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子孙在线 > 方志 > 人文 > 张家后人张善夫:串起烟台所城过年的历史

张家后人张善夫:串起烟台所城过年的历史

2017年10月31日
作者: 
文章来源: 

        1954年出生的张善夫是所城张家第18代嫡传后人,自出生起,一直住在所城里的一个独门独院里。昨天上午,记者如约来到所城里时,好客的张善夫早已在大门外等候多时。
        张善夫很有家族自豪感,平日里也对家族往事颇有研究。听他说完“过年”这个话题,收获的不仅仅是年俗知识,还有张家的历史和中国社会的变化与发展。


        所城张家的文武大赛
        张善夫现在居住的这个小院,是以前所城张家的家塾。所谓家塾,就是张家开设的学堂,只收张家的学生。这个传统院落的“北屋”共有3间,一进门就是正屋,正屋两侧各有一个门,分别连通着东屋和西屋。
        以前,这间房子和所有胶东平房并无二致,一进正屋,门口盘着两个大锅灶台。灶台前面的墙皮,常年被烟熏雾罩,为了保护墙皮,就在上面糊上纸,每年过年前都会在旧墙纸上糊上一层新墙纸,经年累月,墙纸都积累成厚厚一层。张善夫自己也弄不清这个“家塾”到底有多少年的历史了,但是后来在他拆除灶台和糊在灶台前的墙纸时,一层层往下撕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份古时教义,内容大约是“小儿任情娇惯,大来辜负亲情”等等,意思是教育后代要严厉,切不可娇惯,落款是吕近溪,时间竟然是明代的!这份教义可惜让他全部撕毁了。


        古时的所城张家非常重视对后人的教育与培养,过年是一年当中最重要的节日,自然也忘不了利用这个机会教育后人。其中最大的活动就是子侄之间的文武大赛,而参赛对象便是家族内未成亲的男丁。大赛分两个阶段进行,正月初十的比赛,文比小楷毛笔字和对对子,武比射箭和举石;正月十三再次比赛,这次文比作诗赋词和作文,武比格斗和摔跤。
张家是个大家族,大的分支就有8支,下面又分出无数小分支。每次文武大赛之前,各支内有威望的长者会提前进行“海选”,选中的优秀后生才有资格参加文武比赛。“这个比赛关系到家庭荣誉,所以很受重视。现在看来,这其实是防止过年把年轻人过骄奢了,有个比赛拦着你,让你这根弦始终不能松。”张善夫说。
        所城张家过年期间的文武大赛一直持续到清朝咸丰年间。
        忘不了过年的白面饽饽
        关于童年,张善夫最大的烙印是“物质匮乏”;而过年留给他的最深刻的回忆,便是吃白面、穿新衣。“那个年代,不管买什么,都得凭票供应。而且什么都缺。”1954年出生的张善夫说。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过年期间,没有太多的菜可以选择,“以前过年能吃到的菜,也就是大白菜、萝卜、胡萝卜,菠菜都是非常稀缺的青菜。”张善夫说。他清楚地记得,1979年过年,他在红利市场买了点韭菜回家,当时的价格是9毛钱一斤,结果回到家被父亲一通大骂,嫌他不懂过日子,买这么贵的菜。
        由于白菜的重要地位,初冬季节里“全家出动轮流排队领白菜”成了他挥之不去的记忆。白菜都是按人头定好量的,新鲜白菜被大车拉到固定的地方后,辖区居民排队领回家。为了能早一点领到菜,有人凌晨2点就去排队等候,还有人因为插队问题而动手打架。那时候,口粮是按照30%白面、70%粗粮供应的,而且非常紧张,根本不够吃,因此那个年代“白面高贵得要命”!通常情况下,全家人一年到头不舍得吃白面,攒一年就是为了初一到初三连续3天吃白面饽饽。
        过年摆花是张家传统 “凭票供应”是什么时候结束的,张善夫已经想不清楚了,反正1985年他结婚那会儿,为了不排队领白菜,他还动用好大的面子托过朋友。时光荏苒,如今,张善夫的女儿都已嫁为人妻,而张善夫再也不用为过年吃菜而头疼。“现在过年,好过得很,没什么好准备的!菜吧,冬天也不缺,想吃什么都能买到。青菜买回家3天不吃就坏了,所以干脆不用提前买。”以前,过了腊八节,就开始准备年货,如今用不着了。唯一需要张善夫提前准备的,是海产品,“怕到年根之后,买不到好东西,所以都得提前去红利市场转转,买一些好一点的鱼虾。”
        以前,年三十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祭祖。然而,现如今这项内容也没有了。


        作为张家的后人,与普通人家不一样的是,张善夫家一到过年必须摆上鲜花,种类大多是梅花、迎春花、水仙花等,这是张家过年的一大传统,“不管物质多么匮乏,花必须得摆上!”如今的张善夫,非常喜欢摆弄盆景、花草,不知道这与张家过年摆花的影响是否有关。
        过年期间也有很多人选择外出旅游,但是张善夫没有这个打算,因为如今他在自家小院里开设武馆,专门传授所城张家的家传武功,过年还得上课,他出不去。
尽管时代变了,年味也变了,但是张善夫过年很难脱离“所城张家”的影响,这种影响甚至与习俗的变迁无关,而是渗入血液的。

编辑:jrg
5 

今日关注

山东青州府寿邑吴氏渊源

4 19
青州府吴氏始祖良,初名国兴字种和,赐名良,曾居徐州。 [ 阅读全文 ]
19 

贺姓为啥拜庆姓为祖先?徐州这家人竟是贺知章后人

3 4
沛县这一支贺姓是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的次子的后人,而这支贺氏以庆普为始祖。 [ 阅读全文 ]
4 

大连“马葫芦”为什么叫“马葫芦”?

3 4
“马葫芦”源自日语。 [ 阅读全文 ]
4 

孙群萃画大连:东关街

3 4
东关街是小岗子地区的代名词。 [ 阅读全文 ]
4 

印控克什米尔爆发今年最激烈战斗

3 2
 据《印度斯坦时报》(hindustantimes)消息,当地时间周日,在印控克什米尔南部发生的两次单独遭遇战中3名印军士兵丧生。 [ 阅读全文 ]
2 

《红海行动》票房突破30亿元

3 2
电影《红海行动》票房一路高奏凯歌,目前已经突破30亿大关。 [ 阅读全文 ]
2 

中国最大的钻石矿在瓦房店

3 16
中国最大的钻石矿——瓦房店钻石矿位于辽宁大连市,是中国最大的金刚石原生矿床,在世界上享有盛誉,据保守估计,瓦房店地区有1200万-1350万克拉。 [ 阅读全文 ]
16 

“史上卖书最多的中国人” 漫画家蔡志忠在少林寺出家

2 4
享誉全球的台湾著名漫画家蔡志忠11月17日在少林寺落发出家。 [ 阅读全文 ]
4 

丹东钩沉:开国上将周桓

2 4
周桓故居位于东港市孤山镇,由周桓曾祖父的哥哥建于清光绪年间。 [ 阅读全文 ]
4 

烟台市新媒体协会成立

2 1
9月21日,烟台市新媒体协会成立大会在东山宾馆宣告成立。 [ 阅读全文 ]
1 

辽宁刘姓字辈简略

2 24
字辈是辈分,也是家族密码,辽宁地区移民众多,能查到许多刘姓字辈,虽然他们都姓刘,却并非同宗同源。 [ 阅读全文 ]
24 

1955年的辽东半岛军事大演习

2 19
1955年辽东半岛军事大演习,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叶剑英元帅亲自担任总指挥。 [ 阅读全文 ]
19 

现存明清家谱,唐宋前世系名人多是编造

2 11
一些文人专以编纂谱牒为职业,事先将各姓在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开列出名单,当有人要他们纂修家谱时便根据需要将这些名人编人家谱,现存明清家谱中,唐宋以前的世系中常常可以看到不少名人,许多就是这样编造出来的。 [ 阅读全文 ]
11 

正是樱桃上市时,话说宝宝能不能吃樱桃?

2 1
樱桃性温热,不易消化,对胃粘膜剌激性大,最好不要空腹吃,在宝宝患病期间不建议食用,特别是口腔有溃疡的、咳嗽喘息的宝宝。正常的宝宝也不可多食。 [ 阅读全文 ]
1 

日本为什么没有留守儿童?

2 2
战后日本民众是幸运的,不仅实现了发展的效率,同时实现了发展的公平。 [ 阅读全文 ]
2 

唐代被赐恶姓——蝮虺蠎枭

2 3
赐恶姓在唐代主要出现在武则天时代。 [ 阅读全文 ]
3 

读素描连环画《无产阶级的歌》

2 3
三十年来,连环画《无产阶级的歌》一直被人们关爱着。 [ 阅读全文 ]
3 

烟台蓬莱解宋营是明代抗倭古城

2 8
烟台蓬莱解宋营有座明代古城,修于洪武年间,用来抗倭。 [ 阅读全文 ]
8 

当《人民的名义》遇见古诗词,火花四溅,堪称绝妙!

2 4
  《人民的名义》是由李路执导、周梅森编剧的当代检察反腐题材电视剧,该剧以检察官侯亮平的调查行动为叙事主线,讲述了当代检察官维护公平正义和法制统一、查办贪腐案件的故事。 [ 阅读全文 ]
4 

明初从苏州阊门迁至高邮 阮元曾为居氏题匾“明德惟馨”

1 20
高邮八桥居家庄“渤海堂”居氏,是明代初期从苏州阊门迁来。 [ 阅读全文 ]
20 

大鹏赖氏家族:前辈守御领土 后人遍布全球

1 16
赖氏在大鹏生活了近300年,始祖赖吾彪由广东紫金县迁至鹏城。 [ 阅读全文 ]
16 

浙江郑氏族谱字辈摘录

1 2
字辈是辈分的证明,这是中国唐宋以来形成的文化礼仪,炎黄子孙在线收藏部分浙江郑氏族谱字辈。 [ 阅读全文 ]
2 

他们用旧体诗记录“九一八”

1 7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李鹤、马君武、钱来苏、胡先骕、马叙伦等人纷纷作旧体诗,表达爱国抗日之情。 [ 阅读全文 ]
7 

棺材可降解? 加拿大学生推行殡葬行业的绿色发展

1 12
环保葬礼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 阅读全文 ]
12 

德国放弃传统葬礼选择生态葬 从森林到大海

1 1
越来越多德国人放弃隆重的传统葬礼,选择树葬、集体葬、海葬等生态葬礼。 [ 阅读全文 ]
1 

烟台发钱了,最高500元/月,连续6个月!

1 1
烟台市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可按月领取6个月的失业补助金:缴纳失业保险不满1年或领取失业金期满仍未就业的,失业补助金标准为200元/月;缴纳失业保险1年(含1年)至5年的(含外地转入),失业补助金标准为300元/月;缴纳失业保险5年(含5年)以上的,失业补助金标准为500元/月。 [ 阅读全文 ]
1 

肥西赵氏:铭军提督赵维禹、赵怀业家族史料

1 10
肥西世义堂赵氏,自宋初淳化年间始,后世居肥西梅子湾鹿茸山(今孙集乡),晚清淮军铭军两江提督赵维禹字晴川,及其子铭军两江提督赵怀业、参将怀勋兄弟,淮军末弁、民国上将赵理泰等都出自这支赵姓。 [ 阅读全文 ]
10 

海城尚可喜家谱

1 9
《尚氏宗谱》以尚可喜为中心,首叙“先王遗训”,次叙“先王实迹”,上溯三代,下则以其三十二个儿子为系统,分支入谱;这部《宗谱》,自尚可喜的曾祖父尚生始,上起明嘉靖十四年(1535),下迄伪满康德六年(l939),共记载了尚氏家族四百余年的历史。 [ 阅读全文 ]
9 

远藤周作曾在大连第十六中读书

1 1
1929年,远藤周作进入大连大广场小学校,小学四年级时,他的一篇作文《泥鳅》被当地的日文报纸《大连新闻》采用,得到母亲的盛赞。 [ 阅读全文 ]
1 

大连 老电车里品味慢时光

1 7
在大连,最有穿越感的是201、203路有轨老电车驶过的街道。 [ 阅读全文 ]
7 

区域概况

2020-12-15
浏览:82 评论:0 收藏:0
2020-11-26
浏览:9 评论:0 收藏:0
2020-11-25
浏览:32 评论:0 收藏:0
2020-10-23
浏览:31 评论:0 收藏:0
2020-10-22
浏览:9 评论:0 收藏:0
2020-10-22
浏览:15 评论:0 收藏:0
< img src='http://www.yhzszx.com/yh/img/shareLogo.jpg' />