫得很亲热。”

  15天“自由行”结束,江林宣将在台湾收集的24种江氏族谱带回了厦门。

  《新屋江氏族谱》的开台祖是第19代的江鉴周。在编撰《永定江氏宗谱》时,江林宣了解到的所有信息只有:鉴周公,康熙二十三年移台。增订《永定江氏宗谱》时,他在“移台”后面补充了五个字,“居桃园新屋”。

  “我们从哪里来? 祖先住在哪里?”

  喊江林宣叔公的人名叫江彦震,当时在“总统府”任秘书。他生长在桃园县新屋乡下田村,村里有一座“济阳祖塔”。

  按照习俗,每当有族人过世,要先埋地三年,再将骨骸放到金斗瓮里,择良辰吉日移入祖塔供奉。在祖塔里,金斗瓮依照族谱顺序排列,最中央供奉的是开台祖鉴周公。

  年轻时,江彦震并不知道他的这位开台祖来自大陆的哪个地方。2003年,应闽西客家联谊会长曾耀东邀请,他到福建恳亲,并被安排参观永定土楼。负责接待的当地文化局官员特地带他去看承启楼,告诉他,那是康熙年间建造的江氏土楼,是土楼王。

  “那时候只觉得(土楼)是特殊的客家建筑,要去看看。回来翻族谱才知道,原来我的祖籍就是永定,我的祖先就住在这种土楼里。”江彦震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自那以后,他就经常“跑大陆”,对客家文化尤为热衷。

  鉴周公在台湾所传裔孙已有12代,人口近四千人。族里有热心人,每隔一段时间都会重修族谱,哪家哪户有人过世、有小孩生养,都及时增补并印刷,给每个小家庭发一本。

  在世宗亲中,江彦震的堂兄江福荣最受族人尊崇。2002年,江福荣曾率宗亲团回祖籍地谒祖,那时他在永定一个人也不认识,带着族谱一路问,一路颠簸到了永定县高头乡的祖宅。

  十余年后,2015年,由江彦震率团回永定祭祖时,闽台两地的宗亲已经十分热络了,“高头的江氏宗亲会全程安排,(派)接驳车来厦门机场接我们。”

  耄耋之年的江福荣一路精神很好,兴致勃勃地和江彦震念叨,哪些建筑是新盖的,十年前来时还没见过。

  江彦震倏然发现,跟他来大陆祭祖的都是老人家。“年轻人比较缺乏兴趣,忙碌的时候还不会想。老了,一空闲下来就想要了解,我们从哪里来?祖先住在哪里?”

  能给出准确答案的《永定江氏宗谱》,被江彦震摆在了书柜上,“有事没事时翻一翻,和宗亲聊天时有个题材。”

  在这本来自祖籍地的宗谱上,一个叫江鉴周的先人,333年前迁移台湾的决定,又衍生出了一整本《新屋江氏族谱》,和一代代生在台湾根在大陆的江氏后人。巧合的是,迁台那年,清政府正式设立台湾府。

编辑:jrg
11 

今日关注

山东青州府寿邑吴氏渊源

4 19
青州府吴氏始祖良,初名国兴字种和,赐名良,曾居徐州。 [ 阅读全文 ]
19 

贺姓为啥拜庆姓为祖先?徐州这家人竟是贺知章后人

3 4
沛县这一支贺姓是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的次子的后人,而这支贺氏以庆普为始祖。 [ 阅读全文 ]
4 

大连“马葫芦”为什么叫“马葫芦”?

3 4
“马葫芦”源自日语。 [ 阅读全文 ]
4 

孙群萃画大连:东关街

3 4
东关街是小岗子地区的代名词。 [ 阅读全文 ]
4 

印控克什米尔爆发今年最激烈战斗

3 2
 据《印度斯坦时报》(hindustantimes)消息,当地时间周日,在印控克什米尔南部发生的两次单独遭遇战中3名印军士兵丧生。 [ 阅读全文 ]
2 

《红海行动》票房突破30亿元

3 2
电影《红海行动》票房一路高奏凯歌,目前已经突破30亿大关。 [ 阅读全文 ]
2 

中国最大的钻石矿在瓦房店

3 16
中国最大的钻石矿——瓦房店钻石矿位于辽宁大连市,是中国最大的金刚石原生矿床,在世界上享有盛誉,据保守估计,瓦房店地区有1200万-1350万克拉。 [ 阅读全文 ]
16 

“史上卖书最多的中国人” 漫画家蔡志忠在少林寺出家

2 4
享誉全球的台湾著名漫画家蔡志忠11月17日在少林寺落发出家。 [ 阅读全文 ]
4 

丹东钩沉:开国上将周桓

2 4
周桓故居位于东港市孤山镇,由周桓曾祖父的哥哥建于清光绪年间。 [ 阅读全文 ]
4 

烟台市新媒体协会成立

2 1
9月21日,烟台市新媒体协会成立大会在东山宾馆宣告成立。 [ 阅读全文 ]
1 

辽宁刘姓字辈简略

2 24
字辈是辈分,也是家族密码,辽宁地区移民众多,能查到许多刘姓字辈,虽然他们都姓刘,却并非同宗同源。 [ 阅读全文 ]
24 

1955年的辽东半岛军事大演习

2 19
1955年辽东半岛军事大演习,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叶剑英元帅亲自担任总指挥。 [ 阅读全文 ]
19 

现存明清家谱,唐宋前世系名人多是编造

2 11
一些文人专以编纂谱牒为职业,事先将各姓在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开列出名单,当有人要他们纂修家谱时便根据需要将这些名人编人家谱,现存明清家谱中,唐宋以前的世系中常常可以看到不少名人,许多就是这样编造出来的。 [ 阅读全文 ]
11 

正是樱桃上市时,话说宝宝能不能吃樱桃?

2 1
樱桃性温热,不易消化,对胃粘膜剌激性大,最好不要空腹吃,在宝宝患病期间不建议食用,特别是口腔有溃疡的、咳嗽喘息的宝宝。正常的宝宝也不可多食。 [ 阅读全文 ]
1 

日本为什么没有留守儿童?

2 2
战后日本民众是幸运的,不仅实现了发展的效率,同时实现了发展的公平。 [ 阅读全文 ]
2 

唐代被赐恶姓——蝮虺蠎枭

2 3
赐恶姓在唐代主要出现在武则天时代。 [ 阅读全文 ]
3 

读素描连环画《无产阶级的歌》

2 3
三十年来,连环画《无产阶级的歌》一直被人们关爱着。 [ 阅读全文 ]
3 

烟台蓬莱解宋营是明代抗倭古城

2 8
烟台蓬莱解宋营有座明代古城,修于洪武年间,用来抗倭。 [ 阅读全文 ]
8 

当《人民的名义》遇见古诗词,火花四溅,堪称绝妙!

2 4
  《人民的名义》是由李路执导、周梅森编剧的当代检察反腐题材电视剧,该剧以检察官侯亮平的调查行动为叙事主线,讲述了当代检察官维护公平正义和法制统一、查办贪腐案件的故事。 [ 阅读全文 ]
4 

明初从苏州阊门迁至高邮 阮元曾为居氏题匾“明德惟馨”

1 20
高邮八桥居家庄“渤海堂”居氏,是明代初期从苏州阊门迁来。 [ 阅读全文 ]
20 

大鹏赖氏家族:前辈守御领土 后人遍布全球

1 16
赖氏在大鹏生活了近300年,始祖赖吾彪由广东紫金县迁至鹏城。 [ 阅读全文 ]
16 

浙江郑氏族谱字辈摘录

1 2
字辈是辈分的证明,这是中国唐宋以来形成的文化礼仪,炎黄子孙在线收藏部分浙江郑氏族谱字辈。 [ 阅读全文 ]
2 

他们用旧体诗记录“九一八”

1 7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李鹤、马君武、钱来苏、胡先骕、马叙伦等人纷纷作旧体诗,表达爱国抗日之情。 [ 阅读全文 ]
7 

棺材可降解? 加拿大学生推行殡葬行业的绿色发展

1 12
环保葬礼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 阅读全文 ]
12 

德国放弃传统葬礼选择生态葬 从森林到大海

1 1
越来越多德国人放弃隆重的传统葬礼,选择树葬、集体葬、海葬等生态葬礼。 [ 阅读全文 ]
1 

烟台发钱了,最高500元/月,连续6个月!

1 1
烟台市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可按月领取6个月的失业补助金:缴纳失业保险不满1年或领取失业金期满仍未就业的,失业补助金标准为200元/月;缴纳失业保险1年(含1年)至5年的(含外地转入),失业补助金标准为300元/月;缴纳失业保险5年(含5年)以上的,失业补助金标准为500元/月。 [ 阅读全文 ]
1 

肥西赵氏:铭军提督赵维禹、赵怀业家族史料

1 10
肥西世义堂赵氏,自宋初淳化年间始,后世居肥西梅子湾鹿茸山(今孙集乡),晚清淮军铭军两江提督赵维禹字晴川,及其子铭军两江提督赵怀业、参将怀勋兄弟,淮军末弁、民国上将赵理泰等都出自这支赵姓。 [ 阅读全文 ]
10 

海城尚可喜家谱

1 9
《尚氏宗谱》以尚可喜为中心,首叙“先王遗训”,次叙“先王实迹”,上溯三代,下则以其三十二个儿子为系统,分支入谱;这部《宗谱》,自尚可喜的曾祖父尚生始,上起明嘉靖十四年(1535),下迄伪满康德六年(l939),共记载了尚氏家族四百余年的历史。 [ 阅读全文 ]
9 

远藤周作曾在大连第十六中读书

1 1
1929年,远藤周作进入大连大广场小学校,小学四年级时,他的一篇作文《泥鳅》被当地的日文报纸《大连新闻》采用,得到母亲的盛赞。 [ 阅读全文 ]
1 

大连 老电车里品味慢时光

1 7
在大连,最有穿越感的是201、203路有轨老电车驶过的街道。 [ 阅读全文 ]
7 

百家姓

2020-11-25
浏览:205 评论:0 收藏:0
2020-11-17
浏览:47 评论:0 收藏:0
2020-11-16
浏览:16 评论:0 收藏:0
2020-11-14
浏览:97 评论:0 收藏:0
2020-11-13
浏览:54 评论:0 收藏:0
2020-11-12
浏览:27 评论:0 收藏:0
< img src='http://www.yhzszx.com/yh/img/shareLogo.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