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子孙在线 > 方志 > 人文 > 鲁海|青岛城中“最老说书人”

鲁海|青岛城中“最老说书人”

2017年12月19日
文章来源: 

  他摸透了这座城市的脾气,他借典故“说故事”,轻重缓急间,隐现着青岛方言的韵律,如此这般,他就像城里最老的说书人,神完气足,过往的坚硬,市井的生动,全在掌控中。

  他的看见就是存在,他一开口即是证词,他的悠悠往事大多关于这座城的荣辱不惊。

  一个生于1932年的老青岛,已经与这座城粘连了84年,那种代入感几乎无人能及——更何况,他是一个研究青岛文史的专家,前青岛市图书馆馆长,山东大学兼职教授,目录学界有名的人物——所以,他一回忆,就是青岛往事;一落笔,就是青岛掌故;一较真,就是城市通史。

  他只能是鲁海鲁老爷子。

  在青岛书城的现场,他那稀疏苍白的头发其实已经撑不起“板寸”了。这个多年未变的发型正在自然力的作用下迅速失守。他方圆的脸上,除了笑容辽阔,还有清晰可现的老年斑。然而,他正结结实实地坐在粉丝注视的正前方。这种“结实”来自于两个方面的形成:首先他不是个瘦老头。其次因为他的业界分量以及谈吐之间所产生的慑人气场。

  这是一个鲁老爷子的读者见面会。青岛出版社推出的“鲁海说青岛”丛书,包括《话说青岛》《青岛掌故》《青岛老楼故事》《青岛老街故事》《青岛老报故事》《青岛老校故事》《青岛老字号》《青岛与电影》《青岛与戏剧》《名人与青岛》《作家与青岛》等11种,囊括了鲁老爷子对于青岛往事的讲述。他从1946年开始在报刊上发表文学史学方面的文章,至今还在写下去。了解的人都知道,他一碰到与青岛相关的史料就眼睛发亮。任职青岛市图书馆馆长期间,鲁老爷子得以官方身份造访他城的图书馆,每到一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探和青岛有关的历史文献。加之搞目录学研究的总是作派严谨,鲁老爷子一再求证,落笔成章必有史料出处。最难能可贵的是,他不会板起历史一样沉重的面孔——他摸透了这座城市的脾气,他借典故“说故事”,轻重缓急间,隐现着青岛方言的韵律,如此这般,他就像城里最老的说书人,神完气足,过往的坚硬,市井的生动,全在掌控中。

  任谁都是莽莽历史洪流里的砂砾,裹挟其中,沉浮上下。所不同的是,鲁老爷子一边身为砂砾,又一边打捞起砂砾。

  鲁老爷子祖籍泰安。爷爷当年在泰安岱庙前的市场上摆刻字铺,帮人刻字、代写书信为生,勉强养家糊口。1922年春天,鲁老爷子的父亲鲁寿山刚过16便来了青岛港。初闯荡,只好先在大港做苦力扛大包,幸好生得人高马大,从早干到晚,累死累活,一年撑了下来。后经同乡介绍,到国际俱乐部当上了餐厅服务员,在当时叫做“摆台”。

  国际俱乐部就是今天的中山路壹号,一座地标式德国建筑,在当时属于青岛港的上流交际场,实行会员制,会员以洋人居多。鲁寿山勤奋又机灵,不仅很快掌握了繁复的西餐礼仪,还练成一口标准流利的英语口语,没过几年就当上了餐厅部主任。十年干下来,彻底站稳了脚,等到1932年鲁老爷子出生的时候,其父鲁寿山已经是国际俱乐部的主管了。1945年底离开时,鲁寿山在职场经验与资金积累等多方面完成了人生逆袭,随后与合伙人投资买下了中山路53号青岛咖啡饭店,也就是后来的青岛饭店。1956年公私合营后,他又作为私方经理一直干到1976年。

  不难想象,鲁老爷子是在殷实的家境中长大的。他很早就见了世面开了眼界。3岁刚记事,记住的便是在国际俱乐部里边吃冰激凌边凑热闹看影星胡蝶的场景。随后就是听戏。竟也是从3岁开始。这当然是受了戏迷父亲的影响。鲁寿山做了青岛咖啡饭店经理以后,听戏的机会更多了。当时,名角儿到一地演出都要送招待票,称“红票”,青岛咖啡饭店自然是在红票派送范畴之内的,就这么着,鲁老爷子小小年纪却把好戏几乎看了个遍。尚小云的《玉玲珑》。程砚秋的《春闺梦》。李宗义的《空城计》。顾正秋的《生死恨》。——戏里,是他不曾消解的真假人生。戏外,角儿们收起水袖,洗尽油彩,他近水楼台,看得更真切了。角儿们都曾到他父亲的饭店吃过饭,甚至,角儿们的小癖好也逃不过他的眼睛。“印象最深的是京剧老生李宗义喜欢打篮球 ,他的剧团有一支篮球队,有次李宗义带队到太平路小学的操场上去打球 ,观众有戏迷有球迷,人满为患。”

  有好戏便不放过。除了平度路上的永安大戏院和中山路北端华乐大戏院的亢亮流金,一些有名的茶社里也常有好戏。潍县路2号的新乐茶社便是一个。夏天开着窗,没钱的就在街上听,一听一晚上,据说好听的都挪不动腿。14岁那年,鲁老爷子随家人第一次走进新乐茶社,入目都是新鲜。“里面面积很大,有40多张方桌。如果是一个人,伙计会将其带到坐椅上去,如果是好几个人一起,就可以选择大方桌。等安顿好,伙计送上茶牌子,上面有十几个价格,因茶叶不同价格自然悬殊很大,最便宜的茶只需要两毛,最贵的则几十元。大方桌有固定的人数,加一个人就得多加两元钱的茶资,其实就是座位费。”

  清茶社,喝茶、谈生意。书茶社,则是玩和乐。舞台旁边一字排开十几个歌女,个个花枝招展。节目一开始,每人先表演一段,亮亮相,热热场。青衣、花旦是她们,老生、花脸也是她们。随着夜色渐深,哄堂彩声不断,书茶社的最大看点开始了:点唱!只听伙计扯开嗓子喊道:“李先生花40元点花艳茹唱《击鼓骂曹》。”话音刚落,被点到的歌女站起来,矜持里藏不住的骄傲,在其他姐妹羡慕的眼神中走上台,先给台下鞠一躬,再朝着点唱的李先生鞠一躬,随即韵白念起。那一边,茶社伙计已经来到舞台旁边的红色牌子前,从一列歌女名字中找到花艳茹三个字,在其后面画上两道“花杠”。

  所谓写“花杠”就是写“正”字。一划就是一道杠,一道杠需要20元。这在当时可不是个小数字,普通工人一个月工资也就五六块钱而已。有人为了捧歌女,明明10元可点一曲,他偏偏花几十元,甚至还有为了捧同一个歌女大打出手的囧态。花钱的老板自然是弦外有音。按照书茶社的约定俗成,如果被点唱的歌女得到两道“花杠”——也就是客人掏出40元点唱,表演结束后为了答谢,她须走到茶席上陪客人喝茶聊天。

  很长一段时间,书茶社表演都以清唱京剧为主,且是清一色的女子。北京的单弦、大鼓等表演也来喧闹过,结果青岛人不买账,没市场。相声表演大师马三立和刘宝瑞曾经也来“闯码头”,最终熬了一个月离开了。

  鲁老爷子在他的《青岛与戏剧》里写到了戏园剧场和茶社书场,并对青岛历史上曾经盛极一时并延续至今的话剧、评剧、京剧、茂腔、柳腔、吕剧以及各种曲艺艺术,结合其历史流变和曾经的代表人物进行了全面介绍。作为一次资料抢救,书中提及的大多数小戏院早已不复存在——对于今天的人来说,它们甚至从未存在过。鲁老爷子曾在公开场合表示,内容只比名录多一些,戏的范畴之广,很多史料尚需要更多执著者去补充。

  那些求证史料的深夜,鲁老爷子像蹲伏在黑暗里的猫,沿着鼻梁看向内心,亦像一只过路的大鸟,正偏执地寻找黑色的金子。四周满满的静,他却听见了启幕的声响——幕一启,就是一派大家气象,不用开口,亦不用抬手,已经样样都有了。老戏骨的金玉之声,唱尽人间的幽咽恨意,聊聊数句,已是满场的浑厚铺张,仿如天地泼墨啊。鲁老爷子在深夜深处鼓起了掌。

编辑:jrg
7 

今日关注

烟台故事:续半联,吃半联

4 10
传说清乾隆年间,烟台有家酒店在开张之际,起名“半联酒店”。 [ 阅读全文 ]
10 

“史上卖书最多的中国人” 漫画家蔡志忠在少林寺出家

3 4
享誉全球的台湾著名漫画家蔡志忠11月17日在少林寺落发出家。 [ 阅读全文 ]
4 

大连曾有哪些塔?

3 4
大连市市内曾有几座塔,如苏联红军烈士纪念塔、五一塔、消防塔。 [ 阅读全文 ]
4 

大连:规划引领 品质立市 把城市建设得更美好

3 3
多年以来,大连的城市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规划引领、品质立市,把城市建设得更加美好。 [ 阅读全文 ]
3 

联合国28:1通过中国提出的人权决,美国投唯一反对票

3 3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3月23日通过了中国提出的“在人权领域促进合作共赢”决议,这是联合国决议首次同时写入了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理念,而且表决时仅有美国一票反对。 [ 阅读全文 ]
3 

泉州石湖郭氏古墓群,本源是伊斯兰改姓

3 2
石湖郭氏古墓群,全称为明代石湖八甲郭氏古墓群,石狮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蚶江镇金钗山上。 [ 阅读全文 ]
2 

通天谱只有孔孟曾颜

3 10
 孔、孟、颜、曾四家统一使用的家谱。四家祖先分别追溯到孔丘、孟轲、颜回、曾参,此四人被称作四圣,而这四家的家谱,所排字辈,即辈分命名所用的字,也完全是一样的。充分表现了民族崇尚文化,重视血统的精神。在华夏五千多年的悠久文明中,有且只有四姓是所谓“通天谱”,意思是普天之下,全世界只有一种家谱。 [ 阅读全文 ]
10 

为何蒋氏族谱记载经国不是老蒋的儿子

2 20
蒋经国出生后,经蒋介石同意,被他的奶奶在族谱上登记为瑞青的儿子(瑞青是蒋介石幼弟,夭折)。 [ 阅读全文 ]
20 

贺姓为啥拜庆姓为祖先?徐州这家人竟是贺知章后人

2 4
沛县这一支贺姓是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的次子的后人,而这支贺氏以庆普为始祖。 [ 阅读全文 ]
4 

在茶馆听评书

2 7
在“和园茶馆”我先后听“冯神仙”讲完了《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说岳传》《七侠五义》,他为我童年时代上了中国古典文学最生动的一课。 [ 阅读全文 ]
7 

烟台市新媒体协会成立

2 1
9月21日,烟台市新媒体协会成立大会在东山宾馆宣告成立。 [ 阅读全文 ]
1 

两册《永乐大典》在欧洲以6490多万拍出!!!

2 9
两册非常珍贵罕见的明嘉靖抄本《永乐大典》,以640万欧元落槌,最终含佣金以812.8万欧元(折合人民币6490多万元)成交。 [ 阅读全文 ]
9 

除了放河灯,中元节还有哪些习俗? 

2 3
中华大地,风俗同源,却不相同, 除了放河灯,还有祭祖、放天灯、祭祀土地和庄稼、面塑等许多习俗。 [ 阅读全文 ]
3 

“复州湾海盐”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 3
在日前发布的《国家质检总局关于批准对复州湾海盐等22个产品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中,大连市“复州湾海盐”正式获批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 阅读全文 ]
3 

读城|青岛人到底什么样?

2 1
这几年,小哥几乎成为青岛小伙的代名词,一个褒贬不一、色彩丰富、充满复杂情调的感情品牌。 [ 阅读全文 ]
1 

“15年,3个亿,我走了太多弯路”英歌石植物园创始人缘何自揭伤疤

2 15
花费15年、累计投入3个多亿的英歌石植物园在建设过程中,究竟走了哪些弯路?倔强的“老孙头”为什么要做这种撕开式的反思? [ 阅读全文 ]
15 

星云大师谈人生:先得把我们的心治好

2 5
星云大师:我评价自己,有四句话——光荣归于佛陀,所有的光荣不是我的,是佛祖的;成就归于大众,所有的成就也不是我的,是大家的;利益归于常住,假如有人要给什么利益,不是给我的,是给常住机构寺庙的;功德归于信徒,我自己很平凡,也很快乐。 [ 阅读全文 ]
5 

金普新区2018年度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开始申报

2 7
金普新区2018年度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申报工作近日启动,符合条件的项目将得到该专项资金多种形式的扶持。 [ 阅读全文 ]
7 

《永乐大典》沧桑600年:幸存400多册今在何方?

2 4
《永乐大典》历经600年风雨沧桑,从成书之初的万册巨帙到今仅剩400余册,她的聚散离合也是中华古籍的悲欢缩影。 [ 阅读全文 ]
4 

中国雕塑家创作的马克思雕像抵达马克思故乡

2 4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创作的卡尔·马克思雕像,于当地时间3月6日下午运抵马克思的故乡德国特里尔市。 [ 阅读全文 ]
4 

全真七子都是烟台人

2 14
牟平是全真教发祥地,陕西道士王重阳为全真教创立者、领袖,而全真七子(均为支派宗师)全是烟台人:丘处机栖霞人,刘处玄莱州人,而其余五人马钰、孙不二、谭处端、王玉阳、郝大通均系牟平人。 [ 阅读全文 ]
14 

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主席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作修改

2 10
根据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形势新实践,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提出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 [ 阅读全文 ]
10 

朱德在大连

2 4
朱德三次来大连,对大连民生、造船、教育和海军建设都给予了极大关注。 [ 阅读全文 ]
4 

大连火车站曾有毛主席像

2 6
大连火车站1935年至1937年建,是大连市标志性建筑之一,曾为1930年代亚洲最大的火车站。 [ 阅读全文 ]
6 

孔融靠出格赚名气

2 3
孔融四岁让梨,名满天下,被历代教育家视为道德楷模。 [ 阅读全文 ]
3 

老照片:100年前的大连

2 10
1899年至1905年的大连旧影,触摸那故园的往昔。 [ 阅读全文 ]
10 

大连“东关理发社”是我国保存年代最早的理发馆

2 7
观历史,大连东关理发社可以说是我国现存不多的年代最早的理发馆。 [ 阅读全文 ]
7 

比甲骨文早1000年的中国文字

2 2
高邮龙虬庄陶文为早于甲骨文的一个文字体系。从其文字组合来看,比较成熟,似成词语,并已脱离了早期发现的如仰韶、良渚等遗存的单个字节,更接近成熟的甲骨文,它们比甲骨文还要早上1000多年,是帝尧时代的遗物,可谓极其珍贵。 [ 阅读全文 ]
2 

大连那些事:皮口(貔子窝)得名于狐狸

2 22
皮口镇旧称貔子窝,有人戏说得名于黄鼠狼。非也!其实,貔子并非指黄鼠狼,而是狐仙。 [ 阅读全文 ]
22 

兰陵操姓起源考:消失的皇族,误传千年的姓氏历史

2 3
中华操姓是萧顺之文帝十个儿子子孙走散后的“聚合体”。 [ 阅读全文 ]
3 

资源

2020-11-26
浏览:23 评论:0 收藏:0
2020-11-26
浏览:5 评论:0 收藏:0
2020-11-23
浏览:6 评论:0 收藏:0
2020-11-20
浏览:7 评论:0 收藏:0
2020-11-20
浏览:10 评论:0 收藏:0
2020-11-19
浏览:25 评论:0 收藏:0
< img src='http://www.yhzszx.com/yh/img/shareLogo.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